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超博也發現,越來越多的玩家出現在各諸侯的各位武將周圍,也就是意味著玩家對NPC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了,相對應的,NPC對於異人的態度也越來越好轉,從最初的抵制到現在的有限度的利用和控制,據說現在已經有人在NPC陣營中擔任都伯、屯將等中級軍了。
城外,最先趕到的孫堅和曹,但是因為他們兩人的士卒大都是步卒,等他們到城外的時候已經到了呂布大軍撤退後的第四天早上,而的大火也已經燒了兩天,兩人看著的漫天大火,不由得目瞪口呆。兩個人一商量,馬上就出現了分歧。曹建議馬上去做追擊董卓大軍,奪回被擄去的皇帝和百,孫堅則認為應該先去城救火,兩人誰也沒有能說服誰。於是就兵分兩路,曹帶著自己的八千大軍和追隨自己的玩家以及他們手下的士卒往西追擊董卓,而孫堅則帶著僅有的五千大軍和玩家和士卒進城救火。
遊戲還是按著演義的路線在走。
孫堅帶著手下進城后,都被城裡的形給驚呆了。昔日繁華的城現在到都是火衝天,有些一地方已經燒得只剩下幾還在冒黑煙的柱子了。
「傳令下去,清理出一條路來,我們要趕到皇城裡面去看看。該死的董賊,簡直是喪心病狂的惡魔。」孫堅沉著臉對著程普等人道;眾人齊聲應諾后,馬上就帶著手下的將士清理起燒一片廢虛的城來。
卻說曹帶著大軍一路前行,一路跟著董卓大軍的後面一直往著函谷關的方向而行。
函谷關,歷史上有三個位置。古關為戰國時期的秦國所置,位於今河南靈寶境,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之一。是東接,西達長安的咽,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古多場大戰都發生在此: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百萬,流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犯秦,「至函谷,皆敗走」;漢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日「函谷關大戰」都是發生在這裡,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秦關」。除此還有漢關和魏關。
漢關位於今河南新安縣東,西距秦關150公里。據靈寶市志記載,自漢室興起后,關中作為帝都,函谷關以東則為關外,以西則為關。人們都以自己為關中人為榮,樓船將軍楊仆,原籍為函谷關以東的新安縣人,別人都說他是關外人,他深不快,於是盡捐家資,於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新安縣東也建了一座關城,人們稱為「漢函谷關」。有了這座關城,楊仆也了關中人了。
魏關,位於靈寶市東北20公里,距秦關約5公里。相傳為三國曹西討張魯、馬超,為了轉兵馬糧草,命許禇在那裡開鑿隧道,築起關樓,因為距秦關不遠,又稱為新關。
諸侯爭霸的遊戲裡面長安和之間有三道關卡,從東到西為漢函谷關、秦函谷關、潼關。長安往東直至華縣城,再往東數十里便是潼關,潼關再往東數十里便是湖縣,再往東數十里便是秦函谷關,秦關再往東北十數里便是弘農郡治所弘農縣城,弘農沿黃河一路往東北數十里就是陝縣,也就是今天的三門陝市,再往東就是澠池、新安,而漢函谷關便是在新縣往東不到百里的地方,過漢函谷關才是進了河南尹地境。其中只的秦函谷關才是大型關隘,其他兩個都是只是中型的關隘。漢關就是中平元年漢靈帝時候設立的八關之中的函谷關。弘農郡應該是司隸境最差的一個郡了,整個郡主要縣城基本上都在這一條線上,其他幾個縣城都在山嘎嘎裡面。
此時的曹大軍已經過了漢關,但是一路上也沒有見到任何董卓的軍馬阻攔。再往前就到了弘農郡下的新安縣了。
曹洪見此況有點擔心的提醒曹,要他當心董卓大軍的埋伏,但此時被董卓手中的天子所吸引,本就沒有將曹洪的話放在心上,不過還是將自己跟隨而來的玩家士卒放在了自己大軍的前面。
一直到呂布退兵后第四天下午,關東諸候大軍才趕到了城外,大家都被董卓火燒的舉給震驚了。見城的大火漸漸已經熄滅,眾諸候除了跳起腳大罵一番外,別無他法。在他們認為,既然已經把董卓趕出了,那麼他們的事也就告一個段落了。雖然大家對於沒有得到繁華的城而懊惱,誰也沒有提到要去追趕董卓軍。於是,各方都把大部兵馬都安扎在城外,各自己帶著自己的幾千親衛進了的城,在城的司隸校尉府作為盟軍的總部,繼續他們在滎沒有結束的酒宴,一邊等著曹的消息,而玩家們則是將大軍安排在外面后,自己都跑到城裡尋寶去了。
諸侯大軍剛才不久,皇甫超博也帶著自己的七千多騎兵到了城外,因為他帶的都是騎兵,所以差不多是追著盟軍的屁來的,但是他沒有帶兵進城,於是直接從城北繞城而過,直奔曹的方向而去。在進虎牢關后,皇甫超博就想清楚了,自己此次會盟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現在所有的事就是撿了。
皇甫超博去追曹並不是為了救他,而是看看有沒有機會再俘虜一些西涼騎兵,還有就是沖著一個大將去的,那就是徐榮,可以說徐榮是歷史上極度被弱化的名將,就連在島國的三國類遊戲中,他都是一個打醬油的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