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正德番外

100% / 315/315

公元1519年, 正德元年。

弘治天子在位三十年而崩,傳位至長子朱厚照, 改元正德。尊張皇后為皇太后, 冊封元妃王氏為皇后,立元子載垠為皇太子。

二皇子朱厚煒得封蔚王,公主朱秀榮封太康長公主。

正德憐弟妹, 使他們長在京中孝順母親張太后,便在城中建蔚王府,令蔚王兼任國子監西學館提點,替自己主持編纂算數、農經、格致等泰西學科的書籍。太康公主的駙馬趙生是國子監譯字生,也跟著蔚王研究西學。

到了新朝, 閣老們依例都要辭一遍,天子依例要挽留一回。

弘治朝的首輔劉健于弘治年間便因年邁而主, 回鄉養老了。繼任的首輔李東弱多病, 便借此機會堅定地辭了,而剩下兩位閣老謝遷、程敏政年紀都在七旬上下,也到了該務繼任者的時代。

新朝也該選新閣老了。

閣四員滿額,三人閣也是常態, 不過如今閣不僅人,閣老們也都在弘治朝辛苦多年, 力不濟, 還該多選一位。

謝遷、程敏政會同吏部、兵部二尚書,大九卿,及五品以上科道言員共舉廷推, 公推了崔燮、楊廷和二人備為閣,并以張元禎陪上。

正德天子便指了崔燮、楊廷和以翰林院學士的閣。

李老師剛當閣老時,崔燮便掌地準備平倭,不過當時外有胡馬窺疆,有災荒頻發,不備這樣的條件。而今他自己當上了閣老,皇位上坐的皇帝又是好大喜功出名的朱厚照,他還用顧忌什麼?

當然是顧忌一眼沒看住,這熊孩子自己出海了呀!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當閣老不知愁事多。

崔閣老比當今所有臣子都知道朱厚照在歷史上的形象。在別人都以為又要來一位太平天子時,就謝瑛趕把錦衛巡察皇城的工作再安排細致些,巡邏人員中多多安不畏皇權的人。

出乎意料的是,這位新皇竟安安穩穩地在宮里待住了,竟沒打算和國舅們一起走訪邊關,看看北方的察合臺汗國。他仿佛繼了父親的沉穩,勤心理政,不輟早朝、經筵,常開日講。朝政之外,每天只看看邊報,按月翻翻新出的《塞上英雄傳》《塞上風云》就滿足了。

日子久了,崔燮終于敢相信,這位歷史上沒什麼好名聲的天子已徹底扭轉,不再好大喜功了。

他把力從朱厚照上撤回來,上書請太子出閣讀書。

正德天子從小著他的教育,知道他和別的先生不同,元子到他手里,不會像自己時般盡題山文海之苦,當下便允了奏章,又加他個詹事府詹事之銜,讓他總管東宮事務。

崔燮這三朝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