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古代言情 穿書打工手札 第94章 第94章

《穿書打工手札》 第94章 第94章

 慶王李佑廉在豫州, 并未到池州。

 瀾州往南是池州,而池州以西為豫州,豫州多是富庶的魚米之鄉, 亦有臨海的城鎮,正是去歲李佑白奉命剿鹽匪的去

 此時此刻的豫州,由于月余來的接連大雨,沿河的幾城鎮被暴漲的河道沖毀, 水患之后, 時疫接踵而至。

 先帝新喪, 豫州知州自作主張地了下轄的縣衙文書,遲遲未上報。

 等到豫州的折子送到京里的時候,時疫流傳鄉里已有半月有余。

 鹽匪未除, 又遇水患, 豫州徐知州愁得都快白了頭。

 他驚覺自己的烏紗帽大概是保不住了。

 李佑白先前在豫州吃了大虧,眼下還沒騰出手來整治他,豫州卻又發了水患。

 徐知州四寫信求援, 連高仆的門路都派人往京里去盡力奔走。

 可是皇帝稱病不朝,他在京中斡旋的說客本毫無進展。

 直到八月中旬, 池州的一萬銳軍竟趕到了豫州州府,領兵的人赫然是李融大將軍的獨子,李權。

 李權奉皇令而來, 徐知州唯恐怠慢, 忙將水患, 時疫里里外外的形細說了遍。

 汛期就快過去, 水患易疏, 時疫卻是難辦。

 李權奉旨令人加固防堤, 又按照太醫院的方子, 將配制的藥劑速速發至各州縣衙門。

 太醫院也派了人南下,只是山高水遠,九月前都不一定能趕到豫州。

 他領兵自池州來,是眼下最快的解決之道。

 況且,除卻此事以外,他還得奉令暗中搜尋慶王的下落。

 雖然不曉得為何慶王會在豫州,但此事非同兒戲,他既要小心行事,亦要咄嗟立辦。

 上一回在豫州時,伏擊李佑白的人尚還不知行蹤。

Advertisement

 豫州之中,必定尚有南越人的行蹤。

 不戰,不降數十載,大菱若想服南越,使其心服口服,終有一戰。

 儺延死在了大菱皇都,儺革恐怕也再坐不住了。

 李權心中記得李融寄來的書信,已有幾分計較,便要

 州府衙外,徐知州送走李權后,額頭上已出了一腦門子的汗。

 豫州大小差事如山,可除此以外,他現在手里還有一個極其燙手的山芋。

 孟氏父子在豫州。

 禮部侍郎孟侍郎,不,原先的孟侍郎,如今只是白的孟寒,與他原有深,從前孟仲元在時,徐知州也沒替他辦差事,孟寒為其牽過線搭過橋,徐知州不曉得自己還有多把柄落在他手里,是以格外焦頭爛額。

 出了衙門,徐知州尋了輛無標無記的黑布馬車,便往城外的一莊園去。

 那莊園門外楊柳依依,喚作“柳莊”,原是孟仲元在豫州的一田產。

 孟仲元雖死,可死而不僵,散落于各的爪牙不會頃刻灰飛煙滅。李元盛抄其家時,沒收了孟仲元在京中的金銀,田地,莊園,仆從,而他蓄養的兵士被池州軍斬于京城之外。

 可豫州離京遙遙,孟仲元的余響猶在。

 鹽鐵課銀,賣鬻爵,這數十載的中飽私囊,豫州柳莊亦得流油,如今卻落到了孟寒手中。

 孟寒一門被流放瓜州,行到半路,買通了押解的軍,留在了豫州柳莊。

 徐知州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李權一來,他便不由得提心吊膽起來,只得心急如焚地去尋孟氏父子。

 柳莊中,孟寒一見徐知州,便滿面笑容地相迎道:“子牧兄。”

 子牧是徐知州的表字,見孟寒如此“親如手足”,徐知州更覺芒刺在背。

Advertisement

 他暗嘆一口氣,隨孟寒進了書房。

 到了房中,見左右無人,他才開門見山道:“李權來了豫州,孟兄還是早作打算,盡快去也!”

 孟寒面不改:“哦?李小將軍可是為了水患而來,是新帝的意思?”

 這真是明知故問,徐知州急道:“孟兄如今命無憂,又有公子在側,不如再往南去,遍游山河,豈不哉。”在哪里都行,就是別在豫州了!

 孟寒笑了一聲,倘若是半月前,他定會如驚弓之鳥,立刻聞風而逃,可事到如今,他倒像是一個賭徒,已經一無所有,可冷不丁地又有了一記重籌,企盼力挽狂瀾。

 “子牧兄,何須心焦,豫州山遠水遠,饒是李權來了,新帝在京師,心有余而力不足。”孟寒說著,捋了一把長須,“我已是個‘死人’了,絕無攀扯子牧兄的道理。”

 孟寒之所以能自流放途中,是因為他“死”在了路上。

 徐知州見他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更是著急上火,幾乎想拂袖而去。

 他將轉頭,卻見窗外一道人影閃過,立刻警惕道:“何人在外面!”

 下一刻,來人推門而,正是孟寒之子,孟瀾。

 偌大的孟家,除卻孟寒,如今全須全尾的唯余孟公子一人。

 徐知州可不敢小看他,只顧皺著眉凝視他。

 孟瀾輕笑一聲,拱手作揖,道:“徐大人。”

 徐知州無心同他周旋,只轉而對孟寒說:“我話已帶到,孟兄好生思量,好自為之。”說罷,他便抬腳要走。

 “子牧兄,且慢。”孟寒攔住了他的去路,笑道,“子牧兄來了還未飲茶,為何著急要走?”說著,他便喚人道,“來人,上茶。”

 徐知州正覺不對,外面卻已有人捧了茶盤進門。

 來人生得高大,頭發高豎馬尾,眼睛細長,右臉頰上有塊極其嚇人的黑斑。

 徐知州腳下一晃,立時面無:“是你!”

 “知州別來無恙。”他的嗓音嘶啞。

 徐知州怒瞪向孟寒:“你什麼意思?這個南越人怎麼在這里?”

 孟寒道:“子牧兄莫惱,圖博在此做客,想來也是子牧兄的故人。”他出一點森笑意,“子牧兄先前放了圖博,你猜,若是李佑白曉得了,子牧兄還有沒有活路?”

 徐知州一聽,更是面如紙白,圖博,圖博,真是圖博!

 當初圖博領人混了鹽匪之中,要取李佑白的命。

 他險些就功了,可是箭偏了,他只是傷了李佑白的一雙

 徐知州當初了孟仲元指使,不僅知不報,之后更在稽查時,將圖博等人放了。

 要是李佑白曉得了,他就算有十個腦袋也活不了。

 實在歹毒!孟寒恩將仇報,其心可誅。

 徐知州氣得臉頰搐。

 孟瀾卻笑道:“徐大人稍安勿躁,不如坐下飲一盞茶,聽在下細細說道,焉知沒有轉機。”

 徐知州為十數載,也不全然是個草包,他猜到了他們的路數,不由大怒道:“你以為有了南越,你們就萬無一失了麼?南越不過是個彈丸之地,有何轉機!”

 孟瀾答道:“轉機自并非在外,而是于,大菱國強,先帝圣明,其子亦明,可大殿下從來都不近人,不如小殿下心中恤下臣,先帝留有詔,要將大位留予小殿下,只是京中有人作梗,只要將那詔昭告天下,自有能人清君側也。”

 “風言風語也信得!”徐知州不屑一顧,“憑什麼同他爭,無兵無卒,憑南越人,哼!”

 孟寒見他滿面譏誚,輕聲又笑,將茶盞推到他手邊:“此茶尚還溫熱,子牧兄嘗嘗。”

 徐知州冷哼,著茶甌邊沿,卻不喝。

 孟寒臉上笑意未減,只溫言道:“若是李佑白統不正呢?”

 徐知州悚然而驚,手中一抖,茶甌摔碎在地,噼啪兩聲驚響。

 他瞪大了雙眼,厲聲道:“你說什麼?”

 孟寒緩緩重復道:“若是李佑白統不正,天下人當如何。”

 *

 冷風順著窗縷縷卷,吹得周妙打了一個寒

 李佑白側目瞧過一眼,卷下了車簾,將夜風擋在了車外。

 周妙飲過一口熱茶,問道:“還有幾日才能到豫州?”

 李佑白答道:“三日便到。”

 周妙輕輕點了點頭,在心中默默算了算時日。他們半月前忽而改道往南,向豫州而行,是為了慶王。

 可記得豫州,記得李佑白是在豫州傷。

 按照劇,再過數日,南越人便會趁著池州大軍尚未折返,強攻池州。

 此時往南,比李佑白先往北折返,再南下,時間上,充裕了許多。

 可是,此豫州之行,自是原書中沒有的劇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此緣由,這一段時日以來,周妙始終有些惴惴不安,像是一種不祥的預纏繞著

 低頭又看了一眼李佑白的手背,那烏的傷痕仿佛稍淡,但也沒有全然消散。

 要是,要是能在從豫州往池州行時上簡青竹,也算一件好事。

 “你在想什麼?”

 周妙想得出神,卻被李佑白出聲打斷道。

 抬頭看他的臉,行路月余,李佑白似乎也清瘦了一些。

 老老實實道:“我在想公子的手背為何總是不好?”

 李佑白角揚起,被的話語取悅,又老生常談道:“此傷需得一些時日方好,你無須憂心。”

 周妙想了想,又說:“要是往南行時,能遇到簡姑娘就好了,肯定能醫好公子的傷。”

 李佑白聞言,但笑不語,提起白瓷茶壺,往二人的茶甌里慢條斯理地添了茶。

 幾上的泥爐火苗搖曳,茶壺依舊冒著熱氣。

 他擺正茶壺后,問道:“你為何總是如此在意?”

 這個“”說得就是簡青竹了。

 周妙心頭鼓噪,咽下口中熱茶,抿了抿,才抬眼目不轉睛地盯著李佑白,徐徐問道:“公子覺得簡姑娘不好麼?難道你不在意麼?”

 李佑白眉頭微蹙,直視周妙道:“我為何要在意好與不好,與我何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