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氏死後,四個孩子扶棺,一路舉哀到了榮定縣。
榮定縣縣令親自至道口迎接,明朗與他打過招呼之後,沒有停留,繼續往前走,從平安鎮的道口進,一路沿著大路,到了韓家崗。縣令非要一路相送,韓家人也隨他便。
韓敬傑早就把韓家老宅還給明朗了,當然,明朗給了他更多的銀子。時移事易,當初賣宅子是無奈之舉,如今他收宅子,誰也沒有二話了。
韓敬傑夫婦早就去世了,這幾年,家裏的老宅子有下人打理,韓敬傑的幾個兒子也時常會來看看。
韓敬堂也去世了,如今的族長是他的長子,年紀也有五十多歲了。
前幾日他收到消息後,立刻帶著闔族子弟忙碌了起來。整理宅子、布置靈堂、購買香燭紙炮和做孝的白布,給各路親朋也報了喪。
棺木離著韓家崗還有二裏路遠呢,族裏後輩們全部出來迎接。
喪事班子又吹打了起來,葉氏如今在整個韓氏家族是年紀最大的了,份又貴重,除了幾個輩份比長的年輕叔父輩,其餘男都集哭了起來。喵喵尒説
明朗和韓敬堂的兒子打過招呼,繼續帶著棺木往家裏去。
好在這是冬天,從京城一路走來,越來越冷。這會子正是滴水冰的三九天,棺木又是上等木材,故而沒有出一的異味。
進了家門後,族中年輕子弟們一起,把棺木抬進了堂屋,明朗和明盛帶著兒子孫子們隻管跪在棺木之前,裏外的事都由族長夫婦在打理。家裏的管事早就給了足足的銀子,要求他二人務必把喪失辦得麵。
韓太夫人的棺木回來了,縣城中各家富貴人家都來吊喪。
梅香已經六十七歲了,一路跟著回來,雖然坐車,也有些疲憊。好在子骨好,歇一歇就好了。
但其餘人就沒這麽幸運了,如明朗,隻比梅香小了兩歲,又是文人,這些年天南海北到遊宦,心疲憊,這回歸鄉走的急,一回來就病了。
登哥兒強行要求父親臥床,明朗不肯,他隻能帶著兒子孫子跪地懇求,“阿爹,阿才去,阿爹若是傷了子骨,阿如何放心。阿爹,兒子沒了阿,還請阿爹保重自己。”
明朗是長子,堅持要在老宅再守三天靈。
登哥兒沒辦法,去求姑媽。
梅香也去勸弟弟,“你別死強著了,讓孩子們擔心。阿娘又不是那等一味講規矩的人,你如今是家裏的主心骨,若是連你也倒下了,外頭人要說阿娘不恤兒孫了。快去,再不去我打你了。”
明盛也勸兄長,“大哥不要死板,聽姐姐的話。我也累的走不了,你不去歇著,我怎麽好意思去。”
六十一歲的明盛子還是這麽開朗,他看的,老母親都八十多了,歡歡喜喜的走,他們兄弟應該歡歡喜喜的送。若是為了給老母親送葬把自己子弄壞了,人家還要說老母親命,臨死還要折騰兒孫。
明朗雖然做了高,但在姐姐麵前,仍舊如舊時一樣,一點架子沒有。
姐姐這樣說,他隻得起回房歇著。兄弟姐妹四個年級都大了,連帶黃茂林等人也不年輕,千裏奔波而回,都去了半條命。剩下的事,給兒孫們去辦吧。
葉氏在家裏又停了十幾天,最後挑了個好日子好時辰,兒孫們一起把送到墳山上,和韓敬平合葬。
夫妻二人的墳頭非常大,比老祖宗的也不差了。而且,葉氏的墓碑上還有禮部規定的誥命銘文,這東西平常百姓也不許往墓碑上寫的。
韓敬平去世那年,葉氏二十九歲,今年八十四歲,時隔五十五年,夫妻二人再次團聚。
兄弟姐妹四個在墳前痛哭了一場,算是把老母親送上了山。
辦完了葉氏的喪事,明朗兄弟二人準備住在村裏老宅中,帶著兒孫們守孝。
但老宅房屋小,如今兄弟二人子孫繁衍,幾十個後人,如何能住得下。
最後,一家子商議後,兄弟二人帶著長子長孫住在韓家崗,其餘後人住到鎮上去。不管住哪裏,都需閉門守孝,不可違了規矩。
梅香回到了鎮上的宅子中,蘭香送走了老母親,也回老家去了。
梅香覺得自己老了,不想再外出,從此長住平安鎮。慧哥兒和泰和聽說後,都送了一個兒子回來,陪在老父母邊。
送回來的兩個孫子都二十多歲,正是讀書的年紀。堂兄弟二人各自帶著妻兒和父母的囑托,回來孝敬祖父母。
梅香本來不同意的,說耽誤孩子們讀書。
慧哥兒來信,二位舅父和表兄弟們都在,何愁讀書之事。
黃茂林勸,“孩子們不放心,咱們若是一個都不要,傳出去了於他們名聲有損。就算為了孩子們,留兩個孫子在邊吧。這兩個孫子把咱們送走了,也能得個孝順的名聲。登哥兒和夏至他們一窩子讀書人都在,還怕沒地方做學問。”
兩個孫子來了之後,梅香給他們各自安排了院子。慧哥兒送回來的是三子,泰和送回來的是次子。家務事都給了兩個孫媳婦,外頭人禮節的事兒兩個孫子打理,黃茂林和梅香隻管每日悠閑度日。
葉氏過,梅香哭了幾場後就想開了。說不定過幾年,我也能去和阿娘團聚了。
韓家子弟因為守孝,不大出門,梅香經常帶著黃茂林回娘家。有時候還會在韓家崗住一晚上,親自做飯給弟弟們吃。
兩個孫子每日和鎮上那一群侄孫們一起讀書,日子倒也充實的很。
似箭,一眨眼,三年孝期就過了。
韓家子弟開始謀起複,兄弟二人聯係各舊人,先把兒孫們送了出去,該做的繼續做,哪怕降級複出也行,該讀書的,繼續去讀書,但各家都留了子嗣下來伺候祖父母。
送走了兒孫,兄弟二人仍舊滯留在韓家崗。
如他們這種辭前居高位的,謀起複不容易。原來的位置已經被人占了,自然不可能讓你複原職。
明朗本來已經歇了心思,他年紀大了,不想再去做,不如就留在老家算了。六十五歲的人了,朝廷中比他年級還大的人真不多了。
但這世上的事兒,很多都是無心柳柳蔭。他無心做了,皇帝反倒想起了他。這個忠厚的老臣,為他守了十幾年的錢袋子,如今也該回來繼續幹活了。
一道聖旨,把兄弟二人都招走了。
梅香得知弟弟們要走了,又高興又失落。高興的是弟弟們起複,娘家子孫們包括自己的兒孫們都能多得一分助力。失落的是又要和弟弟們分別了。
臨行前,梅香在兩個孫媳婦的幫助下,做了一桌子菜,給兩個弟弟踐行。
兄弟二人帶著妻室和孫子們一起來了。
玉茗和婉都是老太太了,妯娌兩個一進門就進了廚房,“還是姐姐朗,還能做飯呢。”
梅香笑著和兩個弟妹打招呼,“我忙活慣了的,你們明兒就要走了,這輩子還不知道咱們能不能再見麵了,我做頓飯給你們吃,以後到哪裏也能記得我這個老姐姐。”
妯娌二人都紅了眼眶,們的父母早已去世,哥哥嫂子們也逐個凋零,如今婆母去了,婆家上頭隻剩這個大姑姐了。
在兒孫們麵前,們是老祖母,在外人麵前,們是老夫人,也隻有大姑姐還把們當剛進門的小媳婦似的。
玉茗了眼淚,“姐姐子骨好,定然和阿娘一樣能活到十,過幾年人辭告老,我們還回來和姐姐一起住。”
婉幫著切菜,“我們家老頭子常說,姐姐做的飯菜最好吃了,今兒晚上定然要讓他多吃兩碗。”
堂屋裏,黃茂林招呼兩個小舅子坐下,三個老頭子坐下後一起喝茶。
黃茂林還是心,“你們行禮都收拾好了?”
明朗笑著點頭,“多謝姐夫,都收拾好了。”
明盛吃了口果子,“姐夫這日子真好,做多累啊,我真想回來養老。”
明朗了胡子,“在外可別說這話。”
郎舅三個在屋裏絮絮叨叨說著閑話。
廚房裏,梅香正帶著兩個弟妹做飯呢。
玉茗有些惋惜,“可惜妹妹不在榮定縣,不然今兒倒是能一起聚一聚。”
梅香安,“無妨,以後總有機會的。”
三個老太太一起手,做了一桌家常菜。
吃飯的時候,也不分什麽男,都坐在一張桌上,孫子們在一邊伺候。
飯桌上,眾人也不說什麽離別的話,就說這吃吃喝喝的事。
兄弟二人天南海北去得地方多,見的吃的也多,說起來沒完沒了。玉茗和婉還教了梅香許多外地菜的做法,梅香記不住,趕忙讓孫子拿筆記下。
吃了一頓簡單的餞行酒席,兄弟二人轉天就出發了。
梅香坐著車,一送再送,直把兩個弟弟送到了道口才停下腳步。
本來,前麵的車已經走了好遠了,忽然又停了下來。
兄弟二人一起下車,到了姐姐麵前,一起拉著的手,明盛先開口,“姐姐和姐夫一定要保重,等我們回來。”
梅香忍不住哭了,“好,你們也要保重,我不死,你們不許死。”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大幾歲小幾歲都無所謂了,誰也不知道誰先走。
此一別,從此天各一方,再相聚不知何年何月。梅香就算離開平安鎮,肯定也是去投奔兒子們。與弟弟們再會,隻能靠機緣。
姐弟三個意識到了這一點,故而這回的送別氣氛異常抑。不像以前,不管他們是去讀書還是去做,都是奔著希去的,帶著生機。
明朗明白姐姐的意思,點了點頭,“好,姐姐在,我們就在。”
等兩個弟弟徹底走了之後,梅香又萎靡了好久。
黃茂林悉心照顧,親自帶著兩個孫子到河裏捕魚,回來做給梅香吃。又逮了小貓小狗回來給玩,逗開心。還經常帶著一起上街買菜,和小販們討價還價。
梅香見老頭子和孫子們這樣擔憂,漸漸把離愁拋到腦後,開始認真過日子。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年之時,春天挖野菜、打槐花,夏天捕鳴蟬、撈河魚,秋天掃落葉、收莊稼,冬天一起烤火觀落雪。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老夫妻留在平安鎮又過了三四年簡單快樂的農家生活,後來兒孫們實在不放心,把他們又搬到了省城,從此定居在那裏。
作者有話要說:本文到這裏,算是徹底結束啦,謝親親們一路相陪。有全訂的親,麻煩給個5星好評闊以嗎?
預收文三郎今天來下聘重生,請親親們給個收藏吧。
餘生很長,願親親們都能平安康泰,幸福滿。
謝在2020060215:35:142020060313:32: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大米小麥10瓶;一條鹹魚2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您提供大神青雲上的賣油娘與豆腐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