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正文完

100% / 97/97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皇帝自從服用過量丹藥中毒之后,曾被醫診斷壽數無多,多虧有攝政王遍尋天下名醫幫皇帝吊著命,才不至于山河崩,只是這樣也只能是幫皇帝拖著一口氣,卻不能令皇帝恢復從前。

忽有一日,有一個道士向皇帝進言,說皇帝寒,需要一個時出生的男子與皇帝婚沖喜,調和皇帝病方能痊愈。

道士所言,聽來本就是無稽之談,可巧合的是,攝政王的生辰八字剛好都屬,于是攝政王為了皇帝的龍安康,主犧牲小我,以男子之為皇帝沖喜。

而在那之后,皇帝的竟然真的一日比一日好了起來,漸漸也能上朝理政了。

其實已經過去這麼久,文武百們早就心知肚明,皇帝本就沒生病,所謂沖喜,也只不過是和攝政王兩個人在演戲罷了,可他們知道又有什麼用,難道還敢冒著丟了烏紗帽的風險去穿皇帝的戲碼?

皇帝演,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只能配合看戲,大家一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揣著明白裝糊涂就是了,只要不影響到他們的利益,那皇帝寵幸誰,又有什麼要的呢。

不過好在皇帝雖是個種,在政事上卻能稱得上是個明君。

這些年皇帝雖然稱病不上朝,但不管是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還是外、建設上,為一個君王該盡的責任,皇帝一樣都沒落下,將大應朝治理得井井有條,大有盛世之初的景象。

這些百們都看在眼里,所以就算皇帝行事有些荒誕不羈,也不算什麼大病,沒必要矯枉過正,說不定將來大應朝這段君臣之,也能和“斷袖分桃”一樣,為一段纏。綿悱惻的佳話流傳于后世。

又是一年春闈,距離沈映穿越到大應朝,已經過去了整整六載

殿試結果出來,三甲放榜,宮中照例要在興麟苑舉行瓊林宴來為新科進士們賀喜。

沈映做了六年的皇帝,心境早已和剛穿過來時大為不同,他也曾豪滿滿,以為通過科舉可以讓天下英才盡我轂,但經過這些年,再看這些新科進士,心境已變得平常。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個朝代的興衰,還是看坐在龍椅上的帝王是英明還是昏庸,若是遇到君主昏聵,就算賢臣能臣再多,也只能是懷才不遇。

若說大應是艘航行在歷史流中的巨,終歸他才是這艘巨的掌舵者,所以該是這些即將步場的新科進士更加慶幸能生在他景昌一朝才是。

沈映高高坐在臺上,看著臺下新科進士們一張張對未來人生充滿期待,想要在場大展抱負的笑臉,不過是舉起酒杯小酌一口,隨后放下酒杯,看了眼坐在他左手邊的顧憫。

他和顧憫為了大應朝能有如今吏治清明、太平繁華的景象,付出了無數心力,所以此時也只有顧憫懂沈映此時的心境。

顧憫似有所,轉過頭對上坐在高臺上的沈映的目,兩人遙遙相,同時微微一笑,一切盡在兩人這一笑中。

酒過三巡,沈映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對著臺下問道:“新科進士尚慶萬何在?”

立即有人從席間站出來走到沈映面前,下跪行禮道:“微臣新科進士尚慶萬叩請皇上圣躬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