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姝見杜和垂頭喪氣地回來了,立即猜出他和羅綺玉有了矛盾,解鈴還須系鈴人,這個局外人著急歸著急,卻不能管太多。
眼下當務之急還是問清楚蕭禧的事。
明姝讓杜和坐在瓜藤下的涼椅上,自己坐在對面,□□岫盛了些冰鎮的甘草水給杜和解暑,自己不敢喝冷的,能看上一眼也覺得解饞。
杜和別的不論,這點聰明還是有的,看著明姝,道:“你是不是要問我和恩公在蕭禧那里看到了什麼?”
明姝點頭道:“你既然明白,也別讓我費口舌了,快告訴我吧。俗話說了,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凡事不能讓夫君一個人頂著,何況咱們兩個雖比不上諸葛亮,比起臭皮匠還是綽綽有余的,你快說,咱們好商量商量。”
杜和道:“可是他不讓我告訴你呀。”
明姝道:“正是他不讓,我才悄悄問你。你那麼仗義,總不會舍不得說幾句話吧。到時候我看出什麼門道,沒法和他提,還要勞煩你,就說是你自己想出的,再幫我瞞他一回。”
杜和那晚一無所獲,心里本就有些不是滋味,聽這麼一說,也想在晏子欽面前扳回一局,道:“我只同你說,聽好了……”
隨后讓春岫拿來紙筆,他在紙上寫寫畫畫,把會同館和蕭禧房間的大致格局畫了上去。
“外面一道高墻,院一道矮墻,蕭禧的房間就在發現兇手足跡的東側矮墻向西百步開外的地方。蕭禧的傷口我沒能親眼看見,可是看過案卷上的描述,傷口在頸部右側,三寸長,出量多卻并不深。”
明姝道:“傷口在頸側還能留下命來,猜也能猜出傷口不會太深。頸部管構造復雜,刺客沒能傷及脈,這位遼國使臣真是福大命大。”一邊說,一邊比劃了一下,道:“記下來,兇是匕首、短刀之類的短銳。”
杜和笑道:“為什麼?”
明姝道:“長兵和短兵的使用方式不同。長兵主要用于揮砍、擊刺,三寸長的傷口相當于正常人四分之一的頸圍,擊刺很難造這麼長的傷口,只能是揮砍造的。”
將紙卷筒,擊打旁的花架立柱。
“比如我手中的就是一把長刀,順勢揮出,立即停手,由于長兵自的長度,刀尖還是會劃出一段很長的距離才能停下,造傷口,而且是斜線形。刺客突然襲擊,遇刺者沒有防備,如果用的是長兵,只要得手,絕對會留下較深的傷口。而短兵由于本短小,更靈活,同時,攻擊方式也變劈、劃,形深淺較為均勻的傷口。他自己怎麼說?”
杜和一一記下,道:“蕭禧遇刺時已經睡下了,沒看清兇手,更沒看清兇。”
明姝道:“這更能解釋了,如果當時是側臥,黑暗之中,循著聲音下手,本想割,卻只傷了頸側。”
杜和攤手道:“你說的有理,可是沒什麼用啊,京城里那麼多短刀,匕首、剃刀,甚至菜刀,還能一一排查不?”
明姝道:“當然有用。進會同館要除下武,刺客能帶著兵混進去,無外乎假扮會同館里的士兵。”
杜和道:“這些連我也知道。”
明姝道:“軍的兵刃是長刀,而護送使臣宋的遼國士兵不許重裝城,只許佩戴短刀防。”
杜和吸了口涼氣,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