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阿哥坐在下首,聽到雍正咬牙切齒的話,直覺得後背發冷。
旁的時候他不曉得,僅是端午節后,皇上就為江南的摺子惱了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火大。
第一次他還以為皇上對范時鐸的容忍到頭了,不過隨後就見皇上將此事高高提起、低低放下。
第二次、第三次,亦是如此。
今日,是第四次,想來也不會有什麼意外。
果不其然,雍正將摺子摔到案上,著額頭道:「一個一個都不朕省心,又是這個時候……」
同以往的不了了之相比,這次皇上倒是也不能說無作為。
他想了想,對十三阿哥皺眉道:「曹頌上過西北戰場,是不是殺重了些?」
十三阿哥聽了,不由一怔。
他以為是范時鐸與李衛互相攻訐的摺子,怎麼扯到曹頌?
江南場的總督與總督之間、總督與巡之間的爭鬥早慣例,若是江南場真的鐵板一塊,那不安心就是龍椅上這位。
又是閻王打架,小鬼遭殃。
十三阿哥醒過神來,忙道:「怕是不至於,曹頌早年領的是侍衛職,即便在西北也是奉命護衛中軍主帥,哪裏有機會正面對敵……況且那小子是跟在曹顒邊長大的,即便這兩年在江南歷練,也不至於一下子就有這麼大的魄力……」
雍正聞言,面稍緩耳,道:「朕覺得也不至於。」笑著對十三阿哥道:「說起來,這個曹頌是不是同十三弟妹有親?」
十三阿哥道:「他生母與弘暾額娘是同祖的堂姊妹,說起來倒是不遠的姻親。」
雍正點點頭,放下此事不提。
十三阿哥從前退下,心裏多有些不安。
他倒不是怕曹頌闖禍,而是擔心皇上為了保全范時鐸,將曹頌推到臺前來。
他曉得皇上的子,最是護短。
范家勛大族,明面上並未參加早年奪嫡之爭,實際上暗裏地卻投靠了四阿哥,否則的話,四阿哥也不會在發作了范時捷后,又將范時鐸推到兩江總督的位置上。就連范時捷,即便罷了都統,又授了侍衛,在宮裏當差。
真若是厭棄范家,怎麼會如此?
況且,范時鐸在江南的佈局,多有皇上的推手。
即便他做的過了,皇上也不會真的將他置於死地。
像范家這樣世代勛,卻又人才凋零,皇上用起來用面,又不用擔心尾大不掉。
李衛與范時鐸相爭越演越烈,范世鐸在江南也斂財斂的差不多,皇上之所以還沒發作,無非是擔心江南今年的水患。
若是水患災,那到時候發作兩江總督范時鐸,也能「平息民憤」。
若是水患危不大,那范時鐸的罪名就重不了。
為了敲打江南臣工,說不定皇上會各大八十大板。
李衛是皇上的心腹重臣,打算用他鎮江南,就不會讓他太沒臉,那陪著范時鐸丟的,就當是李衛的左膀右臂曹頌……
兩日後,曹顒與伊都立的摺子,六百里加急送至前。
曹顒這摺子還罷,盛京六部的尷尬位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臣工多是老弱,迆不稀奇;伊都立的摺子,卻是將雍正氣了個半死。
關外駐防八旗,是大清最重要的基石。
即便關有什麼不穩,只要關外駐防八旗在,就有重新翻盤的資本。
沒想到八旗懶的不僅是京旅八旗,還有八旗的老。
雍正早就看著宗室諸王不順眼,只是曉得輕重,不好收拾他們。即便敲打宗室,也多是聖祖諸子諸孫。
如此一來,其他宗室只當皇上在報奪嫡時的大仇,是皇室家務,倒也無人不知趣地。
可雍正這些兄弟們,真正的實力,哪裏比不得那些老牌王府。
那些王府,早年都議過政的,名下佐領也多。
實點到人數不足五……雍正面上恨得不行,心裏卻是驚喜不已。
十三阿哥曉得,皇上怕是要有大作,自己的連襟伊都立這回算是捅了馬蜂窩。
他又不好為伊都立開,只能提及遼河水漲之事,請皇上先側重盛京防洪之事。
雍正想想也是,既抓到宗室諸王的尾,什麼時候發作不行;東北那邊防災之事卻不能耽擱,否則真要洪水泛濫,再發作宗室諸王,他們就又有說辭。
京雖不,可上多有差事,能調的人數有些;那些候補……想想還是算了,真要啟用的話,數月後怎麼安置?
想了又想,雍正下旨,在六部調十二個筆帖式派往盛京當差,不足人手命曹顒從盛京各衙署調。
至於八旗駐軍那塊,雍正則很遲疑。
京城駐防八旗拱衛京城,不好輕,看來只有黑龍江將軍與吉林將軍那裏選派人手。
然後,盛京駐防八旗糜爛至此,黑龍江與吉林的駐防八旗能好的那裏去?
到底要不要藉由子,一併發作?
正遲疑間,就有地方急報送抵前。
五月二十七日,長江九江段決堤,九江知府極數位隨從於堤壩邊沒水而亡。
雍正看了,立時變了臉。
長江水患,並不見,可沒到六月,就水漫決堤,那接下來的雨季會如何?
正想著此事,就聽到「轟隆隆」殿外數聲驚雷,大雨傾盆而下……
盛京,驛。
曹顒站在廊下,抬頭向天空。
天空烏雲頂,使得人心裏也沉甸甸的。
伊都立正好過來,見曹顒如此,亦站在他邊,抬頭了天。
烏雲滿天,南邊方向更是墨黑一片。
「這老天爺,才安生了幾年,又開始折騰……」伊都立忍不住嘀咕道。
曹顒道:「遼河周邊除了盛京與遼外,其他地方地廣人稀,即便水患災,也不過是威脅盛京或是淹沒軍屯……江南,怕是有大劫難……」
最後一句,卻是低不可聞。
伊都立因遞了摺子,想著自己日後境,這幾日正上火,裏都是大泡。
他沒有聽到曹顒最後一句話,只聽到前面的,聞言眼睛一亮。
他向來想的開,為那摺子上火了幾日,就有點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意思。左右事已經至此,再擔心也是無用的,還不若好好奉旨辦差。
聽了曹顒的話,盛京是有驚無險的,他心下更是放得開。
「前兩日沒胃口,都沒正經用餐……既來了盛京,怎麼能不吃飛龍湯?」伊都立來了興緻,就添了從容,對曹顒道:「孚若也要多保重,等到京中旨意下來,還有得忙活,這幾日正當養蓄銳。」
伊都立既有興緻,曹顒也不是掃興的,就吩咐人下去置辦不提。
飛龍湯還沒送上來,張義就進來稟告,有客來訪。
曹顒聞言,不免疑。
盛京這邊,若說有人,就是寶雅格格那邊,可據他所知,自打平親王夫婦回京,寶雅格格也回了科爾沁。
待看了拜帖,還真是認識人,盛京兵部尚書鄂齊。
鄂齊是輔國公鄂飛嗣子,在老國公過世后襲了爵位。
曹顒雖在鄂國公臨終前,了一聲「義父」,圓了兩人的緣份,可並沒有同輔國公府結親的意思。
鄂齊當時不到而立,就位至副都統,且又承恩原級襲了輔國公爵位,正是風得意,哪裏會將曹顒一個三品太僕寺卿放在眼中。
待老國公喪事完了,兩家就自然而然地斷了聯繫。
在曹顒與伊都立前幾日初到時,鄂齊就參加了「接風宴」。不過兩人本就數面之緣,倒是並沒有比旁人親近什麼。
現下鄂齊遞帖子來訪,曹顒就有些不著頭腦。
伊都立這邊,則有些不高興。
「兵部尚書,不來見我,倒是來拜孚若?這是什麼意思?莫非想著與我平級,不肯聽旨意聽我調配人手?」伊都立抱怨道。
抱怨歸抱怨,他還是催曹顒出去見客。
即便對方被發配盛京,到底是宗室王公,不好太怠慢。
曹顒也想知鄂飛來意,便親自出迎,引鄂齊到客廳坐了。
實在是盛京六部的尚書侍郎,背後各有各的「苦楚」,因此曹顒即便前幾日見過鄂齊,也沒有多問什麼。
鄂齊神訕訕,早已沒有當年在輔國公府侍疾時的意氣風發。
曹顒使小廝上茶,心裏思量鄂齊的來意。
鄂齊心裏也彆扭著,他同曹顒本就不,說起來不過是在老國公病故前後見過兩遭。
想著曹顒比自己年輕,兼兩部尚書,是皇上信賴的重臣;自己卻因早年同安郡王府一脈走的太近,為皇上所厭,他心裏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他與安郡王府都是饒余敏郡王阿泰後裔,親近一下,哪裏就違背了人禮?
不過是皇上厭了安郡王府一脈,遷怒罷了。
鄂齊心裏憋氣,被發配到盛京,也是渾渾噩噩過日子,並沒有圖謀回京。
既是被皇上厭棄,還往皇上眼皮底下湊合,那才是傻子。
左右爵位還在,職也在,俸祿錢糧都不缺,在盛京有盛京的好。
可今日無意同妻子提及嗣父的生前事,提到了曹顒夫婦,他的妻子馬佳氏卻是坐不住了。
曹顒是實權戶部尚書,背後還牽連著淳王府、平王府、裕王府三姻親,正是炙手可熱的人家。
平親王夫婦在盛京「休養」時,他們夫婦還曾上門請過安。
平親王即便不被皇上所喜,可依舊安榮華,未嘗沒有妻族得力的緣故。
「爺,妾樂意陪著爺在盛京過肅靜日子,可幾個孩子怎麼辦?大阿哥、二阿哥眼看到了考封的年紀,大格格沒兩年也要及笄……沒人為這幾個孩子籌劃,阿哥們還好,遲幾年就遲幾年,格格的年歲都在宗人府歸檔……份又低,萬一了蒙古也不是高位,還不知要吃多苦頭……」馬佳氏含淚道。
曉得丈夫心裏的苦楚,本不願提及這些來引得他心煩。
可兒漸大了,除了妻子,還是個母親。
雖沒見過曹顒,卻是見過初瑜的。
老國公去世后,初瑜隨著丈夫來弔祭,哭的真意切。
馬佳氏覺得詫異,私下還專程問及丈夫此事。畢竟初瑜份高貴,和碩格格的份,並不低於輔國公,不至於圖謀國公府什麼。
待曉知道因公公早年曾照顧過曾為侍衛的曹家額駙,郡主夫婦才上門弔祭,馬佳氏便沒有太放在心上。
待到今上登基,丈夫被發配盛京六部,馬佳氏不是沒想過找人走門路。
可安王府一脈勢微,娘家也沒有什麼顯宦,就順著丈夫的心思,在盛京安分度日。
聽到曹顒,才想起兩家的淵源。
或許念在老國公早年的舊上,對方樂意援手也說不定?
雖說這幾年,他們夫婦早見識了世態炎涼,可為了兒,就算只有那一點點的希,馬佳氏也不願意放過。
在妻子的央求下,鄂齊也心了,想著曹顒即是為治水而來,肯定要需要人手。
即便伊都立這個京城兵部尚書到了,在東北這一片,真未必有他這個盛京兵部尚書悉軍務。
不管曹顒願意不願意援手,自己主在治水上盡份力,是不是也能在前掛個名?
這樣想著,鄂齊就來驛遞了拜帖。
聽鄂齊稟明來意,曹顒歡喜道:「眼見汛期將至,河壩正愁人手……」說到這裏,想到皇上將調駐軍的權力給了伊都立,自己不好自專,便道:「出京前,皇上曾將此事代給伊都立伊大人,看來以後還請兩位大人多勞煩……」
雖說點出了兵部將以伊都立為主,可鄂齊並不沮喪。
鄂齊與伊都立是平級不假,可伊都立奉的是欽命,本當以他為主。
只要曹顒與伊都立樂意接納他參與此事,鄂齊就滿足了。
兩個掌部來盛京防洪,要是差事做的不漂亮,豈不是打皇上的臉:要是差事做的漂亮,即便他是只是協助,也能分點勞。
因此,鄂齊老實道:「全聽曹大人吩咐。」
曹顒道:「鄂大人客氣……」說著,他便使人請了伊都立過來。
他們的摺子已經遞出去三日,現下估也帶了京城,等到旨意下來,這邊各項防洪事宜就要開始,早準備早妥當。
伊都立過來,聽說鄂齊主參與防洪事宜,自是笑容滿面。
只是在鄂齊走後,他不頓足道:「既有那個心,怎麼不早點過來?早來三天,我就拉著他遞聯名摺子了……」
這一更補昨晚的。
月票倒數第二天了,小九淚奔求月票
中華自古就有隱龍守護,皇帝乃真龍轉世,但隱龍的世界恐怕鮮有人知。隱龍者或化身爲軍事家保境安民;或化身爲改革家,逆轉潮流。歷史長河中凡是護佑中華並能改變國運之人,都稱之爲隱龍。這本書就是一條隱龍特立獨行的造反之路,不一樣的爽快,帶給您不一樣的感覺。
大明朝正德十二年冬,徐晉穿越到江西上饒縣一名窮困潦倒的儒童身上。這一年,明朝皇帝朱厚照正在邊鎮宣府遊玩。這一年,江西寧王朱宸濠正暗中運作準備謀反。這一年,家徒四壁的徐晉尋求出路,最終選擇考科舉,從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一路過關斬將,卻一步步捲入了寧王朱宸濠造反的漩渦……
“我一腳油門就能到關島你信不!”別人開飛機費油,李戰開飛機費發動機!
爸爸去哪?北宋! 帶著親爹穿越,不求出將入相,只求當個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