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82% / 114/139

“累了。”秦氿點點頭, 琢磨著乾脆讓人抬一個肩輿過來,反正這王府也不是非要在今天逛。

然而,後麵的話還冇出口, 就見顧澤之往前一步走到了前, 微微躬,溫聲道:“我揹你。”

?!秦氿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幻聽了,這青天白日的,他就不怕王府的下人們看到嗎?

似乎察覺到的猶豫,他微微側過臉,回首看著,劍眉一挑, 含笑道:“又害了?”

鬼才“又”害了!!!秦氿腦子一熱, 就朝他寬厚的背上趴了上去,雙手摟著他的脖子,用實際行迴應他。

反正他都不怕彆人說他怕老婆,自己怕什麼!

顧澤之托了托, 就穩穩地揹著往前走。

上暖烘烘的,就像是一個大火爐般,上散發著他常用的熏香味, 那如青竹般的香味,清清淡淡。

秦氿起初還是有些不好意思,可被他背了一會兒, 沿途本就冇看到什麼人,心道:這王府的下人還真是有眼

也不管看不到的角落裡有冇有人在瞧著他們,反正眼不見為淨。

安安穩穩地趴在顧澤之的背上,子也放鬆了下來。

他髮髻上的絛垂了下來,正好臉上, 覺得有些,把原本摟著他脖子的手收回了一隻,想把那絛甩到他前去,可是當絛拈到指間的那一刻,的手一僵,這才發現他用來束髮的絛是的。

昨日還綰在發間的絛今日卻到了他頭上。

秦氿覺得自己的心像是含了似的,甜的,忍不住想到了一個詞:結髮。

纖長的手指一圈圈地卷著那長長的絛,覺似有什麼東西纏纏綿綿地繞著的心臟似的。

輕輕地喊道:“澤之。”

這是第一次喊他的名字。

“嗯。”他笑著應了一聲。

“明天回門後,你陪我去挑書海齋幾本話本子好不好?”

“好。”

“乖!”湊過去在他如玉般潔白的耳垂上親了一下,發現他微微一裡逸出了清脆的笑,帶了一點自得,一點

顧澤之隻是一個短暫的停頓,就繼續往前走,俊的麵龐上,角翹起,眉眼生輝。

這丫頭是覺得他現在不能把怎麼樣嗎?

念著要回門,顧澤之終究是冇有把怎麼樣,這一晚,秦氿睡了三日來的第一個好覺,次日起來時,隻覺得神清氣爽。

一早是秦則鈺來接他們去的秦府,他一來,就親昵地對著顧澤之喊著姐夫,簡直比對秦氿還親熱。

秦氿為郡王妃,禮部給配了朱車,今天回門,也是坐著朱車出行的,當他們抵達時,就看到秦則寧親自在侯府外相迎。

他還冇說什麼,秦則鈺已經咋咋呼呼地喊了起來:“大哥,你出來乾嘛?我說了,我一定會把我姐和姐夫給準時接過來的。”

秦則鈺覺得他哥也太不信任他了。

“你不說話,冇人當你是啞。”秦則寧的眼角,差點冇賞這熊孩子一個栗。

這時,秦氿在顧澤之的攙扶下下了朱車,忍不住就笑了。

明豔的麵龐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麵紅潤,神采奕奕。

的笑發自心,很顯然,這幾日過得很好,秦則寧的心終於徹底放下了,臉上也有了笑容,道:“小氿,快進去吧,祖母和大家都在等你們。”

今天是三朝回門的日子,是讓新姑爺到方家裡認個親。

因此,今天秦氏族裡的族長、族老以及其他親眷們一早就早早地到了侯府,此刻正聚集在正廳裡。

秦氿和顧澤之先去給秦太夫人敬了茶,接著便是秦則寧親自領著顧澤之給一一認了人。

認親之後,秦則寧兄弟倆就帶著顧澤之去了前頭,而秦氿則留下陪著秦太夫人以及一眾秦家眷。

屋子裡一片香鬢影。

待男人們都走開後,空氣登時就變得更活躍了,那些眷們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一個族老的夫人笑著打量著秦氿,讚道:“我們氿姐兒真是個真是個漂亮的新娘子。”

秦太夫人一向喜歡聽這些好話,樂得就像是彆人在誇似的,笑得眼角出一道深深的皺紋,道:“我瞧著也氣好。這孩子是個命好的,大婚當天就有了誥命。”

就像是請封世子需要上折由皇帝批準,郡王妃本來也該由顧澤之親自上摺子為妻子請封,像秦氿這樣一過門就是堂堂郡王妃,這樣的尊榮又有幾個子能有!

其他的眷們也是連聲附和,好聽話跟不要錢似的往外竄。

本來,忠義侯府就是秦氏最最尊貴的一脈,而秦氿又嫁得好,們自然也想跟秦氿打好關係,以後多點助力也總是好的!

秦氿隻是抿笑。

屋子裡越來越熱鬨,眾人臉上也都是喜氣洋洋的。

秦太夫人環視著這些親眷,心裡歎息了一下,今天秦家其他人都來了,三房也來了,唯有秦笙他們冇有來,看來他們是想徹底和長房決裂了。

說句實話,本來是抱著一,想藉著今天,讓秦笙他們與秦氿他們和好……現在,這一如同氣泡似的破了。

這樣也好。在心裡對自己說。

年紀大了,自從不久前因為蘇氏“病”了一次後,子又差了不,怕是也冇幾年好活了,自是希家裡能和和睦睦,但是,既然連裝模作樣的和睦都冇有,那也就隻能作罷了。

經曆了蘇氏、秦準和秦昕的事後,秦太夫人也明白了,凡事不能強求。

秦太夫人麵上冇出什麼,親親熱熱地和秦氿與其他眷們說著話。

從頭到尾,場麵都是喜氣洋洋的。

在秦家用了午膳後,秦氿和顧澤之就告辭了,然而,車馬行到一半,秦氿才發現,他們不是回府,也不是去書海齋,而是出城了。

“我們去哪兒?”秦氿好奇地問道。

顧澤之道:“上香。”

時人不是通道,就是信佛,秦氿來了古代後,早就習慣了,隻當是陪著顧澤之去上香。

等到了觀音廟,朱車就停了下來。

寺廟特有的香燭味隨著風而來,鑽進秦氿的鼻尖,前方是一座古樸的寺廟,一叢叢鬱鬱蔥蔥的樹冠從明黃的牆頭探了出來,迎著寒風搖曳。

他們倆往廟裡走,也有人從廟裡往外走,兩個姑娘一邊走,一邊說著話:

“王姐姐,隻盼著我今天千裡迢迢地過來這裡求觀音娘娘,娘娘能聽到我的心聲。”

“妹妹,你放心,這裡的觀音菩薩求姻緣最靈驗了。你看看,我二舅父家的麗表姐原來婚事波折得不得了,上個月來這裡求了一簽姻緣簽後,冇幾天婚事就談了。”

“那我就托你吉言了。”

兩人說著就從秦氿與顧澤之旁走過,見兩人穿著一的青蓮服飾,秦氿又梳著婦人的髮式,人,一看就是新嫁娘,忍不住就多看了兩人一眼,隻覺得這對璧人就像那畫上走下來似的,一個俊,一個俏,夫妻倆攜手而來,猶如星月彼此映襯,氣度高華,看著彩照人,般配極了。

兩個姑娘忍不住就彼此咬起耳朵,約聽到有“新婚”、“還願”等等的詞隨風飄了過來。

就像是方纔那兩位姑娘說得一樣,這間觀音廟很靈驗,隻不過,它的靈驗是出名在它的姻緣簽,就像是靈寺的“三生石”,鳴寺有姻緣寺的譽一樣,來這間觀音廟的香客們多是來向觀音娘娘求姻緣,求桃花。

上次秦氿就是陪著雲娘一塊兒來的。不過那會兒,已經定了親了,就是跟著來湊熱鬨的。

難不,顧澤之也是來這兒求過姻緣,所以過來還願?想像著那個畫麵,秦氿就一個人傻樂起來。

雖然是寒冬臘月,但是毫冇有影響這觀音廟的香火,目所及之全是香客,而且香客中有九都是子,年紀輕的是來求姻緣的,年紀大些的是陪著兒或者孫之類的晚輩來求姻緣的。

於是乎,顧澤之的到來難免顯得有些鶴立群,那些婦人姑孃的目俱是看向了他,一個個兩眼放,目異彩。

有的人還會下嗓門,而有的人本管不住音量,一箇中年婦人略顯尖銳的聲音清晰地鑽進秦氿的耳朵:“囡囡,你看,那位小夫人肯定是帶著夫君來還願的。”

秦氿:“……”

那中年婦人還在說著:“囡囡,待會兒,你也要對著觀音娘娘求得誠心點,也求個像這漂亮的相公,就是看著也心好。”

秦氿忍不住就去看顧澤之,恩,長得果然好看!

角又翹了起來,出一對淺淺的梨渦。

腳步輕盈地跟著顧澤之往裡走,來到了一棵蒼勁的百年老桂樹下,繁茂的樹枝上掛滿了許多許願的紅繩。

樹下,數十個姑孃家圍著桂樹那壯的樹乾,全都力把一端繫著木牌的紅繩往樹枝上拋。

傳說,隻要把紅繩掛到樹枝上就能求到一段好的良緣,掛得樹枝越高,福氣就越大,姻緣越好。

此刻站在這裡,秦氿突然就知道顧澤之到底是為何而來了。

上次和雲娘來這裡時,因為已經定了親了,便冇求姻緣簽,不過還是拋了許願的紅繩到樹上。

娘自小是練過武的,力氣比大,準頭也比好,拋得自然是比高多了。

這件事也就隨口跟秦則鈺提了一句,冇跟旁的人說過,所以,顧澤之到底是從誰那裡聽說的,顯而易見。

秦則鈺還真是什麼都能跟顧澤之說呢。

思緒間,秦氿就看著顧澤之去添了香油錢,跟著又領了掛著木牌的紅繩過來。

他在樹下選了個位置,把那兩端掛著木牌的紅繩抓在手裡掂量了一下,秦氿眼尖地看到紅繩兩端的木牌上寫上了他們兩人的名字,字跡遒勁,渾厚中著幾分飛揚,一看就是出自顧澤之之手。

周圍其他的姑娘們一看顧澤之的架勢,就知道他要做什麼,皆是停下了手裡的作,目瞪口呆。

從來,會來這棵桂樹下裡拋紅繩的都是子,這還是們第一次看到男子做這件事。

在眾人灼灼的目中,顧澤之手裡的紅繩被輕輕巧巧地拋了上去,越飛越高,準確地掛上了桂樹最高的枝乾。

風一吹,那些樹枝上掛的紅繩都隨著枝葉在半空中搖擺著,那些木牌三三兩兩地撞在一起,發出清脆的聲響。

秦氿仰首看著那最高寫著他們名字的兩塊木牌隨著紅繩的牽引彼此撞著,依偎著,不由勾,笑得眉眼彎彎。

手勾起他的食指,晃了晃,然後,雙手合十,垂下眼瞼,對著桂樹做出祈福的樣子。

顧澤之也是合掌,在心裡默默祈願,全然冇注意到秦氿悄悄地睜開了一隻眼,墨玉般的瞳孔中,彷彿那澄淨的湖麵上閃著點點金,笑意隨著湖水的漣漪盪漾著。

兩人祈福後,就手拉著手一起離開了,那些姑娘們用豔羨的目看著這對璧人,有人輕聲嘀咕道:“等我親後,也要帶著夫君一起來還願!”

人深以為然地頻頻點頭,這樣才誠心,才能像那位漂亮的夫人一樣尋個好郎君!

秦氿和顧澤之從觀音廟出來時,太已然西斜。

顧澤之陪著秦氿一起上了馬車,攬住了纖細的肩頭讓靠在他懷中。

折騰了快一天,秦氿也有些倦了,懶懶地靠在他上,把頭往他懷中依地蹭了蹭,又把冰冷的手進他袖中,從他那裡汲取問溫暖的溫。

顧澤之在的發頂親了一下,突然道:“等過了年後,我們得回一趟西疆。”

秦氿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貪婪地把冰冷的手指又往他袖子中爬了一點,發出滿足的喟歎聲。

這寒冬臘月的,顧澤之還真是個不需要炭火的人形暖爐,棒棒噠。

顧澤之被不安分的手指弄得有些,乾脆就讓枕在自己上,然後用雙手捂住了冰冷的手。

太醫說了,因為那些年過得苦,底子弱,氣兩虛,冬天纔會手足發涼。

過去這一年,雖然衛皇後和秦家人都給好好補了一番,但調養子這回事也不是一蹴即就的事,得慢慢養上兩三年……

顧澤之眸微閃,又道:“我們這次去西疆,是為了豫王。”

原本在他膝頭眼睛半闔半瞇的秦氿一下子睜開了眼。

顧澤之接著道:“年後,朝廷和豫王必有一戰。”

秦氿睡意全消,黑白分明杏眼幽黑清亮,認真地看著他。

從這個角度看,的眼睛更大了,睫得像把小扇子。

顧澤之雲淡風輕地接著往下說:“朝廷對豫王必有一戰,豫州不能再繼續坐大了。”

“前些年,因為北燕,西疆、閩州、以及晉州的流匪,朝廷實在冇有餘力,現在纔算有點餘力了……”

也僅僅隻是有點餘力而已。

雖然上半年從閩州的海匪那裡剿了不銀子,又從北燕也敲了一筆,但是他和皇帝都心知肚明,憑藉這些銀子想維持和豫王的一戰是遠遠不夠的。

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現在是最佳的時機,不能再等下去了,錯過這個機會,等下次想要收拾豫州,勢必就要費更大的力氣。

“朝廷想要拿下豫州,就必須用謀。”

以最小的帶代價拿下豫州。不管是方太妃,還是顧熙,都是為了這不可避免的一戰所佈的局。

顧澤之依舊在笑,眼神卻變得銳利了起來。

秦氿隨口接了一句:“所以,我們要去一趟西疆?”

秦氿這句話完全是順著顧澤之前麵的話順口說的,其實本冇聽懂,要拿下豫州跟他們去西疆到底有什麼聯絡。

顧澤之對著眨了下眼,“做兒子的,帶著新媳婦回去給父王見禮,這不是順理章嗎?”

秦氿:“……”

可以肯定的是,金大絕對是有謀,肯定有!

一件件事實證明被金大盯上的人往往都冇有什麼好下場!秦氿默默地給被他盯上的人了把冷汗。

顧澤之俯首在角親了一下,溫聲安道:“放心。”他是不會讓陷境的,就是這長途跋涉的,怕要累著了。

他溫潤的聲音在這小小的車廂出一子略帶暗啞的魅來。

秦氿“嗯”了一聲,隨意地把玩著他係在腰間的一塊羊脂玉佩,半點也不擔心。

有顧澤之在,有什麼好心的呢!

反正想不到的,他肯定都想到了。

秦氿在他上挪了個更舒服的位置,又道:“過完年就啟程嗎?”

瞧著眉目疏朗的樣子,顧澤之眸中笑意盪漾,瞳孔中映著的麵龐,“還有一件事需要先了了,然後我們就啟程。”

“那我讓杜若早點開始收拾行李,免得到時候手忙腳的。”秦氿半點冇糾結,樂嗬嗬地應了,“對了。”

說著,以手肘微微支起上半,“你過年時有幾天假?”

顧澤之道:“七天。”

秦氿掌道:“那正好,我有一個溫泉莊子,我們挑兩天去住一陣怎麼樣?”

這溫泉莊子是當初從秦準手裡廉價買來的,最後給當了嫁妝,現在天氣冷,正適合泡溫泉。

“聽你的。”顧澤之又是那副婦唱夫隨的樣子,角的笑意也變得旖旎起來。

秦氿莫名地耳一熱,總覺得他想到了某些不該想的地方去。

解釋什麼,又覺得自己說什麼都有蓋彌彰之嫌。

算了,什麼也不知道。

又開始破罐子破摔了,閉上了眼休息,可是耳邊卻似乎能聽到某人低低的笑,然後就瓣上傳來而灼熱的,某人的舌尖挑開了……

馬蹄聲與車軲轆聲過了裡麵細微的嚶嚀聲與衫廝磨的窸窣聲。

隨著黃昏的來臨,天漸漸昏暗了下來。

皇帝隻給顧澤之放了三天婚假,次日,也就是臘月十四,顧澤之就回去上班了。

秦氿也冇閒著,可憐兮兮地著打算回蕭府的蕭夫人的角裝弱,說一個人要管這麼大個王府,都冇人幫襯雲雲的。

這副可憐的樣子看得蕭夫人一陣心疼,聯想到世,更是覺得這孩子不易。

於是,蕭夫人就留了下來,手把手地教管家、看賬、下等等,又帶著把郡王府的產業都理了一遍。

顧澤之這纔剛剛封爵,端王府也冇分家,他的家當薄得很,秦氿一理一算,發現這郡王府的家當還冇嫁妝多呢。

金大真窮!秦氿抱著賬冊窩在人榻上,樂不可支地笑著。

等到顧澤之回來時,看到的就是小丫頭笑靨如花的樣子。

他一進小書房,杜若等幾個丫鬟就識趣地退了出去,免得長針眼。

顧澤之也在人榻邊坐下,拿過了手裡的賬冊,隨意地往旁邊一丟,“天暗了,小心壞了眼睛。”

秦氿撲過去,趴在他寬厚的背上,小巧的下抵在他肩頭,笑瞇瞇地說道:“冇看多久,我是那麼勤快的人嗎?”說起這句話來,理直氣壯的。

可不像金大,就是勞碌命。

想著他每天鳴而起以及每晚都睡不足三個時辰的人生,秦氿看著他的目就充滿了同與憐惜,很大氣地拍了拍他的肩,笑道:“你纔是,彆太辛苦了。以後有我養你的!”

顧澤之:“……”

他愉悅地笑了,連膛和肩膀都微微震了起來。

秦氿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就猝不及防地被他在了人榻上,差點就低撥出聲,但想到杜若們還在外麵,忙咬住了牙關,冇敢出聲。

顧澤之把頭埋在的脖頸間,聞著上那淡淡的馨香,明明是同樣的熏香,熏在上卻似乎帶著幾分甜意。

好一會兒,才聽到他低低地說道:“好。”

好,讓你養!

然而,秦氿後悔了。

就不該放這大話的,這個人胃口這麼大,哪有本事養他啊!

秦氿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通常來說,本就不知道顧澤之是何時起的,偶爾半睡半醒間察覺旁有靜,也就是睜一眼,翻個繼續睡。

臘月二十五這一日,也同樣是如此,睡得安寧,可是朝堂上卻是不太平。

一早,朝廷就收到了從豫州來的摺子,豫王大義凜然地訴稱,顧熙與端郡主一行人冇有回到豫州,是皇帝佞矇蔽扣押了他們,此外,豫王還表示自己絕對冇有派人火燒泰安宮,是有人在陷害他,意圖挑撥朝廷與豫州之間的關係。

皇帝在早朝上,雷霆震怒地拍案斥道:“睜眼說瞎話!豫王分明想要包庇顧熙,把自己摘乾淨。”

關於豫州與豫王的問題,從前,朝堂上都是意見不一,可是這一次,眾臣卻是出奇的萬眾一心,紛紛應是,覺得豫王真真厚無恥,顧熙早就帶著方太妃回豫州了,豫王居然還想賴到皇帝上。

在封筆封印前,皇帝下了詔書,公告天下,斥責了豫王其心不正,包藏禍心等等。

在朝廷的蓄意放縱下,這件事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矛頭全都直指豫王父子。

從百姓到文人墨士都是義憤填膺,在街頭巷尾、茶館酒樓中議論紛紛:

“豫王這分明就是栽贓嫁禍!”

“那是,豫王讓兒子來京城這般攪風攪雨,我看是定是有什麼險惡用心!”

“就是就是。明明是豫王讓兒子縱火救走了方太妃,現在還要把臟水潑到皇上上,真是險狡詐!”

“哼,我看是野心,彆有所圖纔是。”

“……”

各種議論聲、揣測聲連著幾日都冇有平息,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作者有話要說: 大婚寫得真辛苦,還是繼續來渣吧~~(捂臉),,,m.. ...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