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古代言情 農家惡婦 第91章 091

《農家惡婦》 第91章 091

依照說好的,正月十六朱家學堂開課,加上他自家跟著旁聽的,十幾個孩子學起了《三字經》。

朱宏志讀書的年頭很長,教書還是頭一回,為了帶好這些學生他還回想了一下當初自己開蒙的時候,可年生實在太久,他已經記不起當初夫子是怎麼教的。沒其他辦法,就只能三百千挨著來。

鐵牛進學堂的頭一天,劉棗花起了個早,聽人說讀書辛苦還給煮了個蛋,天蒙蒙亮時鐵牛就吃飽準備出門,他順著鄉間土路慢吞吞走到朱家院子,這時候,學生已經來了一半,他們各自選好座位,說著話等夫子來。

要是府城縣城里的學塾,都會要求學生天不亮就到,清早是讀書的好時候。鄉間學堂就是個教認字的地方,不會去費燈油,朱家通知的時候也是說天亮開的時候正式開始講學。朱家學堂第一課,就是大大小小十幾個娃托著腮幫聽朱宏志說讀書以及考科舉的好

先聊了一會兒,又聽孩子們介紹了自己,他才帶著讀起三字經。

讀經文,講故事,說道理,然后從簡單的起手每天教幾個字,到午時學堂放了,各家也做好飯等著娃娃回去吃。像劉棗花,站在院子里等了半天,還在想要不要上朱家院子瞅瞅咋的人還沒回來,就看見有三個娃在村道上瘋跑,其中一個不就是家鐵牛。

那孩子回來就喊,當娘的招呼他坐下吃飯,看他了幾口才問今天學了啥?讀書有沒有意思?

“還行,夫子給我們講了科舉當的事,又講了三字經。”鐵牛說著還念了兩句,劉棗花聽著也沒啥稀罕的嘛,“人之初本善”誰不會念呢?

又問:“沒教認字啊?”

Advertisement

鐵牛手在桌子上畫了兩筆,寫了個“人”,他嚼著米飯想了想,又寫了個“之”,初字想不起來了……

“學堂的夫子說先教我們讀三字經,讀完了再學其他的,還說家里有條件最好去買本三字經回來,有本書方便照著練字。”

要是以前,劉棗花未必舍得,現在買本蒙書還是買得起的:“下回趕集我給你買一本,書這東西可貴,你要敢糟蹋看老娘不收拾你!”

鐵牛點點頭,他又吃了一氣,想起來問:“我爹呢?咋不見我爹?”

“讓你三叔找去了,有啥事吧。”

“啥事?”

“你問我?我咋知道?”劉棗花本來也想去聽的,還不是等著兒子回來吃飯沒去得想想程家富老實人一個,有啥事總要拿回來說,等他回來問問就知道了。

后來劉棗花蹲著洗碗時,程家富回來了,告訴他程家興這就要進縣里去,為他后面的買賣做準備,找大哥過去就是家里有些事要拜托他。

“早猜到他們今年要把生意做起來,沒想到這麼趕,年后立刻就要出門?”

“三弟先去,說要去收拾店面,還要請人去做幾個烤爐。他布置好再回鄉來接人,那一走估計就要好幾個月之后才會回來了。”

劉棗花碗都不洗了,把手站起來說:“老三另外說啥沒有?我頭年就跟三弟妹說好的,要跟一起去做買賣!”

“弟妹提到這個,說他們先去做一茬看看,要勢頭好再幫我們打聽看有沒有合適的鋪面出租,然后再商量后頭的事。你別急嘛,出去做買賣說起來就一句話的事,真做起來不輕巧,咱們這頭比老三還麻煩,咱鐵牛在讀書……”

劉棗花渾不在意:“縣里又不是沒學堂,還愁這個?”不過既然何杏記得們的約定,劉棗花就不著急了,財神爺讓等就等著,老話都說心急吃不著熱豆腐。

Advertisement

程家興在正月二十左右走的,這次出去比哪次都長,請人改鋪面就用了差不多一旬時間,他又往樓上添了不東西,將計劃住人的三間屋全都收拾出來,這才回鄉接人。

程家興回來那天,何杏跟婆婆黃氏一道張羅了一大桌好菜,他們父子兄弟又喝了一回,喝高興了,該打的招呼打好了,程家興才接上老娘和媳婦兒,帶上閨以及河對面早就準備好的小舅子出了門。

至于他三合院,除了他跟何杏睡那個屋,其他鑰匙都放在程老爹那頭,程家興拜托他爹幫忙看著。家里養的也托付給老爺子了,像臘蛋這種放不了很久的東西他們帶走了一些,還有些能分分了,能放得住的就鎖進倉房里頭……

村里人知道程家興在準備做買賣,卻沒想到是進縣城去做買賣,他們以為是在鎮上弄個鋪子,還想著趕集的時候去瞅瞅程老三又搞了啥……

結果他出去一旬有了,還沒聽到靜。趕集的時候沿著長街走過去,酒樓茶館飴糖鋪糧食鋪布莊賣鹽賣醋的……過去一趟再過來一趟,兩邊鋪子都看完了,卻不見他!

回來就有人找上程來喜問:“你老三不是出去做買賣了?”

程來喜邦邦懟回去:“他不做買賣還能做啥?”

“那咋的沒見著他?”

“你啥時候進縣里去了?”

“我進縣里干啥?我去鎮上趕集,順著那條街走了兩趟沒見他。”

程來喜就笑了:“你要能見著他才是撞了鬼,人又沒在鎮上,他嫌鎮子小怕買賣不好做跑縣里去了,要想看他你去縣里瞅瞅。”

那人結結實實給驚著:“去縣里了???他這一步得又夠大的!程來喜你別顧著喝茶,你多說點,他去做啥買賣?生意好不?”

“好像說是去賣燒餅,生意好不好我又沒見著,我哪知道?你們不是個個都說好吃,想來還不賴吧。”

……

何止還不賴?

老程家的脆燒餅每一爐都是剛出來就被搶,那香味兒隔老遠都能聞到,聞到就忍不住想買一個兩個去嘗鮮,嘗過以后非但不過癮,還想再來十個八個。生意開張之后,真就像預估的那樣,鋪子前頭永遠有人在排隊,不排隊你就買不到燒餅。

面、、制皮、包餡兒這些活基本都是何杏在負責,進了烤箱就可以給程家興來,在前面站臺的主要還是東子,他想學做買賣,最關鍵就是要學會怎麼跟客人打道,要能哄得人高高興興掏錢出來。要是別家鋪子不可能把這個活隨便給個新行的,做學徒都是從打雜開始。是程家興說沒所謂,自家東西好隨便怎麼招呼人都會掏錢,他還是很相信東子,前頭米胖糖跟字糖賣得都不錯的。

東子也沒辜負他姐姐姐夫,他是學做事來的,每天清早天不亮第一個起床,下樓就開始為開張做準備。黃氏一般比他稍晚一點,早中晚三頓飯是黃氏在做,冬菇主要也是照管著。何杏清早會陪閨一會兒,用過早飯就開始面,還不忘記使喚程家興提刀剁餡兒……在剁聲與油香中燒餅買賣開張了。

程家鋪子賣的燒餅個頭小,一塊還沒有人家手掌心大,就這麼一塊,卻要賣到四文錢。店里的規矩是一口氣花十文錢的話,可以買三塊燒餅,這樣會比較劃算。即便這樣,對程家來說利潤還是相當大的。

雖然要用以及梅菜做餡,燒餅個頭畢竟不大,程家興用油紙包著稱過,將近三十個燒餅才有一斤。三十個燒餅要一百文才能買到,一斤才能賣二十文錢。

然而排長隊搶著購買的卻不覺得很貴,還說呢,一個包子不也要三文錢麼?

不遠支攤賣包子的聽到這話差點吐

那燒餅的用料能跟大包子比?

包子咬開實實在在有坨,吃兩個就能管飽。那燒餅咔嚓咔嚓兩口就沒,吃著是帶餡兒,咬開也沒多東西,就那分量啃十個八個未必能有飽意,這本比包子要低得多,賣價還稍稍高出一線,這不坑麼?

最氣人的是,這麼實在的包子沒多人買,程記門口卻熱鬧極了,聽說有些個大戶人家的小爺特別吃,天天都讓家仆出來排隊,像這麼還吃不夠。不說大戶,縣里尋常人家也比鎮上要富,三天兩頭花點小錢過個癮的也不

南邊天氣回暖鄉下準備春耕春種的時候,縣城里的人漸漸下臃腫的厚棉襖,他們穿上薄襖出門,吃茶聽戲遛鳥,還有聞著香味兒排隊買燒餅的。

進縣做買賣的幾個一天天臉都笑爛了,是比閑在鄉下要累,可這些辛苦還回來一簍簍的錢。

相較于他們的快樂,香飴坊那頭就心塞多了,香飴坊就是早先問程家興買了字糖方子那家。

早就說了他們生意做得大,家里鋪子多了一鋪個新貨撈錢是塊,也有個弊端就是保工作很難開展,就哪怕是簽了賣契的,也不是絕對可靠。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不清楚,另外一家如意齋的也在過年那陣推出了如意字糖,從這里開始,字糖就了兩家生意,哪怕還是掙錢,想到自家利潤讓別人分了去,東家能不難

他們還懷疑過程家興,查了一遍,剝繭下來問題出在自己這頭。

只能說生意大了,養的人多,患自然也多。

是自家的疏,這個虧就只能吃下,香飴坊跟如意齋勉強達默契,兩家一起守著方子,一起賺錢。這事程家興本來還不知道,是當娘的出去買菜,路過如意齋看見擺出來賣的字糖。盯著看了好一會兒,瞧著是要比他們當初做那個細,又去看招牌,也沒看明白,問過路的這是哪家糕餅鋪?人家告訴如意齋。

還說縣城里有兩家很出名的點心鋪子,東市這邊是如意齋,西市那邊香飴坊,兩家各有特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