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舊案再查(二)

20.2% / 177/875

杜九言睡了一覺醒來,小蘿蔔正陪著傅橋在家門看螞蟻,都是小蘿蔔在嘰嘰喳喳說話,「我娘說,螞蟻要安家,要群結隊才能活下去。」

「每一群螞蟻都有不同的氣味,它們呢都是通過氣味辨識自己同伴的。」

他說著,在傅橋上聞了聞,「就是這樣聞哦。要是氣味不對呢,就會為對方的敵人,很有可能被吃掉。」

傅橋抬頭看著小蘿蔔。

「是不是很有趣?」小蘿蔔眨著眼睛看著傅橋,他明明記得前一次見到傅橋的時候,他雖然沒有說話,但是神卻還是機靈,但是這一回看見他,就覺得……他好像更加悶了。

小蘿蔔覺得傅橋不說話也不回應別人,很有可能是和他姐姐死了有關。

傅橋又低著頭,繼續看螞蟻。

小蘿蔔嘆了口氣,聽到後傳來的腳步聲,他帶著哭腔喊了一聲,「爹啊。」

「嗯。」杜九言過來,也蹲在兩個孩子面前,小蘿蔔道:「爹啊,傅橋哥哥不說話,怎麼辦呢。」

杜九言看著傅橋,道:「他不說話你說話就好了,多一個人聽你說話嘮叨還永遠不會嫌你煩,多好啊。」

多和他說話,多和他流,多給他陪伴,時間長了傅橋應該會好一點吧?

杜九言大概能猜測到傅橋的病,可卻不知道如何治療。

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去干預他。

「好。」小蘿蔔點頭道:「那我可以給他讀詩吧?」

杜九言點頭,「可以啊,他只要不抵,你就給他讀詩吧。」

「爹啊。」小蘿蔔忽然撲過來抱著杜九言,道:「你一定要好好活著啊……沒有爹娘的孩子,好可憐啊。」

杜九言被他沖的坐在了地上,將他抱在懷裡,拍著,道:「放心,你爹我長命百歲。」

「嗯嗯。」小蘿蔔帶著頭,「你願意做傅橋哥哥的爹嗎?」

杜九言揚眉,想了想道:「願意啊。只要他願意,我沒有意見。」

「傅橋哥哥。」小蘿蔔看著傅橋,「以後我爹就是你爹了,你高興點啊。」

傅橋看了一眼杜九言,也忽然坐在地上,但並不說話。

杜九言失笑,傅橋的頭,又轉頭看著走過來的鬧兒和花子,道:「他大概會在我們家住下來了,以後就是你們的兄弟啦。我相信你們一定能照顧他,是不是?」

「嗯。」花子點頭道:「我做他哥哥。」

鬧兒也跟著點頭,「我也願意做他的哥哥。我剛剛裁了服,先給他做服出來穿。」

「我們都是沒有爹的孩子。」花子笑了起來,「但是小蘿蔔有娘!」

小蘿蔔了眼淚,笑盈盈地點頭。

杜九言盤坐著,若有所思。好一會兒起道:「我要去一趟衙門,你們在家裡玩兒,晚上不用等我吃飯了。」

「爹啊,你去哪裡吃啊,要不要給你留點飯菜呢。」

杜九言擺手,「不用。」

杜九言去了衙門,江書吏看見道:「有些日子沒來了,是沒錢打點了?」

杜九言在書架上翻著卷宗,「您都不出門的嗎,一直待在這屋子裡啊?」

江書吏點頭,「外面有什麼好的,哪有這裡自在。」

「高見。」杜九言回道:「世道紛紛,唯有讀書最清靜啊。」

江書吏嗯了一聲,接著埋頭謄抄卷宗,杜九言翻了一本卷宗細細看著,等一會兒江書吏想起來抬頭去找,杜九言已經走了。

……

蔡氏在兒子死了以後,夫君在衝擊之下當場就暈了過來,沒過半個月就去世了,料理完後事后,的兒媳弔死在自己的房裡。

短短二十天,兒子,夫君還有兒媳相繼沒有了。

蔡氏病了足足半年,若非有娘家的嫂子和弟媳對好,將接回家住了兩年,現在定然也是一堆白骨了。

兩年後,好了一些,就搬回到自己家裡住。

院子不算小,但是一個人住著,就顯得很空曠,蔡氏經常一個人坐在院子里發獃,想著當年一家人都在時的景。

「人活著,也是沒有意思。」蔡氏找了紡車,坐在院子里咯吱咯吱地紡紗,忽然,院門傳來敲門聲,去開門,喊道:「是小豆子來了嗎。」

小豆子是兄長的孫子,怕寂寞,所以經常帶著自己的朋友,一群八九歲的孩子來這裡玩兒。

許多孩子吵吵鬧鬧的,一天就過的很快。

蔡氏將門打開,看著門外的男子一愣,「這位公子,你……找誰?」

「請問。是蔡婆婆嗎?」對方問道。

蔡氏點頭,對方一笑,拱了拱手,道:「我有事來問一問您,不知您可有空?」

「進來吧。」蔡氏迎著年輕進來,端了兩把椅子放在院子里,又泡了茶,「你、問什麼?」

年輕打量著院子里,又看著蔡婆婆,道:「我來問問六年前,馬易的案子。」

「你是府的人?」蔡氏問道:「案子、案子不是已經結了嗎,你、你為什麼現在問。」

年輕人淡淡地道:「我來了解一下當年的況,您將您知道的都告訴我,或許……我能幫您。」

「怎……怎麼幫?」蔡氏有些激,目灼灼地盯著年輕人,激的手細微地抖了起來,「我、我家只有我這個老婆子,除此以外一無所有,你、你要是想要行騙,你、你會失的。」

「既然沒東西給我騙,那婆婆就給我說說當年的事吧。」年輕人道。

蔡婆婆猶豫了一下,清了清嚨,道:「當年,當年我兒去嚴府,本不是夜他家的,而是嚴智那老賊讓我兒去的,他家的側門都是虛掩著的。所以我兒才能輕易進去,卻沒有想到、沒有想到他們居然將我兒……打死了!」

提起往事,蔡氏又哭了起來。

「您從頭說,不要著急。」年輕人道。

蔡氏哭了一會兒,斷斷續續將當年的事說了一遍,等說完不確定地道:「當年知道這些事的人,都是嚴府的下人,那些人有的死了,有的送去遠的莊子里,還有的人賣掉了。」

「你要想找,很不容易!」蔡氏道。

年輕人含笑道:「婆婆不用擔心,事我會看著理,等開堂審問的時候,需要你去的話,會有衙門的人來找你,若是沒有,到時候也會有人來告訴你結果的。」

年輕人說著,拱了拱手告辭出去了。

蔡氏在門口站了好一會兒,覺得像是做夢一樣,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再難睡,第二天將這件事告訴自己娘家的兄弟。

兄弟當下就道:「這怎麼可能,誰會好好的給你翻案,當年咱們告了那麼多回也沒有人理,現在無親無故的,哪有人管這閑事。」

蔡氏點了點頭,覺得他們說的對,就又哭了一會兒,將此事放在腦後去了。

……

城外的隆安寺新址落十多年,香火一直很不錯,柳氏心裡慌的時候,就會進廟裡來上一炷香,聽半個時辰的唱經,便去後面的禪院要一間禪房安安靜靜抄一頁的經文,再回家。

九月初七,柳氏聽完寶殿的早課誦經后,便去了每日都去的禪房,抄經文。

留了婆子在外面,在桌前坐下來,剛鋪開紙張,一抬頭就看到杜九言站在面前,嚇了一跳,道:「又、又是你。」

「嚴夫人。」杜九言在對面坐下來,拿起嚴夫人昨天來抄的經文,「我以為夫人您是在抄《心經》或《地藏本願經》呢,沒有想到是《楞嚴咒》啊。夫人心裡很害怕?」

柳氏握著筆,神很激,「你想幹什麼?」

「《楞嚴咒》,夫人求什麼呢?」杜九言問道:「是消除厄難,消除牢獄,還是求子抑或求長壽?」

柳氏冷冷地道:「杜先生,你的年紀也不過和我兒子一般大,卻用這樣的語氣和我說話,為堂堂訟師就是這樣目無尊長嗎。」

「說起您兒子,您不是沒有兒子了嗎。」杜九言看著柳氏。

柳氏面一下子白了起來,盯著杜九言,「你來,到底想說什麼?」

「我來和夫人您談一筆買賣。」杜九言道:「一筆只要您膽子大,就能擁有全世界的買賣,讓您下半輩子無憂無慮,再也不用抄這些經文讓自己平靜,消除一切厄難的買賣。」

柳氏盯著,「什麼買賣?」

……

縣衙中,桂王接到第三封信。短短幾日功夫,府衙的這位李大人,已經給他送來了三封信。

語氣上,一封比一封犀利骨急躁。

桂王的架在高高的桌案上,將信隨手丟下桌子上,看著喬墨道:「這李大人一個五品小,哪裡的底氣,天天寫信威脅我?」

「爺。人家也不是威脅您,人家是威脅劉縣令。」喬墨道。

桂王冷哼一聲,「我現在就是劉縣令!」說著喝了一口茶,瞇了瞇眼睛道:「等爺把手上辦好了,就去會會這位李大人。」

喬墨應是。

「爺,」顧青山在外面道:「杜九言來了。」

桂王迅速將腳拿了下來,抓了桌子上的文書平鋪開,又將筆沾了硃砂在文書上圈圈點點,忙裡閒地回道:「讓進來吧。」

顧青山角抖了抖,垂頭出去。

「大人!」杜九言負手進來,打量著桂王,「這青天白日的,您這麼用功努力啊。」

桂王放了筆,鼻樑很辛苦地道:「本既然做了劉縣令,當然就要將手裡的事做好。幹什麼,你是有什麼困難來求救嗎。」

杜九言斜靠在他的桌案上,眉頭一挑,似笑非笑地道:「準備好了嗎?」

「準、準備什麼?」桂王一抖,離了就想到那天公堂上,杜九言人家小大夫手的事,他慢悠悠地將手往後收了收。

杜九言白了他一眼,「大人是準備將嚴長田在這牢里沒名沒分的關一輩子?」

「你有辦法了?」桂王看著

杜九言點頭,勾了勾指頭,「過來,我告訴你。」

桂王乖巧地往前湊了湊,興沖沖地瞪大了眼睛,求知若地看著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