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車一直向鎮牆轟擊了一個時辰,終於將鎮牆轟塌。隨著一片「轟隆隆」的聲音之後,鎮牆終於支撐不住,一段長約兩丈長的牆出現在了坍塌。隨著城牆的坍塌,李的中軍響起了進攻的號角之聲,接下來,早已經準備妥當的士卒朝著城牆缺口湧來。見此況,守在此的士卒在鎮一名武者的帶領下,按照事先計劃略作抵抗后,就裝作抵擋不住,朝著鎮潰退而去。此時,鎮外中軍的李等將領看到士卒終於已經順著缺口攻了鎮,不由得欣喜萬分,一邊命令士卒加進攻,一邊派騎兵四面城牆不斷巡察,防止鎮潰軍四散而逃。
李本來以為已方士卒攻鎮后,應該很快就可以擊潰鎮士卒然後打開鎮門將大軍引鎮,沒有想到從鎮牆坍塌到現在半時辰過去了,自己的士卒雖然還在不斷湧鎮,但是西面鎮門卻還是沒有的打開。要知道,此時,已經有近千的士卒從缺口湧了鎮,而這些士卒可不都是異人領主麾下的初級兵馬,其中有一半是自己從榮城帶來的中級以上的士卒。見此形,生謹慎的李將自己屬下一名親衛都伯領著自己屬下的五十名西涼鐵騎下馬從缺口進鎮查看況。
而在此時,桃花島鎮,一場屠殺正在進行。當滿懷希的董卓軍士卒從鎮牆缺口殺鎮,在他們看來一個城池的城牆被攻破就意味著這個城池已經為了他們的囊中之,接下來的事就是擊潰城數敢戰之敵,然後整個小鎮就為自己一行人的樂園了。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缺口裡面迎接他們不僅有敢戰之敵,還有一條不可能逾越的壕和牆。當前面的董卓軍士卒一鼓氣擊退斷周圍抵擋的守軍后,他們滿心高興的衝上了斷牆的缺口,但是眼前的一幕卻讓他閃目瞪口呆,只見等待在他們面前的斷牆下面並不是匆匆忙忙趕來布防的敵方士卒和因為城牆坍塌而驚慌失措的民眾,而是一條足有數百步長,寬約一丈的壕,而壕後面則是一條牆,若是在野外見到這樣一個人高的牆,他們都不會放在眼中,可問題是,這個牆前面是一條深約一人的壕,兩者一相加的話,足有兩個人高度的差距,而且他們現在本連最基本的攀爬的工都沒有的,只有自己手中的武。更令人覺得恐怖的是,牆後面還站著一排的弓弩手和數臺井闌。雖然衝上斷牆的董卓軍士卒出於本能都讓自己停了下來,但是他忘了自己後還有綿綿不斷隨而來的其他士卒。於是,衝進缺口的董卓軍士卒不斷的被自己後的同伴推進墳墓當中來。
站在牆後面的典韋,靜靜的看著從缺口不斷湧的董卓軍士卒,眼看著進鎮的士卒足有兩三百餘名了,典韋忽的舉起自己的右手,厲聲大喝道:「弓弩手,三組替,!」
話音一落,早已經分了三列的弓箭兵和弩兵,都舉起手中的弓箭和大黃弩朝著自己面前的董卓軍去。源源不斷的弓箭和弩箭如同瓢潑大雨一般,朝著董卓軍士卒直撲而來,這些進鎮的董卓軍士卒,就如同赴死一般,一波波的朝著面前的箭雨沖了過來,一波又一波,前赴後繼,源源不斷。
鎮的屠殺還在繼續,李的親衛都伯很快不領著自己的五十士卒衝到了斷牆之上,眼前的一幕讓他目瞪口呆,很快,他反應過來,沖著不斷前涌的士卒大吼:「撤退,所有人撤出去,快快快。。。」說著,又命令自己的屬下在這裡維持士卒撤退,自己迅速朝著李的方向跑了過去。他要將鎮的形以最快的速度向李彙報,至要先阻止士卒往這個陷井裡送死,至於後續的進攻,須要等到李作出安排后再做決定。
很快,在中軍的李得到自己屬下的報告后,這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已經上了敵人的當,難怪士卒攻鎮半個多時辰了還沒有將鎮門打開,於是連忙下令鳴金收兵,鎮牆已經被已方攻塌,也不怕鎮能夠在短時間填好,看來自己的進攻必須要有所調整了。看著麾下士卒終於從缺口撤了出來,李發現,短短的半個時辰里,竟然有一千多士卒被留在了鎮子裡面,不由得心痛不已,要知道,這些有近半都是自己麾下的銳士卒,遠非異人領主的士卒可比。李一邊令人重新整軍,一邊沉思著破敵之策,看來對方是想要死守小鎮了,稍作沉思之後,他就想到了應對之策,於是軍令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傳達下去。
「來人,傳令投石車上前二十步,從鎮牆的缺口方向朝鎮發起攻擊,將我們的石彈都給本將砸到鎮裡面去,本將就不信,他們一道小小的牆還能夠阻擋我數千大軍。命令從東南兩部各調五百士卒前來參與進攻,同時命令兩部在接到中軍的進攻命令后,全力攻城,不得有半分懈怠。命令李利,從親衛五百西涼鐵騎中調兩百士卒,下馬參加攻打。命令進攻的士卒攜帶攻城梯和盾牌,以刀盾兵為前鋒,長槍兵隨後,同時調本部兩百弓箭手同行,由刀盾兵掩護,沿缺口向兩側進攻,佔領缺口兩端鎮牆!」隨著李的一條條命令下達,各部士卒開始領命行事。看著屬下兵馬在條不紊的依命行事,李不由得中豪氣上涌,向自己邊的親衛道:「既然他們找死,那本將就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做堂堂之陣,傳令下去,攻下城池,裡面的財帛俘虜,本將不取一件,均分給一眾士卒!」
聽了中軍傳來的財帛俘虜任由大軍自取,底下的西涼軍士卒都士氣大振,以往攻城,董卓軍能夠攻無不克的原因就是大軍燒殺擄掠,無所不為,所以士卒均願意拚命,現在聽到中軍的將令,眾軍哪有不欣喜若狂,雖然這只是一個小鎮,但是搶掠這個事,就是比眼疾手快。有了這個命令,董卓軍更加士氣高漲,平日需要花費一個時辰才能做好準備的,今日僅花了半個時辰所有的兵馬都已經準備妥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