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的封皮已經有些褪,里面紙張泛黃字跡也有些模糊,但并不妨礙辨認。
陳屹翻開第一頁,上面只寫了兩行字,一行是一個對于他來說沒什麼印象也很久遠的日期,一行是他格外悉的一句話。
——2008/8/16。
——耳東陳,屹立浮圖可摘星的屹。
陳屹怔了幾秒,在一瞬間想起那個燥熱而沉悶的夏夜,想起那個溫吞寡言,連和他對視都膽怯的。
在得知阮眠曾經的喜歡后,他無數次回想著記憶里和有關的事,試圖從某個節點里找尋到這份喜歡的起源,可卻曾未想過,這世上有一種喜歡,做一見鐘。
他無關痛的一句話,卻是漫長歲月里經久不息的一次心。
陳屹忽然意識到手里的這本筆記是什麼,整個人像是被住了呼吸,捧著筆記本的那只手竟有些發。
他結上下著,指尖輕掀,翻開了第二頁,紙張發出細微的靜,而這一頁同樣也是龍飛舞的兩行字。
——2008/8/31。
——怎麼了。
陳屹對這個日期并不陌生,那是八中開學的日子,也是他曾經誤以為是和阮眠的初遇。
從一開始就走錯的路,在十多年后才重新找到正確的軌道。
陳屹又接連往后翻了幾頁,大多的日期和容對于如今的他來說,仍舊是細碎而模糊的。
那些他不知道的歲月里,所有的心和心酸,好像與他無關,可偏偏又和他有關。
他在的世界里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重頭戲,可卻只是無足輕重的一個配角。
來時悄無聲息,走時無人可知。
就好像二零零九年的一月三十日,在溪山寺許下“我與他歲歲長相見”的愿,而他只是潦草而隨便的希明天不要下雪。
還有二零零九年的九月一日,或許在為他將要出國而難過,所以這一頁的字跡才會有被水漬打的痕跡,可那個時候的陳屹,為出國忙得焦頭爛額,但偶爾還是會慶幸可以早日離高三的苦海。
十七歲的陳屹不知道,他的離開是為了學業而不得已的短暫分別,可在十七歲阮眠看來卻是再也不見的憾。
說不要再喜歡他了。
可下一頁,卻又出現一句,我對他的喜歡好像比我想象中還要多,我學不會及時止損,盡管想要喊停,可眼里仍舊全是他。
競賽失利,他放棄保送。
回歸枯燥單調的高三生活,他離開校園,從此與漸行漸遠,悲歡離合全都看不見。
拍畢業照那天,他祝高考加油,后來回贈一張“祝你高考順利,金榜題名”的同學錄。
想來那時候,應該不知道那是他給的同學錄。
散伙飯,他來去匆匆,沒能從江讓的言又止里,在紅著眼眶里,窺見一分喜歡。
盛夏,高考落榜回到以前的學校復讀,父母給他在平城最好的酒店擺謝師宴,觥籌錯間,他卻從未對的缺席到憾。
二零一零年的八月十七日,在熱鬧嘈雜的街頭,有一時間是真的想要將他放下。
希將那兩年停留在最好的那一時刻,所以才會在他將要出國的前一天,留下了這樣悲傷的兩句話。
——2010/8/29
——“暗很苦,像夏季的風,聽著很好,吹起來卻滿是燥熱。于是夏天結束了,我也不喜歡你了。”
——“陳屹,祝你一路平安,前程似錦。”
翻至這一頁的時候,陳屹倏地停了下來,他腦袋里出現一瞬間的空白,而后像是想起什麼,將箱子里那只破舊的老式手機拿了出來。
充電,開機。
在點開短信發件箱的時候,陳屹的指尖都在發,他不出意料的在發件箱里的看見了同樣容的一條短信。
收件人,是他。
陳屹間發,心中難平。
那一天對于他來說,再尋常不過,而那時候,他經常收到同類型的告白短信,以至于在收到這條短信時,他并未當回事,只當做是垃圾短信刪除了。
直至今日,在翻開這本日記時,在看見寫下那句“耳東陳,屹立浮圖可摘星的屹”的日期時,在看見那句“我又瞞著所有人喜歡了他一年”時。
他才意識到,自己當初隨手刪掉的垃圾短信,對于十七歲的阮眠而言,卻是一整個青春的結束。
阮眠從機場出來的時候,才看到陳屹半個多小時前給發了條微信,說是在停車場等,后面跟著的是車牌號和位置。
又轉而下到負二層,沒怎麼費神就看見了陳屹的車子,坐進去時,聞見車里有淡淡的煙味。
阮眠心中納悶,往陳屹那兒靠近了些,像小狗似地嗅了嗅。
陳屹低頭看見的作,抬手著的后頸,開口時,聲音有著不常見的沙啞,“做什麼?”
皺眉,心思很快被這聲音分去幾分注意,“你冒了?”
“沒。”他將座椅往后調整了些,又抓著的手說:“過來。”
阮眠乖乖解了安全帶,從副駕駛爬過來坐在他上,膝蓋跪在兩側,鼻息間那抹煙味卻也因為這個距離變得愈發濃郁。
抬頭,借著停車場昏暗的影瞥見他發紅的眼角,手指把玩著他襯衫上的紐扣,“你怎麼了?”
“沒事。”陳屹低頭和對視,腔里翻涌著極為強烈的難過,他竭力控制著緒,結不停上下,無聲吞咽。
阮眠有些無措,從未見過陳屹這個樣子,像是被很多負面的緒包攏著,無論怎麼掙扎也逃不了。
整個人如同墜了深沉的海底。
靠過去,臉頰著他的頸窩蹭了蹭,溫熱的呼吸一下又一下,仿佛和他的脈搏混為一。
良久的沉默后,陳屹著的后頸,聲音仍舊低沉沙啞,“對不起,我來得太晚了。”
“什麼?”阮眠抬起頭,看著他,那目晦深,卻帶著散不盡的難過。
間的默契總是奇妙又無解,像是一瞬間福至心靈,極快地否認道:“沒有。”
陳屹垂眼看,嚨像是被堵住,說不出話來。
“沒有。”重復了句,目專注的看著他,認真而緩慢道:“你能來,而我也還在這兒,就已經是很大的幸事了。”
這世上有那麼多的差錯,在彼此不曾擁有過的歲月里,我們曾經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