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古代言情 深宮繚亂 第58章 立秋(6)

《深宮繚亂》 第58章 立秋(6)

德祿過去傳話的時候, 表十分凝重。他沖嚶鳴呵了呵腰道:“姑娘, 萬歲爺說, 您上回和怹老人家提起《本草綱目拾》, 萬歲爺對那本書倒有些興致。只不過這書各篇各卷后來經歷代學士添補謄錄, 要找母本有些難。您瞧,能不能勞您大駕, 替主子上敬思殿書局挑選?您進宮也有程子了,南路還沒去過吧?敬思殿是武英殿后殿,就離十八槐不遠,這會兒的風景正是大好的時候, 上那兒走走也不賴。”

原本前太監說話辦事都帶著笑模樣,今兒不知怎麼, 竟有些哭喪著臉。嚶鳴上應了, 仔細打量了德祿一眼, “諳達怎麼了?是上不好,還是挨主子責罰了?”

德祿的沮喪并沒有打算遮掩,算是給提個醒兒吧, 但不好明說, 便道沒什麼,“我二舅老爺死了, 心里有些難過。”

嚶鳴哦了聲,約也有所察覺, 自昨兒發現核舟丟了, 心里一直七上八下, 因此格外留意前人的一舉一。皇帝倒像沒什麼,神如常,時刻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威風模樣。進宮至今,對那位主子的脾氣也算著了幾分,但凡他心里裝著事兒,即便臉上不,話里總要敲打你兩下。不過只是不敢確定,因此不時著看他一眼,可能看得有些勤了,他還惱怒,炸著嗓子說:“你的老病又犯了?朕再好看,你看了小半年了,還沒看夠?”嚇得收回了視線。

所以照著以往龍大怒時候的反應推演,至丟了核舟后,他沒有明顯想收拾的跡象,看來核舟并不在他手里。不過德祿的樣子又讓不得不提防,只怕前有了變故,自己是最后一個知道的。

Advertisement

說:“您節哀吧,生老病死本就是常事,還是看開些為好。”

德祿嘆著氣點了點頭,忽然又想起來,“今兒主子去嗎?”

嚶鳴有種開張式的喜悅,說不,“今兒翻了祥嬪的牌子。我同瑞生代過了,他這會兒已經預備去了。”

瞧瞧,這主兒心有多大,一點兒不覺得萬歲爺翻牌子有什麼不好,甚至真心實意為小主們高興。看來還是沒心思啊,要是真把萬歲爺裝在心里頭了,還能笑得出來嗎?

德祿暗暗又嘆了口氣,然后抬眼看天,說:“時候不早了,要不您這就過去吧,找出來防著主子夜里要看。”

嚶鳴領了差事,和松格一道往南去,奇怪的是一向周全的前管事,這回連個帶路的蘇拉都沒派給。摳摳搜搜掏出一張路線圖來,說讓們照著圖上畫的走。

圖紙在松格手里骨碌碌旋轉,兒鬧不清哪頭是南,哪頭是北。

嚶鳴被轉得眼暈,接過來自己查看,簡直懷疑這丫頭的腦子是實心的,這麼大的乾清宮就在上頭畫著呢,偏看不見。

照著圖上的箭頭一直往前,再抬眼時已經能看見德祿說的十八槐了。那十八棵槐樹是大鄴最后一朝皇帝種下的,到如今早已長得參天。王公大臣和宮人們出西華門必要經過那里,等天涼一些的時候,據說落葉能給方圓數畝鋪上一層綠氈,屆時再來,大概會有“仄徑蔭宮槐,幽多綠苔”之吧!

慈寧宮南天門以南,真是好大一片空地,武英殿當初是作召見群臣之用的,后來皇帝理政搬到后頭去了,這地方漸漸變得冷清了。世獨立雖很有意境,但用得了便缺乏維護,們還沒到跟前呢,就看見太監們搬著木料往來,武英殿的殿頂上站著匠人,晚霞映滿全,像廟里的十八銅人。

Advertisement

松格笑起來,“奴才想起一句話,說太和殿再了不起,殿頂的琉璃瓦也要容瓦匠撒頭一泡尿。可見多重的規矩,在這些糙人跟前全不頂用。”

嚶鳴也是一笑,這世上的方圓統本就是從眾,遵的人多了,才了規矩。

正在修繕的地方,下腳得留點兒神。松格攙著主子走到武英門上,原想找管事太監引路的,沒曾想四顧之下,竟發現了海銀臺的影。

松格很驚喜,低呼了一聲:“主子您看,那是誰!”

嚶鳴順著的指引看過去,見武英殿大殿前站著個人,他這程子大約一直在外奔走吧,人相較鞏華城時黑了不,也愈發干練達了。原本這個人在記憶里慢慢褪了,但今兒忽又一見,當日余暉下的眉眼,還有落在指尖的輕盈一握,又以無可抵擋之勢重新清晰起來。

不過這次的相見應當不算巧遇,是有人心安排的吧!嚶鳴心里門兒清,那枚丟失的橄欖核,到這會兒終于顯出它的作用來了。皇帝的小肚不是沒領教過,難怪莫名其妙派上敬思殿取書來,果真是拿住把柄了。

然而青天白日的,還能捉

海銀臺也瞧見了,原本正為匠人錯接了榫頭惱火,乍然看見站在門廊旁的影里,那點不快瞬間就消散了,竟有些久別重逢的暗喜。

他倉促地往前邁了一步,自覺不妥,便駐足笑了笑,“姑娘今兒怎麼上這里來了?”

嚶鳴聽他如今改口稱姑娘,心里不免有些悵惘。但那悵惘很快又不見了,只是慶幸他一切安好,就沒有什麼缺憾了。

向他行了一禮,說:“我奉皇上之命,上敬思殿里取本書。本想找管事的領我去的,可來了這半天,也沒見著人影兒。”

海銀臺聽了吩咐底下人去找,一面讓稍待,“想是工料不夠,他上西華門外清點去了。我打發人去他,過會子就來了。”

嚶鳴道好,安然站在那里等候,海銀臺因手上活計不能撂下,也不得不留下繼續施派。只是兩人之后再沒有說過話,忌諱太多了,誰也不知道哪里藏著第三只眼睛。嚶鳴本想和他提一提核舟丟失的事兒,但又怕皇帝正等著這個,唯有作罷。從此見了,也不過如此了吧,至多小心翼翼瞧一眼,連視線都不敢多作停留。

可即便接下來毫無流,在皇帝看來也萬分刺眼。

穿他的紗袍,肩上團龍也有種似哭似笑的味道。德祿一直留意萬歲爺一舉一,知道他雖不言聲,心里必定已經翻江倒海了。在這種關頭的男,最見不得心的人和舊人見面。德祿其實也不大明白,既然知道自己會不高興,又何苦兒跑到這里來給自己添堵呢。

他朝上覷了覷,“主子爺您看,姑娘守禮得很,沒和海大人打罵俏。”

結果這個字眼皇帝覺得不中聽,冷冷瞥了他一眼,嚇得德祿趕捂住了

守禮得很?他離得再遠,也能到他們相見時的溫脈脈。仰臉看海銀臺,那種瞇眼淺笑的樣子,從來就吝于給他。驗證彼此有沒有,不需要靠言語表達,明明一個眼神就夠了。皇帝心頭慘然,不肯承認自己先喜歡上了這個白眼狼,喃喃自解著:“朕是因為要當朕的皇后,才多番留意……”

只是他都認命了,好像還沒有。雖然在德祿看來,嚶姑娘和海大人寒暄兩句,僅僅是出于禮貌,皇帝心里卻依舊不痛快且煎熬著,他想也許無可挽回地,該放那個不喜歡他的人出宮了。

決然轉,皇帝負手往回走,邊走邊道:“海銀臺的雕工不錯,還喜歡擺弄這些小玩意兒。在橄欖核上雕船,不能凸顯我大英登峰造極的匠人手藝,回頭你給朕送一枚棗核過欽工,他既然喜歡雕,就讓他在那枚棗核上雕十八羅漢,朕要拿它當國禮,賞賜安南國君。”

棗核上雕十八羅漢,萬歲爺整治人的手段又上了一層。德祿忙道嗻,“主子爺這會子是回養心殿,還是回乾清宮?”

皇帝沒有搭理他,返程的路線也不是來時的路線,沿著金水河一路向北,拐進了長康右門。

這是要上慈寧宮去麼?德祿惴惴地想,這會子上慈寧宮,想是要和太皇太后談論此事吧!他不敢多,只好亦步亦趨跟著,從萬歲爺匆匆的步履里,也品咂出了一點失的味道。

米嬤嬤見皇帝出現,忙率眾人迎駕,笑道:“萬歲爺怎麼這會子來了?老佛爺在小佛堂禮佛呢,您只怕要稍等片刻了。”

皇帝說無妨,大步流星進了東次間。進去后就在南炕上坐了下來,也不理人,就那麼一,像石刻的雕像一般。

米嬤嬤不明所以,轉頭打量德祿。德祿不好說什麼,搖了搖頭,進門默然侍立在了一旁。

鵲印送茶來,到了門前被米嬤嬤接過來,自己送了進去。一面向上呈敬,一面笑問:“萬歲爺一個人來的?嚶姑娘沒跟著伺候?”

皇帝充耳不聞,提起那個二五眼,按在膝頭的手便握了起來。

如果現在發恩旨讓出宮,會有什麼反應?是猶豫不去,還是歡天喜地?他主宰朝堂這麼多年,臣工的一舉一他都看得,唯獨看不。那個小小的橄欖核還在他袖子里藏著,他恨到極想把這暗通款曲的贓掏出來,太皇太后過目,可再一琢磨似有不妥,只好怏怏收回了手。

好好的心,全被攪合了。他失落地捶打著膝頭,想起他們相視而笑的樣子,心里油煎一樣。遇上了這種事兒,他無可以訴說,似乎只有老祖母這里能讓他緩緩神了。

太皇太后從小佛堂出來,帶了一檀香的氣味。因米嬤嬤事先和說了皇帝的反常,瞧他也愈發覺得他有些郁郁寡歡。怎麼的呢,是為朝政還是為其他俗務?太皇太后雖是祖母,也不好直接問他,便東拉西扯說些笑談,饒了一大圈,才最終點到七寸上。

“我早說過了,不要你夜里來請安,今兒這是怎麼了?”

皇帝不說話,低著頭,臉上神黯淡。

太皇太后有些急,看了米嬤嬤一眼,復又問:“皇帝,可是朝政上遇著難事了?”

皇帝緩緩搖頭,眉心也鎖了起來。

太皇太后明白了,總逃不過小兒間的那點子事兒。知道皇帝不好開口,于是便給米嬤嬤遞眼,把殿里的人全遣了出去。這回只剩祖孫兩個了,太皇太后道:“說罷,有什麼苦悶,皇祖母給你參詳參詳。”

皇帝悶了老半天,原還覺得能忍,可見了太皇太后,他心里的委屈就膨脹得裝不下了,最后幾乎有些絕地說:“皇祖母,嚶鳴不喜歡我。”

太皇太后還在數佛珠,聽他冷子蹦出這麼一句話來,連手上的作都忘了,“皇帝才剛……說什麼?”

其實讓太皇太后驚訝的并不是嚶鳴又惹了皇帝,而是皇帝說這話時的那種語氣。老太太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極多年的孫子,竟也有來這里告狀的一天,那種幽怨又無奈的控訴,立刻太皇太后心疼起來。

“好好的,怎麼說起這個來了?對你很是在意,我和你額涅都看著的,哪來不喜歡你一說?”太皇太后見他愈發低落,忙道,“你別急,你是爺們兒家,姑娘的心事你未必知道。況且嚶鳴心大,興許是你誤會了,你自己滿心不舒坦,那頭倒和沒事兒人似的呢。”

皇帝說不,“您和皇額涅都被騙了,心里從沒忘記過海銀臺,進宮也是不由己。朕如今想想,自己了什麼人了,堂堂的一國之君竟要欺男霸,壞人家的姻緣!所以今兒來求皇祖母,既然的心不在朕上,就放出宮,讓過自己想過的日子去吧。”

太皇太后愕了半天,對皇帝的改變驚詫不已。他以前是什麼脾氣呢,打小兒唯我獨尊,天底下沒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東西。小時候和自己的兄弟搶彈弓,自己不要,愿毀了也不便宜別人。如今可好,全的心思,這是哪兒不對勁兒了,還是遇上了克星,大變了?

太皇太后沉重嘆了口氣,“你要是打定了主意放出去,我自有法子。可是在宮里還惦記著旁的人,這件事沒這麼容易翻篇兒。帝王家的臉面豈容糟踐,是為什麼進來的,我明里暗里和說了多回,不信自個兒不知道。我原當是個穩當人兒,現在看來是高看了。人守婦道,不宮里有這個規矩,就是上外頭去,也是放諸四海而皆準。要出宮也,想豎著出去是不了,橫著出去倒是個方兒。”

太皇太后語氣嚴厲,皇帝本以為那個二五眼,總不會過于難為,結果老太太是這個態度,倒皇帝措手不及。

這是要發還尸首嗎?宮廷原就是個不拿人命當回事的地方,表面看著花團錦簇,其實花下白骨累累。皇帝自小生長在帝王家,那些為就大局被放棄的生命,從記事起就屢見不鮮。只不過后來朝政日漸安穩,他也隨即親政,后宮再沒出過人命司,死亡的影全被搬到了前朝。太皇太后第一維護的,永遠是社稷和皇帝,至于其他,在眼里通通不重要。

皇帝蹙著眉,猶豫了下道:“朕沒想讓死。”

折辱了你,損了你的臉面,怎麼不該死?”太皇太后寒聲道,“既進了宮,哪能容而退?可是做了什麼丟人的事兒,你拿了現形兒?若當真如此,用不著等明天,今兒夜里就置了。”

皇帝一急,站了起來,“孫兒只是想起的舊事,心里不大自在罷了,并沒有拿住什麼把柄。”

太皇太后這才長長哦了聲,“倒唬我一跳!你瞧瞧,為你的耿耿于懷,險些傷了命。皇帝,過去的事兒已經過去了,人都在你跟前了,你怕什麼?如今烏梁海舊部已遵納辛的令兒調遣起來,咱們不能不念著鄂奇里氏的忠心。你呢,和皇祖母個底,心里頭究竟喜歡不喜歡嚶鳴?”

皇帝的臉上起了一層可疑的紅暈,但堅決不松口,“朕躬關乎國,一切當以國為重。”

太皇太后笑起來,“乾始賴乎坤,你要是不反對,我明兒就召見幾位大學士,讓他們兩日之把詔書擬出來。七月初六是上上大吉的好日子,就選在那天頒布立后詔書,你看如何?”

今兒是六月二十二,下月初六……

“今年……可閏六月?”皇帝沉默良久,有些尷尬地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