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軍事歷史 大明:我能復制戰略物資! 第068章 新朝新氣象

《大明:我能復制戰略物資!》 第068章 新朝新氣象

好在是春天,不然非熱死幾個不可。

大會順利召開,各方人士各抒己見,最后議定選舉章程。

章程概述如下;凡大明年人士,出銀十兩,即可獲得選舉權力,稱之為國士。

國士大會選舉一百位國公,國公大會選舉九人閣,作為朝廷行政機構。

次日,章程定稿,京城布告,通發全國。

又次日,國士大會召開。

李建安原本以為十兩銀子會讓參與者很多,然而他錯了,與會人員千上萬,比前天又多三

大會不得已改在天舉行。

先由戶部和吏部的人統計國士,收繳選舉金。

國士大會共3152人,得銀31,520兩。國士中年紀最大為78歲,最小為18歲,19人。

下午投票選舉國公,到黃昏時分一百位國公選舉出來。

李建安、史可法、世祖、馬士英、洪承疇、楊文岳、鄭弘太、周奎、高起潛、曹化淳、申必問、薛國觀、張縉彥、范復粹、趙季申當選。

此外還有國子監祭酒董福,禮部尚書周懷義、駙馬爺劉有福。

周延儒、劉宇亮、陳新甲、張若麒、鐘萬樓幾人也都選。

丐幫,腳幫,黃金幫,漕幫幾位幫主,京城幾大商會會長也都為國公。

凝香別院的崔媽媽為唯一一位國公。

刁世貴是訟師界孤苗,讓人憾。

孔維生、谷兆,黃道周幾位學界泰斗功當選。

顧炎武因為在國子監比較出名,算是占了地利,功當選。

黃宗羲既是南京貢院代表人,又是復社領袖,高票當選。

Advertisement

除了以上這些,最大份額要數軍界人

軍界當選國公的有躍升、劉

清澤、徐茂林、尹忠鶴、楊超、白良弼、王樸、唐通、陳洪范、陳洪江,朱八三、金日觀、胡大山、胡一刀、趙天龍、李山、李大海、蔣銳、沈眉君、鐵和尚,李秀城,高大丹、湯二虎、司徒豹,王志國。

尚可喜意外落選,憤憤不平。

除了軍界,靖海系當選的還有錢慕庸、宋元興等數人。

次日,第一屆國公大會在國子監召開。加上安業帝特使孫不二,共101人。

大會選舉員九人,分別是總理大臣楊文岳。

副總理大臣兼兵部尚書李建安。

禮部尚書鄭弘太。

廷總管曹化淳。

漕運總督兼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

五省督師洪承疇。

河南兼山東巡世祖。

戶部尚書錢慕庸。

保定總督兼九門提督陳洪范。

馬士英沒能進閣,有些耿耿于懷,卻也無可奈何。

改革,塵埃落定。

立后,當晚就召開會議,商議大事。

李建安道;“如今全國形勢混,闖賊元氣大傷,已經逃回陜西,兩三年不足為慮。”

“張獻忠禍四川,道艱路遠,也不足為患。”

“朝廷要防的,一個是吳三桂。他出關剿虜,現在還沒有消息。寧遠軍兵強馬壯,若在東北大勝,再收編一些韃子,不可不防。”

“另一個要防

的,就是左良玉。他號稱雄兵百萬,雖然有所夸大,三五萬應該是有的。”

Advertisement

“湖廣有長江水利,又是通要沖,實在不可掉以輕心。”

眾人點頭,于是商量對策。

最后決定,由尚可喜統領長山島水師,帶著朝廷軍令從海路突襲山海關,接管防務。

另外,敖九命封神通侯,升三品武,授昭武將軍,加一等輕車都尉,駐守寧遠城。

李建安從鹿島營給他調兵一千,又批給敖九命十萬兩銀子,讓他一路北上,允許他沿途招兵買馬。

說完吳三桂的事,眾人又商量左良玉。

洪承疇作為左良玉的老上司,兩人共事多年,可謂知知底。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洪承疇不畏年老衰,主請纓,要求帶兵南下。他的計劃是取道河南,先收復河南,然后南下降左良玉。

眾人見他躊躇滿志,只好應了。

史可法與馬士英將一同南下,雙方約定在德州分野。史、馬二人回兵守江南,防止左良玉東進,這樣兩面夾擊,左良玉無可去,應當投降。

大事定了,眾人回去休息。

次日,李建安召見尚可喜和敖九命,當面傳授機意。

兩人命,次日各自帶兵出發。

三月十六,城南大營舉行誓師大會。

史可法、馬士英、洪承疇三支兵馬開拔。

史可法和馬士英沿運河南下,方便史可法沿途理運河事宜。

為了加強史可法的力量,也為了震懾江南幾位親王,李建安特意派遣李大海率領一千騎兵同行。

外,濟南團練總兵徐茂林部,黃道周兩千扁擔軍,黃宗羲一千世忠軍,也將追隨史可法一同南下,確保江南安穩。

隨同洪承疇出征的,有馬科部、白良弼部、劉清澤全營、楊超部。

李建安又派遣胡大山父子帶領一千騎兵隨軍,幫洪承疇穩固軍心。

洪承疇部共有兵馬合計12,000人,號稱十萬!

旗幡招展,兵強馬壯!

李建安親自送出十里,這才與洪承疇告別。

三月二十五,山海關傳來消息,尚可喜順利接管防務。敖九命已經在寧遠城站穩腳跟。

吳三桂在遼附近作戰順利,打得韃虜潰不軍,目前已經收復錦州、廣寧、西平,正在向沈進兵。

另外,東江總兵沈世魁聯合朝鮮軍共一萬兵馬,已經過河北上,攻占赫圖阿拉、薩爾滸、正在進攻順,準備與吳三桂合圍沈

吳三桂上書,只字未提山海關換防,只說缺乏糧草兵,要求支援。

李建安召集閣開會,定下三條對策。

第一,加封吳三桂為遼西王,世襲罔替。

第二,朝廷困難,糧草兵馬支援一律沒有。遼西王在關外繳獲一切資源,無論金銀財寶、牲口土地、糧食人口、都由遼西王置,不必上朝廷一分一毫。

第三,加封沈世魁為遼東王,撤回監軍太監,所獲財土地一律歸東江鎮。

遼東兩位王爺,地盤劃分以實際收復為界,不可相互侵占。

閣擬好兩份公文,李建安讓沈世魁的即刻發出,走海路給他發過去。

吳三桂那一份,留在第二天出發,由陸路送出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