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古代言情 東風第一枝 后番:六(全文完)

《東風第一枝》 后番:六(全文完)

都說兒像父,還真沒說錯,我閨和他長得很像。

他這幾年變得愈發穩重,也更好看有味道。站在那里瞧著我們的閨時,直接愣在當場,很久都沒說話。

我與他見了面,沒管他直愣愣的看我,只問他,要不要留下來當皇夫?

我打聽過了,他在邊疆這些年不近、潔自好,心里想的全是與他共度過良宵的姑娘。

所以你們看,沈家都是癡種。

我對他很滿意。

可他依舊沉默了,大抵有些猶豫。

我看著他說:“沈長戟,你只有這一次機會。這次你走了,我就不會再問你了,我的后宮也不可能一直為你空懸。”

其實我也不是為他空懸后宮,就是挑不到好看的男人,加上我家也有點癡種的基因,我也時常會想起他。

反正騙騙他還是可以的。

沈長戟卻信了,他回去猶豫了好幾天,終于回來告訴我,他愿意留下。

但他希,他還能時常帶兵去打仗。

對于一個武將而言,不帶兵打仗那就等于廢了雙手,太難了。

我自然全應下。

我娘當皇后時都能打仗,我的皇夫打個仗就怎麼了?

沈長戟便歡歡喜喜的準備起了與我的大婚。

我爹娘都回來了,王伯他們也回來,就連紀姨等人也都到了。

帝大婚,是大事。

大婚那日,我特意陪著沈長戟去看了沈遲將/軍,按理說他如今算是我的叔父。

只是沒想到,他比我想象中的蒼老消瘦許多。

沈長戟說,沈家祖母去了后,他叔父的最后氣神也沒了。唯一還對這世間有些放不下的,就是他。我想,大概等沈長戟親后,他怕要撐不住了。

Advertisement

我沒有猜錯,大婚那日沈遲將/軍雖然消瘦,但神還不錯。

可我們婚三日后,他就與世長辭。

據說去世時,手中還攥著他心之人送的信

他在這人世間的最后一牽掛沒了后,終于去奔赴心心念念的姑娘了。

沈長戟很難過,我也有點難過,可我是帝王,我要學會控制緒。

我將沈遲將/軍追封為鎮國大將/軍,又追封了沈長戟的父親和祖父等人,把沈家的整個門檻都抬高了一截。

我爹娘對此沒說什麼,只有我娘,為沈遲將/軍嘆了口氣。

曾是局者,最是明白哀莫大于心死的覺,如今反倒覺得沈遲將/軍解了。

我爹娘走后沒多久,孫姨也撂下鋪子云游四方去了。

與周大人做了幾十年的鄰居,雙方卻始終沒有更進一步,君子淡如水般的著。

周大人無妻無,孫姨也無夫無子。

兩人就這麼耗了快三十年,到現在,孫姨終于放過了自己。

說要出去看看這大好的河山,不想守著鋪子過了,說不準哪日人就沒了。我娘不在,紀姨總天南海北的跑,沈將/軍又走了,覺得偌大的京/城有些孤獨。

想去找找別的活法。

孫姨走后沒多久,紀姨也行商回來。

得知消息后,二話不說,將家業全部留給他們收養的孩子,也風風火火的搬離了京/城。

據我手下的人說,都去了我爹娘養老的地方。

嘿,別以為我不知道,他們湊一塊麻將去了,孫姨還搞得那麼煽

還好何大人要上班,還能陪著我。

Advertisement

還好沈長戟也留了下來,我還不算孤獨。

我兢兢業業熬到了閨十八歲,立刻把皇位禪讓給,馬不停蹄的帶著沈長戟奔向了我爹娘養老的地方。

何大人寫信來說,閨天天在宮里罵天罵地,可我假裝聽不見。

誰讓我爹娘也這樣呢!

家學傳承嘛!

我爹娘已經很老了,頭發花白,可他們神還很好,也很恩

我又去問了我娘是不是穿越的事,我娘盯了我很久,才笑著坦然承認。

但我沒想到,竟然來自末世。

不愧是我娘,在哪里都是大佬份。

大約是不在宮中人的神放松了,禪位不到半年,我又懷孕了。

這讓奉行獨生子政策的我異常惱怒,沈長戟也有些懵,畢竟我二人的年紀已經不小。

我娘擔心我是高齡產婦,備了很多救命藥。

我爹倒是很想得開,看著我說:“沈家到了你這里,算是無后了。這個孩子生下來,便姓了沈吧!”

雖然我不重視冠姓權,但想起死去的沈家人,不知為何,也心中有些發酸。

于是我好好養著子,把這個孩子生了下來。

也是個姑娘家。

我家真是有生姑娘的脈。

我說姓沈,長安吧。

長安是我的年號,也是我的心愿。

沈長戟得知后,抱著我很久沒說話,但我知道他很高興。

那夜,我人快馬加鞭送信給了我大閨。大閨什麼都沒說,隔了幾日就給小閨封了王。

嘖,滿月都不到的王爺,也是另類。

大閨比我還兢兢業業,早早娶了皇夫。我則在我爹娘邊,又當起了孩子。

直到爹娘與王伯以及他們的朋友先后離世,我才回到京中。

我做了天倫之樂的太上皇。

后來,沈長戟常與我說,遇見我是他最沒想到的事,也是他覺得最為幸運的事。

可我又何嘗不是呢?

我李奕可這一輩子,有父母疼姊妹相護,有丈夫兒孝順。便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也沒有我這樣幸運了罷。

剩下的時,我惟愿我的孩子們,能夠順順遂遂,一生長安。

【全文完】

——隔壁新書《扶》正在連載,歡迎大家前來一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