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縣令失蹤

14.5% / 73/503

燕穿門位于浙江上游,有著富的水源,但環繞著燕穿門的燕穿江只在燕穿門境

換一句話說,即便水源盛,也無法引流到下游。

再遠些的江河便要出了浙江,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蘇太師只能將希寄托在燕穿江上。

雖然韓不周已經出手相助,將閩南的糧倉供應給浙江,但這能解了燃眉之急。

若想來年不再擔憂災旱,就得從源上解決問題。

目前看來,唯一能夠一勞永逸的,便是將燕穿江的江水引流到下游分支。

可新的問題又來了,要想引流,就必須需要強大的財力人力力作為支撐。

浙江一帶被這次的災旱搞得元氣大傷,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想要找到足夠的人來開辟這項工程,委實困難。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除去人力不說,放眼浙江已經沒有力可以支配使用了。

為此事焦心的蘇太師愁眉苦臉的好幾日,以至于燕卿卿也跟著心低落。

“外公可有什麼煩心事?或許我能幫上什麼忙?”借著蘇太師剛與人商討完畢,房里只剩他一人之際,進屋詢問道。

蘇太師擺擺手:“囡囡好不容易來一次浙江,我差小廝帶你去游玩散散心,

其他的不用管。”

“外公,卿兒如今已出嫁,未來還要已一己之力去打理將軍府,若是一直頑劣下去,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過,不如現如今在外公邊學點本事,回去以后也能試著獨當一面,好過當個混吃等死的草包強。”

燕卿卿一番真意切,說的蘇太師心中一痛。

他自然也聽說了他的外孫嫁給了鎮魂將軍府的小將軍裴殊,但可憐那小將軍還沒熬到新婚之夜,便已離世。

心疼他這小外孫一出嫁便守了寡,一想到方十六便要獨自面對那些狼豺虎豹,便寒了心。

囡囡說的對,與其人算計,倒不如早早棄了那天真,去獨鎮一方!

“既然囡囡這麼說,那外公也不瞞著你了,外公其實在愁疏通水源一事,奈何浙江現如今只是個空架子,而引流燕穿江又是個大工程,實在是找不到頭緒。”

蘇太師說著悵然的嘆了口氣,他并不指燕卿卿能有法子替他解決困難,畢竟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燕卿卿也的確做不到,但倒是有個想法。

“外公可嘗試過去找浙江各縣的縣令幫忙?”問。

蘇太師疑:“縣令?”

“是的,引流燕穿江并非是小事,但它

是整個浙江的事,各縣不開干系,外公一人做不了,但集合整個浙江,還做不麼?”

的意思,是要員整個浙江的人力,這不失為一個辦法,但他已不是太師,雖是大儒份,可終究不為,如何說各省縣令?

“我知道外公的顧慮,說服各縣令的事便由我出面吧,好歹您的外孫也是個一國公主。”

燕卿卿沖蘇太師咧一笑,后者還想說些什麼,急聲打斷:“外公方才不是答應囡囡,要讓囡囡歷練一番的麼?”

蘇太師無法,只得搖了搖頭,隨去罷。

“事不宜遲,囡囡這就去找燕穿門的縣令商議此事。”

燕卿卿生怕蘇太師悔口一般,扔下句話便跑了出去。

蘇太師看著的背影,長嘆一聲:“這子到底是不像典娘的。”

……

燕卿卿出了客棧,便徑直往燕穿門的的衙門走去。

穿過燕穿街,那衙門就在街盡頭。

照理說,衙門前至得有兩個衙役看守,可今日衙門前空無一人,就連平日里從不間斷的鼓聲也消失不見。

遠遠的,燕卿卿瞧著大敞的衙府,敏銳的察出些不對勁。

手掌,先前兩次遇刺給留下了個心眼兒,行事不

再輕舉妄

“嬸嬸,今日這縣衙怎無人看守啊?”

拉住一旁鋪子的老板娘詢問,老板娘瞧一眼,忽的湊近了些,神道:“姑娘有所不知,今早這里來了一隊人,也不知是什麼來歷,張縣令見了都得下跪,就是他們走后,張縣令便失蹤啦!”

“失蹤了?”燕卿卿驚呼一聲。

這青天白日的,一個大活人竟會失蹤?

不對,老板娘提到縣令失蹤前有一隊人曾來過,想必縣令的失蹤與其定不了干系。

“嬸嬸可知那些是什麼人?”燕卿卿追問道。

老板娘擺擺手:“這我就不知了,不過聽到張縣令喚了一句什麼太傅。”

太傅?

記得賢妃說過,要借著秦太傅在浙江查私鹽一案的由頭,請父皇南巡。

那麼張縣令今早見的人,是秦太傅無疑了。

“謝過嬸嬸。”匆匆道謝后,折便往福來客棧走去。

秦太傅是燕元期的舅舅,若是燕元期能幫探問探問,興許能找到張縣令的下落。

“四皇兄!”

說曹到,燕卿卿還未走至福來客棧,便上從對街走開的燕元期,連連沖他招手。

“十四妹妹,你沒有隨雍王一道去金華?”

“先不說這個,

我想請四皇兄幫我一件事。”燕卿卿直主題。

燕元期見凝重,亦跟著正起來:“十四妹妹請說。”

“秦太傅似乎也在燕穿門,我想請四皇兄去幫我問問秦太傅,可知燕穿門的張縣令去了何。”

燕元期在聽到‘張縣令’三個字時,面頓時肅然,他低了聲音道:“十四妹妹打聽這個做什麼?”

“莫非四皇兄知道些許?”

燕卿卿將他的神變化盡收眼底,眸子一瞇,開始套話。

燕元期環顧下四周,見無旁人在場,將聲音又:“那張縣令涉及私鹽一案,今早被帶回來審問了,因此事波及甚廣,故而沒有大肆聲張,就連人都是悄悄帶回來的,防止打草驚蛇。”

“涉及私鹽?”

燕卿卿心中大駭,這與外公說的完全相悖!

外公口中的張縣令是個兩袖清風的好,且與他頗深,此次之所以選擇親自來燕穿門勘察水勢,便是相信張縣令的為人定不會袖手不管。

而放任燕卿卿來找張縣令商議開辟水源一事,只是為了讓有信心開個好頭,不至于第一次談判便吃了蹩而已。

可燕元期卻跟說,清張縣令涉及私鹽一案,如何相信?

(本章完)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