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來到病房,看到兩張陌生的面孔,心知這是病人的兒和婿,點頭打了個招呼說道:“患者的癥狀,我們判斷是中風,這種況要到縣里醫院去進行手。但手風險比較高,而且后的護理也會比較吃力。”
張榮文問道:“怎麼吃力?”
醫生說:“手之后,有可能會癱在床上,認知模糊,智力退化,時刻需要人照顧。”
陳媛媛問道:“所以,這就是你們沒有把媽送到縣醫院的原因?”
這個問題,既是問陳大春,又是問孟廣安。
陳大春說:“你我們怎麼辦?我們有力專門照顧嗎?虎子和思明都還小,就靠我和你嫂子,外加孟爸三個人養家。再說了,手是有風險的,萬一呢?”
孟廣安在一旁不做聲。他已經把早飯吃了一大半,還剩最后幾口。
張榮文皺眉:“真實況是這樣,可是未免太殘忍了些。”
陳大春提著一口氣說:“殘忍又有什麼辦法?這就是的命!別的我不說,就嫁出去的妹子,能出錢還是能出力?不提孝不孝順,就做手我們得拿多錢?要是做完手能恢復到正常狀態,賣借錢我也愿意。可要是不好了,我們不是一場空嗎?”
這話說得他們夫妻倆沒話說。
陳大春繼續說:“你們看看孟爸,在這兒熬了兩天,人憔悴什麼樣子?還不用怎麼伺候著。孟爸跟咱媽已經離婚了,現在還能做到這份上,夠講良心的。”
金穗說:“爸,吃完你跟我們回去吧,在家歇著,讓大春看兩天。”
醫生說:“是該讓這大哥回去歇著了。這兩天他在醫院吃飯,都是自己去撿柴火熱的舊飯。看著都讓人心酸。”
張榮文說:“孟爸辛苦了。”
陳大春說的是實話。家里有一個癱著的人,額外需要一個勞力照顧,時間長了人會出現厭恨緒。要不怎麼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呢?
金穗作為一個旁觀者,不想卷陳氏兄妹的矛盾里去。離婚了,孟廣安對許秋平沒什麼義務,現在照看著,只是念著過去的份而已。
陳媛媛懷孕了,別說照顧人,自己還需要照顧。這兩難的局面,也無能為力。只咬著,不停地眼淚。
醫生來到床頭,了許秋平的眼睛,又給手腕,聽心肺。做完這簡單的檢查,搖搖頭對在場的人說:“未見有什麼變化。反正現在就是這麼個況,你們家屬自己商量著來吧。我先走了,有事再我。”
金穗謝過醫生,把送到門外。醫生止住腳步,再搖搖頭看,嘆息道:“難啊,真難!要是不想再往縣城送,我建議是帶回家去吧,不然在醫院輸也是做無用功。”
金穗出一個勉強的笑說:“讓的兒們做決定吧,我不去摻和。”
再回到病房里,陳媛媛找了一張凳子坐下,雙手握著許秋平的手掌。孟廣安吃完早飯,收拾飯盒,似乎要拿出去洗。金穗按住他的手說:“爸,別洗了,拎回家再洗吧。”
孟廣安回陳大春:“我回去了,你能看著吧?”
陳大春說:“怎麼不能?是我親媽,看著是我的義務。”
金穗說:“那我們先走了,你們也別太難過。”
張榮文客套地說:“那你們在路上注意些,孟爸沒休息好,別走得太急了。”
金穗揶揄他:“你比他親生兒子還孝順。”
從孟家灣走到公社,又再從公社走回去。一回到家金穗就撲在床上起不來。
方敏過來跟打探許秋平的況。
“就那樣吧,一直不醒,醫生跟我說,要是不考慮手,干脆把人帶回家算了。”金穗說。
方敏說:“那大春和他妹妹什麼想法?”
金穗說:“這話醫生只跟我說的,沒跟他們講。我不去當那個傳聲筒。”
“那真不考慮送縣里?”方敏還問。
金穗撇撇說:“送縣醫院只怕也夠嗆,中風手難度高,縣醫院未必有這個水平。再一個手有風險,就算手回來,人癱在床上,誰照顧?”
方敏嘆氣:“那這還真難。”
“所以麼?我不去做那惡人,醫生說的話才權威,他們愿意聽就聽,不愿意聽那是真沒辦法。”
方敏說:“主要還是太難了!”
聽說金穗去公社衛生院了,吃午飯的時候,吳海蘭和周月都過來探況:“那許秋平現在怎麼樣?”
把對方敏說的話重復了一遍。
吳海蘭問周月:“我們要不要也去看看?”
周月嘆氣:“都是一個大隊的,雖然為著些事吵過架,現如今這樣了,還是應該去看看。”
吳海蘭說:“那我們明天一起結伴去?”
周月說:“行,我再問問廣家的要不要去。”
吳海蘭點頭:“那行,要去就一起去了。”
只不過到了下午四點鐘,見張榮文攙著虛弱的陳媛媛回來。兩人推開知青院的門口,把方敏嚇一跳:“怎麼這是?”
張榮文說:“嫂子,能不能讓先到床上躺著?”
方敏連忙將他引到孟思明睡的那間屋子:“先到思明的床上躺著吧。”
陳媛媛臉慘白,眼角還殘留著一些淚痕。金穗沒在家,帶娟娟婷婷去田里挖野菜去了。
張榮文安好陳媛媛,從房間里出來,問方敏:“金穗呢?”
“帶孩子到外邊去了。媛媛怎麼了?是子不舒服嗎?”方敏問他。
他搖頭:“不是,是丈母娘不在了。”
“啊?”驚呼:“早上金穗回來的時候還說況穩定呢。”
張榮文苦笑:“現在況就是這樣了。你去找金穗,我回去通知孟爸。”
方敏連連點頭:“好好,我這就馬上去。”
還沒找到金穗,就聽見大隊那兒傳來鞭炮聲,一共是三下。
這是報喪的信號,這下大隊的人都知道,有人去世了。
方敏和金穗是在半路上遇到的。金穗問:“你過來找我們?”
點頭:“是呢。許秋平不在了,陳媛媛現在在我們那兒歇著。”
金穗把籃子遞給:“你先帶孩子們回去,我去看看我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