李然的話,換一種說法便是該曲則曲,該彎則彎,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不外如是。
這會兒跟季氏鬧個天翻地覆,最後倒霉的是誰?不還是你太子嗎?
「當然,太子的心然可以理解,但況如此。要想振興公室,眼下就得將自己於暗。」
「更何況,這種事也並不丟人。想當年晉文公流亡他國十九年,不照樣最後稱霸天下?」
啰嗦不是李然的本,這年頭言簡意駭最關鍵。
聽完李然的一番話,太子野也算是徹底認清了現實。若論實力,即便是現如今的叔孫豹也並非季氏的對手。
「眼下據說季氏已派人提前去晉國求取祭,一旦晉國消息傳來,我們又該作何反應?」
太子野又問及了另外一個問題。
對此,李然的態度依舊很明確:
忍!
「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待到了晉國,晉國震怒,季氏多半便要遭殃…只是…」
李然說了一半,卻又矢口打住。太子野聽他這話裏有話,也是甚是焦急:
「子明兄有話只管明言。」
「只怕屆時他對晉國的無可奈何,很可能會遷怒於太子。所以越是關鍵時候,太子便越要忍耐,無論季氏如何跋扈,太子都絕不能給他們落了口實。」
「小不忍則大謀,太子切記。」
他們也都知道,其實就算晉國當真讓季氏吃了些苦頭,那對季氏而言,也不過是大風刮過,汗倒立而已,絕無傷了季氏分毫的可能。
所以一旦太子野有任何異,季氏必然先發制人,這是可以肯定的。
太子野鎖眉頭想了想,不點頭道:
「嗯,子明兄此言甚是有理,多謝子明兄指教。」
李然聞聲,不由心道:咱們現在可就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了,我想不指教你都難啊。
「對了,聽聞太子打算即位之後住楚宮?」
心神一轉,李然忽的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然也,當年君父省吃儉用,建造楚宮,為的便是能有一日振興我魯國公室,只可惜......」
「哎…野別無長,唯有承父之志,中興我魯!唯有這樣,日後九泉之下,也好去面對列祖列宗。」
年輕人的願就是如此宏偉,但也不難看出太子野心中的熱滾燙。
同時,聽到這話的李然,再度從他的上捕捉到了一姬晉的影子。
饒是他原本想要打趣,此刻也不由自主的因太子野所言而到熱澎湃,聞聲旋即作揖言道:
「太子之志,然定相隨!」
得到李然親口答應,太子野如獲至寶,一時驚喜不已,當即就要朝著李然頓首還禮。
「萬萬使不得!…太子日後乃是國君,如此有違君臣之道。」
「然此番逃難而來到魯國,能得太子賞識,叔孫大夫相邀,已是榮幸,豈敢再此大禮。」
此時,李然的臉顯得十分誠懇。想當初在邑,他未能襄助太子晉,而今在曲阜,他不能允許同樣的事再度發生。
周王室太子晉上的悲劇,絕對不能在魯國太子野的上重演!
……
於是,接下來的幾日,太子野都沒有再來叔孫家,這種時候要的就是安靜。
靜靜的等待,等待晉國給予季氏當頭一棒。
叔孫豹對於魯宮與楚宮的安排也已算得盡心儘力,他雖掌握一軍,
但卻不能調曲阜,更不能調魯宮與楚宮,所以他只能私下找些信得過的侍衛頭領,讓他們務必要謹慎防範。
另外一方面,叔孫豹對於李然的安危也是極為關切。
「想那季氏若要對太子不利,必定也會先拿子明開刀。因此,子明的安危,老夫也是十分掛心。」
說來也是,想那太子野無論怎麼說也是個太子,季氏就算是要找他的麻煩,那也好歹是要有個由頭的。
而李然在集會上的一番大得太子認可,太子也曾兩次前來此與李然面談,季氏又會如何不知?況且李然如今不過一屆普通國人,死了也沒人知道。所以季氏一旦對太子野手,那李然必定是首當其衝。
「那…」
李然一聽這話,頓時就愣了,心道自己也不過是個出出主意的人,季氏應當不至於趕盡殺絕吧?
不過轉念一想,當初在周王室,齊國的王后不也是這般趕盡殺絕的嗎?這季氏一家子可也不見得能比周王室的王后好到哪去。
「子明放心,老夫已安排下去,子明之安危,自明日起便會有專人照料。」
話說叔孫氏他雖是握有一軍,但想從自己的封邑調配軍人來保障李然的生命安全顯然不現實。
可如果不是軍人,那叔孫豹說的「專人」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是的,就是死侍。
……
翌日,李然的院子。
一群著墨黑長,手持青銅劍的武士已是並肩而立,又見叔孫豹雙手往後一擺,正聲言道:
「這位便是我叔孫府上的貴客,李然,李子明。」
「今日你們誰若能勝出,便有資格能隨侍於他,聽明白了嗎?」
原來這竟是一場武試。
其實,這在當時也並不奇怪,由於各國諸侯卿大夫需要相互掣肘,相互制約,為防止自家突然發生變故,因此豢養些這種武士也已經為一種習慣,甚至是一種風尚。
畢竟許多他們明面上不好辦的事,就讓這些武士私底下去給他們辦了。而武士也就討個生活,可謂是各取所需。
李然心道這叔孫豹腦子還真不錯,他的這種做法要是再推遲個數百上千年,那可就了武舉了啊。
於是一場春秋時代的武試,就這樣在李然面前拉開了帷幕。
而讓李然詫異的是,這幫人的武藝還真是了得。
雖然他們不能飛檐走壁,也不一定為人耿直不曲,一正氣,但他們手上的技藝卻十分的嫻,即便是十多個人的大混戰,也都各自將各自的技藝發揮到了極致。
最終,一個一米八的大高個穎而出,戰至了最後。
此人長相極其威猛,國字臉上一雙鷹眼銳利無比,著墨黑長,腰間束著一條犀帶,一看便是非凡人。
叔孫豹也很是滿意,微微點頭后與他言道:
「嗯,樂安孫驟,日後你便是這位李子明的隨侍了。給老夫記住,你死了,他,也不能被人傷及一毫!」
這樣的命令在李然眼裏可謂是「毫無人」,可孫驟卻想也不想的直接垂頭抱拳答應了。
「是,吾孫驟,侍奉主公!」
但見孫驟一個跪拜,直接往李然前撲了下去。
「快快請起!」
李然這還是頭一次見到別人給自己下跪,當即有些惶恐,可誰知他這話說完,孫驟卻是半點反應也無。
他不由朝叔孫豹看去,只見叔孫豹笑著道:
「子明,此人今後便是你的死士,『請』這個字,日後切莫再用了。」
李然霎時明白了,說白了孫驟就是一個奴隸,只不過是讓他能到門客的待遇,但本質上仍舊是屬於可以任意買賣的品。
所以李然讓他「請起」,這豈非是對他奴隸份的一種否認?他自然是不敢起了。
李然聞聲恍然,當即冷冷道:
「起。」
話音落下,孫驟這才起,恭敬立於李然後。
見狀,李然又不由朝著叔孫豹激道:
「多謝叔孫大夫,有此護衛,子明怕是往後想死也難了。」
剛才他已經充分見識過了孫驟的武藝的,-心中便當即也有了一底氣。
「孫驟…此名深好,驟如雷電,迅猛如風......」
「咦?樂安孫驟?…那你莫不是來自於齊國的樂安?倘是如此,那你與孫武是有何干係嗎?」
李然忽的想到此,當即也就隨口一問。卻不曾想,此問令孫驟好不驚訝:
「孫武正是屬下侄子,主公真乃神人也,足不出戶便有如此未卜先知的神通!屬下佩服!」
李然此時亦是被驚到了下。
孫武,兵道之鼻祖!兵家至聖!這是即便未來也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而孫驟居然就是他的叔叔!這一下,李然頓時覺自己似是撿到寶了。
「真是古人誠不欺我也,這年頭當真遍地都是寶啊!」
這都能遇得到?
孫武的叔叔在給我李然當侍衛,你敢信?
有了這層關係,日後我豈不是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跟孫武打好關係?那樣的話,縱橫列國,馳騁沙場,掃六合,一統天下…
「主公?」
這時,孫驟不解的問聲突然打斷了李然的白日夢。
李然當即抹了抹邊的口水,整了整儀容,匆忙解釋道:
「哦……孫武神之名,我在邑時便有所聽聞,樂安孫氏乃於幾年前所封的,我見你既是樂安孫氏,那便想著或與神孫武是有些關係。」
此他將「神通」講了「神」,其實孫武究竟是不是神他並不知道,但毫無疑問孫武日後就是個有神通的人,這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李信完全冇有想到自己通宵了兩天覆習功課之後竟然穿越到了一個陌生的唐朝.........天哪,李世民是我親叔叔???好像還很疼自己的樣子........舒服了!唐朝還有比這個更狠的靠山嗎?請務必讓我做一個清閒的太平王爺!
安史之亂對煌煌大唐而言,並不是恥辱的終結,而是痛苦的蛻變。中晚唐,既開此後五百年華夏之新格局,也是個被理解得最為僵化的辭彙。朝政衰敗?藩鎮割據?外敵欺辱?黨爭酷烈?單單是這些?不。肅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現代不得志的編劇高子陽,因個微不足道的偏差,穿越到了唐代宗大曆十二年,獲得了太學生高岳的身份,並準備要通過考試,當大唐的公務員。在他眼前,是個盛世不再但又歷久彌新的大唐,至此一副榮華遷轉的八雋圖卷徐徐展開。
隱名埋姓在大漠搞科研卻接到了女兒的電話……無雙國士從大漠回歸這一刻,他勢必要攪動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