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100% / 502/502

後記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司鴻章、冷啟明、司元龍、焦磊、陳國賢、葉茜、樂劍峰,關於他們的故事,在這裏將要暫時告一段落。雖有不舍,但終究還是要說聲再見。謝各位讀者朋友的一路相伴,也許若干年後,書劍江湖上又會掀起他們的傳說。

案調查科」系列圖書作品雖然暫時完結,隨後基於全系列圖書改編的影視作品大概會在近兩年陸續上線,我則會利用這一年多的空當開啟我的新系列,希到時候不會讓大家失

書已完結,但是關於書中人和故事的某些問題一直伴隨著讀者朋友。我把所有問題進行了一個羅列,對於提問比較集的幾個問題,藉此機會,給大家一個解答。

問題一:書中所寫的案例是否有真實原型?

答:其實這個問題,我在公開和非公開的場合都已經說過。書中所涉及的案例或多或都會有原型。在這裏和大家分一下我構思案件的過程。比如,我知曉一個案例,我首先大致了解整個案件的偵破過程和嫌疑人的犯罪機等,當對案件完全知曉后,我會對案件做大量的減法,第一步,去掉案件中我們公安部門涉的偵查手段;第二步,去案件中真實的作案過程;第三步,對案件中涉及的時間、地點、人進行理。比如,一起在室的兇殺案件,我可能會把它移到室外,白天發生的案件,我會構思夜晚。甚至有時候連案犯的犯罪機,我也會做大量的理。我很喜歡玩網游,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一起真實案件是頭「魔」,那麼我能用到的僅僅是這頭「魔」的「魔核」,我的創作過程,就是在「魔核」的基礎上,再創造另外一頭「魔」。新「魔」的,融合了我的一些社會經歷以及出版上龐雜的知識系,對於這種創作模式,我本擔心是否會得到讀者的認可,好在一路走來,喜歡我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更加堅定了我繼續創作的決心。

問題二:書中的人是否都有原型?

答:我的工作經歷比較曲折,我警校讀的是刑事偵查專業,畢業后第一個工作崗位是刑警隊,當了三年偵查員后,遇到了刑事科學技室遴選,雖然在警校時,我們也開設了刑事科學技這門學科,但是理論和實踐差距依舊很大,後來在單位的推薦下,我被選派到中國刑警學院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