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古代言情 我心昭昭 第四十一章 夜分孤枕2

《我心昭昭》 第四十一章 夜分孤枕2

晏瑛能下地了以後,就跟著韓昭讀兵書、學兵法、跟著狼兵一起訓練,誰都勸不住。吃起苦來,誰都想不到曾是滴滴的侯府千金。自己帶著人殺回了山裏,手刃了仇人,還解救了幾個和一樣被掠去的。這些孩子獲救後也不願離開,都加到狼兵裏,習武練功,比男人還能吃苦。

在場的眾人都看著這裏。晏璟心疼妹子,看向韓昭的目就帶著祈求,希他能接下妹妹的香囊。

韓昭不是個肯應付旁人的人,但對晏瑛心裏懷了份敬佩,所以不能像從前對待那些高門貴一樣橫眉冷對。但這種事,當斷必斷,婉轉不得。最後手一握拳,向晏瑛道了句“對不起”。見沒說話,他立刻補了一句,“不是你不好,是我心裏有人了。”

對於這個結果,晏瑛仿佛也不意外,不過抿了抿,目落到他腰帶上,那裏赫然掛了一隻香囊。

點點頭,把手裏的香囊收了回去,憾然一笑,“看來我沒機會了。”然後轉對剛才那些唱歌的朗聲道,“這個名花有主了,姐妹們,咱們走!下一個是誰要送香囊?”然後灑地同眾孩離開了。

晏璟的目一直追著妹妹,看到陪著其他的孩子送出了香囊,最後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回席位邊,雖然臉上都是笑,但那酒就沒停過……他心如刀絞,最後一咬牙,將韓昭拉到帳子裏。

他還沒開口,韓昭先說話了,“晏璟,我知道你要說什麽。”

“你不知道我要說什麽。元華,我知道瑛兒失了貞潔,不配做你世子正妻,但可以做側室、做貴妾。你就當可憐……”

韓昭的眉間也涼了下來,“憐憫是嗎?晏璟,我當你是兄弟,當瑛兒是妹妹,所以我不需欺騙你們。瑛兒不需要人的憐憫,需要的是尊重。你這樣說,是在侮辱。”

Advertisement

“說得好!”隨著這一聲清亮的好聲,晏瑛挑簾進了帳子。先無奈地看了眼晏璟,抱怨道:“哥,我說過什麽,我的事不用你管。我自己的事自己可以做主。元華哥哥不喜歡我,我不會勉強他。你是他的朋友,更不該他。”

然後轉向韓昭,“元華哥哥,謝謝你這樣看我。你說的沒錯,憐憫不是,也變不。我的婚事從前沒能自己做主,後來出了事,再也不會有人給我做主了,所以我能自己給自己做主。雖然我現在喜歡上什麽人,可他又不喜歡我,可這有什麽呢?我還有我的妹兵呢。而且元華哥哥,以後你回了京,這些兵都得靠我了,對不對?”

一派坦然灑,韓昭更是對多了份敬重。

晏璟還想再說什麽,晏瑛卻忽然“呀”了一聲,再不理他。走到書案前,彎腰去看書案上的鳥籠。鳥籠裏有一隻小鳥,羽翠綠雜著明藍,煞是好看。

“這鳥從哪裏來的?真好看。是鸚鵡吧?”

韓昭還沒說話呢,那鳥忽然開口,“臭小妞,臭小妞。”

晏瑛笑起來,“你這鳥還會罵人呢。”

韓昭倒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怎麽回答,隻對著那鳥道:“閉,不許說話!”

“臭小妞,臭小妞……”

清辭一回到值房,簷下籠子裏的鳥就起來了。摘了鳥籠,抱到桌上,給鳥兒換水添食,“臭小妞,再就不給飯吃了!”

那鸚鵡果然不說話了,彎頭啄著自己的,不正眼瞧

清辭換好了食,那鳥也不理不睬的。清辭托著腮著它,“幹嗎,還生氣啊?真是什麽人養什麽鳥。個頭不大,脾氣倒還不小。”

脾氣不僅大,還臭,甩臉子。難怪臭小妞。

Advertisement

鳥是去年太後賞下來的,可那鳥一開口就知道誰是鳥主人。因為那鳥隻會說“臭小妞”三個字,所以索這個名兒。

可每次鳥開口的時候,清辭總覺得是韓昭在……這人真是越來越猾了,知道可以不收他的東西,但太後賞下的不能不要。現在一屋子稀奇古怪的東西。

“你家主子真是好的不教。你說說,你這是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過來,昨天教你背的詩,快背一遍。不背是吧?那就查了。”

說著拿了個半個掌大的漆木匣子放到鳥的麵前,匣子裏擺了十幾二十張折起來的紙條。這鳥極其聰明,按著書上的法子訓,如今已經學會很多小把戲了。有時候帶到太後那裏給太後解悶,總把太後也逗得眉歡眼笑。

那鳥高傲了半天,最後勉為其難地叼出了一張。清辭接過來,正要打開讀,聽見了敲門聲。應了一聲,“門沒栓,進來吧。”

銀鈴的腦袋隨著門開也探了進來,“姐姐,你下值了?”

清辭見是,忙放下東西站起去倒茶,“你這打哪裏來,怎麽滿頭大汗的?快坐下喝杯水。”

“泰儀殿東廊子的屋子裏量服尺寸呢,我剛量完,姐姐量過了沒有?”

清辭點點頭。此時了秋,裁的是冬。從頭到腳,包括鞋

“這個是張信公公給姐姐的,還熱著呢。”

蕭焎知吃糖炒栗子,誰出去辦差都會讓人給捎帶上一包。清辭接過栗子,謝過

銀鈴抱著杯子喝水,走到鳥籠子前,見那隻方形大籠子裏頭掛著給鳥兒消遣用的秋千、藤球、梯、吊環、花椒木。銀鈴讚歎道:“這鳥也太舒服了吧!這些是六殿下做的?手太巧了!”

清辭看著鳥,無奈地笑起來,“裏頭的小玩意兒都是六殿下琢磨出來的,籠子也是殿下做的。隔三差五地給做個新的,就怕它住不舒坦——這位簡直是個祖宗。”然後衝鳥吹了聲哨子,逗它玩。

那鳥往邊上挪了挪,傲慢地扭開頭。銀鈴也逗著鳥,忽然想起什麽,“哎呀,我都忘了,回頭我要去書堂聽課。今天是梁公公主講,好難得的。姐姐你要不要一起去聽?”

“廠督?”

“對呀,我聽他們說梁公公從前是探花郎呢。也是最近那些翰林們鬧起來了,結果就沒人到書堂做講了。不然梁公公這樣前伺候的人怎麽能給咱們做講?”

清辭宮快兩年了,總聽說他的文名,但從來沒見過。聽這樣一說,也了心。

大周太祖時,不許識字,但到靖昌帝後一改前製,為了培養能幫自己理簡單事務的太監,便開了書堂,選十來歲的閹讀書識字。這些宦了可以製衡閣的一勢力。

有願意讀書的宮也可以去旁聽,回頭參加了考試便有機會做。銀鈴因仰慕清辭的學問,也生了讀書做的念頭,所以不當值的時候總是過去聽課。

兩人到了書堂,今日梁秋先講《尚書》。上回講講完了《周書?泰誓》三篇,梁秋點了個小宦他立到桌案前讀書,那小宦讀得結結。梁秋倒不用戒尺,樣子瞧著也並不嚴厲,但那一份無形的威卻讓所有人都不敢放鬆神。聽那小宦讀完了書,梁秋也沒說什麽,他去中庭跪讀,直到背下為止。

《尚書》本就晦難懂,背誦起來更是困難。沒被點到的人都忐忑不安,生怕被他指到。梁秋目掃過一遍,“有誰能背?”

眾人都將頭低下去,生怕同他目撞在一。銀鈴的胳膊撞了撞清辭,小聲道:“姐姐你可以背呀。要是得了梁公公青睞,以後在宮裏就能橫著走了,也不怕那個王三小姐了。”那王薇因蕭焎的事,總是不時找清辭的麻煩。

清辭不想賣弄,搖搖頭。

但這邊細微的靜還是被梁秋看到了,“有沒有人能背?”他又問了一遍。雖然是問話,目卻已經落在了上。看到清辭的臉時,就是一怔。

銀鈴道:“稟公公,紀掌籍能背。”

秋回過神,垂目翻了翻書,“那背一篇吧。”

清辭見推不過,也隻好背起書來。梁秋的目控製地從書上抬起來,恍惚裏那孩同記憶中小妹梁萱徽的影重疊到一起。是嗎,不是在澹園,怎麽會在這裏?

他以為要想守住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讓任何人知道,哪怕是自己的親信。所以這些年來他本就不會去接這個外甥,因為那才是對最好的保護。可怎麽會進了宮?

待紀清辭背完了書,梁秋隻微微點了點頭,不再看,目掃過書堂裏的人。“天恩浩,允我等讀書寫字,為的是口誦心維,遷善改過,向善去惡。但咱家以為不僅如此。咱們都是斷了的人,上無,心中卻得有。這些聖賢書,就能做咱們心裏的。”

說罷接著又將《泰誓》三篇深淺出地重新講了一遍,又循例講了一會兒《中鑒錄》,便讓學生們自行溫書。

散學後,梁秋邁步出了堂,候在一旁的隨侍上來替他拎著書箱,“廠督還是去北興門看一眼吧,翰林院的那些清流已經跪了一整天了。有幾個上了年紀的,都倒了。”

秋是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管著鎮司提刑司,是朝中人既痛恨又想拉攏的人。梁秋停了腳步,在廊子下站了站,沒說話。

前陣子工科都給事中上書皇帝,道國庫空虛,宮中開支無度。皇帝給皇貴妃修了萬花樓不夠,如今又騰挪各款子給修園子,且耗費甚巨。工程所用花石采自岺西,采石時山坡,砸死石工三十四人,府縣卻吞拿恤金……直陳皇帝應以民生為重,不該貪圖樂,枉顧蒼生。這一道奏本惹怒了皇帝,下旨將此人革職流放,永不敘用。那都給事中也是個剛直脾氣,將自己吊死在萬花園的牌樓上。皇帝震怒,牽連了十幾個員。而朝中清流一呼百應,如今聚在一起上書請願。

秋在後宮爬滾打多年,什麽事都會比旁人想得更深三分。所以忽然見到紀清辭,直覺得這事太過蹊蹺。尤其聯係到如今清流同王黨之間,眼看著就要短兵相接的關節上,越發覺得出現在這裏不尋常。

那隨從太監等了半晌不見梁秋發話,又問了聲:“廠督?”

秋回過神,卻道:“去查一查那個。看看怎麽進宮的。”

清辭和銀鈴也從堂走出來,梁秋已經走遠了。剛才就覺得這人眼,直到看到了他腰間的那枚和自己的玉佩十分相像的和田玉圓牌,才想起來是在哪裏見過這個人。原來竟然是當年送大哥哥澹園的那位公公。

過了晚膳,清辭帶著書來到太後寢宮,但往常安靜的寢宮卻傳出了陣陣竹之聲。當值的宮見了,引著進去,清辭疑地問:“今天怎麽這麽熱鬧?”

“回掌籍,是龔尚儀和司樂司的們來了,太後正在挑曲子。”

清辭進得宮來,因樂師正奏到一半,怕擾到太後雅行了禮後便站到一旁,也饒有興致地聽起曲兒來。那曲子恢弘磅礴,不是太後平素聽的小曲兒。冬翠也在一旁伺候著,清辭挪了兩步到旁邊,小聲問:“這是準備做什麽的曲子?”

冬翠低聲回道:“你還不知道吧,今兒前朝傳了喜訊回來,說汝南的匪患已平,平南大軍要班師回朝,差不多立冬就能京了。太後娘娘一高興,說要熱鬧熱鬧,就讓司樂司拿了幾個新編的曲子過來聽聽。等定好了曲子,回頭再編舞,好在前獻舞。”

那邊鼓樂一息,龔尚儀叩問太後的意見。太後大還算滿意,但隻是覺得那彈琵琶的樂師,彈奏的琵琶有餘而鏗鏘不足。

龔尚儀笑道:“真是什麽都瞞不過太後娘娘的耳朵。這樂師上月才由南陵臻選進宮的,年紀小、膽子也小,是還欠磨煉。”

太後一聽來了興致,招那孩到眼前。太後本是南陵人氏,如今見了同鄉,自然高興。用了南陵話同那樂師說了會兒話,問了問南陵之事,便又唱了首南陵小調。

那樂師頭一回見太後,本就張,這一曲唱了一半竟然唱劈了音,都快嚇哭了。太後非但沒有怒,反而是笑著擺擺手,“確實還要再磨煉磨煉。”

龔尚儀見太後興致高,便笑道:“宮裏誰不知道太後娘娘通音律。娘娘不如給這些人來一曲,也們開開眼。”

太後本被那家鄉小調勾起了鄉思,便也不推們拿了琵琶過來。雖是年過半百,但保養得當,那一雙手皮白潤澤。素手一撥,便是玉珠落盤,再一張口,那歌聲更是圓潤嫋娜。

“豆子山,打瓦鼓;揚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娶龍。織得絹,二丈五。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

這歌?

清辭怔了怔。雖然沒專門學過音律,但這方麵卻極有天分,本就是過耳不忘的人。聽到這個小曲兒的時候,竟然能自然而地跟著哼唱出來。

這樣悉的歌,像早已嵌了心深深。是誰曾不知疲倦地在耳邊輕輕唱?

想起來了,那年被父親責罰,大哥哥陪了一夜,唱的就是這首歌。

太後唱完,把琵琶轉給了旁人,笑著攏了攏頭發,“老嘍!人老了真是不中用了,唱一遍嗓子就頂不住了。”

站在太後旁的掌事嬤嬤忙送上潤嗓茶,“太後這一開嗓,那簡直就是金玉之聲啊。奴才們好多年沒聽娘娘唱過了,也是奴才們今日有耳福。”

太後啜了口茶,目落在遠,仿佛想起很久遠的事。“我們南陵人都唱這曲兒哄孩子睡覺的。話說那會兒元華在慶禧宮裏,夜裏害怕,我就是唱這支曲兒,唱一宿都不帶停的。一晃眼,你瞧瞧,孩子都這麽大了,上也有了軍功了。”掌事嬤嬤附和著奉承了幾句。

元華……韓昭?

清辭斂了斂心神,悄悄問冬翠,“怎麽世子是長在慶禧宮的嗎?”

“對啊,說是世子小時候三天兩頭生病,太後娘娘說公主不會照顧孩子,就把世子接到慶禧宮裏,住了六七年吧。”

“那其他的皇孫呢?”

“其他的皇孫和皇孫可沒這個福分。世子雖然是外孫,但那分比嫡親的孫子可要深厚多了。”

後頭的話清辭什麽都聽不見了,可那曲兒卻又漸漸在耳邊浮現,那樣清晰。

四周一片黑暗,在重重的迷霧裏,也像一粒冥迷的塵埃,無所依附,漂浮在孤絕的人世間裏。可那一曲歌聲響起,引著往前走,一直走。隨著那歌聲,腳下一朵一朵的曇花在黑夜裏肆意張放。的無明,黑暗被那雪白的花占滿了、碎了。像滴清水裏的墨,緩緩搖曳,直到消弭在清澈裏。

的眼睛終於看清了,那雷聲的雨夜裏,那滔天的巨浪快要將自己淹沒時,穩穩托住的人。

“韓昭!”

倏地睜開眼,從夢裏驚坐起。臉上一片涼意,,不知道什麽時候臉上全是淚。

嘉啟十九年冬,平南大軍班師回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