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二樓
劉林宗的臉微微一變:“你確定要跟元達說此事?”楊林子放下了手中的酒碗:“有何不可?”劉林宗嘆了口氣:“難道阿寧你不知道,會稽王在前日里被陛下降詔,錄尚書事,升為宰相,參與朝政了嗎?”楊林子笑著點了點頭:“度啊,你終于跟我肯說此事了
“但中央的朝廷權力,卻是落在你們太原王氏兩支,瑯玡王家,我們謝家,還有郗家,庾家這些家族的手中。
“此外上游的荊州,一向是桓家的地盤
“這些,都是我們先祖的努力與智慧的結果。
楊林子嘆了口氣:“以前皇權不振,我等高門世家聯手扶君,這樣有一個名義上的共主,也能避免一家獨大
“一直到二十多年前,桓宣武憑北伐之功,想要篡晉而立,被幾大家族聯手阻止,終于讓他未加九錫而先死
劉林宗咬了咬牙:“會稽王是和陛下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非同一般,現在又已是年元服,正是可以出來主事理政之時,但是他畢竟還是太年輕,而且結之人,并非國士,我很擔心他治國的能力啊。
楊林子若有所思地說道:“你的意思是,你的好妹夫會搭上會稽王這條線?”劉林宗嘆了口氣:“想當年伯父與文度公一起死頂了桓宣武,保住了晉國的江山社稷,也保住了司馬氏的皇位,從此太原王氏與我們謝家共朝政,而兩邊的子侄,也互為聯姻。
“為此,伯父甚至不惜得罪瑯玡王氏,令早年嫁王家的兩個兒離婚,而讓自己的兒嫁給了文度公的三公子王國寶,也是我的好妹夫!”楊林子笑道:“可是你們謝家萬萬沒想到,王家竟然出了這麼一個大活寶!真的是人如其名啊。
劉林宗苦笑道:“這世上哪有后悔藥可吃呢?誰能想得到太原王家,累世名門,居然出了王國寶這樣又貪又蠢的家伙,剛娶了堂姐,就向伯父手要,連尚書之職都無法滿足他的胃口。
“多年以來,我們各大家族雖然把持朝政,但畢竟有西朝(西晉朝廷)的前車之鑒,各家族無不是推舉一流人才為國盡忠,家族利益在這個北方胡虜橫行的年代,要讓位于國家利益。
“自王導王相公起,歷代執政家族莫不是讓位于更有能力的其他家族,而退保一方,期待族中有后起之秀,重返權力的中心
“但王國寶卻是打破了這一規則,他既無本事,又是貪得無厭,他想要權力不是為了國家著想,而是只是滿足一已之私。
“伯父早就看出他的品行,所以堅決不給他高重任,只是給一些散閑職,可沒有想到,此人能力不足,野心卻是,居然走了會稽王的路子!”楊林子嘆了口氣:“這就是你們的疏忽了,你們的眼睛只盯著皇后之位,卻沒有盯住會稽王妃!”“現在讓王國寶把堂妹嫁了過去,等于就是靠上了會稽王這顆大樹,而在朝中全無經驗的會稽王,得到了王國寶這個太原王氏嫡流家族的主投靠,自然也可以跟你們謝家分庭抗禮了。
劉林宗咬了咬牙:“所以,這回伯父雙管其下,一方面主稱病請退,去了會稽始寧的東山祖居,把朝政給了會稽王,以示無二心,另一方面,則讓我出鎮廣陵,招募兵強將,準備抗擊北虜,立下戰功,以向陛下顯示,國家,是離不開我們謝家的。
說到這里,劉林宗微微一笑:“當然,也離不開你們王家
楊林子點了點頭:“這回來了一趟京口,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刁逵不過是新附王國寶的一個走狗而已,就敢在京口重鎮如此囂張跋扈,真要是讓王國寶得了勢,那國家就完了
劉林宗嘆了口氣:“阿寧啊,這句話在我心里已經藏了很多年了,你真的這麼信任王元達,覺得會和他是一生的朋友嗎?”楊林子的臉一變:“度,我和王元達一見如故,時就是朋友了,結的時間比認識你還要久,對他的人品,我很清楚,你這樣說不太好吧。
劉林宗勾了勾角:“好像就連令尊也說過,你和元達非一生之友的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