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奕信的本屆港督任期將在1992年7月8號結束,照理來說他那個時候還只有57歲,離退休年齡還有三年,在沒犯多大錯誤的正常況下,應該會繼續連任港督一職。
但衛奕信恰恰犯了一個很嚴重的失誤,他的“核心機場計劃”被中方抓住了契機。英國新首相梅傑很快將被迫爲,近期第一個出訪中國的西方首腦,去北京給他和港-英當局屁!
而等到梅傑北京之行後,對衛奕信的不滿也會達到頂點!所以衛奕信在這一任港督任期結束之後,必須立刻滾蛋,這樣才能讓梅傑首相心中的怒火稍微發泄一下!
別看衛奕信過去這一年多的各種舉,似乎引發了中方的強烈不滿,但實際上他已經算是英方政府中很好打道的鴿派員了!
相比於彭定康這種議員出,把全部力投在議會鬥爭的職業政客來說,衛奕信這種外出的員,對國際政治的瞭解更爲深刻。他很明白在香港問題上,英方有求於中方的地方,遠比中方有求於英方的地方要多。
而彭定康這樣的議員,則只看見英國現在的紙面實力比中國要強大。所以英國對中國的任何讓步,都被看做是弱無能的妥協。
但彭定康沒明白英國有什麼資格強?
從1899年的布爾戰爭開始,大英帝國就已經不再是之前那個舉世無敵的日不落帝國。接連三場戰爭讓英國迅速耗盡了幾百年積累的所有國力,開始陷長達一個世紀的衰退。
他們之前能夠在馬島戰爭中擊敗阿廷,與其說是英國實力尚存,還不如說是阿廷實在太菜了!而中國可不是阿廷,香港也不是馬爾維納斯羣島。
馬爾維納斯羣島距離南洲大陸海岸線有500公里距離,英國唯一還算拿得出手的海軍尚有用武之地。而香港島與九龍只隔了一條淺淺的維多利亞海峽,如果中英開戰,決定勝負的肯定是陸軍而非海軍。
英國陸軍的水平如何,看看其在二戰中的表現就行了!無論是北非戰場與“沙漠之狐”隆爾對決,還是在東南亞戰場與日軍對決,都是一潰千里。德軍之所以最後在北非功敗垂,並不是蒙哥馬利用兵如神,而是德軍被自己薄弱的後勤給拖垮了。
中國軍隊目前的現代化水平雖然不足,但是高達300萬的總人數,都是把英軍給淹死。更別說現在還可以以逸待勞,在家門口等待對方橫半個地球的勞師遠征!
當然,且不說中英一旦開戰的最終結果如何,只要香港陷戰火,本地已經擁有英籍護照的那幾十萬華人,很大概率都會逃去英國本土避難。是瞬間涌的幾十萬戰爭難民,就能讓英國政府崩盤!
所以不管勝負與否,英國實際上都不可能爲了香港,去和中國開戰。而在連戰爭牌這個最後的威懾都喪失的況下,英國除了與中方妥協,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正是因此很清楚己方底氣不足,所以當初中英談判時,無論是柯利達,還是麥若彬,亦或是衛奕信,以及已經去世的前任港督尤德,這些職業外出的英方代表,無一不是冷靜的建議撒切爾夫人把香港歸還給中國。
可以說這些與中國大國打過道的英國外們,纔是英國政府中最能認清在香港問題上中英真實實力對比的一羣人。
所以與其讓彭定康這樣的政客來香港當攪屎,還不如讓一位瞭解香港形勢的外來當末代港督,這樣纔是最利於香港平穩接的選擇!
實際上李軒也早已經圈定了幾個備選名單,比如此次遠東之行的首相特派正使柯利達爵士。他不但是英國政治圈中有名的“中國通”,同時還是參與草擬《中英聯合聲明》的英方主要負責人之一。
柯利達早在六十年代就在北-京工作多年,他充分了解香港問題的複雜。因爲積極勸服撒切爾接中英聯合聲明,他甚至還被保守黨部一小部分極端保守派,蔑稱爲英國的頭號“親中派”!
柯利達本來是末代港督的絕佳人選,只可惜他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早過了退休年齡。他之前能夠破格留下來參與中英外工作,是因爲撒切爾非常信任他。現在撒切爾都已經下臺了,柯利達的人生高時刻也就結束了!
而且他的運氣還忒差,這次竟然被約翰·梅傑以特派正使的份派去北-京。也就是說,接下來勸服梅傑去北-京簽署新機場備忘錄的工作,肯定也只會落到他的頭上!這是典型的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梅傑從北-京回來後,估計會把餘怒撒在他頭上。
首相大人甚至連藉口都不用找,直接讓柯利達退休就行了!
除了柯利達之外,李軒還有一個備選人,是現任中-英聯絡小組的英方首席代表高德年。不過高德年比起麥若彬和柯利達,最大的劣勢在於他資歷略顯不足,並沒有出任過什麼有分量的職務。
僅憑他現在中英聯絡小組英方首席代表的份,就想一躍爲位高權重的香港總督,作起來難度會非常大!
所以李軒圈定的第一人選還是麥若彬,他今天來見對方,也是想借此機會當面觀察一下對方,看看這個人值不值得自己下注!想要縱香港總-督的任命人選,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需要讓首相梅傑親自點頭!
而李軒與梅傑這位英國新首相的,可遠沒有和國總統布什那樣深厚!不過好在西方的民-主,歸結底還是爲資本服務的。李軒只要能拿出足夠的利益換,自然會有人出面代他與新首相進行通!
衛奕信離任期結束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李軒可有很從容的慢慢作!倒是他的老朋友布什總統,最近憑藉海灣戰爭中軍的碾級表現,可謂是春風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