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

21.7% / 44/203

殷蕙忽然發現, 魏曕這人有點枉己正人,明明剛剛一進來就責備不該縱容衡哥兒玩墨水,結果這會兒他竟然自己上了, 一手扶著衡哥兒的肩膀,一手抓著衡哥兒的小手帶他寫字。

銀盞端了一盤櫻桃進來。

這櫻桃是從山東送過來的, 那邊的櫻桃長得好, 年年都會作為貢品上供,皇上念著就藩的三個兒子, 命當地員每到櫻桃時,分別也送一批去三位藩王那里,免得送到京城他再發往各地, 櫻桃壞在路上。

燕王收到櫻桃后, 命人放到冰庫存著, 每日分別給各院送一籃子, 按照一個主子一斤的份例。

櫻桃圓圓的, 個個都有銅錢那麼大,送到澄心堂后也拿冰鎮著, 要吃的時候用水洗一遍送上來, 清清涼涼的掛著水珠, 新鮮人。

殷蕙過手, 拿起一顆櫻桃剝開,去了核后再撕幾小塊兒,一塊兒一塊兒地送到衡哥兒前。

衡哥兒乖乖地張開,吃得津津有味。

基本上衡哥兒吃完一顆,殷蕙能吃兩顆。

這次殷蕙再喂兒子時, 就見魏曕看了一眼。

大熱天的, 他剛從外面回來, 面對這些酸甜可口的櫻桃,不饞才怪。

殷蕙朝兩個丫鬟使個眼

金盞、銀盞退下后,殷蕙又剝了一顆櫻桃,去掉核后站起來,遞向魏曕。

魏曕張開

殷蕙卻回手,一邊丟到自己里,一邊坐回椅子上,委委屈屈地斜了他一眼:“是想喂您,可一想到我花心思教衡哥兒認字,您卻又數落又瞪眼睛的,便不想喂了。”

魏曕倒也不是非要吃那櫻桃,只是,看出這種委屈樣,他沉默片刻,解釋道:“我以為你們只是在浪費紙墨。”

殷家銀子多,衡哥兒也跟著得了一筆滔天財富,魏曕很擔心這孩子會不會養一個紈绔。

殷蕙更不聽了:“在您眼里,我就那麼不懂事?”

魏曕抿

殷蕙看看窗外的天,從他懷里搶過兒子:“快用飯了,我帶衡哥兒去洗手,您慢慢用。”

衡哥兒還沒玩夠墨水,不過聽娘親說要吃晚飯了,小家伙就乖乖讓娘親抱走了。

魏曕看眼兩人的背影,再去看那盆櫻桃,忽然覺得不是不懂事,只是膽子越來越大,敢戲弄他,敢頂,還敢擺臉

右手沾到了衡哥兒手上的墨,魏曕心不在焉地用左手了兩顆櫻桃,第一顆吃著新鮮,第二顆便覺得平常起來。

猜測娘倆快洗完手了,魏曕端著盤子去了廳堂,正好看見金盞挑起門簾,衡哥兒扶著門框抬了出來。

“櫻桃!”衡哥兒開心地跑到爹爹邊。

魏曕手還臟著,讓母先照顧衡哥兒吃櫻桃,他去了室。

殷蕙還在等著洗手,剛剛一心兒子的小黑手了,需要銀盞換回水。

見到魏曕,垂下眼簾。

銀盞換了水,看眼三爺,識趣地退下了。

殷蕙彎腰洗手,余看到他走到洗漱架旁邊,突然朝出左手。

殷蕙下意識地往后躲,卻見魏曕展開的手心里,躺著一顆已經去了核的櫻桃。

看向魏曕。

魏曕:“賠禮。”

做錯事得罪了人,才需要送上賠禮道歉。

對于他這樣天生冷臉又惜字如金的男人來說,這般便等于向殷蕙低頭了。

殷蕙頓了頓,湊過去,輕輕將那顆櫻桃咬了過來,盡管夠小心了,還是到了他手心。

有些不自在,一邊默默嚼櫻桃一邊繼續洗手。

魏曕用左手卷起右邊的袖子,可右手是臟的,不能再,導致左手的袖口寬寬松松垂下來,就在此時,殷蕙突然拉下他的右手放水中,像幫衡哥兒那樣替他起墨來。

垂著臉,一縷細細的發從耳后落下,因為得用力,的側臉泛起紅來。

換了兩次水,兩人的手都干凈了。

“開飯吧。”干手,殷蕙朝外走去。

魏曕跟上。

母看到他們,笑道:“五郎連著吃了三顆櫻桃了,剩下的三爺與夫人都吃了吧,我怕五郎吃多了鬧肚子。”

殷蕙瞧著衡哥兒邊的果,終于又笑了出來。

櫻桃留著飯后吃,母怕衡哥兒惦記櫻桃,吃完飯就把衡哥兒抱走了。

殷蕙將櫻桃擺到魏曕面前:“我們白天都吃過了,您在外面風吹日曬的,多吃點吧,明早出發時戴上一兜,路上解。”

魏曕:“我不好這些,留著你們吃吧。”

殷蕙回想上輩子那十年,魏曕在飲食上的確沒什麼講究,好像飯菜好吃與否在他眼里都一樣,能吃飽就行。

“一天三斤,我與衡哥兒能吃多,您就當零吃,再說了,我聽說多吃瓜果能增白養,瞧瞧您,最近都曬黑了。”

殷蕙堅持讓他吃。

魏曕只好將剩下的大半盤櫻桃都吃了。

夜里殷蕙去沐浴時,魏曕走到的梳妝臺前站了一會兒,西洋鏡中男人俊冰冷的臉上,神莫測。

.

端午這日,平城的百姓們都涌去城外看民間的龍舟賽了,有人知道燕王府里也會舉辦一場賽龍舟。

因為要參加龍舟賽,魏曕早早就起來了,要去城河邊與西北護衛所的龍舟隊伍匯合。

殷蕙則帶著衡哥兒,吃完早飯立即去了徐王妃那里。

眷們都到齊了,徐王妃便率領眾人朝東華門走去。

城河環繞在燕王府、外兩重宮墻之間,在靠近城墻這一側,修建了多亭臺樓閣,岸邊垂柳依依,水面上荷葉連連,戰時用于防護王宮,平時則是一賞景的好去

東華門外的拱橋將城河東段一分為二,今日眷與孩們會在橋右一側的涼亭中觀賽,燕王、魏旸幾兄弟以及邀的員們則安排在橋左一側的涼亭中,男互不打擾。

早上的已經有些曬了,走在殷蕙前面的紀纖纖舉起團扇,擋住

殷蕙心愉悅地欣賞著水面,別看城河也是王府一景,但只有燕王可以隨意出城來河邊溜達,殷蕙也只有這輩子每月出府的時候,有機會遠遠地瞥一眼。

徐王妃與幾位夫人進了“清波亭”。

李側妃、郭側妃、溫夫人、崔夫人去了“流云亭”。

殷蕙三妯娌與一些夫人占據了“漱石閣”半邊水榭,另外半邊,由魏杉、魏楹招待幾位家小姐。

至于衡哥兒幾個小兄弟,都在徐王妃那邊呢,由母們牢牢看著。

耀眼的被亭蓋遮擋,微風送了水汽過來,清爽怡人。

殷蕙搖著團扇,微笑著坐在徐清婉左側的席位上。

在場的夫人們有的奉承徐清婉,有的奉承紀纖纖,只這邊冷清。

殷蕙也不在意,怡然自得。

魏楹突然領著一位妙齡走過來,朝徐清婉行禮后,笑著走到殷蕙邊,拉著那位給殷蕙介紹道:“三嫂,這是我表妹郭素英,見過你呢。”

在場的人都知道,郭素英是郭將軍唯一的兒,平時疼有加。

郭素英今年正是及笄年華,個子高挑,因為跟著家里的兄長練武而曬了淺

郭家是平城里僅次于燕王府的勛貴家族,殷蕙對郭素英也早有耳聞,卻是不記得兩人何時見過。

出茫然之,郭素英笑道:“三年前的中秋燈會,我見過三夫人,您陪在殷老員外邊,不曾注意我。”

紀纖纖笑著話道:“三年前的事,郭姑娘居然能記得這麼清楚,真是奇了。”

郭素英瞥一眼,沒有解釋什麼。

這事也不方便告訴旁人,包括表姐魏楹。

那年燈會,郭素英與三個哥哥結伴同游,本來兄妹間邊走邊說笑玩得很開心,突然三個哥哥都停了下來,呆若木地看著斜對面。郭素英順著哥哥們的目看過去,就見到了一位讓都久久難忘的人。

人挽著一位老者的胳膊走開了。

二哥三哥都想知道那人是誰,大哥見過殷老,便也猜到了那人是殷老如明珠的殷家二小姐殷蕙。

郭素英甚至想過,如果不是哥哥們去了戰場,回來時殷蕙也被燕王定了去,三個哥哥肯定會有一個要求娶殷蕙的。

殷蕙在郭素英神的笑容里看到了善意,所以,當二要求留在這邊陪一起觀賽時,殷蕙欣然同意了。

這時,河段中間的拱橋上開始有外男經過。

大多數殷蕙都不認識。

魏楹笑著給介紹:“這三位英姿颯爽的男子便是我的三位表哥,郭遼、郭遠、郭進。”

殷蕙不由地點頭,不愧是將門世家的子嗣,這三兄弟個個魁梧健碩,站在一起就更有氣勢了。

郭素英也幫忙介紹起來:“這三位分別是燕王府三個護衛所的指揮使,高震、馮謖、楊敬忠大人,后面跟著的是他們的公子。”

殷蕙據馮指揮使的容貌,認出了上輩子那個因為與魏曕比武而倒霉廢了的馮騰,見對方英氣不輸郭家三公子,殷蕙莫名地自豪起來,這都是的功勞啊,替公爹保住了這對兒虎將父子。

武將們抵達不久,橋上又經過了一波人,看形與穿著,便知道是文了。

殷蕙深知,這里面很多人將來都會因為從龍之功加進爵,所以看得目不轉睛。

然而魏楹、郭素英姐妹倆對平城的文們卻不太悉,倒是徐清婉、紀纖纖邊的夫人們,會出言介紹。

水榭里不斷響起子輕含笑的聲音,突然,隨著又一人上石橋,整個“漱石閣”中的眷都安靜下來,不約而同地遙著那人。

那是一位穿青衫戴布巾的公子,二十五六的年紀,形頎長偏瘦,面容俊而溫和。

如果說魏曕是一把充滿肅殺之氣的絕世名劍,此人便是一枚溫潤無暇的人間玉。

直到對方走下石橋,朝橋的另一側而去,殷蕙才聽見后有人道:“莫非他就是崔夫人的弟弟,崔玉?”

“不是員,又能來此,還生得那般容貌氣度,應該是了。”

殷蕙怔住了。

崔玉,這個名字聽說過,且印象深刻,但這印象不是因為崔玉乃燕王妾室崔夫人的弟弟,而是因為燕王登基稱帝后,崔玉作為替燕王出謀劃策的第一謀士,本該閣掌大權,卻因坊間突然傳出他其實是個太監的流言,竟然落發為僧,離京而去。

據說,燕王為此事嚎啕大哭,并緝拿傳播流言者,斬殺數十人。

這般如玉的公子,真的是太監嗎?

一只白蝴蝶忽地從邊飛過。

殷蕙去看那蝴蝶,卻見坐在旁邊的魏楹還追隨著崔玉的背影,素來豪爽笑的姑娘,此刻眼中只有一片癡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