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的目堅韌而不屈。
和周景尋經歷過太多的分分和和了, 一直到那天在聽左樓時,才算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意。
周景尋是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不想再錯過。
趙元了手上的六簽子,微微勾起的角帶著幾分自傲。
擁有的是上下五千年的知識和見識, 遠比們更加優秀!
四個魁首而已,一定能拿到。
使捧著簽子走了。
這里并不需要事先報名之類的,只要在擇簽子時候, 拿了簽子,那就代表了會參該項比試。
也有一開始只是為了過來湊湊熱鬧, 后來忍不住想上去試試的姑娘,也過去拿了簽子。
不一會兒, 花榭里姑娘們都選好了簽子,使登記了花名冊, 正要下去,花榭的門開了。
花榭里燒了好幾個火盆,溫暖如春,們都已經把外頭的斗篷給了,寒風從打開的門中涌進來,凍得們直哆嗦。
有人不滿地看了過去,一個披著紅鑲斗篷的姑娘夾帶著一寒氣走了進來, 邊的丫鬟為解下斗篷,捧在了手中, 出了一張極其明艷的臉蛋。
“鄭妹妹。”慶月笑著迎了過去, “我還以為你不來了呢。”
“郡主。”鄭心福見了禮, “我見梅花開得漂亮,就過去逛了逛,來晚了。”
“是京營總督鄭大人府上的的二姑娘。”程初瑜見盛兮不認得,就小聲地介紹了一句。
京營總督鄭重明。
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更是把軍三大營全都托付在了他的手里。
就算鄭重明回鄉祭祖,一走就走了大半年,皇帝也沒有讓人取代他的地位。
盛家門第也不高,與這些京城里頭真正意義上的名門貴也來往甚,因而盛兮只聞其名,未見其人。
鄭心見使正要出門,隨口問了一句:“都挑好了嗎?”
“你想要試試嗎?”慶月絡地說道,“我去過來。”
“不用了。”鄭心并不興趣,“我就過來瞧瞧。”
慶月笑道:“那你與我坐一塊兒吧。”
慶月挽著一同坐下,不多時,就陸陸續續有姑娘過去見禮問安,盛兮這里圍著的人眼可見的了近一半。
使帶著簽子出去了,又去了另外兩個花榭,讓人挑選,再又登記到花名冊后 ,送去了三位大家那里。
太后和三位大家都在東邊的花榭里,除了們以外,還有幾位勛貴宗室家的夫人王妃,都是陪著太后一起來的。
衛大家照例翻看了一遍花名冊,一眼就看到了有人拿了六簽子,不驚嘆道:“今年竟有人選了六項?”
此言一出,滿室皆驚。
有自信挑六簽子的,這可是學開辦以來的第一次!
“是為了太后娘娘的許諾來的吧。”鄭公國夫人討巧地湊趣道,“娘娘您的許諾可是為我們大榮朝激出了不才呢。”
太后自得地笑了笑,又道:“子無才便是德,才什麼的不過是虛名,子還是當賢惠,相夫教子更為重要。”
四周皆是頻頻應是聲。
衛大家幾不可見地皺了下眉,只當沒聽到,低頭又繼續看花名冊。
子并非不如男兒,們只是得到的機會遠比男兒要,們可以更出的!
“衛妍。”太后在上頭問道,“拿了六簽子的,是哪家的姑娘?”
衛妍是衛大家的本名。
十六歲那年自梳,一生奉獻于琴藝和學,如今剛過四十,容貌秀,氣質溫雅。
抬頭含笑道:“是趙家姑娘,閨名元。”
趙元?!
太后臉上的笑立刻僵了下來,心口有一團火在不停地跳,幾乎快要沖出來了。
怎麼又是!
皇帝給秦惟和趙元賜婚時,完全沒有事先知會過太后,直接就自己下了旨,太后知道后又氣又怒,可圣旨都已經下了,太后也沒辦法,為此跟皇帝冷戰了幾天也就只能作罷。
只是每每想到,放在手心里頭當寶的小兒子非要娶這個趙元,就憋得難。
趙元簡直太不要臉了。
勾三搭四,搖擺不定,還偏張揚,在京城里頭鬧了這樣,讓兒子也跟著丟盡了面。
而且這什麼趙家,本連聽都沒聽說過,也不知道是哪門子阿貓阿狗,趙氏哪有資格當親王妃?太后原本想得好好的,給兒子挑的王妃至也得數一數二的名門世家,趙氏連當個側妃都不夠格,最多只能為妾!
要不是怕兒子跟離心,太后真想賜下一道白綾,讓趙氏早早了結算了。
太后了眉心,大好的心一下了就被破壞了。
眾人深知緣由也不敢說話,生怕一不小心就了太后的霉頭。
太后意興闌珊地說道:“開始吧。”
衛妍微微一笑,和另外兩位大家換了一下目,就向使吩咐道:“那就開始吧。”
使應了一聲,敲響了一面銅鑼。
輕脆的鑼聲傳到了每一個花榭。
這四個花榭呈環形拱衛著中間的一個小小的湖泊,在湖泊的中央有一個暖亭,而花榭的四周則有梅林環繞,正值梅花初綻的時節,清冽的梅香縈在空氣中縈繞,極盡清幽。
每一比試的姑娘都會從各自的花榭來到湖泊中央的這個小亭子,而從四個花榭都能看到亭子里的向。
第一是詩詞。
衛妍請太后定題。
太后興趣缺缺地隨口道:“就梅好了。”
衛妍含笑應道:“是。”
衛妍寫了一個“梅”字,就讓使出去傳話,以梅為題,自由創作,可以寫詩,也可以作賦,時間為一炷香。
有七位姑娘依次從花榭出來,沿著小橋走到了亭子里。
亭中已經擺好了幾張書案,又由使提前研好了磨,們對著衛妍寫的那個“梅”字,有的沉,有的念念有詞,唯有趙元似乎早已竹在,第一個執筆,下筆如有神,等寫完,其他人還都在沉思。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所有人都寫好了。
然后,就由使呈到了太后這里,由太后和幾位大家一賞讀。
臨時出題,在一炷香的時間里,能做出一首完整的詩詞,有意境且能押韻,其實并不容易。
衛妍每一首都會認真賞析。
才剛看完三首,太后忽然開口了,念念有詞:“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1]
“好詩!”說道:“這首極佳。可以得魁首。”
太后的一句“極佳”已經是最好的贊譽了。
衛妍先是飛快地把幾篇詩詞都掃完了,這篇果然最為出,讓人眼前一亮,一共只有四句,但每一句又都意味深長,樸素自然,卻字字珠璣。
的確極佳!
于是,衛妍沒有說什麼,由得太后將其定為了魁首。
太后的心明顯好一些,問道:“這首詩是何人所做?”
想著,一會兒要見上一面,好生嘉獎。
使看了一眼名冊,躬稟道:“回太后,是趙元所做。”
太后:“……”
的手無意識地了宣紙,把宣紙的一角得皺了一團。
衛妍不明所以。
們三人一心只關心學,閑暇時刻,也大多陶冶在琴棋書畫中,對外界并不關注,自然也不知道趙元和太后之間的這點嫌隙。
不過,們來京城也有十幾年了,就算再與世無爭,也不會真蠢,更不會沒有眼的去打聽。
衛妍若無其事地笑道:“太后,那就定趙姑娘為魁首了,您看如何?”
太后像是剛被人打了一掌,面無表,過了一會兒才說道:“好。”
后悔死了,剛剛真應該先問了名字,再看的。
都已經說了這首詩極佳,要現在反悔的話,豈不是會太失了面,讓旁人都以為這個太后是個出而反而之人。
太后的口起伏不定,心里暗怪衛妍實在太沒有眼力勁。
但凡聰明一點,看出自己不痛快,就該主說些什麼,再把魁首給別人。
真讀書讀多了,把腦子都讀壞了,難怪嫁不出去。
這個學果然不應該辦,縱得這些小姑娘一個個都跟衛妍似的,眼高手低的不樣。
太后目低沉,眼中是毫不掩飾的不快,都已經遷怒到了幾位大家的上。
命婦們或是飲茶,或是拂袖,又或是理鬢發,一個個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目不斜視。
唯有永寧侯夫人張地了帕子。
在趙元讓人來轉告,會奪四項魁首為周景尋求的時候,永寧侯夫人還不相信,沒想到,真的做了。永寧侯夫人的心里有些,更多的則是說不上來的復雜。
衛妍說道:“那就定趙元為魁首。”
此言一出,就有使去到三個花榭,告知所有人。
趙元在詩詞上的造詣在京城里是出了名的,定為魁首,是在眾人的預料之中,并不覺意外。
第一的魁首定為了趙元,的鬢角被簪上了一朵梅花。
第二是棋。時間有限,自然不是兩兩對弈,只需要們解開棋局,一共五局,在一炷香,誰解開的越多,或者越快,就定為魁首。
“孫大家。”
趙元向著東側的那座花榭拱了拱手說道:“我不解棋局。”
自信含笑道:“但是我可以擺出一個殘局,這個殘局是我自己所創,且孫大家您在一炷香都肯定解不開。您覺得如何。”
趙元的意思是,的比試和旁人不一樣,不想像別人一樣去解局,而是作為布局人。
擺棋局比解棋局明顯需要更高的棋力,趙元又自己給自己設定下了條件,反而在所有人中間居于弱勢。
孫大家聽到使的傳話,對這個提議頗有幾分興致,擅棋,知天下棋譜,趙元的所擺的殘局到底是不是獨創,相信自己一看便知,若自己真不能在一炷香解開殘局,那麼趙元的實力確實可得魁首。
孫大家立刻就應了。
直到應下后,才想起忘記事先稟明太后,有些不知所措看向了衛妍。
衛妍含笑著對太后道:“娘娘,您覺得可好?”
太后的臉更黑了,只覺得們完全沒把自己放在眼里,可自己也不能大干戈落了下乘,只能黑著一張臉,不爽快說道:“你們做主就行了。”
既然太后“同意”了,衛妍就把新的比試條件公布了下去,為表公平,同樣表示,其他人也可以在布棋局或者破解局中二擇一。
“姐姐,又想搞什麼鬼?”
程初瑜小小聲地向盛兮說道。
盛兮一眼就看出了意圖,笑地解釋道,“因為趙元棋力不佳,想走捷徑。”
“捷徑?”程初瑜嘟囔道,“可是布棋局也難的,反正要布出讓孫大家在一炷香也解不開的棋局,我肯定不行。就算讓我提前準備,花上一兩年多半也布不出來。”
孫若的棋力在大榮朝頗有盛名的,也因棋力被尊為大家。
要布出在一炷香也解不開的殘局,肯定比解這五局棋更難。
程初瑜無趣地起去了亭子,還不忘說一句“姐姐你等我回來”。
盛兮含笑點頭,目落在了趙元的上。的確,布棋局很難,可是,誰讓趙元總能拿出一些別人沒有見過的東西呢。
第二的魁首毫無懸念的也趙元。
布了一局殘局,孫若足足花了一炷香的時間也沒有半點思路,孫若大喜過,直接把棋盤搬到了花榭里,就往太后跟前一坐,渾然忘我地盯著棋盤,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
太后:“……”
覺得這些人都有些不太正常。
又了眉頭,頭更痛了。
衛妍含笑著看了一眼已經完全無視外界的孫若,和王大家換了一個習以為常的目,然后看向了正從亭子走回花榭的趙元。
程初瑜比趙元更早回花榭,不開心地嘟著,盛兮哄了好一會兒才把哄好。
趙元只喝了一杯茶,就又回到了花榭。
這一次是書。
同樣是一炷香的時間,各自寫一篇字,容不限。
所有人都是全神貫注,一氣呵。
這些字被一一送到了太后手上,遠遠的,盛兮就看到太后在漫不經心地翻看著,然后目忽然一頓。
太后拿起了某張字,久久沒有作聲。
花榭里,太后和衛妍似乎有些爭執,很快,就有使過來傳報說:“書一試,魁首是趙姑娘。”
花榭里,不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趙元得了三個魁首了,只需要再多一個那就能求太后一件事了。而且,這魁首得的也太輕松了,毫無懸念地一力倒其他人,興許真能達六個魁首,這學從未有過的壯舉。
所有人都既驚且羨地看著。
可想而知,今日過后,趙元將能在京城中徹底揚名。
鄭心頗有興味地挑了下眉梢,說道:“這姑娘倒是有點意思。”
離開京城已經大半年了,半年前,趙元在京城里還名聲不顯,趙家這等門第的,鄭心也不會與之來往。
慶月頜首,意味深長地說道:“確實……有點意思。”
面對鄭心的目,若無其事地笑道:“你可能還不知道吧,前些日子,京城里,出了一個天命……”
鄭心是不知道,好奇地多問了兩句,慶月并沒有避著他人的意思,其他人聞言皆都出了些許沉思的表。
第四場是琴。
趙元簽到了最后一個,的發上已經簪上了三朵梅花。
伴著一曲曲琴聲陸續響起,趙元的神并沒張,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躍躍試的興。
只差一個了。
一定會達的。
終于,到了趙元,起,輕拂了下袂,走到了亭子里,步履間翩翩若仙。
琴案上是一架古琴,所有人用的琴都是一樣的,這就避免了因為琴的好壞而影響到績。
趙元坐到了琴案前,十指在琴弦上試了試音后,對著在亭子中的衛妍說道:“這首曲子是我譜的,名為《四季》。”
說完,纖長的手指輕輕地撥起了琴弦。
悠揚婉轉的琴音自指尖流出,洋洋盈耳。
就仿若枝頭上有一朵花苞正悄然綻放,鳥兒雀躍在喚,一派生機,在這琴音中,萬漸漸蘇復……
好曲!
在場不乏有擅琴之人,們在心中暗贊,更加神。
春之后就是夏,琴音漸漸熱烈……
四下靜了許多,都在認真品曲。
唯獨盛兮,的瞳孔微,眉眼間有些難以置信。
不對!
盛兮放在膝上的雙手握,指甲輕輕地刮過了指腹,留下了一道淺淺的紅痕。
見神不對,程初瑜小小聲地問道:“姐姐,你怎麼了?”
“這不《四季》。”盛兮喃喃道。
也本不是趙元做的!
程初瑜有些不解:“不《四季》?那它什麼?”
盛兮微不可聞地了:“它《母親》……”
曲調又變了,寒風瑟瑟中,著一難掩的悲涼,仿佛牽起了所有人的心頭,讓人忍不住發出一聲悲嘆。
終于,琴聲在嘆息中歸為了平靜。
衛妍率先輕輕擊掌,打破了四下的寂靜無聲,贊道:“趙姑娘的琴藝果然出。”
論指法,論造詣,趙元都不能算是頂頂出的,在場比出的更多,但是,這首琴曲卻極有染力,讓人沉醉,跟著琴音或喜或悲,這才是最難得的。
可以說,這首曲子為增益良多。
衛妍擅琴,也讀遍了古今琴譜,這首曲子卻是從未聽過的。
想到趙元說是自己所做,心中信了幾分,又再三確認著道:“趙姑娘,這首曲子真的是你親手所譜?”
盛兮面無表,地注視著趙元。
為了聽曲,這會兒,幾個花榭的窗都是打開的,衛妍的聲音清晰地傳到了所有人的耳中。
趙元點了點頭,傲氣十足地說道:“是的,這曲子是我親手所譜。我譜這首曲子是為了展現四季的萬變遷,一枯一榮,就如人生一樣,有起有伏,絕不能為了一時得失而沮喪泄氣。”
“很好。”衛妍大贊。
春夏秋冬,萬從復蘇到衰敗,周而復始。
這曲子中,有春夏的雀躍,更有秋冬的悲涼。
尤其是趙元的那番,映人生,更是讓曲子的意境拔高了不。
“非常好!”衛妍又贊了一句,這才鄭重地道,“這首曲子我可以給魁首。”
衛妍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四個魁首!
趙元竟然真得達了!
再看趙元,還立在琴案后,下微抬,白的隨風而,眉眼間斗志昂揚。
“等等。”
盛兮打斷了衛妍,福了一禮后,聲音清朗地說道:“衛大家,這首曲子,意境不對,我覺得不應該這麼彈。”
盛兮一開口,四下的驚嘆和議論聲立刻像是被一個看不見底的漩渦給吸走了,出現了一個明顯的靜寂。
們面面相覷,不明白盛兮這是什麼意思。
曲子是趙元所譜的,這個世上沒有人會比作曲人更知道,曲子所要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意境。
旁人的詮釋總是會差了幾分。
而盛大姑娘現在卻公然表示意境不對。
這……
要不是不敢,真有人想要忍不住說上一句“嘩眾取寵”。
趙元的眼神暗了暗,心里很不痛快。
每次都這樣!盛兮就非要和過不去,見不得好。
這算什麼表姐,仇人還差不多!
再看周圍人的態度,顯然并沒有為說一句公道話的意思,也是,盛兮現在已經扶搖直上,背靠蕭朔,一躍了京城新寵。
其實當趙元聽說盛兮認了蕭朔為義兄,實在是很不可思議。
盛兮是會嫁給楚元辰的啊。
別的不說,楚元辰和皇帝如今已是不死不休了,只是暫時彼此都還有所顧忌,誰也不敢貿然出手,這種局面,自己看得出來,不信蕭朔會看不出來。
蕭朔難道就不怕有人在皇帝耳邊告暗狀嗎。
要是皇帝知道蕭朔認了楚元辰的未來王妃做義妹,他會怎麼想,自古帝王都多疑,怕是覺得蕭朔和楚元辰已經私下勾結了吧?既如此,蕭朔為什麼要做這等不明智的事。
趙元實在想不明白。
只知道一點,盛兮如今是想仗著蕭朔,要把徹底踩下去,才會在這麼重要的時候,說這種毫無據的話。
為什麼像盛兮這樣小心眼,沒有容人之量的人能夠一直順遂,而卻要挫,萬事不順?
不服!
趙元目低沉,地注視著盛兮,淡淡地問道:“表姐,你這話是何意?”
盛兮發出了一聲嗤笑,不答反問道:“曲子是表妹所譜,難道表妹不明白這曲子的真實意境嗎?”
趙元毫不避讓地說道:“曲子的意境就是四季,春夏秋冬,萬從蘇醒到枯榮。這就我在這首曲子中想要表達的意境。”
盛兮搖了搖頭,緩緩吐出兩個字:“錯了。”
趙元了拳頭,認定了盛兮就是在故意針對自己。
忍著氣,問道:“那表姐以為呢?”
盛兮:“……”
盛兮沒有說話。
這讓趙元越發覺得就是在虛張聲勢。
趙元跟著說道:“既然表姐覺得這曲子不該如此,那就請表姐上來演奏,讓我一睹它的‘真實意境’。”
趙元故意在“真實意境”這幾個詞上落了重音,帶著一種赤/的挑釁。
作者有話要說:[1]《梅花》(王安石/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