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

31% / 72/232

唐小麗這邊注冊了商標, 工商那邊注冊,食品證各種證件辦下來,現在是個戶小規模納稅人。

——羊城市鼎記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工商執照上面規定了經營范圍, 那張證往墻上一掛,別提多正規了。

辦這些證, 就是為了跟各大國企打道。

制冰廠那邊的門面很快就裝修出來了。

左右各四米的開間門臉, 里頭十二平米的廚房, 廚房里頭一個大型民用烤箱, 廚師們就在不銹鋼臺面上作。

中廚和西廚分區, 另外廚房里頭還有一臺兩門冰箱, 老式的冰箱上層是冷凍, 下層是冷藏功能, 暫時用不完的材料都可以丟進冰箱里去。

廚房里還裝了個大吊扇, 這邊的電價便宜,制冰廠找電站特批的四錢一度的電, 另外牽出來的電路和電表, 以后可勁兒的造都不心疼。

王明明瞧瞧自己那邊的廚房,可太高興了,以后就在這里上班。

“阿嬸,看到沒,不銹鋼的臺面用水沖一下就干凈了, 咱們以后再也不用在一起干活。”火車站是好,但是不適合當加工的地方,那地方太局促。

“這可真好, 里頭干干凈凈的, 瞧瞧這臺子, 可真是好舒服。”阿蓮看看店子的門臉, 招牌是鼎記的餅店,所以大廚房里頭是幾個工人在用,王明明這邊是獨立出來的。

以前在唐小麗那里施展不開,現在可是好大展拳腳的時候了。

而且制冰廠這邊還可以擺個攤子。

以后王明明在這里只用負責做涼菜,做好了阿蓮跟大嫂這些拿貨的就直接從這里拿貨,火車站那邊賣的自己每天送過去一兩趟,就行。

于小麗把店面的招牌做出來,一半拿來做陳列柜,招牌上專門找人拍的圖,化過的圖片,大大的冒油的月餅,致的禮盒,盒子上繪制著的蓮花.......

這種浮夸的圖片一上去,就吸引人的眼球。

廣告詞也盡量大而夸張——“送禮,我只選鼎記月餅”。

廚房門口了個告示“車間重地,閑人勿”。

秦香梅過來瞧了一眼,也覺得于小麗這車間搞得像模像樣的,有那麼一回事兒的。

老唐都過來瞧了瞧,夸道:“這可真氣派了,你媽媽要是在,肯定也是很高興的。”

從他里很提到于小麗的親媽,還意外的看了老唐一眼。

怎麼從老唐眼里看到了幾淚花花。

“爸,我媽,我是說我親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啊。”于小麗好奇問。

像老唐跟于宛寧這樣,應該算是兩頭婚吧,當初也約定好孩子一人跟著姓一個,可惜于宛寧沒有活到親手挑出來繼承人。

老唐嘆了口氣,悵然若失道:“沒事兒提你媽媽做什麼。”

就再也不愿意提。

于小麗品出來那麼點傷的味道,親昵的挽住老唐的手:“那您這退休了不打算休息休息,就在我這店里發揮余熱了?”

老唐樂呵呵的:“又沒有白使喚我這個勞力,多干點活多賺點錢還不好啊,家里房子裝修,都要花錢。”

老唐這是覺得退休退早了,還想發揮余熱。

再說以前單位的老同事誰不羨慕他,能幫上兒一把,又能掙到錢,兩全其的。

再說了,麗麗店里面也缺不了這麼一個管賬的人。

老唐在店里獨自待了很久,最后自己一個人的走了。

至于銷售方面。

于小麗把王福全這樣的都發起來了給推銷,店里也做了不同規格的,比如給員工發福利的月餅做的稍微小一些,70克不到一個,一斤就有8個左右,兩斤的簡易禮盒套裝,大概就有十八個,再加上一盒仔餅,一個老婆餅,用紅彤彤的紙袋子裝起來,送到站長那里讓領導瞧。

之前是試吃的樣品,正式發給職工們的禮盒裝還沒有送上來,這回于小麗是用了點心的。

發福利自然要求價比,禮盒上要省些錢,于是用的是紙盒打樣的禮盒,初步打了兩千份,紅彤彤的盒子,里面封裝著兩個規格的月餅,一樣八個。

再加上兩盒餅,都用紅的紙盒裝起來,拎著就算是送禮都氣派。

領導也覺得不錯,還夸了王福全幾句。

再加上對方也是有資質的單位,工商執照,食品證明,各種證件齊全。

國營企業就是喜歡跟這些規范的單位打道。

鐵路上的訂單很快就來了,定金到位。

拿到了定金,于小麗就敢啟車間開始制作了。

王福全又介紹了幾家企業,對人家說:“我們車站今年都是用小于他們家的月餅,你們也該換一換拉,年年去找供銷社批月餅,都要老大的氣。”

就算同樣是的單位,供銷社那可是牛到天上去的。

于小麗這里就不一樣了,私營企業嘛服務至上,樣品一送上來,笑容滿面一堆,真真就是個做事的。

到定員工福利的是一個說辭,到定禮盒送禮的又是一個說辭,包裝本都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的,發給自家員工的最重要是扎實,價比。

給員工做的禮盒是紙盒子,大紅很漂亮,漂亮的很看上去意頭也好的。

給領導送禮嘛,自然是要有派頭的,大紅鐵盒子的月餅盒子,里頭是七星伴月,每個月餅都是又大又氣派,能看出送禮的人的誠意出來。

只是這包裝上去了,價格也就上去了嘛.......

對方嘗過了試用裝,就想去工廠看看。

有些是第一次打道,或者關系也沒有那麼好,覺得“眼見為實”,沒有看到門面也生怕被騙了。

這個時候于小麗把人帶去門店那邊。

還沒走到門口就被大招牌炫到了,那麼大的鼎記大招牌,現在羊城還有人記得幾十年前鼎記生意興隆時候的盛況呢!

等進了門,走進去看到擺放整齊的柜臺,收銀臺背后的墻上掛著營業執照和食品許可證,再走到最里頭是車間,車間里頭工人們也在忙碌著。

這一眼看過去,清清楚楚,干干凈凈的。

這個時候才確信對方不是個騙子。

于小麗這個時候再送上一份“試用裝”,讓對方拿回去嘗嘗,反復強調:“不買也沒事,多也能給我們公司做個推廣宣傳嘛。”

這些人見這麼客氣,這麼會為人世,看的眼神都跟平常不大一樣了。

“你這里的價格是什麼定的?”來人問。

“我們分員工發福利的優惠裝,跟送禮的禮盒裝,包裝價格不同價格也不一樣的,像這種月餅,純禮盒的兩盒十塊,但是我們有送仔餅跟老婆餅,這兩盒餅賣起來也要一塊錢一盒的。”于小麗說。

這還是韓學禮提醒,你若是跟人講月餅八塊錢,老婆餅跟仔餅一塊錢一盒,對方肯定只要月餅,因為剩下兩盒可要可不要的。

但是如果說十塊錢兩盒月餅,送兩盒餅,給人覺又不一樣了。

送的不要白不要,而且對方會覺得這個人很“懂味”,覺得做生意很好打道。

這樣一來,月餅也賣掉了,老婆餅跟仔餅的名氣也推廣出去了,這一舉兩得。

果然對方一聽,頓時點點頭。

大廠小廠過年過節都是要發福利的,于小麗專門從這上面花心思,送禮也好發福利也好,都要讓人舒舒服服的。

出門之前還給人送了一張禮品券,告訴他可以在店里隨意領取一份贈品。

從九月初開始一直忙著的月餅大業有了眉目。

中旬進場開始制作蓮蓉,于小麗親自監督,每天上百斤的蓮蓉從倉庫里出來,最后做蓮蓉月餅,今年的出貨量這麼大,店里從于家請來的四個員工忙的腳不沾地,中間還有個六一婆的總搞事,被于小麗給送回去了。

到后來實在忙不過來,只有拉壯丁一樣把于晚枝都喊過來幫忙,最后不得了只能又從于家族里挑了幾個能干些的人請來做臨時工。

忙歸忙,大家都知道生意好,忙起來也開心。

包月餅這種簡單的活一般人都會干,韓學和阿嬸連同唐小娟都過來幫忙,幾乎把家里的勞力都用上了,手工活干的好的就負責包月餅,手工活干的不好的也會打包裝。

臨時工們一天兩塊錢的工錢,現做現結。

工作容則是打包裝、送貨這種基礎的工作。

這樣的工作誰不干啊,于家那邊挑來的都是家里頭人,以前在家干家務可是一分錢工資沒人給這些人開的,在于小麗這里干活,一天能領兩塊錢還包吃,大家紛紛都想過來,不到的還在族中跟長輩們講理。

能來的自然也珍惜這份工作。

忙了十幾天,大家都趕得前仰后翻,幾乎每天都是十二個小時的工作量。

于小麗過意不去,把伙食標準提了提,原本想著一天要搞頓葷菜,現在是早中晚都有點腥味,好的時候還能吃上呢!

在家,誰家不是十天半個月的才能吃點星星啊。

負責打包的阿香就是個臨時工:“早知道之前來選人,咱們也就過來了。”

阿云嗤笑一聲:“就你家男人那樣,能放你過來?”

阿香如今也能賺到幾塊錢了,講話都比以前要氣很多:“怎麼了,就算一天干十二個鐘頭,也比在家累死累活的強,我家那個婆婆你又不是不知道的,什麼都聽我公公的,他老人家說一句人不能上桌子,我們就再也沒有上桌吃過飯,家里但凡有些,還不是著男人孩子老人吃,就是沒有咱們人的份,哪像咱們東家啊,著咱們吃個夠,不過我也沒敢敞開肚皮吃,要是給人留下個不好的印象,下回不請咱們了怎麼辦?”

阿香,阿琳也沉默了。

這回東家請的臨時工正式工都是人,而且都是家境不好的人,旁人說這個東家年紀輕做事不牢靠手太寬了,其實心善著呢。

心善,倒也不是心里的跟面糊一樣,誰都能一把掐一把的,來的時候首先給們搞了個下馬威,誰要是不好好干,過了今天沒明天。

剛開始大家都是提著心干的,像阿云膽子這樣小一點的,當天就想回。

之所以沒回,概因中午有一道菜,炒胡蘿卜實在是太好吃了,大家都沒舍得走。

阿香說:“我看咱們東家是個心里有譜的人,誰好好干活,誰沒好好干活,誰只知道吃不知道做事,有數的很呢,六一婆的,不就被送走了嗎?”

在心里那自己跟六一婆那樣的老把式比了比,覺得自己手藝不如人。

六一婆畢竟是解放前在糖坊里頭學過手藝的,按照家族規矩那門弟子,六一婆是聽說請來的臨時工一天都有兩塊錢,就跟東家杠上了,可六一婆哪里算過,里頭那四個有加班費,還有固定工資,賣的好有獎金,重點是干的好能長長久久的干下去,不像們這種打幾天工就要走人的主。

阿琳抱怨:“那是咱們不想來嗎,是人家族里長輩不推薦。”

幾個人聊著,看見于小麗進來,都閉上了

于小麗掃了一眼,這幾個都是同村的,倒是能聊能侃,不耽誤做事的功夫,是不會管這些太碎的事的。

忙了大半月,總算是把兩千多份禮品都準備齊全了,禮盒都堆一座山那麼高。

外頭的幾個人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要起來,安頓家里吃吃喝喝才過來,不得不說真的特別辛苦,要是人干活時還不讓人說說話,真得人給憋死了。

于小麗來這里第一件事,就是跟大家說一聲:“辛苦大家了,這半個月多虧大家幫忙,忙完這一陣阿香你們幾個就可以回去了,領完工資,一人拿一盒老婆餅,一盒仔餅,另外大家晚上聚個餐,吃頓好的再走,另外廚房里頭那幾位,多虧大家辛苦這半個月,給大家放兩天假回去休息休息,這幾個紅包是答謝過來幫忙以及門幾個師傅的。”

總算是趕在中秋節前,做好了兩千多份禮品裝的月餅。

營收兩萬多,利潤怎麼著都有七八千,這一回可是打了大勝仗!

于小麗也大方,給幫工的五個臨時工和廚房里頭那三個師傅一人發了兩盒餅,另外半只很多很厚的那種。

阿香阿琳幾個拿到那半只顛了顛,大概有三四斤重,東家可真大方!

領了福利,大家去吃最后一餐散伙飯。

飯菜是自己燒的,今天買了十幾只,除了給員工們發福利,剩下的這一餐燉了兩只,燉香菇,除了香味一鍋子都是

蓮看阿香胃口不好,還以為是不好意思吃,一勺就舀到阿香碗里。

“吃吧,孩子。”

這段時間吳蓮上午過來幫忙,下午出去賣涼拌菜,忙是忙了點,神卻是愈發好。

無兒無,對年輕一輩十分寬容,阿香幾個年輕的很喜歡跟講話。

阿香吃的卻是一點味道都沒有。

“怎麼了,累壞了?”

“阿嬸,你一個人過,不寂寞嗎?”

聽人說,吳蓮一沒有子,很可憐,可是阿香一點都看不出來吳蓮可憐的樣子。

總是悲憫的看著孩子們,眼神也是和的,并不像他們說的那種,沒有生過孩子的人就沒有母

“寂寞不寂寞呢,是看自己,不是別人評價的。”吳蓮在阿香旁邊坐下,停下筷子專門跟講話:“要是家里人好呢,自然是兩個人過比一個人過要好,可是若是將就著過日子,還不如一個人過呢,你看看村里那些從早忙到晚的,還有城里那些又要上班又要顧著孩子,沒事兒老婆婆還要折騰你的那些人,你覺得們真的因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日子過得更好嗎,你看看我在廠里跟你們說說話,回去也有自己的事,我哪里有時間寂寞了?”

阿香“噗嗤”一聲笑出來,也覺得吳蓮說的很對呢,村里那些爺們,也不跟人聊天。

就是沒有孩子寂寞了點,可孩子長大了,也不會跟父母多親近的。

以前沒出來掙過錢,不知道靠自己賺錢的覺這麼好。

阿香想,有一天也要活的像阿嬸這樣灑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