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

28.9% / 66/228

第66章

66

這時,衛傅邊響起一陣嬰孩的嗚嗚聲。

“你來抱一會兒。”孩子娘道。

衛傅氣勢頓消,側接過還不到三個月的大郎。

本來城里這麼多人,王家人不讓福兒進城的,可實在悶了太久,之前由于懷著子,衛傅趕赴縣試、府試、院試,都沒有趕上,這次鄉試怎麼也要湊個熱鬧。

來了,王多壽和王興學也來了。

王多壽不打算參加這次鄉試,他中秀才都是走了姐夫說的‘捷徑’,算是取巧,他打算再打磨幾年,沉淀沉淀,補足自己的欠缺,等到那時候再來參加鄉試。

因為四人要的雅間,沒有跟其他人,等外面貢院大街人都散了,四人才離開酒樓。

回去的路上,福兒聽弟弟說,等到開考那日,衛傅要經歷一場更為嚴苛的搜裳不能帶里子,鞋子不能穿厚底,筆管必須為空,連蠟燭都得是空心的,發髻都要打開來檢查,帶的饅頭糕點都要掰碎了檢查,詫異不已。

“我還打算回去給你做些糕點帶上,那照多壽這麼說,你們進去一考幾天,吃什麼?”

“帶個鍋和爐子,煮點米粥?”

其實衛傅也不知帶什麼,在他來看,吃東西是次要,反正三天不死人。

“煮點粥可以。帶進去的米即使被檢查了,也不怕被毀壞,到時洗一洗,就能煮著吃。”王多壽道。

吃粥哪能行?”福兒皺眉道,“讓我想想給你帶點什麼,反正還有一天時間,足夠準備了。”

福兒回去路上就在想,等回去后,把吃飽了的大郎給孩子他爹,則先去了后院一趟。

后院的菜地,開春的時候,福兒就讓他爹給種上了。

種了當地時興吃的青菜,還專門隔了幾分,把之前從京里帶回來的種子都種上了。

尤其是那小紅椒,長得紅艷艷的,十分好看。

之前衛琦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還摘下來嘗了嘗,是福兒騙他是好吃的,這傻貨就去嘗,把他給辣得臉紅脖子,喝了幾碗茶才解了辣。

福兒去摘了些新鮮辣椒,又把之前曬干過辣椒找了一些出來,把剛才路過市集時,買的幾斤牦牛用井水泡上了。

衛琦剛從王家回來。

自打老爺子發現這家伙也是個力氣大的,箭也還不錯,就有意無意帶他練武。

福兒也不知爺是怎麼對這小子了一手,反正衛琦對老爺子是心悅誠服得很,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現在每天都要在上綁著沙袋,圍著村里跑,或是帶著沙袋上山去打柴。

此時衛琦渾熱騰騰的,顯然才跑回來,他來到福兒邊,看洗牛

“你這是打算做什麼好吃的?”

“做什麼好吃的也沒你份,給你哥帶進貢院的。”

衛琦瞪了一眼,但沒走,就杵著一旁看。

福兒把牛洗凈了,拿去灶房去切細條,再放點細鹽和胡椒腌上。

正好有個人可以用,就讓衛琦去給燒火。

衛琦一邊燒火,一邊道:“你把我當燒火丫頭使,等會這

菜做好了要給我吃。”

“你個饞貨,給你吃還不行?”

衛琦才不介意被不被說饞貨,只要給他吃就行,因為他發現他這個嫂子做菜很有一手,比起宮里的廚都不差,但凡只要做東西,都是他以前沒見過的,還好吃。

鍋里放油,因為是炸東西,就不能放豬油,而是要用菜油。

趁著給油加熱的功夫,福兒把配料準備好了。

等油燒到把筷子尖放進去,微微冒起小泡,牛就可以下鍋了。先把牛放進鍋里炸,因為牛里有水,鍋里炸得噼里啪啦作響,福兒躲得遠遠的,生怕被油濺到。

等鍋里不響了,用笊籬翻,炸得牛定型,就可以起鍋了。

福兒命衛琦轉為燒大火,很快鍋里的油冒起煙,再把牛下鍋炸一遍,這一次不能炸久了,在油鍋里滾幾下,撈出。

把多余的油鏟起來,留一些底油,放之前準備好的佐料進去煸炒。有辣椒、蔥、花椒和幾種大料,其中姜最多。

蔥可以出味,但加了蔥的菜不能放,所以福兒等蔥炸出了味兒,便把蔥挑了出來。

再把炸好的牛放進去煸炒,放鹽放糖放醬油,一定要把所有水分炒干了,多煸炒一會兒,再出鍋。

福兒盛起一大半,只留了大約一盤的樣子,往里加了些芹菜段,炒了幾下出鍋。

衛琦也顧不得燒火了,當即要過來吃。

福兒不讓他吃那一大盆的,只用小碗給他撥了點加了芹菜段的,先給他解解饞。

“剩下的這些中午吃飯時吃。”

福兒還沒忙完,打算再做一些牛醬。

這東西好做,配料都是齊的,至于主料則用娘腌的農家大醬。

還是把鍋燒辣了,多放油,等油燒得半熱時,把大醬倒進去煸炒,把大醬里的水分炒干,放切碎的佐料。

這次就不放蔥了,把佐料炸香后,把牛碎和菌子碎放進去煸炒,臨出鍋前放點糖提鮮。

福兒還打算做一些堿水面。

堿水面比普通的面能放,用油炒過了,可以放幾天不壞,不過堿水面要泡堿水,還要發面,一時半會做不好。

這時,丫過來福兒回家吃飯。

洗了洗手,下圍,端上那一盤子干煸牛,再把那牛醬擇了小半碗,上抱著大郎的衛傅,打算回家吃飯。

其實他們已經搬出來了,完全可以在家里做飯,這邊家里油鹽醬醋米什麼都有,但趙秀芬說他們人,福兒還要大郎,每次做飯都會順便把三人的一起做了。

福兒做的干煸牛,引起了一家人的爭搶。

丫和蛋倆小的,只可憐的分到一,因為太辣。把兩個小的被辣得直吸,還要吃,被兩家同樣也被辣紅了的大人訓了兩句,老實去吃飯了。

“這東西好吃倒是好吃,就是太辣了。胖福兒,你怎麼放了這麼多辣子?”王興學喝了一口酒,本想解解辣,誰知反而更辣了,不道。

其實遼邊也有辣椒,只是這里的辣椒沒福兒帶回來的種子種出的辣椒辣,而且也不像做菜時放得這麼多。

“要給衛傅帶進貢院,這麼做能放啊。二哥,你要是嫌辣,吃

這個牛醬,這個夾饃夾餅都好吃。”

王興學瞅了瞅放在一旁,看著紅黑紅黑,一直無人問津的小半碗醬,疑地挑了挑眉。

不過到底是親哥,還是相信妹妹的,當即拿了個饅頭,掰開了,夾了點醬進去。

口,就把王興學驚艷到了。

香味兒濃郁,中和了一般農家大醬的豆腥氣,有點辣,但不是那麼辣,剛好口,微微還帶著一不可思議的甘甜和鮮。

“這個醬好吃。”

一家人都忙去夾醬,連牛大花都學著孫子夾了個饃。

這里頭最睿智的要數老爺子,早在王興學說話時,他就夾饃吃上了。

都在吃,王興學卻發現了商機。

“胖福兒,你說這醬能放,一般能放多久啊?”

福兒微微一笑道:“娘做得大醬能放多久,它就能放多久,但前提是不能啟封,若是開封了,也就能放一兩個月吧。”

其實農家大醬吃的時候,也不能過多開啟壇子,不然就會壞掉。

一般都是舀上一大碗,吃上一陣子,等下次沒了,再舀出一大碗慢慢吃,所以若是存好了,能吃一年到頭。

“那就每一罐裝點,差不多一兩個月能吃完的量。胖福兒,你不覺得這東西能拿出去賣錢?”王興學道。

“當然知道,我這不是剛出月子,還沒顧上?我打算等過幾天閑了,就做些大醬先去賣,本來我打算先開個小食肆的,但大郎現在離不了娘,就只能先做點別的。怎麼,二哥你想找我合伙?”

王興學笑了起來,算是默認了。

他算是王家這麼多人里,最會鉆商機的人,黑山村有不漢子打獵,獨他知道打獵于底端,真正的銀子都被皮貨商給賺跑了,所以自己也做起來。

但由于本錢有限,剛開始做的時候,他只能有選擇的收皮子,還得算著收,因為幾兩幾十兩銀子,也就夠收幾張好皮子。

他是真正從收一張皮子起家的,漸漸到兩張三張,慢慢多起來,也就今年因為福兒拿了一筆銀子,連續奔波了一個多月,今年算是大賺了一筆。

除了還掉福兒投進來的銀子,福兒這邊分了兩百多兩,他分了一百多兩,連帶王興齊也有幾十兩的進賬,也因此今年王家的日子過得滋潤得很。

“這事等會兒我們下去說,大哥你也來。”

王興齊爽快道:“好。”

牛大花瞅了瞅幾人,道:“你們要是做生意,把你們二叔也帶上。”

老爺子敲了敲煙鍋:“吃你的飯,廢話多。”

牛大花當即不說話了。

.

不提這邊福兒和兩個哥哥談做生意的事,另一邊衛傅也該進貢院了。

不過這一次他進貢院和之前不一樣,因為福兒和兩個哥哥打算去貢院門口賣吃食。

會起這個念頭,也是出于機緣巧合。

之前王興學說吃罷飯和福兒商量生意,福兒是個手上閑不住的,就邊給衛傅準備吃食,便跟兩個哥哥商量。

商量中,王興學打趣福兒,說他有個朋友每次逢上貢院開考,就在貢院大門前賣帽子和鞋。

要問為何這種東西能在貢院門前賣?

這還要說到,貢院時是不能衫不整的,不然就是有辱斯文,不讓進門。

可當天趕去貢院的人太多,又是黑燈瞎火的,人人,自然就有人被掉了帽子或是鞋。

但這時你已經到了貢院門前,還能轉頭去買帽子鞋嗎?當然不能,可你衫不整又不讓進怎麼辦?

賣鞋和帽子,還賣符合規制的筆墨和硯臺,例如之前王多壽跟福兒提到的空心筆桿的筆,薄得塞不進小抄的硯臺,空心的蠟燭之類的等等。

搜子搜時,見‘可疑之’,會現場砸開來檢查的。

可破損的筆和硯臺沒辦法用怎麼辦?

于是就滋生出這樣的一門生意。

因為是獨門且不能缺的生意,考生不在門外補上,意味著三年白費,只能咬牙去買,所以這些東西也賣得極貴。

而這種生意不是隨便給人做的,一般都是守貢院的衙役或兵丁自己做,又或者給自家親戚做,反正得有關系和門路。

王興學這個朋友,就是有個親戚在建京衛里當把總,于是才能做上這門生意。

說是親戚,其實也要上供,所賺大半都要送給別人,但因為實在太賺了,即使上大半,也能賺不

“你做的這幾種吃食,又能放又好吃,要是能拿到貢院門前賣,肯定生意不錯。”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福兒當即挑起眉,王興學看看妹妹眼神,也挑起眉

兩人對幾眼,王興齊還在尋思弟妹在對看什麼,王興學突然道:“這事我得去問問。”

福兒道:“二哥,我跟你一起吧,我還想買點大料。”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