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興二年的三月, 上巳節這日,梁武帝蕭衍率使臣團北上,與魏宣帝元熾會于豫州晉熙縣, 史稱晉熙會盟。晉熙會盟對魏梁兩國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此後梁武帝在世的數十年間,魏梁兩國都沒有再發過大規模的戰爭,為兩國百姓爭取到了長久的和平, 也為大梁文帝的中興之治締造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此乃後話。
在晉熙會盟以前,魏帝雖然力邀蕭衍于會晤, 但出于安全的考慮,蕭衍還是選了兩國的國境。且晉熙離也不算遠,免去魏帝的舟車勞頓之苦。
議定會盟的時間和地點以後,蕭衍又欽點了隨行人員。
沈約因為忙于婚之事,並未同行。蕭衍本要命蕭宏為監國皇太弟,但蕭宏只領監國之職, 堅拒皇太弟的封號。眾朝臣也以帝後春秋正盛為理由, 跪請蕭衍收回命。
蕭衍只得作罷。
他已經給元煥去信, 說明了頭疾之事。元煥也答應派老巫醫為他醫治。此前多虧蕭衍相助, 北魏的才得以平息,北海郡避免生靈涂炭, 元煥算還蕭衍一個人。而且有顧榮從中斡旋, 北上之事, 已安排妥當。但治病畢竟有風險, 蕭衍不能保證自己能夠活著回來,不得不將後事做一番安排。
出城這一日,恰好為上巳節,城里城外道路堵塞。
王樂瑤坐在牛車, 慨時真是過得飛快。這一年發生的所有事,就像走馬燈一樣在眼前晃過。而今,早已是是人非,從瑯琊王氏的貴,變大梁的皇後。去年此時,跟蕭衍時隔多年再次重逢,怎麼也不會想到,後面發生了這麼多的故事。
掀開簾子往外看了一眼,蕭衍正在跟蕭宏說話,王端騎在高頭大馬上,已經褪去了年的青,而有了幾分男人的穩重。柳慶遠這次也未隨同北上,蕭衍幾乎把最信任最得力的人,都留在了大梁,做好最壞的打算。
經歷了王家一連串的變故,王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長起來。
柳慶遠覺得王端已經能堪重任,所以把此次北上護衛皇帝的重責托給他。
昨夜,劉八娘向王樂瑤請辭。王樂瑤很憾沒能幫劉八娘找到那個孩子,但劉八娘說,余生會慢慢尋找。人只要懷抱著希,總能堅強地活下去。
王樂瑤私下曾托蕭衍幫忙找過,但時隔多年,找起來的確有些困難。
王允將此事理得很干淨,幾乎可以說不留痕跡。校事府查出來,唯一有些疑點的,就是陸氏生王端的時候,不在府中,而是提前到莊子上休養了八個月,無人親眼見生子。王樂瑤也去問過陸氏,陸氏一口咬定王端是親生的,線索也就中斷了。
無論王端的世如何,他以如今的份活著,對所有人來說才是最好的結果。出于私心,王樂瑤沒把此事告訴劉八娘。
就像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