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在裕河上緩慢的行進,這艘商船算是大齊現在最大的商船,船艙中裝載了許多貨。
天邊微微泛起魚肚白的時候,商船上就開始熱鬧了起來。
這艘船不僅載貨也帶人,是給客人準備的一間間的船艙就多達三四十間,與一家中型的客棧也差不多。
船艙里有客商也有百姓,好些都是兩三個人住一間。
此次從裕州去曳州有十來日的航程,這才在船上過了一個晚上,還需要在船上度過九日左右。
大部分搭船的都是平頭百姓,他們上船前都會帶一些干糧,前幾日就靠著這些干糧度日,等干糧吃完了,才會在商船上采買吃食,畢竟商船上的吃食比在岸上要貴上許多,能省一點是一點。
大清早的,陶五娘就悄悄地起了。
拿著銀子去了商船上按照沈千歌昨晚所說的菜單采買東西。
大約兩刻多種就拎著大包小包回來了。
這個時候沈千歌也已起,陶桃正坐在床邊端了溫水喂給沈千歌。
住在旁邊艙房的陶永陶忠陶平都醒了,只陶平還在床上躺著。
陶五娘一進來就道:“小姐,沒想到船上的東西這麼貴,這一只老母居然比岸上貴了三倍!這些東西若是在岸上采買,半兩銀子都嫌多,如今卻花了一兩半。”
沈千歌微微驚訝,商船上的東西確實是貴的離譜,這算第一次坐商船,原來這商船搭客收的船費和住宿費不過是第一步。
一旦等你上了船,帶著的東西頂多能支撐個幾日,那麼剩下的日子都需要在船上花費,可船上無論何種花費都比岸上貴上幾倍,于是商船的利潤就出來了。
沈千歌無奈地笑著搖搖頭,能做到這份生意的商人如何會不明。
陶五娘卻在擔心,了船費住宿的費用,他們一行此刻上只剩下三十多兩銀子。
若是這一頓就要花個一二兩,三十兩銀子連他們到曳州都撐不下去。
俗話說一文錢難死英雄漢,出門在外,沒有銀子可是寸步難行。
這麼一想,陶五娘心思就活絡了起來,小姐給涼皮的手藝,若是實在不行,就在這商船上做起涼皮生意,不知可不可行。
見發呆,沈千歌看了一眼就知道在想什麼,沈千歌搖搖頭,對著陶五娘開口,“嬸子別想了,涼皮生意在船上本做不起來。”
陶五娘“啊”了一聲,低了聲音問道:“小姐,這是為何?”
沈千歌耐心解釋,“嬸子無事可以打聽打聽,商船上做生意的都是什麼人。”
陶五娘微微蹙了蹙眉頭說,“方才我去采買的時候聽到了別人說了一兩,好似在船上做生意的,都是與這商船的主家沾親帶故的。”
“那便是了,嬸子覺得咱們一行外人,他們能允許咱們賺這獨一份的銀子?”
陶五娘恍然,商船上的資如此昂貴,輒就是幾倍的利潤,這麼好的生意,商船的主家如何會讓別人手,他們多賺了一分,商船的主家就賺了一分,畢竟這商船上的客人是有限的。
陶五娘臉頓時憂盡顯。
沈千歌反而笑起來,“好了,嬸子,總有法子的,先別擔心。”
沈千歌讓陶桃與陶五娘去燉湯,順手煮一罐粥些餅子當朝食。
剛剛陶五娘去采買的時候,沈千歌已經將燉湯的方法告訴了陶桃,方法簡單,一點也不復雜,只要照著沈千歌說的去做,火候到了,定然能燉出一鍋又滋補又香的好湯來。
陶五娘做慣了家務活,做飯也是一把好手,商船很大,為了方便客人,專門在船后的甲板上辟出了一塊地方給客人們做吃食,那里提供柴火和廚房的一應用,只要付銀子就行。
于是想要自己做吃食,不但采買要銀子,還要另外付一筆租用廚房和買柴火的費用,這又是一筆支出。
若不是這次他們上船的匆忙,還有沈千歌這個孕婦和平哥兒這個傷患,陶五娘可舍不得花這些銀子,寧愿買些饅頭,每日配著熱水糊弄了事。
陶桃經過沈千歌的指點,先將買的活宰殺理好,而后將老母的臟清洗干凈切碎,將放瓦罐里開始燉湯。
熱了鍋子,將從老母腹部里出來的油黃的油放鍋中翻炒,等油融化,一油特有的又焦又香的味道就傳了出來。
油煎出來了,剩下的油塊又變了金黃的油渣,在這個時候,陶桃盛出半碗油后,又將之前洗凈切碎的肝胗腸蛋花等倒鍋中炒。
油的香味再裹上雜,頓時像是一顆香味炸彈在甲板上蔓延開來,引得路過的人頻頻吸鼻子,查看這香味是從哪里傳過來的。
迅速的炒完,盛起,陶五娘接過就將這一小碗雜倒了煮了一半的粥中。
原本就濃稠的白米粥里加了雜和許的姜,沒煮一會兒,香味就飄了出來,大米的甜香夾雜著雜特有的油脂香,讓人忍不住就開始幻想這粥吃到中的滋味來。
雜盛起來后,鍋中留有油,借著這層油,陶桃開始烙餅。
調好的面糊里加了韭菜和蛋,用勺子撈起一勺面糊到鍋中,用鍋鏟均勻的攤開,攤地薄薄的,等一面金黃了,立馬利索地翻個面,頓時甲板上飄散的食的氣味兒就更霸道了。
陶桃經常幫著母親做飯,那段在陶家的日子,沈千歌又經常指點,廚藝更加進。
沒半刻鐘,陶桃就已經用油攤好了六七張兩只手大小的薄薄的煎餅。
煎餅油黃油黃的,里面夾雜著碧綠的韭菜,是氣味就已經讓人垂涎了。
旁邊來做飯的客人們聞著這香味,哪里還有心思做飯,都看著陶桃和陶五娘忙活了。
其中有幾人厚著臉皮上來詢問,“這位嬸子,您閨做的這餅子和粥賣不賣?”
陶五娘回過神的時候,就見自家用的這灶臺邊圍了好些人。
記著沈千歌的話,在這商船上隨意賣東西可不是什麼好事,很可能會惹來麻煩。
于是,陶五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對不起各位,我們一行有傷患,這些都是給他們準備的,不售賣。”
圍觀的人一聽,頓時恍然,怪不得這一家做這麼多好吃的,味道還這麼香,敢他們是有人要養傷,養傷的話,確實要吃好。
大家紛紛理解地點點頭,寒暄了兩句,散開了。
等人都散開,陶五娘抹了把額頭的汗,松了口氣。等到再抬頭,卻見還有一名穿綢緞裳的中年男子站在一旁盯著們的灶臺,眼睛直勾勾的,還沒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