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婁圭獻策

15.9% / 227/1428

皇甫超博一聽到這個消息,就知道媧的作開始了,按歷史上的時間,設立西園八校應該是中平五年八月,但是現在提前到了中平三年,直接提前了兩年,看來後面的相關劇很快就會跟著提前了。

看到自己邊的皇甫超博一下子呆住了,婁圭連忙問道是否發生了什麼事,皇甫超博連忙將事都講給了婁圭聽,一聽完,婁圭輕嘆一聲道:「將起矣!」婁圭在一旁道;

皇甫超博問道:「以先生之見,我們該如何行事?」

「修政,練強兵,待天時!」婁圭悠悠的道;

皇甫超博點了點頭,目前而言也只有如此了,不過,還是將自己準備去混水魚的想法和婁圭講了一遍。對此,婁圭倒是覺得並無不可,誰都知道,作為遊戲裡面的頂級智力的NPC,對於朝庭裡面的那些事都是一清二楚的,現在宦和外戚的爭權已經越趨激烈,再加之靈帝愈加不如從前,還有就是士族在旁邊不停的煽風點火,總有一天會有激化的一天,到時候的肯定會有大變,不過,婁圭畢竟是NPC,雖然知道有變化,卻不像皇甫超博一樣肯定會在近期發生,不過,肯定是有很多好東西,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裡面應該是可以撈不的。所以對於皇甫超博的安排,婁圭肯定不會反對,相反,還要對於皇甫超博的安排做進一步的完善。

皇甫超博也不多說,馬上安排人將黃忠棗祇過來,一邊趁著等兩人的時間,將自已長社城、神鎮以及隆化鎮的所有況都詳細的和婁圭介紹一遍。聽了皇甫超博的介紹,婁圭才知道自己的這個主公竟然已經做了如此多的準備,心裡也在暗自慶幸,看來自己確實沒有看錯人。

等黃忠和棗祇兩個人趕到婁圭住的時候,皇甫超博已經和婁圭將初略的況都講得差不多了,當然,況還得問黃忠和棗祇二人。畢竟為了做婁圭的這個任務,皇甫超博這大半年的時間只有十幾天呆在了長社,其他時間都在到跑。不管是政方面還是軍隊方面都最悉的還是他們兩個人。

四個人都到齊了后,皇甫超博道:「兄長,子平兄,這位就是關西名士婁圭婁子伯先生,從現在開始,就是我的軍師了,雖然暫時沒有職務安排,但是從今開始,先生的話就是我的話,我不在長社的時候,長社的事務就由兄長負責軍務,子平負責政務,由先生負責協調安排。有任何事都可以由你們三人協商理,如若不能拿定主意,可以通過小靜與我聯絡。」

「諾。。。」三人齊聲回答道;

按下來,棗祇和黃忠分別將政和軍務方面的一些況詳細的向婁圭介紹一遍,向幾番下來,已經日近中天,皇甫超博又連忙讓酒樓安排一桌酒席送到後院,幾個人在用完酒席後繼續商討後面的安排,當然,說是說商討,其實是讓婁圭了解清楚況后,看一下他的想法。

在沉思片刻后,婁圭站起來,一邊在後院里來回走,一邊道:「公子,按照目前長社的況而言,並無須多大變,如果說有什麼可以完善的地方的話,有幾個地方圭有些想法,還請公子斟酌一下。其一就是之行,按照公子安排,是必會有一場,而我們則要在此間為長社撈取一些好,不知公子準備將目標放在哪些方面?」

「我想,宦和大將軍之間必會有一場爭鬥,以世家的態度而言,必定會站在大將軍一邊,所以宦肯定不會是大將軍或者說不會是世家的對手,所以我準備將首要目標放在張讓和趙忠的府邸上,如果能夠在世家和大將軍之前進他們兩個或者其中一人的府邸中,是錢財的收穫就可以讓我們很長時間都不用發愁了,至於別的地方,超博暫時還沒有想到。」皇甫超博道;其實,皇甫超博心裡還想著,像什麼武庫呀,裝備中心呀,只要我能夠弄到好東西的地方,我都會去看看的,還有就是那些大師級的工匠什麼的,肯定都會納到本公子的視線範圍之,只是這些東西肯定現在不能和你們講的。

聽了皇甫超博的計劃,婁圭點了點頭,道:「不錯,十常侍搜颳了無數民膏,我們去取些倒是無妨,但是按公子的安排,是二三十個武者和一百虎賁騎兵是不夠的,如果真的如公子所預料的那樣,雙方發生了衝突的話,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要想中取利的話,是這些兵馬是不夠的,一百多人放在若大的城中本就是倉海一栗,我們現在有衛級別兵馬兩百餘人,公子不僅要將他們都帶去,還要有一員將領帶數百兵馬在城外接應。還有就是圭等會去將九轉重生丹都煉製出來,將現在可以轉職的武者盡數轉職,如此也可增加些許勝算。而且,公子要謹記一個字——快。」

一席話講得皇甫超博連連點頭。

「此其一。其二,自今上即位以來,天災不斷,中平元年黃巾之后,更是人禍相連,此乃世將致之象,而長社地中原,雖經戰,但在公子治下幾年時間已經逐漸恢復往日之繁華。然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世所依者,無非錢糧二字,公子手中空有佳釀和良藥,卻不能善加利用,實屬可惜。藥品主要用於異人和我軍士卒,公子只需加大生產量即可,而佳釀特別是上等酒則主要為世家大族所需,但公子卻將此由異人售賣,實屬浪費,我們應該尋一家甚至是數家大商賈合作,如果作得當的話,每年可以為長社城增加數十萬金的收。」

得,你們都是妖孽,皇甫超博心裡念道,什麼都能想得到,要不是小鳥提醒我,打死我也想不出去找NPC呀,到底是去找誰呢?兩個家裡都有皇后哎。。。糾結中。。。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