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北上

7.6% / 41/543

“你之前不過是鄉野小子,現在突然為六品,個中況,你自己要掂量清楚!”朱元璋看著陳松,開口說道。

朱元璋這話說的很明顯,意思就是說,你是我提拔起來的,以后可不能做背信棄義的事,以后可要記住我。

陳松道:“臣這一切都是陛下給的,臣定然銘記陛下的恩,永世不忘!”

陳松連連保證。

“記下就行,對了,俺記得你在老家還有一個舅舅?”朱元璋忽然問道。

這樣的事本就騙不過朱元璋,所以陳松也沒有欺騙朱元璋的想法。

“臣確實有一個舅舅,做趙鐵繩!”陳松回道。

“這樣吧,過幾天俺讓人將他接過來,你的婚事也提上日程了,婚姻乃是大事,你父母早亡,那就得讓你舅舅主持大局!”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骨子里的小農思想異常的固,在朱元璋看來,婚姻大事就是父母之命、妁之言,陳松的父母沒了,那就必須將陳松的舅舅接過來。

陳松還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同意朱元璋的要求,而且,將自己的舅舅接過來,還能從朱樉的魔爪之下逃出來。

陳松回答:“一切聽從陛下的安排!”

朱元璋看著言聽計從的陳松,滿意的點著頭。

“老四說,要帶著你去一趟北平,你去還是不去?”朱元璋忽然響起這件事

陳松想都沒想,“當然去啊,反正在這里待著也沒什麼事。”

“那好,那你就趕準備準備,過幾天老四就要出發了,你們可要趕在過年前回來。”朱元璋安排了一些事后,帶著侍衛離開了太醫院。

朱元璋安排的事無非就是讓陳松多看著點自己的兒子,要是得了什麼病,就趕醫治。

別看現在的陳松馬上就是朱元璋的婿了,但在朱元璋的眼中,還是自己的兒子最重要。

送走了朱元璋,陳松來到了自己的班房中。

剛剛將房門打開,幾個打下手的學徒便跑了過來。

現在的陳松是整個應天府當中最有名的神醫,太醫院的這些學徒一提起是給陳松打下手,一個個激的不樣子。

最后,經過鄒和認真的挑選,終于挑選出了幾個干活麻利,頭腦靈活的學徒,給陳松打下手。

陳松帶著這些學徒,沒花多長時間就將房間清理完畢。

清理完畢之后,陳松坐在班房中百無聊賴。

在太醫院的這些人看來,陳松的醫很好。

雖然年齡不大,但是一是他們這些人需要仰的存在。

再加上陳松馬上要為駙馬都尉的傳言,太醫院當中的這些人沒有什麼事都不會去打擾陳松。

陳松坐在椅子上,胳膊肘放在面前的桌子上,雙手杵著下,打了一個哈欠。

“真是無聊啊,還不如待在醫館!”陳松昏昏睡。

在即將睡著之時,鄒和出現在陳松的班房門外,敲響了房門。

陳松抬起頭,道:“進來吧!”

鄒和推門而進。

見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陳松急忙從椅子上站起,問道:“不知院使大人前來所謂何事?”

鄒和笑瞇瞇的道:“老夫有一些問題想要和神醫聊聊!”

“院使大人上座!”陳松離開自己的位置,讓給了鄒和,自己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鄒和的對面。

坐定之后,鄒和開口道:“老夫非常好奇,神醫那天是如何治療腸癰之癥的,若是再遇見這樣的病人,可否讓我在旁觀看?”

陳松的臉沉了下來,這要是讓鄒和在一旁觀察,豈不是自

要是了,那還能落下好?

“呵呵,院使大人,不是我不愿意,實在是不能。

家父曾言,此法乃是我家安立命之法,不得外傳,還請院使大人莫要為難。”陳松推搪道。

鄒和接著道:“要是能將此法發揚大,對天下生民有著莫大的恩惠。”

鄒和還不死心,倒不是說鄒和覬覦陳松的這個本事,他說的話也非常有道理。

陳松搖搖頭,一臉為難,“還請大人莫要再說,家父之命難為!”

見陳松不愿意說出來,鄒和只好作罷。

“既然如此,那就不說這件事了。”

接下來,鄒和詢問了一些陳松其他的事,基本上以病癥為主。

不管鄒和問出什麼樣的病癥,陳松總能用后世的眼來看。

鄒和在醫上沉浸已久,但大都是以五行說為主,現在突然聽到了不同于這個時代主流醫學的理論,瞬間就像是遇到水的沙漠一樣。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看熱門神作888現金紅包!

......

陳松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實在是鄒和的問題太多,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吃過晚飯洗完澡后,陳松躺在床上,沒過多久便進了夢鄉。

第二天一大早,陳松起床,和昨天一樣,去太醫院上班。

走到半路,陳松遇到了從皇宮中出來的朱棣。

朱棣的馬車停在了站在路邊的陳松面前,朱棣從馬車上跳下。

“時間已經定了,后天就出發,俺剛才出來的時候已經給俺爹說了,你不用去太醫院了,你趕回去收拾收拾。”朱棣不停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回去了!”

陳松不覺得朱棣會騙自己,轉離開。

朱棣也上馬車,朝著校場的方向而去。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朱棣出發的時間如約而至。

不是出兵打仗,更不是定鼎國運,所以朱棣出發時的靜很小,只有他的大哥朱標前來送行。

在金陵城外,朱標騎著一匹戰馬,走在左前方,朱棣跟在朱標的后,至于陳松,在朱棣的側后方。

“這次去北平,爹的意思是想讓你先適應適應,免得就藩之后手足無措!”朱標騎著戰馬,異常的穩健。

別看朱標總是一副書生的打扮,可是弓馬同樣嫻

朱元璋的這幾個兒子,就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大哥,您就放心吧。去了北平,俺肯定會清楚現在北平是個什麼況。回去之后告訴爹,按一定不會給他丟臉!”朱棣拍著自己的脯,信誓旦旦的說著。

朱標點點頭,看向跟在朱棣后的陳松。

“到了北平之后,還需仰仗先生,若是四弟出了什麼問題,了什麼傷,還請先生盡力診治!”朱標語氣平緩,雖然份和年齡都要比陳松大,但卻沒有任何盛氣凌人,說起話來給人覺如沐春風一樣。

“殿下放心,定然不會讓燕王殿下傷!”陳松回道。

“大哥,就送到這里吧,俺先走了!”朱棣看向朱標。

朱標控制住戰馬來到旁邊,沖著朱棣喊道:“一路保重!”

“俺知道了!”朱棣沖著朱標的點點頭,一甩手中的馬鞭,控制著戰馬遠去。

考慮到陳松不會騎馬,朱棣的速度并不快。

陳松下的戰馬比較溫順,速度雖然不是很快,但是穩健。

朱棣這次將自己的燕山三衛全都帶著,燕王的大旗在隊伍中獵獵作響。

和朱樉不一樣,朱棣現在還不到二十歲,最是張揚之時,他回過頭,看著跟在自己后的軍隊,一時間升出舍我其誰的豪

陳松被朱棣派出來的侍衛保護在最中間,這些侍衛當中還有趙峰他們。

訓練的時間尚短,所以這三人剛剛學會騎馬,至于搏擊之還差點意思。

軍隊北上,因為人數眾多,所以隊伍行走的地方主要是荒野無人之地,防止打擾百姓。

從金陵到北平,這一路而去不知道多距離,花費的時間自然不

應天府的面積很大,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朱棣的兵馬才走出應天府。

過了長江,走出應天府,進了揚州府。

在明初,揚州府之地屬于應天府管轄,說到底,朱棣還是沒有真正走出應天府的地界。

揚州自古繁華之地,古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說法,可是如今,揚州府之地就像是荒野一樣,不敢說千里無人煙,但人口數量確實不多。

明初楊憲確實將揚州府治理的不錯,可是,幾百年戰爭的摧殘,哪里是一時半會就能恢復過來的?

“噔噔噔!”

清脆的馬蹄聲響起,一匹匹戰馬行走在青石板路上。

這里已經是揚州府城的外圍,馬蹄下面的青石板不知是什麼時候鋪設的,上面長滿了青苔,很多都已經破碎。

朱棣走在最前面,他看著四周荒蕪的場景,不停的嘆氣。

陳松跟在朱棣的后,放眼去,到都是一人多高的野草。

至于房屋,大多都是些殘垣斷壁。

野草叢中不時有野狼經過,至于野兔等,更是尋常。

路邊甚至還能看到白骨,雖然已經腐朽,但那慘白的痕跡,依然在訴說著這片土地上的苦難。

“以前聽大將軍徐達說,前元那些狗賊最喜歡棄耕放牧,將百姓殺了,埋在地里,充當料。

揚州府本來是繁華之地,可如今卻是這番景象,這都是前元造的孽。”朱棣一臉唏噓。

陳松沒有說話,靜靜的看著這一切。

陳松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改變世界改變歷史的話,兩百余年之后,這里將會重現這番場景。

陳松了手中的馬韁繩,暗暗發誓,一定要改變世界。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