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令菀瞧著周琳瑯俏麗的面容僵了僵,這才自在了一些。是以看向陸琮的時候,越發覺得順眼了。
還是自家人護著自家人嘛。
角翹翹,有些不大好意思的走了過去。
榮王穿著白綾寢平躺在榻上,臉雖然仍舊蒼白,可他素來是個子溫潤的男子,這會兒眉眼溫溫和和的,倒是陡然讓人生出幾分親切之。
榮王也是經過大風大浪之人,如今著這倆小姑娘,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貓膩——知慕艾的年紀,當真是讓人羨慕。
先前他欣賞周琳瑯,是因為端莊大氣,晉城無不稱讚。可對於姜令菀,榮王卻將當疼的小輩,覺得可直率,子坦,甚是招人喜歡。前者可為主母,後者卻更添平易近人。兒子會中意後者,榮王自然也沒什麼好驚訝的。先前他不慎弄錯,對姜令菀自是多了幾分歉疚。
眼下見倆小姑娘的神,榮王眼眸微亮,不得不為自家兒子到自豪。這般沉悶的子,居然還這麼招姑娘家喜歡,果真有乃父之風。
可如今孰輕孰重,榮王心裡自然有數。外人再好,也總得護著兒媳。況且他兒子是個護短子。
榮王看向姜令菀,和悅道:「璨璨昨日一直陪著嬋兒,辛苦了。」兒的子他還不了解?若是他出了事兒,肯定害怕慌,這時候最是需要一個陪伴的人。
姜令菀聽了,有些不大好意思,遂乖乖巧巧道:「我也沒做什麼……只是姨父出了事兒,我自然坐不住。」
榮王笑了笑,說了聲「好孩子」,雖然蒼白乾裂,眼眸卻顯溫和,甚是和藹,道:「我子無礙,你們的心意我領了。而且這屋子裡滿是藥味兒,難聞的很……」說著便看向自己的兒,「琮兒嬋兒,趕送璨璨和琳瑯出去吧。」
姜令菀在這兒待了整整一天一夜,今早若再不回去,只怕衛國公府的人都該上門來要人了。
可是周琳瑯,是剛剛才來的。
言罷,周琳瑯子了。饒是再如何的端莊,此刻也掩藏不了這惱怒的緒。先前榮王待疼有加,甚是欣賞,清清楚楚能察覺到。而且來榮王府的次數,絕對比姜令菀多得多,可今日榮王的態度,卻差點讓下不來臺——就是為了讓姜令菀心下舒坦些,就這般疏遠?
周琳瑯氣不過。這榮王府一家子,陸琮是這般,陸寶嬋是這般,就連這榮王,亦是如此。
周琳瑯心高氣傲,何時過這等委屈?咬了咬,這才沉住面同榮王行了禮,裾翩然,極快的走了出去。
榮王想著周琳瑯的面,暗暗慶幸。這小姑娘樣樣都好,就是太爭強好勝,明面上看著大方得,可實際上卻甚是在意。往日還好些,如今這眉宇間越來越明顯的戾氣,卻是怎麼掩藏都藏不住的。這樣的姑娘,實在是配不上大方二字。
無形之中,陸琮和榮王都護短的為出了一口惡氣。
姜令菀有些不厚道的心裡樂,微微含笑朝著榮王道別:「姨父,璨璨下回再來看您。」
陸寶嬋去送周琳瑯,而陸琮送姜令菀出府。姜令菀看著不遠周琳瑯窈窕纖細的背影,心裡舒服的哼哼了一聲。這人就是小家子氣,可至心裡舒坦了。
陸琮瞧著,淡淡一笑:「這下開心了?」
姜令菀掩面嗚咽。
這麼小氣,都被陸琮知道了。
陸琮抬手,一左一右將的小手撤了下來,說道:「你這點小心思,何時瞞得過我?……從小到大,什麼緒都寫在臉上,沒點長進。」
說著,便恨鐵不鋼的輕輕拍了拍的小腦袋。
喜歡誰,不喜歡誰,都分得清清楚楚,子就像孩子般直率坦誠。他喜歡這種格,可另一面又忍不住為擔心——這種格,若不是爹娘護得好,可是會吃虧的。
姜令菀覺得自個兒在陸琮的面前就像是沒穿服似的,樣樣都被看得清清楚楚,連頭髮兒都瞞不過他。姜令菀抬眼小心翼翼的瞅瞅他:「那你為何還護著我?」
陸琮一臉坦:「誰我天生護短。」
姜令菀笑容明,甚是滿意陸琮的回答:「我喜歡琮表哥的護短。」喜歡他護著疼著,事事想著。
陸琮聽了角一挽,說道:「好了,我送你回去。省得待會兒姨夫姨母擔心了。」
姜令菀「哦」了一聲,想了想,而後道:「琮表哥,你不用送我了,我自己會回去的。
陸琮也沒有勉強。畢竟他倆尚未親,該避諱的還是得避諱。陸琮著,忽然展臂把人抱住,嘆息一聲:「再過不久,這裡就是你家。」就不用回去哪裡了。
姜令菀笑笑,順手了他邦邦的胳膊,說道:「還不一定的。」
唔!
一說完,小屁|就被擰了一把,姜令菀疼得淚眼汪汪。
·
坤和宮
「太子,您不能進去!」坤和宮的宮婢見太子氣勢洶洶,趕忙將太子攔住。可太子的份擺在那兒,又是個大男人,哪裡攔得住?
此刻太子穿杏黃四紋龍錦袍,俊臉沉,額頭青筋突起,揮手道了聲「滾開」,又一腳踹來了前來阻攔的太監,這才火急火燎的闊步進去。
寢宮之,皇后穿著一襲華貴緻的袍,十字髻上戴著金璀璨的冠,一張緻無雙的俏臉甚是耀眼。只是再如何的貌,在承德帝的面前,終究是舊人,比不上那些弱的新晉嬪妃,一個個音若黃鶯,會邀寵獻。
聽到聲兒,皇后擰起了眉看向太子。
太子開門見山道:「皇叔的遇害之事,是不是同母後有關?」
一提那人,皇后心間一疼,臉陡然變了變,而落在太子的眼裡,便了心虛的表現。太子登時出了失的神,質問道:「為什麼?你三番兩次害陸琮也就算了,為什麼連皇叔都不放過?這些年他不過當個閑散王爺,對咱們有影響嗎?你為什麼這麼狠心?」
皇后霍然起,有些難以置信,音發道:「昀兒,你……你就這麼想你母后的?」
太子道:「難道不是嗎?除了母后你,誰還會做這種缺德事兒。這回若不是皇叔福大命大,就被你害死了——」
話音未落,皇后便忍不住心中怒火,抬手「啪」的一聲打在了太子的臉上。
清脆響亮的聲音在殿響起,皇後邊的宮婢連翹和太子後的元茂皆是神一,嚇得說不出話來。
皇后也是懵了,旋即睜大眼睛。
回神,忙抬手著兒子的臉,紅著眼道:「昀兒,疼不疼?母后是無心的……」
「夠了!」太子退後了幾步,說道,「從小到大,母后一直都是一意孤行。這宮裡人人就敬著孤畏著孤,可從來沒有一個人真正關心孤。看見孤,恨不得躲得遠遠的,生怕會出什麼事兒。好不容易願意接近孤的人,你都一一盤問。時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遊戲輸贏最是正常不過,你卻每每痛下殺手,被你害死或者因你致殘的人還嗎?陸琮只不過是命大,才無事,如今他為咱們大周立下汗馬功勞,是一等一的功臣,你卻這麼害他爹爹。母后,你做的一切,不是在幫我,也不是為我好,你是在我、在害我!」
皇后看著自己兒子悉的臉龐。這個素來同親切的兒子,心裡居然藏著這麼多的心事。皇后翕了翕,道:「可是……」
「孤不想聽。」太子眉峰冷冷,一甩袖,轉就走。
皇後子不穩,巍巍坐了下來,忍不住就紅了眼,一旁的連翹趕扶著,安:「皇後娘娘,這太子年不懂事,您別往心裡去。」
皇后笑笑。都快二十了,哪裡還年?他是當真這麼想的。在他的心裡,就是一個惡毒的母后。
皇后垂著眼,眼底有淡淡的青黛之。只有近伺候的連翹,才知道皇后一宿未眠,直到聽到榮王平安無事的消息,才稍稍鬆懈。
外頭,元茂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寸步不離跟著太子,瞧著他直奔宮門,這才急急問道:「太子這是打算去哪兒?榮王府嗎?」
太子厲聲道:「孤哪有什麼臉去見陸琮?」他步子一頓,抬頭看了看天,表有些委屈「……孤不喜歡這裡,孤想去找阿崢。」
元茂心裡「哎唷」了一聲,趕忙提醒:「可是薛姑娘去了寧州。」
太子一臉果決,字字鏗鏘道:「那孤就去寧州。孤不會放棄的。不願意進宮,避著孤,不就是喜歡自由自在的日子嗎?孤也是。不想嫁孤,孤就做倒門的上門婿!」
他潔自好,長相俊俏,會暖床又會賣萌,憑什麼不要他!
元茂嚇得都了。
·
周琳瑯回府的時候,安王府外頭正候著一輛藍綢馬車,若是往常自然會多瞧上一眼,可今兒在榮王府了委屈,心下惱怒的很,自是沒這閑工夫管旁的事。
周琳瑯被丫鬟攙扶著下了馬車,並未去見安王,而是直接朝著自己的住走去秀屏走去。
行至通往後院的小徑上,周琳瑯遇見了周滿月。
周滿月比周琳瑯小上一歲,是安王同一婢妾所生。周滿月雖是庶,足不出府,外面的人極知道,卻生得一副國天香的臉,上的穿著打扮雖比不過周琳瑯,可這張臉卻得清水出芙蓉,一雙水亮亮的大眼睛,明亮又無辜。
周滿月有些懼怕周琳瑯,趕忙換了聲:「姐姐。」
周琳瑯卻並未理睬。
周滿月死死咬著,委屈著,一聲不吭,直到周琳瑯遠去。
周琳瑯覺得委屈又惱怒,怕自己失了儀態,這才支開了丫鬟,獨自一人靜靜坐在涼亭上。看著池中的紅錦鯉,眼眶一,差點落淚。之後趕仰面,不讓眼淚落下來。
今兒去榮王府,榮王傷勢嚴重,周琳瑯自然不可能穿紅戴綠,可在裝扮上也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加上生得貌,這般去,自是多了幾分翩然仙之。
不遠的陸禮登時就看傻了。
陸禮今日是來求親的。
他見周琳瑯只有一人,曉得自己過去不合禮數,可到底還是忍不住,闊步走了過去:「琳瑯?」
周琳瑯聽到聲音趕回頭,因雙眸泛著水霧,看著面前之人,亦是約約模糊不清。瞧著那人的眉眼,頓時讓想到了陸琮,遂忍不住越發委屈了起來,鼻尖一酸,登時落了淚。
陸禮瞧著面上一慌,心都疼了,趕忙蹲下子與平視。他剛想說些話安,卻見子往前一栽,直接撲進了他的懷裡。
陸禮本就慕周琳瑯多年,只可惜他不得的眼。如今這般主投懷送抱,倒是令他有些詫異。可是,他捨不得鬆開。
陸禮將人抱了些,一時早已是氣翻湧、狂喜不已。
他抬手著懷中佳人的發,溫似水的喚了一聲:「琳瑯。」
周琳瑯死死抱著面前的這個男人,哭得梨花帶雨,彷彿是要將這段日子的委屈全都發泄出來。陸禮沒法子,只能擁著,任由哭個痛快。他不曉得了什麼委屈,只是他從未見過這般弱無助的模樣——在他的眼裡,素來都是高高在上,站在雲端上的。
而今日,他特意讓爹爹過來提親。他知道自己怕是沒這麼容易能娶到,畢竟晉城想娶的男子太多。饒是他是梁王世子,也沒有多勝算。可是他不試一試,總歸是不甘心的。
不遠是一排桂花樹,樹蔭下,站著安王和梁王。
安王、梁王瞧著涼亭中的一對璧人,倒是沒在意什麼禮數,只是覺得二人甚是匹配。安王暗下思忖許久,才緩緩開口道:「……這親事,本王同意了。」
兒的心思,他如何看不出來?只是陸禮這孩子,他信得過。
梁王也甚是滿意周琳瑯。畢竟這周琳瑯是晉城一等一的貴,日後進了他們梁王府,也算是面上有。
梁王比安王稍矮一些。因常年養尊優、大魚大,這肚皮吃得圓滾滾的,倒是增添了幾分福態。梁王笑笑,眼睛瞇兩條,歡喜道:「能娶到琳瑯這麼好的姑娘,是禮兒的福分。周兄,你放心,等日後琳瑯進了門,咱們梁王府闔府上下,定將當菩薩一般供起來,絕對不會讓一丁點兒委屈。」
這番話,自是有些打趣兒的分在。
安王看著自己的兒,眸中滿是慈。他只希順順遂遂,別像娘親一樣爭強好勝,最後害了自己。
·
姜令菀坐在馬車上,小臉疲憊的抬手了眉心。昨夜在陸寶嬋的雲棠院睡得並不是很踏實。金桔瞧著,遂道:「六姑娘還是歇息一會兒吧。」
姜令菀點點頭,這才闔眼小憩。
不久便到了衛國公府。
姜令菀回府先見了姜柏堯和周氏,周氏上下打量了一番,見兒面比之往常蒼白了些,忙叮囑金桔、枇杷倆丫鬟,務必將兒照顧得好好的。
姜令菀朝著玉枝院走去,恰好遇上了姜令蕙。
姜令菀就靜靜站在那兒,穿著一襲淡藍綉花襲襦,旁連一個丫鬟都沒有,彷彿是刻意在等的。
姜令蕙臉有些難看,見過來直截了當道:「我有事想單獨同你說。」
金桔、枇杷有些不放心。
姜令菀卻揮了揮手,示意們到別去。一個姜令蕙,也沒什麼好怕的。畢竟和姜令蕙從互相捉弄,每回都是姜令蕙吃得虧比較多,哭得鼻涕眼淚一把的模樣,都看膩了。
姜令菀和姜令蕙難得走在蓮花池旁,姜令蕙這才開了口:「昨日……昨日我靜水庵看了二姐姐。」
姜令菀怔了怔,倒是有些詫異,沒想到這姜令蕙對姜令蓉還是有些姐妹的。姜令菀看著的表,見與平日的囂張蠻橫截然不同,這才勾了勾,疑道:「三姐姐就同我說這個?」
姜令蕙搖搖頭,說不是。
的個子比姜令菀稍稍高了些,容貌在同齡的小姑娘中也算是出挑的,此刻一雙大眼睛泛著水,倒是多了幾分楚楚可人。翕了翕道:「二姐姐被送去靜水庵不久,就失蹤了,後來丫鬟和靜水庵的師太在山崖底下找到了。據說那時候,滿是,小被野吃掉了一截兒,模糊,出森森白骨……」
姜令菀臉刷白,有些被嚇到了。
姜令蕙一面說一面哭:「後來雖然保住了命,但是整個人算是廢了,而且神志也有些不清楚。昨兒我去看的時候,連我都認不出來。」說著,看向姜令菀,「我二姐姐不會無端端遭人毒手的,你說……是誰做的?」
這話說到這份上,姜令菀如何還不清楚——姜令蕙實在懷疑!
姜令菀努力平心靜氣,小臉略顯稚,可語氣卻是無比冷靜,說道:「你這子……遲早害死你。姜令蓉是自作孽,至於你說的這件事,我也是現在才知道的……誰人慫恿你去靜水庵,同你說這些,便是誰人不安好心。」
姜令蕙忙道:「不會的,良辰不會——」說了。姜令蕙睜大了眼睛,趕捂住。
姜令菀並不驚訝,道:「你我二人從小作對,可都是一些打打鬧鬧的小事兒,若要說什麼深仇大恨,都是自家姐妹,倒也沒什麼仇。可是你沒腦子,傻乎乎的被人利用,我瞧著也覺得可悲。」
姜令蕙卻淚盈盈,委屈不已:「可是我娘也是因為你才離開的。」
姜令菀道:「是。的確是因為我。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之前的事——是你娘先害得我,差點害我沒命。姜令蕙,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如今你弄出什麼姐妹深,想替姜令蓉討回公道,會不會太晚了些?你婚期將近,最好別弄出什麼幺蛾子,那虞四公子是個良人,你好好珍惜,日子自會過得滿自在,別隨意再被人當木倉使。」
姜令菀最了解姜令蕙的子,是個欺善怕惡的。這會兒蘇良辰在外頭了還不消停,想要慫恿姜令蕙同自己作對,怕是棋差一招了。
姜令蕙此人,自私得很,首先念著的是自己,其次才是旁人。再者這些年,同姜令蓉並無集,兒沒剩多姐妹,自然不可能為了而冒險。小人之心,心中自然想著,若是得罪了自己,自己肯定會報復。這麼想嫁個好人家,平日里再如何縱,再這個節骨眼上,也不會同自己對著干。
而事實上,姜令蕙的心思的確被猜中了。
略微低頭,想著方才姜令蓉那副模樣,第一反應是害怕,其次才是同。若是蘇良辰不同說,兒不知道姜令蓉會弄這般田地。可是……心中忿忿不平又能怎麼辦?同姜令菀作對嗎?可是怕自己會為第二個姜令蓉。害怕。不敢。
……良辰告訴,又是什麼目的?
姜令菀看著愣住的姜令蕙,轉回了自己的玉枝院。
可是一回去,滿腦子都是姜令蓉缺半截、滿是、森森白骨的模樣。
姜令菀嚇得背脊冒出了冷汗,沒做過什麼虧心事,可是再傻,也明白這件事肯定是因而起的。之後連著數日,姜令菀晚上都被噩夢驚醒,半夜醒來背脊冷汗涔涔,醒后不敢睡。小姑娘子弱,這一來一去,自是病倒了。
這一病,便整整病了一個多月。
姜令菀自小子骨好,這樣的大病,還是頭一回。期間陸琮、陸寶嬋、薛嶸,甚至周季衡都來看過。只是這一病之後,姜令菀再看鏡中的自己,臉頰兩側已經沒了那圓潤的,只下尖尖,眉眼烏濃,一雙大眼睛又水又亮,得驚人。
彷彿是胎換骨般,不再是當初於間的面容,而是一張俏俏的小人臉蛋。
至於陸琮,等到榮王傷勢恢復得差不多了,才奉旨出了遠門。不過這回並非什麼軍機大事,而是太子失蹤,承德帝派陸琮去尋。
晉城還有一件大事,才華橫溢的天之驕周琳瑯同梁王世子定親了。這梁世子陸禮雖然也是個才貌俱佳、份尊貴之人,可比起先前眾人揣測的太子妃,卻是差遠了。
衛國公府也有件喜事兒,就是姜祿親了,娶得是吏部尚書嫡次嚴二姑娘。姜祿親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了,等明年開春,便會派人去蘇府將蘇良辰抬進來。
臘月中旬,陸琮終於從寧州將太子尋回,承德帝大喜,重賞陸琮。
而姜令菀足足有三月未見陸琮,心下甚是想念,一聽到這消息,歡喜的從櫃里將做好的錦靴拿了出來。上輩子姜令菀的針線活不佳,這輩子起初有些不願,可到底還是狠下心學了。本就聰明,學東西也快,下了功夫,這雙錦靴自是做得像模像樣的。
這鞋面上,還專程綉了一對可的小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