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109章 天子守國門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109章 天子守國門

劉閃的一封信退魏國30萬大軍之後,姜維和鄧艾仍然鏖戰於雍州,20萬羌人的南遷順利進行。

由於姜維將戰火分別燒到魏國和吳國,蜀中各地一派欣欣向榮,特別是都,簡直是歌舞昇平。

由於前段時間劉閃駕親征,今年春季的大選秀被迫推遲至明年,劉閃考慮到自己邊已有9個嬪妃,個個絕並且正當妙齡,他時常「忙」不過來,索下令取消了五年一次的大選秀,每年一次的小選秀也「待期」才舉行。

這段時間宮中喜事不斷,除了已有的皇子劉璿、劉瑤劉琮和公主劉怡、劉默之外,陸續新增了皇子劉瓚、劉諶、劉恂,也新增了公主劉菲和劉卉,皇后張雁也臨盆在即。

劉閃畢竟是穿越者,他在歷史或電視上見過太多後宮爭寵而釀的慘劇或,所以吸取了教訓。

劉閃除了寵信張雁、張鶯和李昭儀之外,也沒忘記其他的幾位嬪妃。不論們生的是男是,哪怕著大肚子的時候,他也經常到其殿虛寒問暖,經常陪伴們談笑聊天,從不曾冷落任何一個,至現在看來,暫時沒有後宮爭寵的況發生。

自北方歸來后,劉閃也沒閑著,他注意到地圖上的夷州和東邊的倭國,了解到吳國常用的走舸、艨艟以及樓船的能之後,對這些靠人力驅的船隻極不滿意。

劉閃沒見過蒸汽機,知道它的基本原理卻不知道製作方法,只能想起網上見過的「特斯林」發機,於是整日泡在科技局,畫好草圖並向黃月英講解清楚它的原理,希能做出實用型的「特斯林」外熱發機。

費禕自從到趾郡任郡守之後,他的家臣「地」跟孟見面越來越頻繁。上次他們聯名上表要求「廢除奴隸」,此事劉閃還在試探,並未做出回復。

Advertisement

今日,費禕和孟、黃月英再次聯名上表,他們破天荒地提出了超載這個時代一千多年的重大建議:希能全面免除蜀中百姓的賦稅,引得朝中眾臣一片嘩然。

在這個時代,百姓的賦稅主要以納糧為主,個別郡縣也會繳納些蠶繭、皮等

在魏、蜀、吳三國之中,除了軍屯之外,魏國目前主要施行的是「7民3」的賦稅政策,吳國則多數是「6民4」,唯獨蜀國為了鼓勵生產,鼓勵百姓遷往蜀中,施行的是「2民8」,並以市價購買百姓餘糧的輕賦稅政策。

自去年施行這種政策以來,蜀中百姓的種糧積極空前高漲,並且有十幾萬魏、吳國的百姓遷來蜀國,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鑒於今年上半年蜀中大收,又通過對外戰爭獲得一千多萬斛糧餉,加之借用了一年三趾郡,各地大漢銀行的國庫極為充裕。

費禕任郡守期間,親眼見到了趾郡的巨大變化:趾郡的吳國百姓得知新的賦稅政策后,種糧積極非常高。「降低賦稅」並通過市價收購的政策,不僅沒有虧空國庫,反而極大地充裕了國庫。

有鑒於此,費禕和孟、黃月英商議之後,這才提出蜀中百姓免征賦稅,全部通過市價收購百姓餘糧的「惠民」政策。

在劉閃生活的一千多年以後,國家確實免除了延續幾千年的「農業負擔」,對鼓勵百姓種糧起到很大的推作用,也讓百姓們真切會到國家強盛所帶來的好

先知先覺地發行「大漢萬年」新銖錢,方不再承認魏、吳兩國的各式銖錢,唯獨蜀國有「收回」百姓手上銖錢的措施,這在本上杜絕了百姓的餘糧流向魏、吳兩國。

Advertisement

劉閃覺得,全面免除百姓的農業賦稅,除了能鼓勵生產、鼓勵他國百姓遷之外,還能讓蜀中百姓切會到國家強盛帶來的好,更能激發百姓們涌躍參軍,主於「復興大漢」的偉大事業中。

劉閃不顧朝臣的爭議和反對,大筆一揮,毫不猶豫地批複了費禕的聯名奏表,「免除農業賦稅」的政令很快就將下發到蜀中各個郡縣。

南邊,蜀國借用的趾郡暫時風平浪靜,或許這個郡對吳國來說太過遙遠,資運轉艱難,就算能收點賦稅也不劃算,因此,吳國寧願用自己的水師去開發夷州,也不想要趾郡這個包袱。

吳國的重心仍然在富庶的荊州、揚州和廣州,孫權知道州多個郡縣的百姓正在遷往南部的趾郡,他除了讓各地郡守嚴加防範之外,可以說是不聞不問。

蜀國的北邊戰事未定,東邊又起戰事,各地百姓紛紛到治所要求參軍衛國,奈何劉閃擔心各地郡守擁兵自重,只要求各地員登記兵員數量,這些百姓全都無功而返。

這段時間,據各地反饋的統計資料來看,全國主到治所登記的兵員數量已達50多萬,而且八以上都集中在南中地區!

秭歸城的守將吳懿重傷,副將句扶和李韶暫代其職,這兩位副將自知資歷不足,從不出城應戰,不論陸遜玩什麼計謀,二將都只是率領城中兵卒有序地守城,陸遜連攻三日,吳軍傷了三千多人,仍不能克。

或許劉閃是個閑不住的人,或許整天跟嬪妃們混在一起有些吃不消,或許為了激勵蜀中的百姓,或許為了免除姜維的後顧之憂,劉閃將朝中瑣事託付給蔣琬,再次做出了「天子守國門」的決定。

劉閃仍舊沒有恢復各地郡守的徵兵職能,考慮到秭歸城易守難攻,劉閃和張翼領著5千衛戍都的兵馬,浩浩地往永安方向而去。

劉閃除了敬重諸葛亮之外,他還敬重明代時期的多個皇帝!在出發之前,劉閃給朝中眾臣,以及全國的百姓留下幾句話:

「我蜀國的君臣和百姓,無不以復興大漢為己任!不割地,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軍卒葬沙場,兒殉江山;死戰不降!」

當然,這幾句話是劉閃據古今的名言警句綜合而,從他的口中說出來,再從他幾次親征的實際行來看,足以鼓舞全國上下所有的將士和百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