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軍事歷史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五十二章:大勝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五十二章:大勝

(4, 0);

    一夜無話。

    而到了次日,便彩了。  本書首發𝚜𝚝𝚘𝟻𝟻.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序章節的閱讀

    政事堂里的宰相們聚集,發現了一個人。

    一看,是許敬宗。

    杜如晦問書吏,書吏答道:「許相公清早去鸞閣了,說是鸞閣那邊吩咐他去。」

    杜如晦氣了個半死。

    什麼時候堂堂中書省舍人,居然了鸞閣呼來換去的奴婢。

    只是……終究還是不免讓人垂頭喪氣。

    據聞現在長安各地,已經開始設置了銅匣子,除此之外,登聞鼓也已搭了起來。

    新聞報里,對此大肆報導。

    一切……似乎都水到渠一般。

    三省這邊,那陸貞算是徹底的涼了,都臭了,也沒等來敕命,陸家上下,哀嚎一片,只好乖乖下葬。

    房玄齡氣了個半死。

    只是他是極冷靜的,將所有人召集起來:「諸公,若是這樣對立下去,不是國家之福啊。」

    兩個朝廷,不是長久之道,繼續斗下去,誰也得不到什麼好。

    房玄齡頓了頓道:「老夫去一趟鸞閣。」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再斗下去,就是兩敗俱傷。

    不,婦人是不會傷的,這一點房玄齡有很深的經驗,最後傷的肯定是自己。

    他覺得自己這輩子好像命中犯人就要倒霉。

    到了正午的時候,房玄齡至鸞閣,在這裡,李秀榮殷勤的款待這位房相,親自給房玄齡斟茶遞水,道:「父皇一直欽佩房公的忠心和才能,多次對我說,要向房公多多學習治國的道理。房公這些年來,執宰天下,可謂是勞苦功高,天下誰人不知呢?」

Advertisement

    房玄齡很尷尬,這是鴻門宴。

    可事到如今,他還是決心息事寧人:「殿下客氣了。」

    「這並非是客氣話,實在是我的肺腑之詞。」李秀榮很認真的道:「夫君也一直佩服房公,說是陛下讓我做這個鸞閣令,無論是才能還是資歷,都遠不如房公太多,我心不定,見識又淺,因而還需房公多多點撥,否則做了什麼錯事,貽笑大方,便悔不當初了。」

    房玄齡心裡深吸一口氣,這個婦人,比我家婆娘還厲害。

    當然,他不,微笑:「財政部的事,老夫其實是認為可行的,六部改為七部,雖是破天荒,可當今天下的格局,和以往有了大大的不同,朝廷也不能一味的因循守舊下去。至於尚書的人選,本來三省是提出了一人,不過老夫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有些不合適,你是鸞閣令,可有什麼人選嗎?」

    李秀榮淺笑:「我看魏徵可以。」

    「魏徵此人,剛正不阿,做事雷厲風行,確實是個很好的人選。」房玄齡道:「老夫會力促此事,想來不問題。」

    房玄齡呷了口茶,勉強笑道:「三省一閣,一同為陛下分憂,這是陛下的意思,陛下既已有旨,那麼做臣子的,自當遵從。現在最重要的是同舟共濟。殿下以為呢?」

    李秀榮毫不猶豫道:「正是,我也是這般想的。三省一閣,理當和氣,何況,房公資歷最深,其實我這沒有什麼見識的婦人,自是以後還要多聽房公教誨。」

    房玄齡心裡瞭然了。

    自己在財政部那裡做出了讓步,而李秀榮立即選擇了和解,也給足了自己的臉面,由此可見,這李秀榮不是不講道理的人。(5,0);

Advertisement

    到了這個份上,似乎這已是最好的選擇了:「很好。」他目很隨意的落在了一旁案牘後的武珝上:「此是誰?」

    武珝忙起:「長史武珝,見過房公。」

    「是那個武珝?」房玄齡驚訝的看著這小丫頭,因為他一直發覺這個子有些不簡單,李秀榮和自己對談的時候,安靜的在一旁理著公文,這份定力,還有表現出來的專注,讓房玄齡不側目,房玄齡站起來,笑了笑:「小小年紀,就已協助殿下了?不過你是陳家的長史,陳家的家事,怕也夠你忙碌的。」

    武珝道:「這是恩師和師母磨礪我呢。」

    房玄齡點頭,他和武珝說話,只是掩飾自己的尷尬。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被婦人給折騰的夠嗆,最後不得不做出妥協,雖然遂安公主也很聰明,不的抬高自己,表現的姿態很低,可還是讓房玄齡不住尷尬。

    他笑了笑,表達了一些善意:「好了,時間不多,老夫走了。」

    他要的功夫,突然駐足:「對了,每日正午,三省的規矩都是去門下省的政事堂議一些相關的事宜,以後殿下也去吧。」

    現在已經不是三省了,已經不能將鸞閣踢開,那麼只能將遂安公主拉進來。

    想想以後每日都要相見,所有的政務,都需要和李秀榮商議,房玄齡心裡慨,回家要面對那個婦人,在朝又要面對這個婦人,想一想都覺得難堪哪。

    好在,畢竟是經歷過生活捶打的人,總也不至像岑文本一般,輒就心疼的厲害。

    房玄齡輕描淡寫的樣子,走了。

    房玄齡一走。

    面上一副輕鬆樣子的李秀榮卻一下子繃,狠狠的握拳,激的道:「了。房公妥協了。」

    其實這幾日,李秀榮一直於不安之中,很擔心,擔心最後局面失去控制,又擔心,會被宰相們狠狠的收拾一頓,令皇家蒙

    可現在……第一次嘗到了征服這些宰相們的喜悅。

    自此之後,百們應當知道還有一個鸞閣,沒有人會忽視鸞閣的意見,自己已像一個貨真價實的宰相了。

    政事堂里,也有了李秀榮的一席之地。

    自己沒有辜負父皇的期,憑藉這個,就足夠讓父皇揚眉吐氣了。

    李秀榮喜滋滋的樣子,激的在鸞閣中來回走

    武珝道:「師母,恭喜。」

    「以後,你就早鸞閣,家裡的事,你選一個人來理,接替你。鸞閣的事,更為重要。明日我請父皇,升你為鸞閣舍人。」

    若是人們將鸞閣視為三省的話,那麼鸞閣舍人,幾乎和許敬宗一般,其實都屬於宰相之列了。

    當然,這隻屬於小宰相,是房玄齡、杜如晦和武珝這些人的副手而已。

    武珝俏臉上波瀾不驚:「是。」

    「接下來,有了你的師兄幫襯,那麼當務之急,便是將財政的事解決了,解決了這個,鸞閣參預政,未來可期。」

    「是。」武珝道:「改革了財政,接下來便是相繼增添增加各部,恩師說了,憑藉六部的框架,許多事做不,非要慢慢的革新改良不可。」

    李秀榮嗯了一聲:「明日去政事堂,免不得有人會對我頗有怨言吧。」

    「這沒有什麼妨礙。」武珝道:「師母要格外注意那個許敬宗的人,此人……將來可有很大的用。」

    「嗯?」李秀榮道:「我們不是已經達了目的嗎?」

(5,0);

    武珝道:「權力的本質,在於賞罰,為師母效勞的人,便賞他職和錢財,而與師母為難的人,便令他失去位,如此一來,人們才會對師母有敬畏之心。他們既害怕得罪師母,又希能從師母手中獲得高位,到了那時,這滿朝文武,便有無數人希能夠為師母效命了。」

    武珝說到了這裡,頓了頓道:「這個許敬宗,是個小人,若是在將來,師母怎麼樣收拾和疏遠他都可以。可是現在……他是第一個跑到師母這兒,俯首帖耳的人。這一點,人盡皆知。此時人們都咒罵他毫無風骨,若是此時,師母也疏遠他,那麼人們見了他的下場,還會有人為師母赴湯蹈火嗎?師母理應這個時候,想盡辦法賜予他更多的高厚祿,令他得到獎賞,那麼將來,師母便可門庭若市,言出法隨了。」

    李秀榮吁了口氣:「只是許敬宗此人……」

    「他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要呢?」武珝笑道:「他不過是個工罷了,既然可用,為何不用?其實這朝廷的運作,就是如此的,人們都說不要親近小人,可實際上,朝廷永遠離不開小人。」

    李秀榮發現武珝談起這些,總是口若懸河,微笑,傾聽道:「這又是何故呢?」

    「因為很簡單,真正的君子,他們往往有自己的原則和主見,不說其他的,若是師母銳意改制,就必須要做出一點新意出來,可是那些君子們,眼高於頂,或是默不吭聲,他們肯為師母效勞嗎?不會!恰恰相反,他們今日會指摘這個,明日會指摘那個,他們覺得這個政令錯了,那個主意有害。可小人不同,小人才需攀附有權位的人,他們總會想盡辦法,用盡一切的手段,去完師母想要做的事,哪怕是被天下人指責,也在所不惜。那麼師母,我們要建財政部,甚至要管理工商,要建立新制,這些都是會令人生出非議的事,那麼我們該用什麼樣的人呢?」

    武珝嘆道:「其實……天底下,真正的聰明人並不多,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明日會發生什麼,這天下該怎樣走,才可太平。哪怕自詡聰明的人,其實也不過是讀了許多的經史,而後在開始中尋找大治的方法而已。可是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又有幾次大治呢?若循從前的經驗,本不可能令天下大治呢。想要大治天下,就必須得有眼獨到的人,或如陛下一般的神武,又或是恩師這般的足智多謀。其餘的人,只需乖乖的順從就可以了。不必讓他們八舌……」

    李秀榮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我稍稍明白了一些,就好像……當初蒸汽機車出來之前,所有人都會認為這自己能走的車乃是一個笑話,因為古往今來,本沒有這樣的車?」

    武珝道:「對,正是如此,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笑話,像朝中的那些正人君子們,當然會跳出來,指責恩師,或是大肆嘲諷,因為以他們的驚艷得失而論,恩師是在做錯的事,當然需要大肆的抨擊。可也有的人,如許敬宗一般,他們不會嘲笑,因為他們無所謂對錯,只要攀附恩師能得到好,便自然而然,在蒸汽機車沒有出現時,便會為恩師唱讚歌。可現在……恩師和師母所要做的,不就是在造蒸汽機車嗎?沒有人知道財政部有沒有用,沒有人知道……改變了六部的格局,會引發什麼後果。可是恩師認為這是對的,他希去做。君子們自然會不屑於顧,現在能用之人,或者能為之搖旗吶喊之人,除了許敬宗這般的人,還有誰呢?」

    李秀榮大抵明白了,嘆了口氣:「看來,非要用許敬宗不可了。」

    「要用。」武珝斬釘截鐵,而後卻又道:「但是也要防備,因為這樣的人,今日可以因為師母得勢,而攀附師母,他日有人得勢,這樣的人就會攀附他人。因而最好的辦法,是提拔他,令他得到獎賞,同時,狠狠的敲打他的兒子許昂,許昂犯了罪,就依法治罪,狠狠懲戒,如此敲打,他便又喜又憂,又敬又畏了。」

    李秀榮越發覺得,這駕馭百姓,實在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可這武珝卻好似是無師自通。

    不過好在武珝總是能講道理說的很,倒是讓能夠輕易的上手,李秀榮心裡想,我雖愚笨一些,卻也要統統學會,如若不然,在政事堂里,只怕要引人笑話了。

    「這些日子,你不必干別的。」李秀榮道:「只做一件事,便是將這滿朝文武的底細清楚,什麼人是君子,什麼是小人,什麼人可以屈服,什麼人要疏遠,都要讓我心裡有個數。」(5,0);

    「喏。」

    「再選拔一些人,在鸞閣里做書吏,協助你行事吧,你需要多人?」

    「只怕不下百人,除此之外,財政部也需大量的人員。」

    李秀榮道:「從朝中選。」

    「我看還是從大學堂出的進士中選出吏,會比較穩妥,他們無所謂忠,卻都肯盡心為師母效命。」

    「過幾日,擬一個名冊我,我來挑選。」李秀榮道:「有不明白的地方,問問你的恩師。」

    「是。」

    李秀榮不一笑:「想不到……我們兩個子,在此議天下的事。」

    武珝道:「宰相也未必比得過子。」

    ………………

    李世民收到了一封來自房玄齡的奏疏。

    房玄齡請奏,立財政部,徵辟已經致士的魏徵為尚書。

    看著這份奏疏,李世民不慨:「鸞閣已經水到渠了,真令朕意外,這才幾日,秀榮已經得心應手。朕的房卿,竟已做出了妥協。」

    張千在旁道:「或許是殿下的份,令他忌憚吧。」

    李世民搖頭:「能令房卿忌憚的,只會是秀榮的能力。」

    他說著,舉起另一本奏疏:「朕終於明白秀榮邊的這位高人是誰了。」

    張千道:「可是朔方郡王殿下?」

    李世民搖頭:「錯了,是一個武珝的人。」

    「武珝……莫不是陳家那個長史。只是陛下何以斷定呢?」

    李世民似乎回憶著武珝這個人,當初見的時候,是個,可哪裡想到,此竟是如此手段高明。

    「因為秀榮也上了奏疏,奏請武珝為鸞閣的舍人,舍人即宰相呀,當然,舍人的品級並不高,卻是可以參預軍機,這是多人垂涎的高位啊,秀榮是個穩重的人,若無特殊的才能,決不會推薦這樣的人,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一次武珝立下了汗馬功勞,秀榮要在朝中立足,也離不開此。」

    張千心裡不唏噓,就這麼一個小子……就……

    李世民道:「朕當初見的時候,也察覺到此聰明伶俐,甚至的才學,想要讓宮,只是……寧願留在陳正泰邊,現在看來,此人的本領,比朕想像中還要厲害,不可小看,不可小看。這陳正泰,倒是獨慧眼,倒是比朕還有眼。」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現金/點幣!

    李世民說著,站了起來:「下旨吧,遷朔方郡王長史為鸞閣舍人,協助遂安公主吧。」

    「陛下,這是不是有些過頭了。」

    「你若是有這個本事,朕也不拘一格。」李世民瞪他一眼。

    張千:「……」

    李世民隨即道:「不過眼下,還有一事,秀榮剛剛上任,便堅持要建財政部,改革稅制,這稅制,千頭萬緒,是多個朝代留下來的問題啊,哪裡有這麼輕易的解決,就算此次三省做出了退讓,倘若財政部到時流於表面,反而要讓人取笑了。」

    李世民嘆了口氣:「再看看吧,看看秀榮會怎樣做。若是真能做好,朕就可以徹底的放心了,自此之後,可以高枕無憂。」

    ………………

    第三章送到,今天有點不舒服,嗯,一萬五依舊送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