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24.8% / 26/105

“看來五爺是真生了韓氏的氣了。”

宴夫人琢磨著五爺的態度, 又嘆氣,“韓氏實在不該跟魏家的人多接。”

那天晚上五爺和韓姨娘在西廂房說了什麼,沒人知道, 只曉得是和魏家有關的。

周嬤嬤也沒辦法, 這時, 重華苑那便傳來話來, 老夫人有請。

夫人去了, 見老夫人在窗下闔眼撥著佛珠。

“娘找我什麼事?”

老夫人直接問了,“五爺和韓姨娘這事, 你準備怎麼辦?”

宴夫人沒想到老夫人都知道了, 嘆氣, “這卻不知道,五爺這幾日都不回深水軒了。”

話音落地, 老夫人一時沒回,垂眸撥了撥念珠, 半晌才道。

“魏家的事, 是五爺心頭的疙瘩, 今日是韓姨娘,明日可能就是旁人。以我之見, 倒不如讓韓姨娘去辦這事,辦好了,以五爺的子, 必不會再與韓姨娘僵持下去。”

宴夫人垂頭思量,老夫人睜開了眼睛。

“解鈴還須系鈴人, 讓韓姨娘去吧。”

... ...

下晌, 周嬤嬤請了劉大夫去了淺雨汀, 同時過去的, 還有周嬤嬤邊的李嬤嬤。

李嬤嬤是榮管事的老妻,此次過來,是代老夫人、夫人,訓話俞姝。

鑒于俞姝膝蓋不好,免了跪拜,站在廊下聽訓。

說是訓話,實際上,只是給俞姝這次足做一個了結。

等到訓話結束了,李嬤嬤和周嬤嬤就把請進了房里,把老夫人的意思說了。

俞姝愣了愣。

兩個嬤嬤見一副沒明白的樣子,便跟低聲說道起來。

“... ...魏北海這件事,國公府不能坐視不理,倒也不是為了旁的。別人不能仗著國公府行不軌之事,自然也不能因為國公府不待見魏家,就去有意為難打。”

李嬤嬤道,“所以這事是要管的,但各位主子適合出面的,也就韓姨娘您了。”

這話俞姝倒也懂,畢竟魏家況特殊,各位正主都不便出面。

接著,周嬤嬤又湊到了俞姝耳邊。

“其實魏家不是什麼罪大惡極之家,這些年也算謹小慎微,這次的事是個意外,姨娘要是能把人從牢里撈出來,順便給五爺證明,那魏北海不是尋釁滋事自己活該,說不定能改了五爺對魏家的看法。”

李嬤嬤也點頭,“老夫人就是這個意思,說到底,魏家也是五爺親舅家,到如此僵持的地步,實在不好。”

而且,五爺對他的妾室生母和親舅態度怪異,不同常理,旁人難免借此生事。

若能緩解了五爺心頭對妾室生母和親舅的態度,作為妾室的俞姝,也會好過許多。

兩個嬤嬤前后又代了些前因后果給俞姝。

提及五爺對魏連凱的態度改變,正是五爺剛被過繼到老國公爺名下沒幾日,魏連凱就上門來提了些過分的要求。

五爺恩老國公爺,怕魏連凱讓老國公爺為難,一氣之下斷了聯系。

“五爺自來喜惡分明。”李嬤嬤嘆道。

俞姝默然,沒想好要不要手這些復雜的舊事。

倒是李嬤嬤又說了一句。

“縱然當年魏連凱做的不對,但這些年了五爺冷待,過得甚是慘淡,他原本是為宮里供奉藥材的皇商,這些年皇商是做不了了,連藥材鋪都剩不了幾家了,如今只剩三家藥材鋪子,勉強維持生計。”

俞姝聽了這話,眼皮跳了一下。

藥材鋪?

不由問了一句,“京城的藥材鋪麼?”

“是,魏家的海生藥材鋪,只剩廣安門、南大街和西大街這三家了。”

俞姝聽了,怔住了。

如果沒記錯的話,衛澤言走之前說要派人潛伏的地方,就是西大街的海生藥材鋪... ...

如果能幫魏家妥善理了此事,緩和了魏家和五爺的關系,那麼之后去海生藥材鋪,與衛澤言派來的人接頭,是不是也就沒人懷疑了?

意外之喜。

俞姝沒再多言,應了老夫人給的這樁差事。

既然一時半會走不了了,與其困在國公府后院,倒不如試著打通互傳消息的渠道。

這幾日,一直在聽隔岸冷武閣的靜,但沒聽到什麼,不過這至說明,衛澤言功出逃了。

衛澤言逃了,消息就有可能及時傳給虞城的哥哥。

想起來有一次,袁王到虞城來巡查地時候,同哥哥提起往京城派去細作的事

說京城那般雜的地方,卻被詹司柏守得極嚴,但凡派去的細作,幾乎沒有能長久存活。

袁王為此,甚是惆悵地一番,還拉了哥哥喝酒。

俞姝想到這里,不知怎麼就有些想笑。

之前怎麼就沒往這方面仔細想想呢?

如今一時半會走不了了,倒不如做哥哥的細作。

畢竟份,倒也特殊的... ...

俞姝念及此,自進了國公府以來的抑,只覺得瞬時變了。

薛薇走了進來,讓薛薇起簾子,打開房門。

薛薇驚訝,“今日風大,姨娘著涼怎麼辦?”

道不怕,“我只想好生換一換這房中污濁之氣。”

*

翌日,俞姝去了魏家。

現在得了這樁差事,出門不在話下了。

鄭氏見俞姝來了,嚇了一大跳。

俞姝也把老夫人的意思簡單說了說,鄭氏眼里含了淚水。

“這可多謝老夫人恤了,也要麻煩韓姨娘持,我兒本也不是惹是生非的人。”

俞姝讓形說來。

沈氏說和兒子魏北海打架的人,做金易名,也是個商戶,在京城做珍珠生意。

金易名和魏北海并沒有什麼大的過節,但也認識,說起來,還是姻親。

沈氏道,“其實這金易名和我們家從前也有些姻親關系,只是北海一向不喜他,與他關系不好罷了。”

說魏北海和離了的妻子楚氏,就是金易名的表妹。

楚氏名喚楚遠書,是魏北海從小指腹為婚的妻子。

但兩人不和,親前魏北海就不想履行這樁婚約,但后來還是在一起了,可惜六年沒有子嗣,最后還是和離。

沈氏說起前兒媳,甚是可惜,“遠書那孩子算得順,從前與北海也是兩小無猜,后來不知怎麼,兩人常常吵鬧,北海脾氣比以前大了許多,最后還要鬧到休妻。”

沈氏說家里不同意,“楚家從前與我家有提攜之恩,休妻就是撕破臉面了,但北海說什麼都不要了,最后還是寫了和離書給... ...那孩子也是命不好,父母早就沒了,跟著祖父母長大,我們怎麼好意思欺負人家?我現在心里還過意不去。”

“那楚遠書和北海現在還有往來嗎?”

“自然是沒了。”沈氏道,“正因如此,我猜不明白,北海怎麼就跟遠書的表哥打起來了。”

去問過魏北海,魏北海先說看那廝不順眼,后來金易名使了錢,讓衙門不放人,衙門審案的時候,北海就說是金易名賭錢,是因為了他們家的藥材,拿了當銀去賭錢。

但這事本無法證實,他們家沒有發現有藥材丟失,而金易名也證明自己的藥材是從楚家得來的,本不是的。

因著這個,金易名還狀告魏北海污蔑,衙門打了魏北海十杖,更不放人了。

俞姝聽了這些無法判斷什麼,就同沈氏約了明日去牢里看看魏北海再說。

辭了沈氏要走,沈氏要送一程,道,“反正我要去西大街上的鋪子吩咐些事,也算順路,姨娘替我們忙碌,應該送一送的。”

俞姝聞言便點了頭,到了西大街的時候,俞姝問起了沈氏家的鋪子。

“家里不如從前了,也就剩三家藥材鋪維持生計。西大街這家生意還算不錯,但北海出事之后,老爺無心打理了,只好我來盯著些。”

俞姝瞧不見那家鋪子,聽沈氏形容,說是有兩間門面,原有五六個小伙計。

“前幾日有兩個伙計,家里出事回去了,我正讓掌柜招人,要懂藥材的、還要伶俐會辦事的,不那麼好找。”

俞姝暗暗想著,看來衛澤言之后派來的人,就是沈氏要找的人了。

海生藥材鋪和國公府關系復雜,也許五爺不待見,但若是查他們家有應,估計也不會。

俞姝暗覺衛澤言這個地方選得還不錯。

可又聽沈氏說了一句,“要不是生意還算可以,我家老爺可能就思量著把鋪子盤了。”

“這是為何?”俞姝問。

沈氏指了指一旁的酒樓,“這酒樓生意蒸蒸日上,日日想把我們家這兩間門面也盤過去,擴大門頭。還給我家老爺開了個好價錢呢,不過老爺沒答應。”

俞姝松了口氣。

若是答應了,回頭衛澤言派人過來找不到地方,也就與人無從聯絡了。

海生藥材鋪眼下是要的消息通道。

走之前,只盼著這店生意興隆,穩穩當當。

俞姝又跟沈氏說了兩句閑話,回了國公府。

周嬤嬤已在淺雨汀等著了,上下打量了

“姨娘這裳還,就穿這去冷武閣吧。”

“冷武閣?”那可不是尋常后院中人能去的地方。

不過周嬤嬤把提盒塞進了手里。

“這是湯,五爺這些日也夠累了,姨娘去看看五爺,與五爺說說老夫人派遣的事,也要讓五爺曉得不是?”

說著,見這位韓姨娘子跟井里打上來的水似得,冰冰冷冷,又小聲教他如何同五爺溫言語。

“... ...哪個男人不喜歡妻妾,姨娘說是不是?”

俞姝說是,暗暗哼笑。

但話又說回來,被困于此,是該跟那五爺好關系。

好歹多聽取些有用的消息。

這麼想著,俞姝就提了湯過了竹橋。

想起之前做的關于冷武閣牢的夢,握著提盒的手

但侍衛將攔在了橋上。

... ...

冷武閣。

侍衛過來回稟,報給了文澤。

文澤聽得一愣,接著忍不住目

“真是韓姨娘帶著湯來了?我這就去報給五爺!”

他興沖沖地幾乎是跑進了書房里,進到書房,被男人一個不悅的眼神看過來,才曉得自己沒規矩了。

他連忙往后退了兩步,但詹五爺瞧見了他臉上來不及收起的喜意。

“什麼事?”

文澤仰臉笑了起來。

“五爺,韓姨娘來了。”

男人一愣,房中多日以來混雜的酒香與墨香瞬間濃重了幾分。

文澤輕聲補充道,“姨娘親自提著湯過來的,五爺要見嗎?”

他說著,忽然想起韓姨娘之前是被五爺足了的,連忙解釋,“昨日老夫人讓李嬤嬤訓斥了韓姨娘,又讓大夫給姨娘看了膝蓋,眼下已經解了姨娘的。”

文澤好一番暗示加上明示,那五爺聽在耳中,有一瞬間,一顆心跟著文澤的話與笑意快跳了兩下。

他忍不住向外看去,但窗子關著,隔著墻與樹,他什麼都看不到。

文澤在這時道了句,“五爺,外面風正清爽,您上朝回來之后,都一天沒出門了。出去吹吹風吧。”

男人被小廝連番勸著,出了門去。

隔著禿的枝椏,他瞧見了橋上的人。

今日穿了藕小襖并牙白繡花馬面,人站在竹橋上,被風吹得擺飄飛,眼上蒙著的帶輕輕打在肩頭。

男人只覺自己心口收了幾分。

但下一息,他意識到了什麼。

他以為幾天過去,他對已經不會再似之前一般在意。

可好像,并不是這麼回事,還是會讓他緒波... ...

心口越發收,他立時轉了,“讓回去,不見。”

文澤訝然,“爺... ...”

男人已經轉了往回去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