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然舉起了一隻臂章。
這隻臂章,底襯是由藍、紅、黑三組,它的主圖案看起來就像是一把帶著閃電的利劍,劍柄是由“八一”兩個字組,字母“t”組了劍,而斜掛在劍上的英文字母“z”,當然就像是閃電。
“tz,是特種兩個字的首個拚音寫,它的意思是‘特種偵察’,夜鷹突擊隊,隻是為了出於建製規模保方麵的考量而采用的名字。實際上我們應該‘夜鷹特種偵察大隊’,或者‘125特種偵察大隊’。”
燕破嶽他們已經正式為夜鷹突擊隊的一員,他們已經有權知道自己的部隊況。郭嵩然做了一個簡短的介紹:“夜鷹突擊隊為團級建製,下轄四箇中隊,每箇中隊相當於一個營,中隊又下轄三個連級編製小隊,實際作戰部隊員編製爲一千二百人,再加上後勤、醫療、資訊自化等非一線作戰單位,夜鷹突擊隊總人數在兩千人以上。”
“至於始皇特戰小隊,實際全稱應該‘始皇’教導小隊。我相信大家都會明白‘教導’這兩個字的含意。十四個月後,你們訓練完,在為一名真正特種兵的同時,你們也會肩負起‘教導、表率’的作用。”
郭嵩然沉聲道:“特種部隊,是用高本、高投,換來小銳部隊的高戰鬥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作戰思想和中國的人海戰是背道而馳的。就因為這樣,中國的特種部隊起步要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我不怕自曝其短,直到一九七九年,我們的部隊還冇有國產狙擊步槍,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冇有一套完整而係統的狙擊手訓練教材。我們必須通過現有的資料,再結合部隊多年流傳下來的土辦法,一邊索著訓練,一邊對訓練教材進行完善補充。這樣的環境,使得同批訓練出來的狙擊手,能力參差不齊,本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所有人都在靜靜地傾聽,必須要承認,“教導、表率”這四個字,給了他們莫大的力。
“不僅僅是狙擊手,我們同樣在思索,什麼樣的部隊,纔有資格被稱為特種部隊。像電影《第一滴》中描寫的蘭波那樣,單槍匹馬就能對抗數以百計的軍人和警察,就是特種兵?還是說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稱為‘歐洲最危險男人’的黨衛軍特種部隊指揮斯科爾茲那樣,以全世界為舞臺,實施營救、斬首、綁架行,改變世界戰爭格局,就是特種部隊?”
說到這裡,郭嵩然轉頭看了燕破嶽一眼,顯然他清楚地知道,燕破嶽在邊境線上和那位印軍特種部隊校之間的對話,也明白燕破嶽為什麼最終選擇了進夜鷹突擊隊。
郭嵩然揹著手,在幾十名特種兵麵前,慢慢地踱著步子。他現在說的話,是他命組建始皇特戰小隊以來,一年多時間裡,一直纏繞在心頭,但是現在依然冇有找到答案的問題:“斯科爾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特種作戰專家,他的經典戰例,當然值得學習。但是我們必須要考慮,五十年過去了,人類戰爭形態正在隨著科技發展,尤其是核武的出現,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我們現在組建特種部隊,依然要效仿五十年前,那麼我們的,註定就會落後於世界。落後,就要捱打。這個用無數鮮驗證過的道理,在特種部隊中,同樣有效!”
“我們必須要像小馬過河一樣去不斷嘗試,我們也許會走很多彎路,才能找到正確方向,追上世界特種部隊發展的腳步。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傾儘全力榨你們每一分力量,讓你們每一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強,這個過程註定是痛苦的,承不了這份痛苦的人,可以隨時離開!”
全場一片肅然,冇有人選擇離開。
郭嵩然淡淡一點頭:“你們有一天的時間休息和整理個人務,從明天開始,你們的地獄式生活就開始了。領上自己的臂章,跟著班長進宿舍。”
始皇特戰小隊有四個班,班長都是清一正連級軍。在班長的帶領下,五十二名特種兵領到了屬於自己的“閃電利劍特種臂章”,排著隊走進那座三層辦公樓。
這幢始建於六十年代末的辦公樓,外表看起來其貌不揚,但是始皇特戰小隊選擇它為大本營後,據自需要,對它部進行了特殊改造。
一踏進辦公樓的大廳,燕破嶽首先看到的,就是幾從三樓直通到底的鋼柱,在遇到特殊況時,過嚴格訓練的特種兵,隻需要幾秒鐘,就能從最頂層直衝到樓下。除此之外,在樓道走廊側,還安置了一道半米多寬,就像是遊樂場中常見的鐵梯,隨著樓道盤旋而下,直接通往了大廳下方的地下室,人坐在上麵,同樣隻需要幾秒鐘就能直而下。在急理傷員,或者轉運資時,這條梯通道,也依然會高速而有效。
“在這座大樓下麵的地下室,有‘三防’功能,安裝了發電機和氧氣再生係統。地下室裡儲備的食和清水,足夠五十個人支撐三個月,就算是遭到核武攻擊,隻要能在警報響起時及時衝進地下室,就可能生存下來。”
班長在向燕破嶽他們介紹地下室時,語氣神態都很隨意。到了今時今日,超級大國之間發核戰爭的可能,已經無限接近於零,這套始建於六十年末的三防生存係統,也隨之失去了原本的戰略意義。郭嵩然在接手這座辦公室後,又將下麵的地下室重新啟起來,與其說是保護特種兵的生命安全,更不如說是通過這種行為,表達對那個特殊時代的一種緬懷。
跟著班長走進宿舍,燕破嶽不由得微微一呆。
除了孤狼被分配到單人房間,到校級軍待遇,其他人的宿舍……也許是為了儘快培養始皇特戰小隊員之間的悉和默契,始皇特戰小隊員居住的宿舍,原本明明都是被分隔開的房間,現在牆壁卻被直接打穿,形了一排猶如火車車廂般的貫穿空間。
二十多張高低鐵架床,著牆壁一左一右放置,整齊地排了兩列,形了一個能夠同時容納五十人居住的大型宿舍。
就連四名擁有上尉軍銜的班長,鋪位也在這間大宿舍裡。大家這樣同吃同住,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彼此悉,達到親無間的程度。
燕破嶽、蕭雲傑還有孤狼都被分到了三班,他們的班長,是一個三十歲出頭的上尉軍。他是在部隊中從基層乾起,得到部隊推薦後進軍校深造三年,完從士兵到軍的轉型後,又重新返回部隊。另外三個班長,也是相同的況,他們和那些通過高考考軍校,一畢業就已經是中尉甚至是上尉的軍相比,更加務實,也更懂得如何和燕破嶽他們這樣的刺頭兵打一片。
每個班加上班長,一共有十四人,也就是七張床鋪。宿舍裡早就劃定了每一個班占據的“地盤”位置,幾個班長帶著他們的部下,各自走到自己的領地。除了班長的床鋪,在每一個人的床上,都放著一個碩大的迷彩揹包。
這隻揹包裡,放的是燕破嶽他們為始皇特戰小隊員所配發的資。
臉盆,飯盒,飯勺,牙刷,牙缸,皂……這些最基本的生活資也不必多說,讓燕破嶽瞪大眼睛的是,他竟然在揹包裡翻出了四套迷彩服。
這四套迷彩服,除了有現在軍隊大麵積普及的八七式迷彩之外,剩下的都是使用了新型“數碼迷彩”技的新型製服。
所謂的數碼迷彩,就好像是把一張數字圖片在電腦螢幕上區域放大百倍,一個個不同的小方塊隨機無序組合,形了一片讓人看得稍久就會眼睛發花的平麵圖案。和八七式迷彩服相比,這種在七十年代末,被國陸軍率先應用到裝甲車偽裝領域的數碼迷彩,用了數碼畫素組合,過渡更和,更容易融山地、叢林和沙漠地形,對人類的雙眼欺騙力也更強。
由灰、綠、棕和黑組的四數字迷彩,屬於通用迷彩,它最大的特就是在什麼地形中使用,都有一定的偽裝效果,但是由於缺乏針對,樣樣能行,也是樣樣稀鬆,可謂“湊合湊合”闖天下。將來如果中隊製服再次大規模改良,這種通用迷彩,也許就會為主流。
第三套迷彩服是用土黃、棕、黑外加量的綠組的數碼迷彩,它應該是一套叢林迷彩,適合在春、夏、秋植被茂盛的三個季節,在山地叢林中使用。由於這種叢林迷彩服針對過強,將來就算可以批量生產,到本製約,大概也隻會在特種部隊中流通,而不會大麵積普及。
第四套迷彩服以淺黃、褐、淡綠、棕為主,又加了量的紅和黑,這是燕破嶽他們領到的唯一一套用六數碼迷彩製的迷彩服。如此複雜的隨機排列,形了一個個有象主義的幾何圖形。之所以運用這麼多的,就是為了打破人類雙眼的執著,讓特種兵可以在沙漠或者冬季叢林這些缺乏足夠蔽的環境中功潛伏。
“班長,咱們始皇特戰小隊都配發了這種最新型數碼迷彩服了,乾嗎還發這種土不拉幾、不就上捂痱子,遲早會被淘汰的八七式?”
蕭雲傑的話,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俗話說得好,由儉奢易,由奢儉難,有了更好的,誰還願意用大路貨啊。
三班長笑了:“一旦大規模戰爭發,我們很可能會和大部隊協同作戰,或者在軍營中臨時駐紮。如果我們穿數碼迷彩,那就是暗夜中的明燈,擺明瞭告訴敵人偵察單位,我們很牛,快調集轟炸機或者重型火炮群,來向我們開炮吧。”
三班長的解釋,讓在場所有人茅塞頓開。另外三套數碼迷彩,是在沙漠、山地、叢林等環境中蔽用的,而這套八七式迷彩,卻是讓他們蔽在普通部隊士兵當中的。這也算是小於野,大於市了。
除了四套迷彩服,燕破嶽還從揹包中取出一雙底部加有凱夫拉防彈材料的防刺高腰軍靴,四條展開就能把罩住的偽裝披風。
這些披風用氣良好的紗布製,分彆染了白、土黃、綠和黑,如果摺疊起來,也就是口罩大小,便於攜帶。它們的作用,是在一些極端環境中,輔助數碼迷彩服進行偽裝。比如說白的披風,適合在雪地中使用,黑的披風,適合在夜間使用。
蕭雲傑突然吹了一聲口哨,他從眼鏡盒裡取出一隻造型拉風的眼鏡,這是一款國製造,價格相當昂貴,質量早已經超過軍工等級的運眼鏡,它並不是隊固定采購的製式裝備,但是在很多描寫國特種部隊的電影中,卻都能看到它的影。
這隻遲早會被方列特種部隊裝備采購清單的民用運眼鏡,之所以會到國大兵青睞,寧可自掏腰包也要買一個,自然不是單純為了裝拉風那麼簡單。
運眼鏡對眼睛有一定的防護作用,在擊時迎麵吹來的風中,可能夾雜著細小的沙粒。如果吹進眼睛裡,尤其是吹進瞄準用的那隻眼睛,就算是過最嚴格訓練的特種兵,在短時間也會失去戰鬥力。訓練時遇到這種況休息一下就好,但是在敵我之間激烈鋒的戰場上,這一粒沙子帶來的往往就是死亡。
到了夜間,瞄準擊時,槍口迸濺出來的火焰,會嚴重影響一名士兵的視力,隻要多開上幾槍,眼前就會出現淡紅的疊影,而一款好的運眼鏡,通過防炫目功能,可以有效減槍口火焰對視力造的影響。
戴上這樣一隻運眼鏡,還可以增加眼睛對線變化的適應,讓特種兵可以在任何環境中保持最基本的戰鬥力。聽起來功能是很不錯,但是這種眼鏡的采購價,就高達一千元人民幣,就連國大兵都不能人手一隻,當然不可能在中國陸軍當中全部普及,如果燕破嶽冇有猜錯的話,這樣的眼鏡,甚至在夜鷹突擊隊都是稀罕件,隻有始皇特戰小隊獨家裝備。
防割揹包,防割手套,嵌在領部位,可以有效保護自己咽要害的防割鋼片,便攜式急救包,可以直接切割鐵柵欄的金屬繩鋸,就算是在水中浸泡幾百個小時,都能正常使用的取火工鎂棒,可以測量氣和海拔的多功能指北針……各種零零碎碎,在戰場上都有各自用途的裝備,林林總總加起來足有二三十樣。這裡的每一件裝備,都可以看出他們的隊長郭嵩然,為保護始皇特戰小隊士兵而做出的準備與努力。
這些裝備,也讓這批剛剛加始皇特戰隊的士兵,真切地到了特種部隊和他們老部隊的不同。或者說,發到手裡的每一件裝備,都在無聲地提醒著,他們剛剛進一個比老部隊更高級、更牛的作戰單位,如果不收拾好心態努力訓練,也許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去。
將揹包中的軍裝和一應件收整完畢,經過整整一晚上折騰,所有人本來應該腦袋一沾枕頭就陷呼呼沉睡纔對,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眼睛卻瞪得賊大,目在班長和幾個鐵皮櫃子上來迴遊移。
那幾個兩米多高的鐵皮櫃子,可是槍櫃。按道理來說,槍械不應該放在宿舍裡,但是看看他們這打一個超長版大通鋪的房間,似乎把槍櫃直接放在邊,也就不算太過突兀了。最重要的是,他們連迷彩服一領都是四套,看這架勢,槍櫃裡也應該藏了點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東西吧?
就算是幾個從基層走出來的班長,幾十號男兵目炯炯地盯過來看過去,心中也大有些吃不消,他們對視了一眼,由他們中間年齡最大的一班長開口了:“怎麼,想看看你們以後使用的傢夥?”
一群特種兵腦袋點得猶如小啄米,這一刻臉上的表,看起來要多萌有多萌。
每一個班都有兩隻槍櫃,那個兩米多高通漆綠,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大型保險櫃的槍櫃,裡麵放置的應該是自步槍和手槍,而另外一隻一米多高,明顯要低矮很多的是彈藥櫃,裡麵放置著子彈。
一班長在槍櫃的旋轉式理碼盤上輸碼,鑰匙,在他轉槍櫃上的把手時,警報聲突然在宿舍中響起,燕破嶽他們一開始真被嚇了一跳,可是旋即就啞然失笑起來。
警報聲是很淒厲,但是聲音卻並不響亮,隻要稍一留心就會發現,警報聲的來源,赫然就是他們麵前這隻槍櫃。
一班長鬆開槍櫃上的把手,警報聲就戛然而止,他又示範地轉把手,警報聲就再次響起,原來這個槍櫃上的警報機關,不分對象也無法解除,隻要轉把手裡麵的警報裝置電源就會被接通。你問心無愧、坦坦,自然是把這當蚊子哼哼,可是如果誰心有鬼,對這裡又並不悉,趁著冇人的時候進來,這突然響起的警報聲,就足以把任何人嚇得魂飛魄散落荒而逃。
槍櫃的厚度目測下來超過三十毫米,在近距離就算是用自步槍掃,也未必能把它打穿。槍械分為兩層,上麵整整齊齊擺放著十四支燕破嶽從來冇有見過的新型小口徑突擊步槍。在每一支自步槍的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支架,上麵擺放著大家都非常悉的五四式手槍,以及一把看起來像匕首,實則是槍械的九一式匕首槍,這玩意兒能填裝四發子彈,有效殺傷距離五十米,在大家都拔出刀子拚命時,絕對是出其不意暗下黑手的必備良。
五四式手槍,大家已經玩得不想再玩。九一式匕首槍,雖然在中隊中隻有量銳部隊才能裝備,但是大家都屬於可以裝備那個範疇,所以也冇什麼吸引力。所有人的目,都落到了那兩排靜靜斜躺在槍架上的小口徑自步槍上。
這款小口徑突擊步槍通為黑,采用了無托式設計,而且大量使用了工程塑料,看上去塑料極強,從外形上看,它徹底擺了中國武一直模仿蘇聯裝備的曆史,整個槍著濃厚現代氣息。
“這是一九年開始研製一九九五年定型的小口徑自步槍,使用五點八毫米步槍彈,有效程四百米,全槍隻有325公斤重,還冇有在公眾場合正式相,如果不是立特種部隊,我們也拿不到這款新槍。”
一班長猴子獻寶似的從槍櫃中取出一支九五突擊步槍:“我們已經在靶場做過測試,它在擊度方麵的表現值得稱讚。槍重量減輕,又使用了小口徑子彈,讓你們在離後方、執行非常規作戰任務時,可以攜帶更多彈藥。還有,你們冇覺得,這支槍拿在上,比拎著支八一杠要帥嗎?”
“讓我看看。”
也許是天生對槍械敏,孤狼明明在隔壁“兵宿舍”,在一班長賣弄新槍時,就聞聲趕來,分開人群走進來,用近乎搶的方式,從一班長手中接過了九五突擊步槍。
“八一式自步槍,火力兇猛,設計初衷就是為了要在戰場上將敵人一槍斃命;而這款小口徑突擊步槍,是以有效殺傷為主。在現代戰爭理論中,打死一個敵人,不如打傷一個敵人,因為打死一個敵人,敵對國家隻需要把帶回去,再給陣亡者家人提供一筆卹賠償就行;而打傷一個敵人,敵軍就需要在戰場上用三個人力,對傷員實施運輸和救治,持續治療費用遠遠超過卹金額,如果子彈對士兵造傷殘式重創,更會形長期消耗。從這一點上來說,這款步槍在設計之初,就走在了時代最前沿。”
平時孤狼一言不發,總是喜歡靜靜地坐在房間最暗的角落,隻要時間稍長就會忽略的存在。可是當拿到這款由中國設計製造,現在隻量裝備特種部隊的九五式步槍時,整個人都變了。那種因為全神貫注而形的旁若無人,那種業於專的卓越,讓上綻放出一足以讓任何人看得目不轉睛的燦爛。
“瞄準係統設計得不錯,概率擊時,目一接準星就能直接擊,適合在運突擊戰中快速使用。中、短距離命中率,應該超過了八一式自步槍。槍上有軌道,可以安裝學瞄準鏡和夜間微瞄準鏡,而且可以單手擊,非常適合特種部隊。”
孤狼一開始對這款步槍的評價非常高,但是當握住步槍,擺出擊姿勢時,卻微微皺起了眉頭:“瞄準基線過高,在戰場上容易暴;保險在機匣右下方,作不便;由於采用了無托式設計,槍前方的小握把,就顯得有些多餘,對我來說,寧可握著步槍前麵的護木,這樣在實戰中抬槍速度更快。”
孤狼從口袋裡取出一雙白手套戴上,又將一塊白布鋪到桌子上,一群人還冇有明白想要乾什麼,孤狼就開始索著拆解步槍。看到這一幕,剛纔還猴子獻寶、滿臉嘚瑟的一班長真的有些急眼了,他剛想開口製止,一隻有力的大手,突然從背後落到他的肩膀上。
郭嵩然對著一班長豎起左手食指,放在邊做了一個“噤聲”手勢,在郭嵩然邊,許拿著筆,正在飛快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孤狼剛纔說過的每一句話。
雖然這支步槍孤狼是今天才初次上手,但是憑藉過於紮實的槍械基礎形的類旁通,轉眼間就將九五式突擊步槍全部拆解開來,並將各個零件整齊地擺放到白布上。
“冇有空倉掛機係統,如果是經驗富的老兵,可以在戰場上一邊擊,一邊在心中計算彈匣剩餘子彈數量。可是換新兵,他們因為張,在戰場上頭腦肯定是一片空白,拿起槍就打,雖然我相信這款九五步槍的卡殼率很低,但是在戰場上對一個新兵來說,一旦步槍卡殼,他會直接判定是彈匣打空子彈,而去更換彈匣。”
孤狼拿起彈匣看了一眼:“彈匣采用塑料結構,為了保證機械度,被迫增加彈匣艙壁厚度,使得步槍瞄準基線過高。但是彈匣上這三個觀察孔,卻應用得相當不錯,不需要接專業訓練,略略掃上一眼彈匣上這三個觀察孔,就能大概估算出彈匣剩餘子彈數量,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冇有空倉掛機這個缺點。我認為九五式突擊步槍冇有空倉掛機功能是為了遷就彈匣工程塑料度不夠而做出的讓步。”
孤狼又從口袋裡取出一隻小小的鋼筆式電筒,將一個修表匠最常使用的單眼放大鏡戴到頭上,槍管、導氣裝置、護蓋、擊發機構、機匣、瞄準裝置、複進簧……每一個零件,都看得一不茍,當所有的零件都被仔仔細細從頭到腳地梳理過一遍後,又抓起了已經拆空殼的機匣,把手電筒的打進去,用放大鏡仔細觀看裡麵的工藝,看了半晌,再次把手進口袋,從口袋裡取出一隻多功能工鉗,用刀子在槍膛裡劃了幾下,似乎想要看看它的部材質是否過關。
看到這一幕,在場的男兵們麵麵相覷,不知道是誰發出一聲低歎:“真專業啊。”
一群男兵心有同地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