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三位省委大佬的認可,在周一的省委常委會上,新的幹部調整方案隻稍作修改,就得到了通過,這不僅標志著,王思宇這位省委組織部長,已經順利地進了角,而且還預示著,兩位當家人已經默許了他這位調停人的份,這對於實現中央領導的意圖,有著非比尋常的重要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裡,王思宇又開始了他的考察之旅,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足跡遍及江南的各個市縣,由於吸取了以往的經驗,又沒有了告者,這次的微服私訪更加功,幾乎沒有人知道,那位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年輕人,就是江南政壇最為年輕的省委領導。
結束了基層考察之後,王思宇回到省委組織部,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在原有組織部的幹部選拔機制上,建立健全了幹部選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考察機制,完善競爭機制,強化幹部流制度,在用人選人的公信度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務必使得幹部選拔任用方面,公開明化。
當然,這部分工作的重心,還是在基層,若是了省委大佬們切割蛋糕的權力,只怕這項方案也就要無疾而終了,而在基層的推廣,就像是種下一棵樹苗,只要澆灌得當,就會茁壯長,終有一天能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只不過,新的方案推廣下去後,來自基層的阻力遠比想象中要大,非但一些平時工作自由散漫的幹部們不滿意,即便是一些工作勤勤懇懇的機關幹部,對新的方案也極不理解,在很多人看來,基層原本就是責任大,權力小,若是再加上箍咒,那這頭上的烏紗帽,含金量也就無意水了,因此,一些地方不出意料地出現了*行為。
面對這種困境,一方面,王思宇派省委組織部的幹部下去走訪談話,進行說服教育,另一方面,也在報紙上發表文章,進行宣導,可即便這樣,質疑的聲音還是如水般湧來,一些人利用網絡,對王思宇進行公然挑釁,其中一些含沙影的批評言論,讓他看了大為惱火,親自筆,寫了篇措辭嚴厲的文章,發到了江南日報上面,各大紛紛轉載。
這篇文章刊登上去,效果自然是出奇的好,頗有些太子一怒天下皆驚的意味,即便是省長張平湖,也打來電話,對他進行安,王思宇雖然出了氣,但也有些後悔了,不該如此衝,引發了太多關注,因此在解釋了一番之後,就苦笑著道:“現在乾點工作,真是困難,經常會引起外界的誤解和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