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九十三章 接管冶廠

《改變》 第九十三章 接管冶廠

第九十三章接管冶廠

三天很快就到了,到了該去接管冶廠的日子。這幾天把李棟等人忙的腳打後腦勺,總覺得還有啥準備不足。這景,使張知木想起前世好多人忙著結婚的景。準備婚禮時,總覺得還有沒準備好的事,一直到婚結完了,也有沒準備好的。

按照約定是,今天王府的人和窯崗的人一起到秀容城東門前會和,然後一起去冶廠。

等張知木從屋裡出來時,見劉雲和柳璜已經帶著五百騎兵,人馬整齊地等在路邊。一看這些人這些日子吃的就不錯,一個個紅滿面。所有的人全都是穿著新服,看著就是兵強馬壯。不過張知木心裡就犯嘀咕了。要是這樣就去見王府的人,他們回去一說,說我們養著這麼些兵,那我們不是想謀反也是想謀反了。想到這,跟陳玉鋒一說,陳玉鋒也有同。就讓劉雲帶一百人先步行先跟著過去,其他人在這待命。看況如何,再來通知其他人下一步如何行

張知木帶人提前到了秀容東城門外。等過了好一陣,王府的二十多人才從秀容城裡騎馬出來了。帶隊來的大人姓宋。和宋大人一番寒暄后,張知木說:「宋大人一路鞍馬勞頓,實在是太辛苦。不如我們一起乘坐四馬車,一起前往冶廠吧。」

「哈哈,早就聽說窯崗有四馬車,據說坐著比坐龍輦還舒服。今天我要借著張義士的,也坐坐這四馬車。」宋大人,笑著說。旁邊有人一搭手,宋大人就抬上了馬車。剛上馬車的宋大人,嚇了一跳。覺得著馬車有些不穩,覺得腳下直晃。一屁坐下覺得忽悠的一下,象坐在棉花堆兒里。一驚之下,額頭有些冒汗。

Advertisement

「宋大人,您習慣一下就好了。坐這車可比騎馬坐轎舒服多了。」張知木隨後也上了這輛車,笑著對宋大人說。然後對親自趕車的李菁說:「走吧。」今天李菁扮車夫樣趕著車,這樣他可以離張知木最近,有事時可以最快的做出反應。

等車走了起來,宋大人才知道這四鋼簧馬車絕非虛名。由於車廂整個都是坐在鋼簧上,而且前面還有兩個小子,馬匹邁步時產生的起伏,傳不到車廂上,所以車子走起來非常的平穩,加上車子的座椅是彈簧沙發,乘坐起來更加舒適。而車裡車外的緻裝修,更讓這位大人,覺得讚嘆不已。不斷說:「好,好。真好!」

坐在旁邊的張知木心想,上了我的車你就要聽我的了。

宋大人說:「張義士,這車名到傳揚,今日一坐,果然非常舒適。臨來之時王爺說,來到秀容一定配合好我們山西人的大恩人張義士,把這個冶廠接的事兒辦好。並且一再囑咐,現在這個冶廠的一分一厘、一草一木都是你張義士的了。到了冶廠我會照王爺的吩咐盡全力把事辦好,絕不辜負王爺的重託。也會盡量的給你提供方便。等都接完了,你我一簽字畫押,這事就算完了。」

張知木知道,這晉王糊塗,可是他下面的這些人不一定都糊塗。不人一定知道張知木買這個冶廠佔了很大的便宜,接時免不了要花些銀子打點這些小鬼兒,也早做好了準備。所以直接掏出一錠二十兩的金子,說:「宋大人,我能走到今天,絕對是個明白事理的人。今天能在這結識您是我的榮幸,這次事兒辦完之後,以後在王爺那裡你還要多多替我言。馬上到冶廠了,我就不和大人客氣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您收下。不管這點意思是多是,都請大人給我一個面子,先收下。以後我們還來日方長。」

Advertisement

這宋大人接過金子一掂就知道斤兩了。心說,難怪都說商人們有銀子,竟然一出手就是一大錠金子,而且這位商人不但金子送的實在,話也說得好。不過上還是要客氣一下,說:「張義士客氣啦,我能有這份差事替你出一點力,這是王爺的恩典,本就該儘力辦好。」

有了這錠金子打底兒,張知木和宋大人是越嘮越近乎,幾乎了朋友。

兩人在車裡相談正歡時,劉雲提馬過來了。說:「前面有一隊馬車拉著不東西,迎面過啦。」

張知木一想,這條路的盡頭就是冶廠,這馬車往外拉東西,這可是拉我的東西啊。就對宋大人說:「這在往外拉的就是我的東西了。王爺已經說了,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分一厘都是我的,我沒準是不能拉的。」

宋大人應和著說:「對,不能讓他們拉了。真是大膽。」張知木對窗外的劉雲大聲說:「宋大人說了,不準往外拉東西。」

劉雲過去,對馬車隊說:「車隊掉頭,把東西拉回去。」

馬車隊磨磨蹭蹭的不得不掉頭往回走。可是往回走了不一會,車隊里有兩個人,離開車隊悄悄地向路邊的樹叢子里跑去。劉雲早就看著他們呢。派人去把倆人揪了回來。張知木和宋大人也下了車,等把倆人帶到張知和宋大人的面前。兩人連忙跪地磕頭,說:「大人饒命,這事兒與我倆無關,我倆只是跑兒的。」

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冶廠主事的礦長劉寶學,聽說這冶廠已經賣了。就想趁撈一把,聯繫了幾家商人,把庫里的鐵以很便宜的價格就賣掉了,他準備自己就把這筆款子給吞了。反正新接手的人一下接過這麼大的冶廠,一時半會也弄不清楚這鐵多點點的事。今天他是派倆得力的手下來辦這件事兒的。沒想到正被張知木他們遇上了。這倆辦事兒的傢伙,一看前面來一夥大人攔住了車隊,而且讓這車隊往回走,就以為事了。倆人悄悄地一商量,覺得況不妙,還是跑吧。他們那裡想到有人正看著他們呢。結果被抓個正著。

這個宋大人還是個細人,馬上寫了口供,讓二人畫了押。然後宋大人吩咐自己帶來的人說:「到了冶廠,把冶廠礦長劉寶學直接拿下。」

還沒到冶廠,就見前面天空已是灰濛濛的了,路兩邊草木的葉子上,也是落了一層灰塵。這也讓張知木想起了前世的空氣污染。沒想到,空氣污染問題這時就開始了。今後建設過程中,一定要讓大家都有環保意識。不過讓大家現在就接這一點很困難,必須要有強制措施。

那冶廠的礦長劉寶學,得知有大隊人馬來了,就知道是來接管冶廠的人來了。他清楚,上邊沒有事先通知他,就是想搞突然襲擊,想讓買主一下子就把冶廠接管過去,免得他們做啥手腳。此時這位礦長劉寶學還不知道,他的那倆手下已經把他供出去了。還自己以為幸虧自己得信早,手段高明的搶先一步,給自己留了一手。可是等他看清了自己派出去的馬車又都回來了,覺得事有些不妙。不過也只能著頭皮跪接王爺府派來的上了。

他自己事前絕對沒想到,等他跪下以後,來的宋大人就再沒讓他自己站起來。

宋大人見到冶廠主事跪在面前,大喝一聲:「大膽狗,竟敢狗膽包天,私賣冶廠品。你知罪嗎!」

這冶廠主事見是已敗,但是他知道承認是罪,不承認或許可以抵賴一下。想試試再說,連忙道:「下一向奉公守法,不知有何罪過。」

宋大人把方才二人的口供,扔在他面前。他拿起一看,知道事不可挽回了,子一癱在地上說:「我招我全招,是我一時鬼迷心竅,請大人開恩。」宋大人說:「押下去。」

兩邊來人就把他先押下去了。冶廠的其他的眾人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個個都噤若寒蟬。原來這冶廠礦長劉寶學知道冶廠要賣的消息后,沒有告訴大家,因為他也怕發生混,只是自己的幾個知己知道這事兒。

冶廠的主要頭頭都是府派來的員,以前歸工部直接任命。現在都歸地方管理了。也就是說現在歸王爺派來的這位宋大人管了。

當宋大人宣布,由於朝廷剿匪花費甚巨,已無力支出銀子支持這冶廠,現在這冶廠已經轉給窯崗商人張知木的時候,這些一直以來食無憂而且經常有些額外的收員們,一個個心非常複雜。他們心裡其實早有準備,朝廷已經很長時間不能按時支付銀子了。冶廠倒閉是遲早的事兒,可是事到眼前還是心很不好。

其實,他們更關心自己的是自己的出路。當宋大人告訴他們,有兩個出路,一是張知木需要他們的可以留在這裡,第二條出路是回去候補,朝廷用人的時候會給他們安排。這些人知道,自己的唯一出路就是張知木能留用他們了。回去候補等朝廷有用人的時候等等,就是一個好聽的託詞,其實就是朝廷把他們拋棄了,不管了。

這些人都眼的看著張知木,他們都聽說過這個窯崗商人,知道他為了山西民仗義疏財,捐獻了許多糧食。可是他終究是一個商人,會如何安排自己,完全就得看自己是否對他有用了。就是張知木收留自己,再想過以前那種逍遙的日子也是不可能了。

其實張知木知道,這些人大多是有文化也有能力的一些人,只是在這個從上到下不想幹事兒,只是想方設法的撈錢的環境里,一個個也都只好隨波逐流了。如何用好這些人,改掉他們多年養的一些惡習,是今後的一個很重要的事

宋大人講完了,張知木開始講話了。

張知木說:「各位冶廠的棟樑們,是由於你們的努力,我們現在這個冶廠才能有了如此的規模。你們作為這個冶廠的管理著,是這個冶廠的棟樑之才,對這個冶廠的發展是有功勞的。可是這個冶廠能到今天,干不下去了,你們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現在我來接管這個冶廠,是想不讓這個冶廠倒掉。如果這個冶廠倒掉了,會有許許多多的人沒有工作,這些沒有田產的人,很多都會流落街頭沒有飯吃。在座的各位里,好多人也會沒有工作了。但是我也知道,如果我接收了這個冶廠以後,還是按照以前的辦法去辦,我也不會堅持多久,很快也會倒掉。所以我接手這冶廠以後,會有些變。不改變,這個冶廠還會是個死廠。我知道大家最關心的是各位的去留問題。我現在宣布一下,在冶廠的所有的人員,願意留下的我都歡迎大家留下。」這時,下面的這些人中,好多臉就好多了。

張知木接著說:「不過,我會給留下的人一個試用期,在試用期間我們會考察的各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我們認為合格的才會繼續留用。大家以前可能都聽說過我們窯崗商貿總公司的事。我們公司員工的待遇,比其他任何商號都要高,也比你們冶廠的待遇高。既然現在這個冶廠是我們窯崗商貿總公司的一員了。那麼以後大家就有我們窯崗商貿總公司員工一樣的待遇。」接著張知木就把窯崗商貿總公司的員工各級的待遇講了一遍。這些人一聽,天哪這比到衙門裡當掙得還多啊,嗡嗡的好一陣議論。張知木知道自己的第一板斧砍正了,工資待遇是第一位的,沒這個基礎,其它的都是扯談。

他接著又說:「將來留用的冶廠管理層人員窯崗中級幹部待遇,下面的也依次類推。我現在要求大家,繼續各司其職堅守崗位,配合我們搞好清點接管工作,這也是看大家的表現的時候。現在我把我們新任的冶廠廠長介紹給大家,這人也是從這冶廠出去的,可能這裡還會有人認識他,就是這位李棟,李廠長。」李棟起和大家打招呼。下面還真有認識李棟的人。也就互相間打了招呼。

接著陸祥和李棟等人下去和這些冶廠的管理人員互相介紹,互相流去了。可能冶廠的這些人聽說自己可以留用了,一時間也弄得氣氛很好。張知木在旁邊看著也很高興。宋大人說:「張東家是大手筆啊。你的幹部們,比我們的好多員待遇還高啊。」張知木說:「工資和工資不一樣。你們員的工資含金量高啊。」

這時,宋大人帶來的一位隨從走過來,向宋大人示意。宋大人說:「我還有點兒其他事兒要辦。」說完起跟那位隨從出去了。

張知木覺得這宋大人一定還有啥貓膩,起也出來了。這時劉雲靠近張知木邊說:「他們挑出二百多囚犯,關在一起,不知道要幹什麼?」張知木一聽,說:「壞了。這些人可能要被他們死。」因為,由軍看管的冶廠,這些朝廷要犯可以在這做工出力。若是軍撤了,這些要犯放在這,朝廷絕對會不放心。所以這些人不可能給張知木他們管理,一定會殺了以絕後患。張知木想,他們要殺的這些要犯一定都是對大明朝有威脅的人,對我來說一定都是有用的人。

怎麼辦,現在還不能手來的。這時張知木見宋大人一個人站在那裡,就走過去對宋大人說:「大人,這裡一草一木都是我的了,可別壞了我的錢財啊。」宋大人說:「不會。」然後在張知木的耳邊說:「有兩百多個朝廷要犯必須決。其它的都是你的。」張知木說:「這囚犯也是銀子啊。大人一定給我留下。」

宋大人說:「別的都好說,這事兒不行。我回去了這裡的軍就會撤走,這些朝廷要犯若是跑了。你我都擔戴不起。」

張知木說:「宋大人,這樣行不行,你看這些人殺了就沒有用了。留給我就是可以生銀子的寶貝。我從你手裡買下這些人怎樣。我出的銀子,會讓你對上下都有個待。」

這宋大人一時有些猶豫了。心想這災荒年,人不有都是嗎,他為啥要買這些人呢。不過不管他幹啥,只要他真給夠我銀子,我可不管他幹啥。只是這事兒要辦的神不知鬼不覺就行。其實像他這種,能大把的弄到銀子機會並不多,他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見他有些猶豫,張知木說:「這些人,一人一兩銀子。大人看如何。這事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說,到我手裡,這些人在我眼裡都是銀子,我更不會讓他們跑了。你就放心吧。」

宋大人說:「不行。一個人二兩銀子。」張知木故意裝窮說:「宋大人,你欺負我啊。這事兒沒完,以後我一定在您上找回來。」說完兩人哈哈大笑,同時舉起手一擊掌。

這二百多人,有好多都是非常出的人才,結果讓張知木花二兩銀子一個就買了下來。其實,誰然張知木還沒有見過這二百多人,但是如果急了。張知木會花二十兩一個買他們的或者再多花點也是有可能的。

宋大人領著張知木來到一用木頭做的一個大圍欄里。這裡黑的圈著一群囚犯,這些囚犯,一個個骨瘦嶙峋。但是能在這裡堅持活下去的都是意志比較堅強的,生命力也比較頑強的。可是張知木也看出來了,有些人已經不行了。站著都有些勉強了。心想得趕讓張炳臣過來,這些寶貴的財富,決不能在我手裡再失去了。

其實這些人,長期在這裡關押,神經已經非常敏。一看被集中在一起的這些人都是重犯。知道一定發生什麼事了,總之是兇多吉。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已到。

宋大人站在一個高,對這些人說:「這個冶廠已經賣給這個張東家了,本來你們這些朝廷的要犯,今天就應該被死。可是這位東家有好生之德,覺得你們還有用。花下重金把你們買下。從今天起,你們的命就是這位張東家的了。你們的命他啥時候要取走就啥時候取走。」接著宋大人。讓張知木講兩句,張知木說不講了。張知木心想我要是講完了,事兒也就辦不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