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幻想言情 女主路線不對[快穿] 第40—42章

《女主路線不對[快穿]》 第40—42章

沈張氏卻看慧明走時掉下一包東西,本就有貪心,打開一看,竟是五百兩銀票,心砰砰直跳,忙趁無人時收了起來。

相國寺本是名剎,達顯貴常添香油,而慧明原是無因大師高足,佛法深,俗客施的香油錢很多,從前他沒有將這些多放心上。知與父母只有這一面之緣,這是他唯一能盡的孝道了。

但慧明覺得這樣用了香油錢怕是對不起施香油錢的施主,師父死名敗,而他也許要修一回苦行僧了。從此,慧明的步伐二十年間踏遍萬水千山,佛法高深,普渡眾生,二十年後還被宣宗皇帝冊封。

王薇從父親那得知沈俊的是罷定了,年紀輕輕怎麼能隨他回鄉去當個村婦?於是京城又一場震京城百姓的和離事件發生了。

沈俊現在什麼都沒有了,王薇是他手中唯一的一張牌,如何願意和離?沈俊就想用這樣的方法保住媳婦,因為媳婦手中才有錢。他是鄉下出來的,知道回去會是什麼日子。

王閎不得不為兒出面,鬧到公堂和離。

於是東京的百姓有幸目睹了這場別開生面的和離大戲。

沈俊為了抓住王薇,連勾引,婚前就好事的事都說出來,此時是沒有立場全而退和離的。

王薇一聽急了,就將在坐月子期間,沈俊/遍邊的婢娘說了出來,並說出他很多下賤的行徑,包括向他討錢用時的樣子。

百姓聽了不唏噓不已,范英范大人瞠目結舌。

兩人狗咬狗一,但是王尚書氣呼呼地力爭和離,沈俊此時不過平民。

還是王家賠沈家三千兩銀子的前提下,沈俊和王薇才和離,王薇帶走了孩子,沈俊也沒有爭。

在他想來,他還有十四個兒子要養,還有那麼多人。

Advertisement

但是王薇更狠,沈俊把此事鬧大,還颳走了三千兩銀子,怎麼能不讓恨?

此時已經不是他的妻子,也不用裝賢慧了,兩個娘的賣沒有,但那十二個丫鬟的契都在手上,這是的底牌。

於是,一次將這些丫鬟都發賣了,人牙婆子去沈家提人,一場妻離子散,生死離別發生在眼前。

但是這事沈家就算求到府也沒有用,賣契實打實的。從前說了一條心求生存的十四個小妾,這時才發現們的天真。

王薇不發狠招是因為沈俊的前途還有希,沈俊對恭敬,王薇沒有更好的退路,才不撕破臉給東京關注他們家的人看笑話。而一旦他沒有價值,王薇們如螻蟻一般。

一個個沈家的孩子沒有了母親,沈二良、沈張氏和沈俊三人如何顧得過來十四個孩子?

沈俊想想都養不起,再者有這麼多孩子,將來如何續弦?沈俊打算留下其中三個最聰明的孩子,其他孩子都賣掉,沈張氏再捨不得,也知道他們是養不了的,於是同意了。

找了牙婆,帶走了十一個孩子,這些孩子也六歲了,知道事了,見母親被賣,父親又不要他們也將他們都賣掉,悲從中來,個個在路上哭得凄慘。

百姓見了,無不背後說沈俊簡直喪心病狂,不是東西。

趙清漪讓趙純將孩子和王薇的丫鬟們都買了下來,然後由他出面將賣契放還。丫鬟們跪求趙純收留,原為奴為婢,但趙純拒絕了。

趙純說:「我準備請先生辦個族學,不管如何你們的孩子與我有點關係,他們可以免束修來我趙氏族學上學,但是必須好好讀書,不然你們就為孩子另謀高。至於你們,我母親打算開個工廠,你們要是想糊個口,到時可以去我母親的工廠求職。只要勤勞肯干,心懷道義,總有一出頭的希。但若是心不正,就沒有你們容之地了。你們雖然可憐,但我趙純卻不欠你們。我母親說了,我出手是我的仁慈,不出手是我的道理,你們好自為之。」

Advertisement

這也是趙清漪儘可能的為自己做下的事彌補,這些丫鬟在原主前世雖然都對見死不救或落井下石,但是們本就是王薇的丫鬟,忠於也無可厚非。們出底層,當初的份立場並不是自己選擇的,所以總要給們一機會。

……

離京前一天,沈俊想著做了半生的榮華夢,此時一無所有,忽然想起了他一直不敢見的趙懷方,他的啟蒙恩師。

沈俊提起了勇氣敲開了隔壁趙家的門,原以為他將面對冷言冷語的驅趕,沒有想到下人直接將他引了進去。

趙懷方在院中的亭子中見了他。

「……先生……你還和從前一樣。」沈俊然地說。

趙懷方道:「你卻和從前不一樣了。」

沈俊心中一酸,忽跪了下來,說:「先生,看在從前的份上,你再幫我一次吧。我知道錯了,你求求清漪,以前都是我不對。」

趙懷方道:「太晚了……」

「先生,我求求你!我求求你呀!先生,如果不是我……我一時做錯事,清漪不會和我和離,那麼還不能嫁進英親王府,當不了榮國夫人呢。這都是命呀!清漪是個有福的,我們畢竟生過三個孩子呀,讓看在孩子的份上,幫幫我……」

趙懷方閉上了眼睛,深吸一口氣,說:「我教你啟蒙,卻沒有教好你的品德,你的敷衍我從來沒有看出來,這也是我的悲哀。事到如今,你還在推委,自私自利,你有沒有想過,一次次拋棄別人,不講道義,那麼別人也同樣對你。今日我見你,是想幫你,但我的幫你不是別的,就是最後教你一課,道義。當你明白並且敬畏時,也許你的下半生還有一。」

「好,好,我講道義,先生,你幫幫我……」

趙懷方不哧一聲笑,他現在被下了一切面俱,以最卑鄙而赤/的樣子出現。

「李升,送客。」趙懷方起拂袖而去。

「先生!先生!」沈俊怎麼也沒有用。

……

如此,沈二良、沈張氏和沈俊帶著三個挑出來的聰明孩子南下,而孫娘的兒子在其中,孫娘沒有其它更好的路,又想著沈家有三千兩銀子,就跟了沈俊。而另外有兩個被趙純放還契的丫鬟也為了自己的兒子趕來了。如此一家子,倒還熱鬧。沈張氏手中還有慧明的五百兩,卻是誰也沒有說的,牢牢在手裡。

此後回鄉,沈俊一獗不陣,沒有功名,四不勤,五穀不分,好在他能考狀元,教三個兒子讀書是可以的。

只是三個兒子小時聰明,大時了了,後來有兩個考出秀才,就再未進一步,而另一個最後當個普通農民。只有在底層爬滾打過,才知道科舉一步步往上爬是多麼艱難。

……

王薇和離留在京中,但是一直沒有足夠的幸運得到機會再嫁,沒有人向提親。沈俊被罷后,王閎也逐漸被朝堂所邊緣化,他的門生故舊也多有見風使舵之人。景元八年被人彈核時他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了,皇帝讓他告老還鄉,吏部尚書這麼重要的位置皇帝留給了自己的人。

王薇也只能跟父親一起還鄉,不想去鄉下,還是去了鄉下。此後曾經的京中第一才再也沒有出現過。

……

景元三年三月初,廢後周氏去逝。後宮暫由淑妃掌管,徐晟沒有馬上重新立后的打算。但是經過周氏的事,他越發嚮往趙清漪,出了月子后,經常召進宮為他講新著之事。

一日進宮,徐晟卻是邀看戲,看一出《長生殿》,徐晟忽和說起唐明皇和楊妃的千古絕來,又賜下妝匣,裡頭有一套華的足金九尾釵。

趙清漪在連續進宮三次后,徐昀就對此極是惱恨而不敢言,趙清漪原來還說他是想多了,直到這時才肯定。這足金九尾釵在本朝可不是人人都能戴的,連貴妃都只有特別恩典才能戴,外命婦親王妃都只戴七尾,或者戴赤金或者鍍金的九尾釵。

趙清漪卻道:「皇上今日怎麼點了這麼一齣戲,這詞雖寫得甚好,唱腔扮相也好,但臣婦平生最不喜歡的帝王和后妃就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看到們就像看到沈俊王薇當年一樣,甚不知恥。父子之、夫妻之都不顧,這和沈俊當年是一模一樣。唐皇一代帝王,行事一點都不明磊落,讓楊妃出家蓋彌彰,怡笑天下,是以導致安史之,禍及百姓。幸而我朝聖天子臨朝,文武垂拱,共創盛世,實是社稷百姓之福。」

徐晟不一滯,握著拳頭了又松,鬆了又,良久才道:「榮國夫人論史言之有理,但是奉承朕之言,朕當之有愧。」

趙清漪笑道:「陛下能省吾,便勝唐皇甚多了。」

徐晟此時也沒有了興緻,趙清漪也就跪安離宮了。蘇德高看著徐晟模樣,低頭不敢言語,作為心腹太監,他是懂的。

當皇帝也有不能稱心如意之,但如此勢,也是造化弄人。

徐晟到底還是沒有強納臣妻,也許他沒有唐皇的晚年迷心竅后的昏庸,也許大夏民風承宋,已趨於更加保守了,徐晟也怕朝堂上的反對。

還有,男之事,講究個兩相悅,唐皇楊妃兩相悅志趣相投,但是趙清漪畢竟對他無男。便是強求來,也沒有唐皇楊妃之樂。

景元四年初,徐晟重新迎新后曹氏,乃是明霞郡主的小姑子。

景元六年,曹皇後生了一位小公主,而這一年趙清漪也終於給徐昀生了一個兒。也是這一年趙純科考,高中探花,進了翰林院。

景元八年,後宮柳昭儀生了一位小皇子而被封賢妃,這小皇子仍舊不好,只能小心養著。

景元九年,趙悅出嫁,人選也是趙清漪挑細選的,一個清貴人家的次子,舉人功名,素好食,兩人有共同語言。

而趙曉則嫁給了趙純的同科,趙曉雖然還是貪便宜,小病不,比從前是知道事一些,也翻不出趙純的制,不然就會一無所有。

到景元十三年,徐昀以為徐晟會駕崩,這時候他都完全掌握商業賦稅之事了,每年商業稅收占朝廷總收的一半。他真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了,與朝中各家也好,有賢王之稱。

若徐晟此時駕崩,英親王一脈,有九把握奪嫡。

但徐晟的劇本不是這麼寫的,朕不駕崩就不駕崩。

到景元十九年,宮中唯一的皇子病逝了,徐晟到了極大的刺激,這才病重下去。徐晟眼看自己的是不行,此生大約是不可能再有子嗣,於是過繼了英親王世子的次子十六歲的徐玥,立為皇太子。而徐玥可真是趙清漪一手帶大,並親自教導長大的。

此事板上釘釘,徐昀和英親王大醉了一場,抱著自己父王哭得像個孩子。

多年忍勤勉、與人為善,只待一朝龍騰九天,結果跑出來一個截胡的。

英親王罵道:「你多大的人了,好意思和你兒子爭呢?」

趙清漪看到被抬回來的丈夫,細心照料,還天真地以為他是捨不得兒子過繼給皇上。在給他寬時,他半醉半醒抓住的手,又抱住哭。

「我原以為,可以讓你當皇后的……」

趙清漪不一愣,問:「原來你想皇帝呀?」

「當然……可是沒有機會啦……」

趙清漪哭笑不得,暗道:小狼狗野心藏得夠深的,連都不知道。

「有呀,造你兒子的反。」

……

沈俊的十一個兒子在趙純族學讀書,也許是有名師指點,又有強烈的出人投地之心,竟然有三個考中進士,兩個考中舉人,此後他們朝為,也為趙純的幫手,之後為新法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而其他兄弟,也是從商或者為趙家管理田莊產業,總有些能力,到底識字。也許是年的遭遇和生父的故事警戒,知道自己的路得來不易,這十一個兄弟中作犯科竟是一個也無,他們的母親辛勞半生,倒都安晚年。

景元二十年,徐晟駕崩,皇太子徐玥繼位,是為宣宗。宣宗登基后,尊徐昀為皇父、趙清漪為皇母。任用趙純為兩淮節度史,實驗推行新法。

新法雖然有大大小小的問題,但是好還是十分明顯的,不管是富國的,還是強軍的,效果比之前朝要好得多。

兩淮新法推行五年總結起來是屬於功的,之後又接連在兩漸、山東推行,大夏的國力大幅提升。而大夏商業的發達,帶來技的革新進步,包括軍工技

宣宗元祐八年,趙純升任參知政事,在其同母異父的皇帝弟弟的支持下,進一步推行新政改革,富國強軍。

在宣宗元祐三十八年,北方夷族大舉南侵,因為變法和技的進步,大夏頂住了夷族的鐵騎,各種火將之炸得碎。夷族橫掃大陸無敵,卻止步於大夏國境。

元祐四十一年,年齡高達八十八歲的皇母英親王妃趙清漪去逝,而同年八十四歲的皇父英親王也去逝了。

宣宗在他們死後追封為「皇考德宗皇帝、聖母皇太后孝睿皇后」,宣宗乃是開拓明主,這時久握朝堂,君威深重,朝野中哪有人反對。

這兩人也是大夏史上的傳奇人,後世史學研究,大夏能在各封建王朝獨得六百多年國祚,實是因為兩人付出的努力。甚至華夏改為共和制,這位被稱為後知一千年的學者王妃都有被忘忽視的理論著作終於被關注。儘管避免不了戰爭,後世的任何革命家也不得不尊重敬佩

趙清漪的《國富論》、《四書新說》等一系列著作,便是到後世華夏建立共和制都奉為經典,是從政者或者經濟學院的學生的必讀或選讀書目。

史上稱隋朝獨孤皇後有多得隋文帝的敬,但是也掩蓋不了隋文帝吃及後期荒/的史實,只有這位追封的德宗皇帝是真正只有趙氏一人,趙氏一死,他也就病逝了。

和孝睿皇太后的學者份的認同不一樣,儘管徐昀在史上的實際作為不下於他的親生兒子一代明君夏宣宗,但是後世對他的印象仍然是「聖」。讓無數和師心嚮往之。

後世最喜拍這個時代的電視劇,就算不通歷史的家庭主婦也知道沈俊、王薇就是渣/男/賤/的代名詞。

就像趙清漪生活的時空,世人罵人「潘金蓮」來替代「殺/夫通/無/恥的/婦」,這個時空後世之後就常有人罵某/類/人「沈俊」、「王薇」。在後世之人心中這是遠比「潘金蓮」更加令人不恥和憎恨的形容喻。

沈俊和王薇也算是以另一種方式照耀史冊了。

※※※※※※※※※※※※※※※※※※※※

可能有些讀者不喜歡主的聖母,但是任務歸任務,仇歸仇,殃及無辜,從無辜稚子的角度來看,對他們又何嘗公道。不給他們一個公道的一線生機,換個角度,他們會不會為委託人呢?

真正的強者,並不是歇斯底里的。

若有萬一,讀者中有與「沈俊、王薇」撞名的,純屬巧合,老讀者都知道作者是「取名無能星」人,正派反派常常是隨機取名,沒有別的深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