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一行用了二十餘天趕到大宛。
實際上此時還沒到達大宛,沈兵在距大宛三十餘裡時下令紮營。
王賁有些好奇,問道:
「大將軍,此時才剛過午時,而我等距大宛不過三十餘裡,何不趕到目的地再紮營?」
沈兵回答:
「你可瞭解大宛?」
王賁搖了搖頭:
「屬下隻聽聞大宛有六萬兵。」
「敵軍六萬而我軍五萬餘,又何必怕了他們!」
沈兵又問:
「你還記得我等攻樓蘭之險麼?」
王賁回道:
「當然記得。」
沈兵問:
「那為何樓蘭一小國,卻讓我等進退失據,險些無法在西域立足?」
王賁回答:
「皆因沙洲距西域路途遙遠且飲水不足。」
沈兵點了點頭就沒再說話了。
接著王賁突然就明白了:
「大將軍英明,今趟我軍遠征大宛便有若遠征西域一般。」
「且大宛附近也同樣缺水,我等應先攻佔一地以立足。」
沈兵點了點頭。
中亞這片地區的問題就鹽鹼化嚴重,許多地方雖有湖但卻是不可飲用的鹹水湖。
因此大軍急需奪得一地作為前進基地而不是急著與強大的大宛開戰。
李廣利第一次進攻之所以失敗就是這原因。
第二次李廣利就聰明瞭,先佔了一水源養了大批的牛羊然後再進攻,據說有牛羊十萬頭馬三萬匹,還有驢和駱駝等數以萬計。
在這基礎之上圍攻大宛四十餘日纔算打了下來。
沈兵既然知道這些,而且有之前樓蘭的經驗當然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缺水的地方首先就是要找個地方立足。
但看了看地圖,王賁就皺眉說道:
「可是,我等該取哪裡纔好?」
「有水源之地大多都有百姓或它國占著,我等總不能師出無名一來便滅了幾國吧!」
這的確是個問題。
這一帶的國家不多,比如烏孫、康居等,但其實力卻比西域三十六國要強得多。
這其中尤其是安息。
「安息」一詞是中原知道此國時取的國名,羅馬則稱其為「帕堤亞」,也就是將來打得克拉蘇羅馬大軍大敗並讓克拉蘇命喪於此的帝國。
所以,若沈兵帶來的這五萬人馬不分青紅皂白上來隨便撿一個就打,很可能會為各國的共同威脅於是會著這些國家形聯盟將沈兵趕出去。
但沈兵心下卻早有主意。
他指著大宛西南的藍氏城道:
「我等可取此國立足。」
王賁大驚,道:
「師出何名?」
「大將軍為何取藍氏?」
沈兵回答:
「還記得你攻破沙洲一戰否?」
王賁回答:
「自然記得,那一仗月氏王死,我等解了被匈奴月氏夾擊之困。」
沈兵繼續說道:
「那一仗,卻有數千月氏潰兵帶著大批牛羊西逃,你道他們逃往何?」
王賁不由瞪大了眼睛:
「大將軍是說,那肸頓翕候逃往藍氏?」
沈兵點了點頭:
「正是。」
「據聞肸頓翕候逃至此後便攻下了大夏。」
「那大夏卻是由部落組沒有大王,形同一盤散沙。」
「它們先後被月氏潰兵攻破,於是奉肸頓翕候為王,這便有了藍氏。」
王賁「哦」了一聲,接著便喜形於道:
「如此甚好,這麼一來我等便師出有名了。」
「便道是……肸頓翕候殺了月氏王出逃,我等為月氏王討回公道!」
王賁這話倒是讓沈兵有些意外。
原本沈兵還想以「反賊」為藉口攻藍氏,不想王賁更狠,直接把月氏王的死推到肸頓翕候上。
不過想想,似乎也對。
當時月黑風高沒人知道是誰說了月氏王,說不準就是肸頓翕候暗箭傷人呢?
其實事實真相是什麼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秦軍有個藉口攻藍氏,讓別的國家以為秦軍打這一仗事出有因,所以隻打藍氏不打他們,於是便袖手旁觀。
甚至有許多人說不準會相信是肸頓翕候殺了月氏王,否則他又為什麼帶兵逃到這來?
於是其它國家就會認為這不過是月氏的家務事,就更不願手了。
想著,沈兵就點了點頭,道:
「就這麼辦,領月氏軍的卻是何人?你去待一番!」
王賁應了聲就下去安排了。
領月氏軍的卻是個媯錄的月氏萬夫長,此次領兵五千跟隨沈兵一同出征。
這個媯錄卻是沈兵堅定的支援者,原因便是他曾隨沈兵一同出兵包圍過姑師,沈兵在城下一番言論誓要保住被匈奴挾持的姑師貴族,這媯錄是信以為真了,於是了沈兵的擁護者。
由此也可知古人那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還是有些道理的。
比如沈兵那麼做就是為了得人心,隻不過並非儒家一樣真心實意且又迂腐的得人心而已。
沈兵這麼做或許可以稱得上「虛偽」、「現實」,然而戰爭這東西是無所不用其極,這裡沒有任何一點同和道義可講。
何況,沈兵能騙得媯錄的信任和支援對月氏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否則月氏真要與沈兵相鬥……那又將會是一場腥風雨。
王賁將事始末對媯錄一講,媯錄當下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首先媯錄是對五千部下進行一番「推心置腹」的洗腦:
「眾將士,今有一事媯錄不得不與你等說個明白。」
「當初我等失了沙洲月氏王英勇戰死,我等都說月氏王是被箭所傷……」
「實則是另有哪!」
月氏將士一聽,一個驚天大瓜,於是個個瞪大眼睛問:
「萬夫長,卻有何?」
媯錄長長嘆了口氣,然後麵戚然之接著說道:
「你等有所不知。」
「我等之後拔出那枝傷了月氏王的羽箭,卻是鵰翎箭!」
部下一聽,個個驚得張大了。
他們都知道秦軍用的是雁翎箭甚至是鵝翎箭,鵰翎箭隻有匈奴與月氏才用。
當時沙洲又沒有匈奴人,於是……
一眾部下便紛紛問道:
「萬夫長,這傷了月氏王的難道是自己人?」
「此人是誰?膽敢乘傷我大王!」
「若是尋得此人,非將其千刀萬剮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