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藥廠開業

2.1% / 143/6657

張斌規劃的工業區,終於有一棟廠房修建好了。

工業區就建在饅頭嶺下的平地上,佔據了六百多畝地的面積。

這些土地都是屬於村裡的,不過,都被張斌租了過來,租期和饅頭嶺一樣,都是五十年。

其實張斌也不知道要弄這麼大的工業區幹什麼。

當時是柳潛提出的建議,工業區要大點好,以後企業做大了,好擴建。

張斌認爲這麼多土地,即使不全部修建廠房,但也可以用來培育藥材,所以,也就聽從了這個建議。

今天他對柳潛的高瞻遠矚很佩服。

因爲現在他要建的藥廠必須擴大規模,除了用來生產減藥外,還需要生產持久丸,另外他還要建一個大型實驗室。

今後,還要建廠房生產,或者別的藥

甚至要建立一些宿舍樓,用來給工人和高級管理人員住。

畢竟,三岔河村的村民不是很多,人力有限,必須向外招聘人員。

此時此刻,張斌就指揮著大黑和二黑,把各種他訂購來的機都運送到廠房一樓。

然後他就一個人開始組裝這些機

這些機都是他自己設計的,他組裝起來自然沒有什麼艱難。

所以,只見一臺臺機組裝完畢,一條條生產線也是組裝出來。

看上去就給人一種震撼的覺。

小芳笑靨如花地拿著一條巾給張斌汗。

因爲張斌滿手都是機油,而且大汗淋漓。

很多村民都在門外看熱鬧,他們的臉上寫滿了佩服,紛紛議論起來。

“小斌真厲害,他固然沒有考上大學,但是,他卻比大學生強多了。”

“小斌太能幹了,比那些工程師厲害,工程師未必能設計機,但我們小斌能……”

“小斌的減藥馬上就開工了,我們有事做了,以後我們也是工人了……”

張母也走過來看熱鬧,被衆多婦們圍著恭維。

張母看著在裡面忙碌的張斌得意地說:“小斌小時候,我就知道他有出息,長大後小斌績不是很拔尖,我還納悶,怎麼和我預期的不一樣?哪裡知道他一直深藏不,和深山老道學本事呢……”

“是啊,是啊,其實小斌是我們村最聰明的人,其實他每次考試可以得滿分,只不過,他故意考砸,那就不要去讀大學了,可以繼續和他師父學本事了。”鄭大娘附和說。

“親家母,可能你還不知道,小斌他懂得三門外語呢,比外國人都說得好,他還開發出一種神奇的件,就是教人學外語的,現在他正委託柳若蘭辦一個網絡學校呢,面對全世界招生。據說,廣告費就要三百億。”程母激地說。

當然是聽小芳說的,畢竟,張斌和小芳提到過這件事。

“什麼?小斌還懂三門外語?要辦一個網絡學校,廣告費要三百億?”

衆村民徹底地傻眼,臉上出了不敢置信之

張母也目瞪口呆,張斌可沒有和說過這件事,頓時心中一陣埋怨,兒子怎麼不告訴?這又了一回吹牛的好機會啊,否則,如果是自己說出來,那多麼舒爽?這臭小子,等下要狠狠地教訓他。不過,這是真的嗎?覺有點不靠譜啊?

回頭看到張樂樂也在後面,便走過去低聲音心虛地問:“丫頭,你哥真懂得三門外語?”

“哥的記憶力太好了,是我不能比擬的,他真掌握了三門外語,分別是英語、德語和日語。說得太流利了。另外那個學習語言的件也太神奇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哥開發出來的。”張樂樂一臉欽佩地說。

“你這死丫頭,爲什麼不早告訴我?我還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張母氣急敗壞說。

“我擔心你歡喜得瘋掉呀。所以就沒有告訴你。”張樂樂壞笑著逃了開去。

張斌組裝好機,安裝好生產線,就開始調試。

大黑和二黑也是張地站在張斌邊,因爲,今後就是他們兩個負責開,不允許任何人進這個特殊房間。

表面上看去,這機是用電來控制,其實不是的,是用陣法。

不過,外面的生產線,裝配線就是用電了。

而且,煉製減藥需要加濃度較高的靈水,這也是一個大,不能讓人知道。

張斌細細地對大黑和二黑說著注意事項,大黑和二黑連連點頭。

他們和人一樣聰明,這麼簡單的作,他們還是很容易學會和領悟。

所以,在張斌的指點下,大黑啓了機,藥材一一地輸送了進去,被切了碎片,進了一個斗一樣的機肚子中,其實就是一個丹爐,同時有靈水送,有火焰升起,開始自地煉丹。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丹藥就煉製好了,從斗中出來,進了另外一個容,和麪混合在一起,最後全部變了一粒一粒的丹藥,全部只有豆子那麼大,圓滾滾的,淡黑,散發出奇異的清香。

丹藥從輸送帶上輸送出去,到了外面的車間。

工人就可以將之裝瓶,使用特殊機封口了。

上早就準備好的標籤,也就是品了。

張斌沒讓工人們裝瓶,他拿起幾粒丹藥,細細地觀察著。

然後他還服用了一粒,細細地著。

漸漸地,他的臉上出了淡淡的笑容,因爲和他預計的效果一樣。

“斌哥?了嗎?”

小芳有點張地問。

“應該是了,但還要驗證。”

張斌笑道。

他設計的丹藥就是一粒減一斤,到底有沒有一斤,必須讓人驗證一下。

“我來做試驗。”

小芳自告勇說。

覺自己還胖了幾斤,正好減

“多來幾人做試驗,一人吃一粒。”

張斌笑道。

“我來,我來。”

衆多村民都很興和激

最後張斌選了四人,男各一人。

讓他們各自服用了一粒丹藥。

大約十分鐘之後,結果出來了。

他們各自都減掉了550克左右,都超過了一斤。

張斌還去細細地調試了一回,其實就是減了丹藥大約十分之一的積。

再讓人試驗。

這一次,數據就合格了,一粒丹藥減505克左右。

而如飛減丸的品,也終於生產出來了。

“這減的效果太神奇了。”

所有的村民和員工都震撼地大喊。

“開工。”張斌卻是意氣風發地下令。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