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時分,張延齡和張鶴齡兩兄弟騎著馬醉醺醺的離開。在一開始那場不太愉快的談話之後,氣氛反而變得融洽了起來。幾位公爺都表示願意真心和張家兄弟往,今後再不提及那些不該的話。都是年輕人,其實很快便消弭了之前的嚴肅的隔閡。徐延德和張鶴齡也握手言和,互相道了歉。這件事起碼表麵上是達了一致。雖然心裏的轉變或許需要更多的時間,但話開了之後,便是好的開始。三位公爺既然表達了誠意,倒也不用再囉裏囉嗦的多些什麽。
張延齡知道,其實要想真正得到他們的接納和認同,還得做出一些事來才。周家便是張延齡證明自己手段的試刀石。
雖然張延齡上不是為了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要去對付周家,但其實張延齡知道,自己若是能阻止周家這次的購田行為,必會產生很好的效果。也許公爺們從子上鄙視的不是自己的份,而是自己的能力。如能從能力上證明自己,自然而然便會得到尊重和接納。
張延齡倒也不是非要他們接納自己不可,但是為了長遠的未來著想,為了扭轉那個將來悲慘的命運去考慮,他便必須要團結勳戚集團,融其中,才能迅速且有效的提升實力,得到強大的幫手和助力。
況且,就憑周壽之前的那些言行,對自己以忠告之名而言語威脅。得了好後居然還要張鶴齡傳話給自己的舉,張延齡便已經決意要對付他們了。
“延齡,你該不會真的要去阻止周家收購田產吧。那可是皇上準許他們收購的。再,你若是執意要和周家鬧起來,豈非真的讓皇上難為了。周家怕是也肯幹休的。”在宣武門前分別的時候,張鶴齡忍不住問道。
“哥哥,想不想把寶坻那片沃田收囊中?既然寶坻縣那裏的田產可以買賣,憑什麽便宜他周家?四百頃呢,四萬畝良田呢。”張延齡把玩著手中的一隻黑魆魆的火銃槍,那是酒酣耳熱之際從張侖的手裏要過來的。
張侖的武營下轄神機營,所以他上配著這種火,隻是作為顯擺而已。張延齡想要做火,於是便要了過來。張侖本就不看重這東西,張延齡一張口,他便連同火藥帶火銃和皮帶一起送給張延齡了。
“啊?你是……不是阻止……而是搶過來?歸我們?那不是要大起糾葛?”張鶴齡瞪大眼睛驚愕而興的道。
張延齡將火銃放進皮帶裏掛在馬鞍上,看著張鶴齡點頭道:“當然,便宜周家,那還不如便宜我們。皇上既然同意周家買賣寶坻縣的田產,那其他人也能買。咱們就算是出手買了,也不算是違規。我不得起糾葛呢。隻要一起糾葛,就算讓皇上評判田產歸誰,難道我們會吃虧?起碼也得一家一半是不是?京城左近可沒有什麽好田產了,寶坻這片田畝搶到手,咱們每年又要多幾萬兩銀子的收。”
張鶴齡著手點頭道:“的對,搶了他娘的。不搶白不搶。可是該怎麽做?”
張延齡道:“我來辦,哥哥你準備些銀兩。四萬畝地,要拿下來得花不銀子。我手頭可以勻出兩萬多來,那還差得遠。哥哥得準備十萬兩,最好是更多些。有個十五六萬兩銀子,我覺得一定可以拿下了。”
張鶴齡差點從馬上摔下去,道:“你殺了我得了。十幾萬兩?你當是爛泥呢?那可是銀子。”
張延齡道:“倒也是。要不這樣,我拿了莊子的部分地契去錢莊抵押,弄些銀子來。回頭慢慢還上。”
張鶴齡皺眉道:“你當真勢在必得?一定能到手?”
張延齡道:“這我可不敢。但是隻要有銀子,我必能得手。周家要購地,必是的價錢極低。我們半路上殺出來,比他們的價格高,條件更好,你想老百姓們賣給誰家?”
張鶴齡咬咬牙道:“好吧,我信你一回。我回去想辦法,東挪西借也得湊十萬兩給你。抵押地契那可不必了。人知道了,豈非是笑話。我這可是砸鍋賣鐵了。你可別我傾家產。不然,我可要喝西北風了。”
張延齡點頭道:“大哥放心,若是奪田不,銀子還是在的,又不是賭錢會輸了。再了,我能坑自己的哥哥麽?想一想從周家手中橫刀奪,然後咱們兄弟每人多兩萬畝良田之後每年多上萬兩銀子的收益,你難道不想冒這個險?就算你不想要,轉手賣了也得翻倍賺回來。”
張鶴齡什麽話也不了,重重點頭。暴利所在之,冒些風險算得了什麽。
……
大明朝的百姓失去土地的原因無非兩種,一種是災,一種是人禍。
也不知是了什麽詛咒,大明朝自中期之後甚有風調雨順的年景。非旱則澇,要麽便是蟲災蝗宰之類的。總之,老爺似乎有無數種讓老百姓顆粒無收的辦法。老百姓辛辛苦苦勞碌一年,結果卻連家人都養不活,他們的選擇怕也隻有賣地糊口,進而賣兒賣淪為流民。
大明朝的賦稅其實絕大部分來自於自耕農。所謂自耕農便是家中有田的百姓之家。但大明朝吸的人太多。當的不用賦稅,達貴人,寺廟道觀,皇親國戚都不用稅,這些特權階級就像是一個個吸鬼,著特權。自耕農賦稅之重,可想而知。
這種形之下,哪怕沒有災人禍,自耕農破產的也很多。他們的田產便被人低價收購,淪為地主的莊園私產。而失去土地的百姓便了赤貧的佃戶或者流民。自從永樂帝開始設立皇莊之後,上行下效,土地兼並之風便一發不可收拾。功臣勳貴們大地主們瘋狂的兼並土地,大量的自耕農破產,為赤貧的佃農和流民。這便是除了災之外的人禍。
土地原本是百姓賴以生存的保障,但在某些時候,卻居然淪為了一種負擔。這真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寶坻縣的百姓便遇到了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窘境。
寶坻縣雖非京城所屬之地,但距離京城其實並不遠,屬於津衛所轄,距離京城不過一百餘裏。正因為距離京城近,所以在京城周邊的土地被侵占的七七八八的時候,勳戚豪強們便將目投往周邊之地。寶坻縣是平疇之地,河網集,土地沃,縣域有著大片的良田,也很令他們垂涎。
不過寶坻縣河道集,幹旱和水災很發生,土地沃,百姓們的生活倒是也過得去。而朝廷因為近年來財政收的減,也意識到了自耕農破產的問題,所以弘治皇帝去年底在前會議上同意了閣提出的止私人收購百姓土地的建議,有意識的剎住土地兼並之風。所以寶坻縣的百姓們的土地倒也並沒有被那些垂涎者所瓜分。
然而,去年的一場蟲災洶湧,很多人家顆粒無收。稅賦加上全家人的生活的力迫之下,有百姓不得不通過變賣部分田產的方式來渡過難關。所以,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寶坻縣的部分百姓便已經開始被迫變賣田產了。而私下裏的買賣早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不員豪門如嗜之蠅一般早已經盯上了這裏。隻不過朝廷的令存在,他們並不敢公然的大肆收購,誰也不想當出頭鳥,隻是試探的買賣,不希引起注意。
周壽也早就盯上了這裏,但是苦於無法進行大肆的兼並,所以一直心難抑。然而機會忽然來了,連他自己也沒想到,跟建昌候的一場矛盾卻給了他這個機會。那日他被張延齡訛詐之後,回到家裏越想越氣,終於還是回頭進宮去找他的老姐姐周太後,希借用周太後的這張老臉為自己找回補償。
周太後被周壽糾纏的沒有辦法,而且白的事確實讓氣惱,那個建昌候完全沒給麵子,當著的麵便訛詐了周家一大筆銀子,讓在皇後麵前毫無尊嚴,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氣,何況是這麽令人氣惱的事。
當晚,周太後便讓人請來了朱佑樘。周太後從當年的事起,起了萬貴妃,起了朱佑樘的生母紀氏,起了吳貴妃,起了朱佑樘的父皇憲宗皇帝。的真意切老淚縱橫。朱佑樘本就是個重的人,聽到的這些舊事也是唏噓流淚。想起當年他在冷宮之中長大,為皇子卻飽一頓一頓不見日的日子,心中更是惻然。當年,老太後在親生母親死後將他留在邊親自養,他才得以長大人繼位,老太後是對自己有著莫大的恩的。
周太後見火候已到,便提出了要出宮去皇家道觀居住的要求。弘治大驚之下忙問緣由,周太後自己人老了,隻想圖個清淨。但娘家人總是來煩擾,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跟人有了矛盾也要借著的名字來話,甚是不喜。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索出宮圖個清靜。
朱佑樘聽出話裏有話,一番詢問之後得知了張延齡和周壽之間發生的衝突,也知道了下午發生的事。周太後,周瑛有錯在先,建昌候並沒有錯,隻是自己的兄弟周壽覺得丟臉,又沒了不銀子,所以嘀咕個不停,自己實在是不了了,不想再聽他們囉嗦。
朱佑樘豈有不知周太後自己來的用意,聽到這裏便明白是周太後想要為他周家兄弟找回麵,但是卻又不好開口,因為他們是栽在了皇後娘家兄弟的手裏。所以才雜七雜八的了這麽多。
朱佑樘是個好人,是個重懂得恩的人,他即位之後,就連當初要殺他的萬貴妃都沒有報複,連諡號都沒有去除,也沒有為難萬家,又怎肯讓曾經庇佑自己的周太後傷心為難。但另一方麵,張延齡是皇後的兄弟,在此事之中卻也沒有什麽大錯,也不能斥責。於是思慮之後,便決定給予周家一些補償,平息這件事了事。
第二朱佑樘便來了周壽,溫言。問周壽有什麽想要的,可以滿足他的要求。周壽抓住機會提出了允許他購買寶坻縣的四百頃荒地的要求。朱佑樘居然鬼使神差的答應了,完全忘了他曾經下旨止買賣自耕農田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