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姐妹(粉紅票360加更)

11.7% / 61/520

幾個上次來泅水的男孩分批地給來竇昭道謝,包括龐寄修在,而竇家的長輩卻沒有出現,竇昭知道他們怕被長輩責備,幾個人商量著把這件事給瞞了下來。

竇昭覺得這樣也好。

發生在祖母的田莊,竇家的人對祖母又有偏見,說不定會把責任推到祖母的上。

吩咐紅姑:“若是還有人來泅水,你就照我說的那樣去村里找幾個人在河邊守著。有備無患!”

紅姑迭聲應喏。

竇昭去看過妥娘后,請祖母幫找幾個丫鬟帶回去:“……我那邊沒有一個得力的人。”

祖母想了想,喊了四、五個適齡的小丫頭。

竇昭認出了甘和素絹。

此時兩人一個二丫,一個招弟。

竇昭留下了們兩個,改了名,親自教們兩個人規矩。

和前世一樣,甘機敏,學什麼東西都非常快。素絹沉穩,做什麼事都很周到。前世,素絹管著自己的箱籠,甘跟在自己服侍。

竇昭暗暗點頭。

進了八月,西府派人來接竇昭。

竇昭勸祖母:“您和我一起回去吧?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

“我不習慣住。”竇昭已經數不清楚祖母是第幾次拒絕了,“你別讓我不自在。”

竇昭只好又吩咐紅姑,不要讓祖母一個人,不要讓祖母那麼早起來去澆菜園子,不要讓祖母中午的時候去巡田……林林總總,啰嗦了半晌才啟程。

紅姑就對祖母道:“四小姐是真心想孝敬您,您這樣,會讓四小姐傷心的。”

“你知道些什麼?”崔氏不悅道,“壽姑如今還住在正房呢,我去了,住哪里好?”

紅姑默然。

竇昭回到家里,洗漱了一番,去給父親問安。

竇世英住在書房,竇明跟著王映雪住在棲霞院。

去的時候,竇世英正躬打理著院子里的花,王映雪拿了個裝了剪刀等的托盤在一旁服侍,竇明則躺在廡廊下竇世英的醉翁椅上吃著桂花糕。

看見竇昭,側過臉去,裝作沒有看見的樣子。

竇世英滿臉笑容地朝著直招手:“回來了,崔姨可好?用過飯了沒有?”

“崔姨好的。”竇昭說著,朝王映雪點頭,喊了聲“太太”,然后瞥了一眼父親心養著的幾株花,笑道,“沒想到您這幾株花竟然都掛了蕾,中秋節的時候應該可以開吧?”說著,彎腰其中的一株,“這是不是墨,可以開出黑花的那種?”

“你怎麼認出來的?”父親奇道。

竇昭忍不住笑起來,指了花盆:“您用繪了玉蘭花的羨瓷盆養著。”

父親也笑起來,手從王映雪捧著的托盤里拿帕子手,和竇昭往屋里去:“東院里真的只種幾株銀杏樹?”

竇昭的高祖父起這宅子的時候,竇煥和竇耀剛剛家立業,他盼著家業興旺,子孫昌盛,蓋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院子。宅子傳到竇鐸手里,除了中路的廳堂和正房,西邊的鶴壽堂和前面的書房、棲霞院等院子還住著人,東院全都空著,幾十年下來,保養得再好也腐朽的味道,竇世英閑在家里沒什麼事做,就尋思著孝期過后把東院推倒了重起。竇昭卻覺得到時候父親去了京都候缺,這件事不是丟給留在家里的王映雪,就是有可能是王映雪跟著他去了京都,把事丟給自己。丟給自己,自己實在沒興趣;丟給王映雪,以王映雪的眼,還不知道要起什麼樣子,還不如保持原樣不,因而建議父親只把東院修繕一番,重新種幾株花草樹木。

竇世英聽了竇昭的想法覺得兒好像在營造方面很有天賦,不時拉了竇昭討論東院的修繕之事,寫寫畫畫了快一年,還沒有一點工的跡象,這讓竇昭更加肯定自己阻止父親重造東院的決定再正確不過了。

路過廡廊時,竇世英停了下來,喊裝睡的竇明:“你姐姐回來了!”

竇明只得睜開眼睛,怕被竇昭看出來,還裝模作樣地眼睛,做出副睡眼惺忪的樣子含含糊糊地喊了聲“姐姐”。

竇昭全當沒看見,笑道:“我給你帶了些新鮮的棗子回來,等會海棠會送到你屋里去的。”

竇明不不愿地站了起來,曲膝行禮,給竇昭道謝。

竇世英看著很滿意地“嗯”了一聲,和竇昭進了書房。

竇明就跳了起來,拉著王映雪道:“娘,娘,您看竇昭,是什麼態度?見到您既不行禮,也不問安……”

王映雪別過臉去,聲音哽咽地道:“誰讓我是填房呢?”說著,用手背眼角,再轉過頭來的時候,臉上雖已沒有了淚水,眼睛卻紅彤彤的,“明姐兒,你爹爹最喜歡你姐姐乖巧懂事了,你以后要跟你姐姐多學著點……”

休想!”竇明咬牙切齒地道,不知道是說休想向竇昭學得乖巧懂事,還是說竇昭休想討了父親的好。

王映雪暗嘆了口氣。

這些年不管怎麼討好竇世英,竇世英都油鹽不進,只是一味地敷衍,但對兩個兒卻是十分的疼實在是沒辦法了,只好把竇明推上前,希竇世英看在竇明的份上能待好一點。

竇明話說得狠,可真的想和竇昭別苗頭的時候,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邊的丫鬟議論,知道母親想讓竇昭在祖父的喪事期間管著灶上的事,結果竇昭一句話,灶上從管事的媽媽到摘菜的小鬟都給攆了出去,現在灶上的那幫人全看竇昭的眼行事,只要竇昭往哪碗菜里多夾了幾筷子,第二天全家人都得跟著吃這碗菜。

竇昭還跑到三堂哥那里去要銀子,說母親四季的賞賜太要拿自己的銀子打賞邊的丫鬟、婆子,鬧得二太夫人了父親去問話,結果弄得現在母親一拿到外院撥進來的銀子,第一件事就是結算竇昭屋里丫鬟、婆子的月例,以至于竇昭屋里的丫鬟、婆子個個趾高氣揚的,本不把府里的其他丫鬟、婆子放在眼里,竇昭一句話,府里的丫鬟、婆子跑得比什麼都快,就差搖著尾在竇昭邊打轉了。

想到這里就氣得不行,沖著邊的丫鬟嚷著:“我要去找儀姐兒玩!”

府里的人自然不敢攔

立刻套了馬車送去了東府。

儀姐兒正在屋里換裳,幾個丫鬟圍著團團轉,淑姐兒則抱著個木偶坐在堆滿了裳的炕上等著儀姐兒。

見竇明進來,儀姐兒拉著竇明道:“你看我這裳怎樣?”

月白的銀條紗夏衫,蔥綠的馬面上鑲著繡青竹的襕邊,耳朵上戴了朵小小的赤金丁香。

竇明不由睜大了眼睛:“竇昭也有這樣的裳和首飾。”

儀姐兒頓時臉通紅,強辯道:“什麼時候有件這樣的裳,我怎麼不知道?”

淑姐兒也道:“五姑姑看錯了。四姑姑的赤金丁香送給我了。四姑姑的馬面是水藍的,繡著玉蘭花。”

這有什麼區別?不過是換了個,變了個花樣而已。

儀姐兒卻道:“是啊,是啊,我怎麼會和四姑姑穿一樣的裳。”

竇明目瞪口呆。

淑姐兒已不耐煩地道:“二姐,你還要多久?我都等你快半個時辰了。”

“好了,好了。”儀姐兒說著,最后在鏡臺前照了照,對竇明道,“阿七來了,我們要去六伯母那里,你去不去?”

們都去,當然也只能去啦!

竇明悶悶不樂道:“阿七來了,你們去六伯母那里做什麼?”

“阿七過了中秋節就會和鄔太太去京都了。”儀姐兒道把前因后果講給竇明聽。

竇明聽著神振,道:“京都可好玩了。到都是人……”

三個小姑娘嘰嘰喳喳地去了紀氏那里。

不僅畢氏在,鄔善和鄔雅兄妹倆也在。

們恭敬地畢氏行禮,和鄔氏兄妹互相見禮。

畢氏還是第一次見到竇明,笑著問道:“這位是?”

“是七叔的次。”紀氏道,“明姐兒。”

“原來是明姐兒。”畢氏笑盈盈地點頭,讓邊的丫鬟賞了竇明一塊玉牌。

儀姐兒、淑姐兒和畢氏第一次見面,也得了這樣的一塊玉牌,因此并不在意。

竇明卻覺得畢氏很喜歡自己,不然也不會賞東西給了。遂笑著對六伯母道:“我姐姐也回來了!”

六伯母溫地笑道:“我知道。剛才差人給我送了些新鮮的蛋和瓜菜。”

竇明氣餒。

竇昭好像從來沒有出錯的時候!

儀姐兒牽了鄔雅的手:“鄔祖母,我想邀了阿七姑姑去院子里玩。”

畢氏著竇明,有片刻的猶豫。

紀氏忙道:“明姐兒原來是養在二太夫人屋里的,后來七叔回來守孝,才接了回去。”

畢氏聽了笑道:“可不要跑遠了,也不要到鉆,仔細磕著、著哪里了。”

儀姐兒幾個連聲應是,跑了出去。

竇明遠遠地跟在后面,想著鄔雅的母親。

覺到畢氏是因為才不愿意讓鄔雅和們一起玩的。

可是為什麼呢?

母親說養在二太夫人那里是寄人籬下,很可憐,為什麼鄔雅的母親聽說養在二太夫人屋里后反而答應了讓鄔雅和們一起玩呢?

姊妹們,兄弟們,求紅票啊……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