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4章 上行下效

99.5% / 7040/7072

“你覺得能說服我?”陳曦看著張昭無比的平靜,而坐在對面的周瑜現在就像是個雕塑一樣,全程沒再開口。

“總得試試,而且我們也並不覺得能瞞住陳侯。”顧雍也開口說道,“更何況我們對於現有的飼料糧減產,並非是爲了對抗漢室的戰略,而是有了更好的選擇,陳侯,想必您也不是那種是非不分,不辨對錯之人。”

“好,我看看你們能拿出來什麼樣的理由。”陳曦不再多言,靠在椅子上,等待張昭等人能拿出來什麼樣的證據說服自己,畢竟有些事哪怕不同意,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更何況張昭也不是傻子,事弄到陳曦面前了,想要靠小手段糊弄過去,那就純屬是扯淡了。

真憑實據,詳細的材料對比這些纔是最重要的。

很快,蔡瑁就被諸葛亮派人帶到了這裡,而蔡瑁一看這個場面,就有些慫慫的想要離開。

“蔡將軍,有些事是必須要走一遭的,畢竟只有在陳侯面前將之前的事挑開說穿了,我們才能名正言順的做某些事。“張昭幾人皆是看向蔡瑁,而蔡瑁有些畏,但最後長嘆了一口氣,他就不應該在張昭那次試探的時候,給出那個回答,他媽的,真的要死人了!

我打孫策、周瑜?好想死!

蔡瑁最後還是被諸葛亮帶人按偏中立的座位。

“這是部分的材料證據。”張昭同樣派人去將證據攜帶了過來,順帶一提這也是周瑜不完全知道,但卻同意了減產大米的原因,因爲他們因地制宜的找到了替代品——西谷椰子樹。

“一公頃這玩意兒,能產出超過15噸的米。”張昭將相關的證據和資料給陳曦後,緩緩地開口說道。

西谷椰子樹,是一種很奇怪的棕櫚科植,其的標誌就是髓的細胞裡充滿澱顆粒,也就是說這玩意兒開始長的時候是樹,長大了就變了,而且這貨長到最後,髓的澱含量會接近90%,而大米的澱含量也就接近80%.

換句話說,這玩意兒之後是可以當飯吃的,西米之中的西米其實就是拿這玩意兒製作的。

而且相比於草本植的稻穀在產量上糾結於公斤和斤的時候,木本植的西谷椰子樹,直接按照噸算產量,所以在產出方面這東西是極爲逆天的,而且相比於稻穀需要耕細作,西谷椰子樹這種玩意兒,你放在那裡不管,什麼都不施,甚至是純粹野生的況下,一棵的西谷椰子樹也能掏出來幾十千克的澱……

當然,你要是沉迷於耕細作,良種培育,

這玩意兒一棵可以掏出來五百斤朝上的澱,也就是說單就產出而言,這玩意兒一棵良品的產出暴殺當前漢室一畝地稻穀的產出。

這也是東南亞地區的古代人不種田,也能靠在林子搞水果和西米活下去的原因,這玩意兒不管是從產量,還是管理上,都是非常逆天的存在。

相比於陳曦面無表,劉曄、糜竺、劉琰等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氣,糧食產量按照噸計算,這是什麼逆天的玩意兒。

“是真的嗎?”諸葛亮對著蔡瑁詢問道,這是他老婆的親孃舅,這年頭這是什麼級別的關係,你懂的。

“真的,所以我這幾年一船船的往這邊送西米,甚至我都不種,直接在島上收的這種東西,然後拉去加工,加工完運過來。”蔡瑁點了點頭說道,“自種的話,一公頃十幾噸我估計問題不大,而且這東西都不說種植和管理的難度了,這玩意兒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當你發現一棵產量很高,甚至帶氣的植株之後,你可以用這個植株的芽培育出更多的同類。“蔡瑁給諸葛亮直接了底,畢竟這是他外甥婿,外甥生的孩子,在脈上和孃舅是必然有清晰可見的關聯,所以給點準話是理所當然的事

諸葛亮覺到牙酸,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蔡瑁手上已經有這種東西了,產量高,好管理,還能讓良種自什麼無敵農業產品!

“我們減產的理由很簡單,改稻種樹!”張昭沉聲說道,“從產出上西谷椰子樹的產出更高,從管理本上,這個無需管理,種完直接解放,等時間到了收割就是,進一步解放人力,所以哪怕從人力的邏輯上講,將百姓從繁重的農活之中解放出來,都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