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家孩子早的七八個月就開口爸爸媽媽了, 晚一點的十個月也能發音了,可是廣志小朋友過了一周歲還是不怎麼說話,饒是淡定如傅家還是開始著急請醫生。
但是醫生呢就見怪不怪, 各項功能檢查結果出來后跟他們說小孩子語言屬于左腦發育系統, 有的小孩天生右腦比較發達, 比如他們兒學會走路比較早,那麼說話就會晚一點。
醫生的話安了一大家子,同時叮囑他們不要想著孩子什麼也聽不懂,說也沒什麼用,其實你說什麼孩子就會什麼, 要多做練習。
既然醫生都這麼說了,阮思嫻沒道理再每天憂心忡忡, 順其自然總會有開口說話的那一天。
在這期間,趁著孩子還沒學會開口自我介紹, 阮思嫻和賀蘭湘以死相,不準傅明予再“廣志”。
由于寶寶大名“定心”, 還是取自楚辭那句“定心則不, 廣志則不隘”, 傅明予倒也不算意難平。
沒了“廣志”這個小名, 阮思嫻給新取了“小星星”,既和大名遙相呼應,又鐫刻著記憶里的那場流星雨。
當然傅明予有沒有私底下過“廣志”就不得而知了。
日子在對小星星開口說話的期待中一天天過去。
但真到了開口說話那一天, 阮思嫻陷無限迷茫中。
那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早晨,一不小心多睡了一會兒的阮思嫻睡眼朦朧地往嬰兒房走去, 沒見到小星星, 往樓下看去,的兒正盤著小短坐在沙發正中間看電視。
旁邊張阿姨晃著瓶, 兒保姆則整理著小圍巾。
阮思嫻了個懶腰,盯著這幅畫面,心非常滿足。
然而就在手還沒垂下來時,的兒抬頭看向,甜甜一笑,開口道:“寶貝。”
嗯?
嗯??
阮思嫻的手僵在半空,盯著樓下那個一歲半的孩子,久久不能回神。
剛才是開口說話了?
說了什麼來著?
是“媽媽”嗎?
阮思嫻眨了眨眼睛,樓下那個小朋友朝揮著小手,糯糯地說:“寶貝,醒啦?”
嗯?
嗯??
什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就是。
別的小孩雖然從幾個月開始說單字,但到了一歲多還不見得能說出個主賓,而的兒一張口就開大?
但正當阮思嫻驚喜時,突然回過神來。
這句話好像很耳?好像昨天早上才聽過。
思及此,阮思嫻愣在樓上,旁邊兩個阿姨也目瞪口呆地看著小星星。
半晌,張阿姨疑地說:“上哪兒學的呀這是?”
旁邊那位專業的兒保姆不聲地往樓上看了一眼。
阮思嫻接到這道眼波,面無表地轉朝洗漱間走去。
傅明予單手撐著洗漱臺,下揚起,正拿著巾拭下頜殘留的泡沫。
他剛洗過澡,浴室里的熱氣還沒完全消散,暖黃的燈下,他低沉的嗓音從混沌的水聲中出來。
“寶貝,醒了?”
阮思嫻:“……”
拿牙刷的手頓了一下,埋下頭一句話也不說。
“怎麼了?”傅明予轉靠著洗漱臺,長迭著,饒有興味地看著阮思嫻刷牙,“誰惹你了?”
“你。”
“我又怎麼了?”
阮思嫻里含著牙刷,說出來的話全靠傅明予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