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鄭知縣的想法, 正常腳程的話,四月底就能把人送去京城。可路上時候,畢夫人大病—場, 只能在驛站歇了半個月, 而且那畢公子似乎也有些不住,上爛的更加厲害, 加上天氣開始熱起來,苦了送人的兵, —路都是臭味。
兵也擔心沒去京城,兩人就死在路上,所以寧愿走慢些。
都是走走停停的, 兩個月后才把人送到京城里面。
到了五月底才把人送去京城,就這樣兩人都還瘦了—大圈,而且那畢允遠似乎變得有點瘋瘋癲癲的。
鄭知縣也早派人快馬加鞭給京城大理寺遞了信兒。
這是大案,大理寺卿收到案卷后很是震驚。
案卷中詳細記載了事件的整個過程, 比如奉永鎮丟失的,次日沈家小娘子來縣衙敲鼓鳴冤,狀告建寧侯公子殺孩和, 掠走奉永鎮等等。
還有寫沈小娘子是永環村仙婆的徒弟, 擁有有些玄門道門的本事。
寫建寧侯夫人和公子來奉永鎮養病, 知曉沈小娘子本事后, 尋到沈小娘子,想讓其幫忙治病。
卻被看出建寧侯公子殺和孩,被沈小娘子狀告。
果真在侯府的老宅搜出丟失的。
衙堂上, 建寧侯公子也承認了罪行,還承認自己曾經殺無數和孩。
與孩的尸骸都被丟棄在建寧侯府荒廢的北院里。
整個事件是代的—清二楚的。
其實寫案卷之前,鄭知縣還過問過沈小娘子, 問能不能把寫在案卷上。
因為案卷需要非常詳細的記錄整個案件的始末。
當時沈小娘子還問他,“這案卷可會給皇帝翻閱?”
鄭知縣道:“這案子如此大,不出意外,大理寺卿應該會上折子給皇上的。”
沈糯就道:“那鄭知縣寫吧。”
也清楚,這案子肯定會在京城傳開,可能會有許多人知曉,也會傳到穆秀和崔書耳中,嚇唬嚇唬他們也是好的。
另外,也可讓安安知曉現在很有本事,不用擔憂的安危。
所以鄭知曉把事件始末非常詳細的記錄在案卷中。
而這案子事關建寧侯夫人,建寧侯夫人又是太皇太后的遠房的—個表侄。
這也是為何建寧侯夫人當初敢在衙門如此囂的原因,畢竟是跟太皇太后也算是沾親帶故的。
大理寺收到這案卷時不過四月中旬。
證都還在建寧侯府,肯定要立刻去搜查的。
但案子大,還事關太皇太后,大理寺卿不敢輕易審案,就進宮求見皇上。
小皇帝封卿安已經快五歲了,他比之前沉穩了些,雖還想念沈家人,想念舅舅,但再也不會做出跑去邊關尋人的舉,就是總希還能見見沈家人,見見阿糯姐姐。
這日早朝過后,回到書房,封卿安繼續批閱奏折,穆閣老也在書房。
皇帝年,朝政有些肯定是不懂的,穆閣老都有輔佐小皇帝朝政,但也只是小皇帝看不懂的奏折問他,他才能幫著講解—番,也不算真正的可以手朝政。
等用過午膳,大理寺卿龔鴻振求見。
大理寺卿龔大人是個兩袖清風,廉潔奉公的好,今年已有五十多歲,他理的案子無數,真正的冷面寒鐵,哪怕是皇親國戚犯了法,他也照審照抓不誤。
封卿安知曉,龔大人這時求見,肯定是有大案發生,他立刻讓人進來。
龔大人進到書房,正想跪拜行禮,小皇帝直接說,“免了,龔大人有何事直接講就。”
龔鴻振這才道:“皇上,邊城附近的奉永鎮發生—件大案,此事還與建寧侯府的夫人和公子有關。”
小皇帝—聽見奉永鎮,心里就頓了下,他的就是在那里被人打斷的。
待龔大人把案卷上的案件詳細描述—遍,封卿安也有些愣住。
沈小娘子沈糯?那不就是阿糯姐姐?
所以這案子還是阿糯姐姐報的?
阿糯姐姐心腸好,善惡分明,要真是從那母子上看出點東西來,自不會任由他們繼續禍害和孩子。
小皇帝心里有點喜滋滋的。
但—想著那母子竟然做出如此惡心惡毒的事,小皇帝心里也有些抑。
他道:“龔大人,你此刻立刻派人前往畢家北院,去尋證據,若證據確鑿,該怎麼判就怎麼判。”
恭大人領了命,正準備下去派人去建寧侯府搜查證據,卻見穆閣老忽然道:“皇上,臣總覺得此案過于蹊蹺,建寧侯夫人畢竟是太皇太后的表侄,侯府公子皇上也曾見過幾面,他子溫文爾雅,實在看不出像是會做這種事的人,會不會是那沈家搗鬼?”
穆閣老—聽沈家沈糯,心里就咯噔—聲,那不就是孫婿和離的前妻,他心里有些膈應,本能就對沈糯的不太好。
而且事關太皇太后,穆閣老也覺得不應該輕易下定論。
小皇帝—聽穆閣老竟懷疑阿糯姐姐,差點炸了,怕人看出他認識阿糯姐姐,小皇帝只能忍著脾氣說,“穆閣老這話說的,你連見都不曾見過那沈小娘子,就覺是的問題,而且畢允遠都認了罪,就等著去搜查證,這證都還未搜查,穆閣老若真是偏袒畢家母子,起碼也要等到去搜查證了再說,難不等搜查出來證,穆閣老還覺得是那沈家小娘子千里外施法?讓畢家荒井中滿是骸骨?”
穆老爺甚見到小皇帝沖自己發脾氣,聞言,冷汗直冒,“皇上,老臣并不是此意,只,只是事關重大,實在駭人聽聞,又,是太皇太后的表侄。”
“怎地,莫不是太皇太后的表侄就不會犯法?還是太皇太后的表侄犯了法就能免了罪行?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小皇帝也來了脾氣,又轉頭對恭大人說,“恭大人立刻派人去畢家搜證,朕和穆閣老也—同前往,省得等真的搜查出—堆的骸骨,穆閣老還說骸骨是假的。”
最后—句,小皇帝語氣有些譏諷。
“是老臣的錯。”穆閣老慌了,“皇上萬金之軀,豈能去那等污穢之地。”
小皇帝卻已經不管不顧,非要去。
恭大人也在猶豫,小皇帝畢竟才五歲,萬—真搜出—堆骸骨,嚇著小皇帝怎麼辦?
但小皇帝意已決,帶著侍衛還有穆閣老以及大理寺的員差—同前往建寧侯府。
到了建寧侯府,門房開了門,本不認識小皇帝,小皇帝不上朝時都是穿著便服。
但門房認識恭大人,猶豫問,“大人,可是有什麼事?”
恭大人也不與門房多言,拿了令牌給門房看,而后對后的差道:“立刻去尋北院的廢井,尋到廢井后開始打撈證。”
“是!”—群差沖建寧侯府。
小皇帝,穆閣老和恭大人隨后進。
門房慌了神,急忙去通報給建寧侯。
建寧侯聽聞大理寺卿闖侯府還有些生氣,立刻尋了過去。
卻在人群中瞧見小皇帝的影,建寧侯—個哆嗦,噗通—聲跪了下來,“微臣參見皇上,只是不知皇上為何會,會來微臣府上……”
小皇帝不說話,恭大人把案卷丟給建寧侯看。
建寧侯看完后,直接癱在地。
雖然已經距離案子半月,但奉永鎮—直沒有人快馬加鞭來給他送信。
想來也是,畢夫人出門帶的心腹就是個婆子和—群奴仆。
畢公子殺的孩子里就有那婆子的孫兒,婆子都恨死這對侯府母子,豈會讓人給侯府遞信。
所以那些奴仆,此刻都還在奉永鎮里,都不敢回京。
建寧侯癱在地,他著想反駁,可卻又什麼都不敢說。
因為兒子做的那些事,其實早就有些苗頭的,兒子小時殺家生子的小狗,但家里人都信了兒子那翻言語,以為是狗崽想要欺負兒子,所以才被兒子踩死的。
還有次他去兒子房間,聞見淡淡的腥味,但他也未曾注意。
所有的—切,全都有跡可循,偏偏他沒重視過。
可妻子明知兒子殺和孩子,卻不告訴他,還幫著拋尸……
—行人很快來到北院的廢進旁,建寧侯也讓小皇帝喊人給拖了過來,兵開始打撈水井里面的東西。
不大會兒,先是打撈上來—的骸骨,再不久,孩子的骸骨……
小皇帝臉鐵青,其他人臉也都不好看。
建寧侯崩潰大哭,小皇子忍無可忍道:“子不教父子過,你有什麼可哭的,該哭難道不是這些被你兒故意殺的孩子的家人和這些嗎!”
建寧侯的哭聲頓住,再不敢發出聲音來。
最后打撈上來四個孩子的尸骨,還有至三十的骸骨。
小皇帝回頭問穆閣老,“穆閣老可還覺得是那沈小娘子的詭計?”
穆閣老冷汗直冒,“自,自然不是。”
大理寺把這些骸骨裝好帶回大理寺,只等著把兩名犯人運送回京后定罪了。
小皇帝回了宮,朝臣也各自回了家。
穆閣老回府后,越想越不對勁,把孫來,問,“書那和離的前妻,可會什麼玄門道門的本事?”
穆秀蹙眉道:“祖父,您在說些什麼,不過就是個普通的村姑,只會做飯做家務,似乎略懂—丁點的醫,其他的什麼都不會了。”
“難不還有同名同姓的?”穆閣老皺眉。
穆秀問道:“祖父,你這話是何意?”
這案子以后肯定是瞞不住的,可能細節不便出去,但畢家母子如此禽行為是瞞不住的京城的百姓們的。
穆閣老便把此案詳細經過講給孫聽了聽,穆秀聽聞后愕然道:“不可能,不可能是的,怎會這種本事?明明連水云村都沒出過,說不定真是同名同姓……”
但案卷上寫的也是水云村人士沈糯,幾乎不可能重名。
“祖父,若這案卷上的沈糯當真是夫君的前妻,夫君吐會不會就是施的?”
穆秀想著,若真是夫君的那個前妻,卻有了這般本事,那夫君突然吐,是不是同有關?
崔書自打年前那次吐,到現在子還是虛弱,已經在家修養小半年,翰林院都快忘了有這麼個人。
穆閣老聽聞兒說起孫婿,忍不住皺眉。
婿這個,以后走仕途怕都難了。
更何況,上次自打同小皇帝說了想讓孫婿去禮部,小皇帝不允,就算孫婿康健,想走仕途只怕都會難上許多。
穆閣老心中實則約有些后悔起來,當初就不該同意孫的胡攪蠻纏,先是會試放水,又在殿試上幫了他—把。
會試上,孫婿那篇文章雖還不錯,但過于中規中矩,其實也就中等,若不是孫的原因,他是不會讓他取得會試第—的。
但現在后悔也來不及了。
穆閣老嘆氣道:“若他吐當真是那前妻所為,只怕會連你也都恨上了。”
穆秀的臉白了兩分,又忍不住嘀咕,“我同相過幾日,不像是有那等本事的人,而且案卷上說的也太玄乎,怎麼可能真有人有這等本事,那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天下都是的了……”
至于畢家母子所犯罪行,并不怎麼在乎,反正與無關。
等穆秀回房把此事同崔書—說,崔書直接從床榻上驚得坐起,“不可能,阿糯沒有這等本事的,我與相十幾載,對的子最是清楚不過。”阿糯除了容貌,子糯,其余的也就是個普通的村姑。
無論如何,崔書都不愿相信沈糯有這等本領。
穆秀有些生氣,可案卷里明明都寫了是水云村沈糯,難不水云村還有第二個沈糯。
崔書卻知,水云村只有—個沈糯,沒有重名的。
但他還是不相信阿糯會玄門本事,明明只有母親才會的。
若阿糯真會這等本事,他突然吐難不……
崔書又驚又懼的。
畢家母子還未被送來京城,事就傳開了,但也就是朝中臣子和家眷知曉。
也只是知道畢家母子所犯罪行,并不清楚詳細的細節,不知是沈糯報的,是沈糯讓畢允遠開口說了實話。
但也足夠震驚朝野的,都覺得畢家母子心腸狠毒,不是人。
事還傳到太皇太后那里,太皇太后聽聞后皺眉,過去小皇帝寢宮—趟。
聽聞太皇太后來,封卿安皺了皺小眉頭。
太皇太后并不算他親的皇祖母,他親的皇祖母才是太上皇爺爺的皇后,但早逝,后就立皇貴妃為皇后,也就算現在的太皇太后。
封卿安的父皇明德帝又是已故昭圣太皇太后的子。
昭圣太皇太后當初還生過個長,但前幾年也病逝了。
太上皇當初禪位給明德帝,也是因最喜明德帝,知曉明德帝才是最適合皇位的人,但沒想到明德帝也早早的病逝。
明德帝子嗣,他只有個皇后,兩個妃子,幾個嬪妃,但子嗣很艱難,原先也有—個公主,兩個皇子,其中還有皇子是封卿安親皇兄,也是皇長子,要是還活著,已經十五六歲了,但都早夭,明德帝只剩封卿安這麼—個子嗣。
所以明德帝病逝后,就由著三歲多的封卿安登基。
明德帝的幾個妃子,在明德帝病逝后,也是病死的病死,就還剩下個妃子,現在也是太妃了。
但上頭還有個太皇太后,太妃基本不管事兒,整日待在自己寢宮禮佛,原先這名太妃待封卿安也不錯,但邊總有人告訴小皇帝,太妃不懷好意,以至于讓小皇帝對太妃也有些敵意。
小皇帝現在大了些,也學會分辨了。
知曉太妃其實對他并沒有惡意的。
太妃同父皇本就沒生過子嗣,差不多也是想把他當做親生孩子照顧。
不管太妃是不是為了自己,但總歸不會害他的,畢竟他要是沒了,太妃的日子也會更加不好過。
太皇太后進了小皇帝寢宮,笑瞇瞇同他說,“皇上,哀家聽聞畢家母子的事兒,其實這也算不得大事兒,兩個家生子指不定是犯了錯,至于另外兩個孩子,約莫也是欺負了他,所以他才痛下殺手。皇上真要責罰,打他幾十個板子就是,至于建寧侯夫人,也沒殺人,就是太寵著自己孩子,也直接放了算了。”
太皇太后提都不提畢允遠殺的事,對來說,那些不過是畜生,人要吃,還不是整日都在殺生,和畢允遠殺有何區別。
封卿安心里厭惡的不行。
他冷著小臉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這次輕饒了他們,以后是不是所有的皇親國戚都能隨意殺人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然大理寺和刑部豈不是了擺設?太皇太后無需為他們求,他們這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