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與爾白頭〔大結局〕

100% / 42/42

翌日醒來時,已快到午時了,昨夜與自己云雨了不知幾次的男人早已去上早朝了。姚蕓兒眼眸低垂,著自己上一個個猶如梅花般的吻痕,臉頰便不由自主地發燙,剛支起子,披上衫,就聽聞外間的宮人窸窸窣窣,俱躬著子,捧著洗漱之前來服侍。

自從回宮后,宮里的人俱對自己畢恭畢敬,這種恭敬與之前的又那般不同,如今的這種恭敬中還帶著幾分敬畏,是打心眼里的敬畏,甚至自己偶爾一個無意間的手勢,也會讓這些宮人嚇得跪倒一片,連子都輕著。

而至于照顧溪兒和小皇子的娘嬤嬤,更是事無巨細,無不將兩個孩子捧在手心,生怕有個閃失。宮中上上下下的人都知曉,皇上一旦怪罪,便是掉腦袋的大事,如此,對皇后母子三人,簡直與服侍皇上一樣小心翼翼,與之前姚蕓兒為妃時,真可以說是一天一地。

姚蕓兒心頭知曉,袁崇武曾在帶著自己征討慕玉堂的途中,將自己旁的宮人全部杖殺,雖說狠辣了些,但終究是為他們母子樹立了威信。弱,即便有宮人怠慢,也自是不會說的,如今出了這事,那些宮人無須男人吩咐,都將他們母子供了起來。

想到這里,姚蕓兒心里雖然沉甸甸的,可終究還是有那麼幾分甜縈繞其中,知道無論他做什麼,也都是為了保護自己母子、對自己好,這便夠了。

梳洗好,娘與嬤嬤已將一雙兒抱了過來,眼見著兒漂亮可,兒子結實健壯,姚蕓兒角噙著笑窩,心里的,全是甜意。

待袁崇武回來時,溪兒剛見到父親,便向著他撲了過去,男人角含笑,一手將兒抱了起來,向著姚蕓兒走去。

姚蕓兒手中亦抱著小兒子,母子倆俱是笑瞇瞇的,尤其是姚蕓兒,更是笑靨如花,讓袁崇武看著心頭一,大手一勾,將他們母子攬懷中。

玉芙宮中,一家四口的歡聲笑語,久久不曾散去。

兩年后。

皇上一道圣旨,將中山王召回京師,為其主婚。

中山王袁宇如今已十八歲了,此番迎娶的正是當今皇后娘娘的外甥,被皇上親自冊封的淑儀公主。兩人的這門親事三年前便已定下,后因袁宇生母故,此事便耽擱了下來,如今三年守孝期滿,婚事便昭告天下,由帝后二人親自辦。

因著要辦喜事,宮里上上下下俱是喜氣洋洋。中山王袁宇當年因著生母安氏毒害皇后與太子,而被皇上貶至中山為王。中山地域遼闊,氣候溫暖,民風淳樸,產富庶,自古便被譽為詩書簪纓之地,文人墨客數不勝數。袁宇自中山為王后,便如魚得水,年紀輕輕,在詩文上的造詣極高,民間暗自稱其為“文王”,指其乃是文曲星下凡,又因中山氣候溫暖,他自子孱弱,在中山待了三年,竟將子養得健壯了不,面龐英氣,拔,袁崇武看在眼里,心頭甚為欣

婚事在鼓地辦著,姚蕓兒這些日子俱是忙得不得了,只想將兩個孩子的婚事辦得熱熱鬧鬧、風風的,大妞是的外甥,袁宇在心里更是一個好孩子,不得將所有好東西,全給了這對小夫妻,真心真意地盼著他們婚后能夫妻恩、和睦相

這一日,姚蕓兒將子哄睡,剛踏進前殿,就見宮人匆匆上前,對著自己言道:“皇后娘娘,皇上方才出宮了。”

“出宮?”姚蕓兒心下不解,問道,“皇上可曾說要去哪兒?”

宮人搖了搖頭,恭聲道:“皇上沒說去哪,只要高公公來傳了話,說是要晚些回來,要您晚間帶著皇子和公主先用膳。”

姚蕓兒輕輕“嗯”了一聲,示意自己知道了,那宮人行了禮,便退了下去,留著姚蕓兒一人在大殿中慢慢地踱著步子,不知何時,眸倏然一亮,終是想到袁崇武去了哪兒。

京郊,待袁崇武趕至時,正值傍晚。

“啟稟皇上,皇長子這三年來一直在墓園守墓,不曾踏出過園子一步。”侍從跪在地上,對著輦車里的人恭聲言道。

袁崇武聞言,面上并無任何表,一語不發地下了車,道了兩個字:“帶路。”

那侍從稱是,站起子,畢恭畢敬地在前頭領路,將袁崇武引至墓園。

安氏當日以戴罪之下葬,墓園荒涼簡陋,連墓碑也不曾有,在那墓園一旁,搭有一座窄小的木屋,便是袁杰素日守墓之時的居所。

袁崇武走近,就見墓前立著一道影,那影高大魁梧,從背后瞧著,與自己是那般相像。

聽到后的腳步聲,袁杰手中的掃帚停了下來,回過頭去,出一張微黑俊朗的面龐,眉宇間與袁崇武猶如一個模子刻出來一般,只讓人看上一眼,便知這兩人定是父子無疑。緣,是這個世上最為玄妙的東西。

袁崇武黑眸似海,不著眼前的兒子,父子倆三年未見,袁杰如今已二十歲了,昔日的稚氣早已盡數褪去,此時站在那里,亦沉著冷靜,見到袁崇武后,也不見其有毫驚慌失措,只俯下子,行下禮去。

“孩兒見過父親。”他的聲音渾厚低沉,頗有幾分滄桑。

袁崇武一個手勢,侍與侍從俱退下,墓園中,只余父子兩人。

“起來。”袁崇武淡淡開口,待袁杰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