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姑娘恐怕還不知道裴如衍不僅沒升,未來要繼承的爵位還連降了兩級呢!
眾臣心中腹誹,忽而想起裴如衍鐵板釘釘的駙馬份,一時間,又覺得還是自己更可悲些。
裴如衍手周妙素的腦袋,溫聲道:「別怕,這殿堂上都是姜大人的同僚,你願不願意給大家說一說,你對姜大人的印象。」
周妙素小手握著糖果,眨著眼睛,視線一直落在眼前的裴大人臉上,懵懂地點點頭,慢慢將視線移開,轉至上首的皇帝陛下上,「我沒有見過姜大人,但我知道,姜大人是好人。」
兩旁朝臣難以將一個孩稚氣的話放在心上,禮部右侍郎胡大人最先聽不下去,站出來道:「孩哪能明辨是非,在他眼裡恐怕都是好人,就算太子殿下想為姜家罪,也不能僅僅只憑孩的一句空口白話吧。」 請到查看完整章節;
胡大人也是宣王一派,先前經常去李丞相家吃早茶,如今李丞相已倒,他不能坐以待斃。
周妙素看著站出來的老男人,聽懂了他的話,皺著眉頭嘀咕道:「不啊,我看你就不像好。」
或許是因為有悉的裴大人在邊,對陌生環境的膽怯褪去不。
嘀咕的聲音雖不響,但在寧靜威嚴的朝堂上卻十分清晰,胡大人一張老臉窘得發紅,對周妙素怒目而視,倒是想反駁,可若在朝堂懟一個稚,就顯得自己沒有格局了,遂只能憋下一口氣,朝邊的裴如衍怒瞥一眼。
周妙素方才話還沒說完,這會兒打算繼續,稚的嗓音格外認真誠摯,「我不是講的!這次水災好多人都沒了,我還活著,就是因為姜大人讓我們避開,有天夜裡,姜大人和好多差一起在街上敲門,一家家疏散,可是我阿爺在床上不了,所以不能跟我一起走……」說到這裡,的聲音了,傷心極了,「我就跟著小阿爺走了,在避難營住著,我記得很清楚,住到第二天夜裡的時候,洪水就來了,我的家就沒有了。」;
聞言,朝中眾人陷沉思,若是如周妙素所說,那麼姜明昌是在洪水來之前察覺到了異常,所以提前疏散了人群?那又為何還會有這麼百姓無辜遭殃呢?
胡大人問出了大家都想問的話,「要像你說的,怎麼城裡還會死傷慘重?孩子,你可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為壞人的棋子。」
裴如衍仰起頭,眉眼是輕蔑,「胡大人,就事論事,不要嚇唬孩子。」
胡大人冷哼一聲,「難道我有說錯?」
回答胡大人的,是周妙素不服氣的聲音,「那是因為他們不聽姜大人的話,姜大人說了不能離開,可是他們不聽,因為第一天晚上沒有遇到危險,所以第二天非鬧著要回家,夜裡就出事了,我的小阿爺和叔嬸就是這麼死的,那天夜裡,連同姜大人也被大水沖走了,留下小姜大人一個,活著的卻還要怪小姜大人,欺負小姜大人一個姑娘,我看你們才是壞人!」;
周妙素的一席話,了不幕,朝中一片譁然。
裴如衍站起,朝晉元帝道:「陛下,剛才胡大人有一言說的不錯,孩哪會明辨是非?所說的一切,皆是親眼可見,親經歷的事實,不會被外界干擾。」
說著,他從袍中掏出一塊白布,「在今日上朝之前,微臣意外得到一,是姜姑娘親手給微臣的——姜大人之書,還請陛下過目。」
眾人盯著那塊白布,約窺見紅的邊邊。
晉元帝默許,大太監走至裴如衍前,雙手取過書,一步步往臺階上走,遞給晉元帝。
晉元帝展開白布,目的是一片紅。
他眉心壑疊起,在字白布上看了許久,臺階下的臣子們靜靜地等待著,時間一點一點流逝,晉元帝沉重地嘆一聲,雙手將白布疊起,給大太監,「給眾卿都看一看吧。」;
隨後,大太監將書遞給鎮國公,再由鎮國公往後傳遞。
一塊白布,滿滿的跡,見者皆沉默。
不等所有臣子看完,晉元帝前傾子,沉聲道:「當地知府不聽姜卿之言,以致全城遭殃,後知不報,欺上瞞下,罪不可恕,按律當誅,來人——」
「將犯人押送上京,與李敬、曹氏一同問斬。」
「是!」
晉元帝作完對知府的罰,再談及姜家,「姜明昌雖為人所害,但沒有發現石料問題亦是事實,然,他於洪災前兩日察覺問題,並積極補救,後又有其孫姜璃自願抗災,替祖父修橋,姜家功過相抵,朕赦免其罪,眾卿可有異議?」
胡大人跪下,作一副死諫之態,「請陛下三思,縱使姜姑娘有功,但又怎能彌補姜大人之過,因為姜大人的失察害死了多人的命,亡羊補牢,怎能功過相抵呀!」;
晉元帝再看向朝中其他臣子,除了胡大人外,沒有別的出頭鳥了。
他再看向胡大人,凝重地開口,仿佛不是對胡大人一人說的,「胡卿,你是個讀書人,出門坐轎,泥濘不沾腳,不知造橋修堤之苦,就不該再貶姜家,否則,未來沒人做這苦差事,朕就讓你去做,屆時就不知你的滿門保不保得住,姜家一家都是老實人,人家孫一個小姑娘上山下水任勞任怨,你還想怎樣?」
說的胡大人無言可對,晉元帝掃視眾臣,「朕讓你們注重民生,民生也是民聲,來自百姓的聲音,該多聽一聽。」
「陛下聖明。」裴如衍率先躬道。
周妙素見狀,也學著他的樣子彎腰,「陛下聖明。」
孩都知道學樣,大人們也是一樣,眾臣不約而同地齊聲道:「陛下聖明!」
只剩下胡大人還跪著,不服氣地跟著念了一遍。
至此,姜家的案子落下帷幕,姜家沒有被褒獎,但至也沒有被懲,這已是最好的結果。
聖旨傳到姜家,姜璃喜極而泣,與姜夫人相擁許久。
陶青碧一直想知道,陶家的大小事情,到底關了應家和符家什麼事?他們兩家摻和進來,小事變大事,大事變成鬧劇,陶家人直接成了陪襯。
她是上將軍唯一嫡女,卻活得不如狗。她以父親爲榮,卻沒想到在父親心裏,她只是一味能治癒庶姐的血藥。而他,是萬人敬仰的漠北戰神——玄蒼。彼時,他是質子,她被人設計和他一夜荒唐。可也是他,親手割破了她的手腕,爲了救他心愛的嬌嬌。見識了最惡毒的人心,她以爲死不過如此。卻沒想到,他率領大軍攻破城門,射下了懸吊在城門上她的屍體。也是他身後綁着她的屍體,帶着她殺得血流成河,將生前欺辱過她的人一一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