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下)
楊浩沒想到丁承業當年背部中箭,落糞渠競然沒死,可是面對這樣一個殘廢的乞丐,他真的是下不了手,這樣的結局,或許比殺了他,是更好的懲刮。
楊浩沉鬱著臉只是前行,見他神不愉,就連穆羽和馬碳也不敢多言,這書院甚大,到徘徊的士子也多,楊浩此去,是往靜心庵的,靜心庵是靜水月當年清修之地,自從趙義遇刺以後,壁宿從此下落不明。直至不久前,楊浩想起靜心庵,著人到這附近打探,才曉得此庵已改做寺庫廟,寺名就靜心寺,而壁宿就在此出家,此番巡幸江南,他正想去故人。
過秦誰河上一道木橋,人流本該稀了,可是前方偏偏有許多士子圍在那裡,偶有高聲,夾雜著子清脆的聲音。
楊浩眉頭一皺,慢慢踱過去,暗影侍衛早已搶先一步,將人羣開,爲他騰開一條道路。
到了人羣中向前一看,只見前邊是一所書院,青瓦白牆,小院朱扉,門梢上一道匾額,字跡娟秀,寫的是“蓮子書寓”。
門下三層的石階,一道淺淺的門檻兒,門檻前站著一個翠小姑娘,眉目如畫,俏臉緋紅,雙手腰,氣鼓鼓地瞪著面前這羣士子。
士子羣中一個老朽,面容清翟,三縷長髯,滿頭花白頭髮梳得一不芶,神很是叟爍。他穿著一件雲紋長袍,發挽道髻,慈眉善目,令人而生敬。這老先生捻著鬍鬚,不屑地道:“家倡導學,用心之良苦,陸某自然不敢非議。只是佛家有言,因文解義,三世佛冤,家倡導子識字學文,以解矇昧,卻不是真個要你們婦人如男子一般得立朝堂。
識字,使得。學文,也使得。諸如、等等,蓋因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爲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邪心,甚至舞尖弄法,做出許多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本分更好,所謂,男子有德便是才,子無才便是德。,就是這個道理了。
可你家先生教的是些什麼呢?哼!政略國策劃倒也罷了,就連俚曲小調、曲本雜藝也皆有所授,真是荒唐。五倫之中,男有別,男爲天,屬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男各歸其位,則天清地寧,子們要有才不顯,甘居坤位,謹守婦道,纔是道理。
你們先生教授些七八糟的東西,已是誤人子民,還敢妄言將來家必開科,以此盅世人,騙取束帽,老夫得見,怎麼能爲江南士林一匡正義,掃除邪妄。”
這老頭兒引經據典,濤涵不絕,聽得衆書生頻頻點頭,楊浩一瞧這老頭兒模樣,差點兒笑出聲來,陸仁嘉!這老夯貨,多年不見,居然又於江南復起了,難道江南士林不知道他在汴梁被罵到吐的糗事?
小姑娘氣的頓足:“呸,老不修,說的冠冕堂皇,一肚子男盜娼,你道我不知道你垂涎我家先生,兼施,用盡手段卻不能得手,這才藉詞報復!”
陸仁嘉的老臉騰地一下紅了,惱怒地道:“信口胡言,信口胡言,老夫年老德昭,於江南士林素有賢明,你這小娘子,竟敢如此辱罵老夫,真是豈有此理。你們看看,你們看看,好的一個小子,已然被那無良的先生教壞了。“
旁觀衆士子盡皆點頭,深以爲然。
楊浩見此景,不由暗歎一聲:“不知這書院的先生是誰,倒有一雙慧眼,看得出我倡開校,爲的就是有朝一日開科,讓子也如男子一般爲國家效力,只是看這形,雖然唐宋時候子遠較明清自仒由,要改變人們的觀念,仍然是任重而道遠吶。”
他唷然嘆息一聲,而出道:“若依我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