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張旗鼓

24.6% / 129/524

這個說法讓蕭辰安眼神一亮。

“顧生輝大約也沒有遇上過這麼與他對著干的子,他三寸不爛之舌,總是能將別人給說服的,他都來訴苦幾次了。”蕭辰安來了幾分興趣,“可是偏生又沒有說不要和知秋合作。”

林知南也點頭:“知秋也總是在說顧生輝的種種不對,但言辭之中對他的有些做法是佩服的,認為他的頭腦非凡人可比擬。”

“來自千年之后的異世界,自然不是我們可以想象。”蕭辰安臉上有了一笑意,“就如千年之前的人恐怕也想不到我們現在的日子。”

氣氛逐漸緩和,一路上他們便興致地討論著顧生輝和林知秋。

說著說著,又將溫月玲跟駱恒剪不斷理還的事拿出來評價了一番,最后竟扯到了翠跟阿六般不般配上。

林知南發現,不知何時,開始在意蕭辰安的

可能合作伙伴的緒都不能忽略吧,這是直接影響相互之間合作。

中午用了干糧,稍作休息,繼續趕路,下午才過半,他們便已經進了慶都城。

馬車在青石板路上緩緩行駛,兩旁熱熱鬧鬧。

林知南能夠聽到只言片語,諸如“云閑居士來咱們慶都可不是天大的好事”“杏林學堂是個什麼樣的學堂啊”“真的是只要有天賦都可以學醫嗎”。

看起來,云閑不是悄無聲息進城的,是一城便造了聲勢,讓眾人知道他是來做什麼的。

“將你送去林府之后,我回曲和居,有些事。”蕭辰安也聽到了,沒多說什麼,只道。

林知南心底有那麼一的不舍,只是面兒上沒有表現出來,點點頭:“好。那你之后還以調養住過來嗎?”

“暫時不用。”蕭辰安只道,“這一趟出行,誰不知道你我之間的關系,目的已經達到了。”

“而且,云閑來了,想趁著曾博凡不在上門鬧事的人也不敢了。”

“那,好。”林知南答道。

覺得莫名其妙的失落,好像這幾日已經習慣了他在邊的日子,也習慣了他在林府,隨時都可以找到他。

現在,他要走了,只是去曲和居,卻覺得仿佛他要去很遠的地方,仿佛很久都見不著一般。

看來車上的“哄好了”只是曇花一現,好像還有什麼地方,他有緒。

馬車到時,林府門口早有姜管事和陸管事帶人候著,林知秋也在門外等著的,可謂是浩浩

“姐姐,你回來了!”林知秋高興地迎下來。

“嗯。”看到家人,因為蕭辰安而不怎麼好的緒也都消失了,林知南的臉上出了微笑。

“一路上如何,還平安嗎?云閑爺爺已經到了,現在在里頭休息,白師兄和寒食師兄正在布置他們的院子。”林知秋嘰嘰喳喳。

“我有好多話想跟你說呢,你知道玉容樓嗎,我們就等著你們回來準備開業了,顧生輝策劃了剪彩儀式。”

林知南聽到“我們”二字,忽然覺得林知秋和顧生輝的可能,好像還大的?

“蕭公子說過的,剪彩儀式。”林知南點頭。

“到時候你們都要來!”林知秋說道,又低了聲音,“你和蕭公子真的、真的已經……”

“怎麼說的?”林知南好奇地問道,也想知道和蕭辰安的關系到底被傳什麼樣了。

“說是你們已經是人關系了。”林知秋的聲音小得快要聽不見了。

有這個說法,林知南不是很意外,但是林知秋一臉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表著實讓驚訝。

“姐姐沒事的,顧生輝說過,子也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你說過你不嫁人,那你可以和任何看得順眼男子談,不喜歡蕭公子了再換一個就。”林知秋頭頭是道地說,“只要不要有逾越的行為,那對你的不好。”

林知南忽然警鈴大作,顧生輝到底給林知秋灌輸了什麼奇怪的思想,竟然還接了?

“不是的,這樣對子的名聲不好,我和蕭公子,是有緣故的,不是你想的那樣。”林知南趕解釋。

難怪看著姜管事和陸管事一臉嚴肅,畢竟傳出他們是人關系,基本上很多人也會說和蕭辰安早已逾禮,這對子的名節是毀滅的打擊,除非是嫁給蕭辰安,否則再難出嫁。

對林知南來說,這就是要的結果,就想著不要再有誰來跟談婚論嫁,但對關心的長輩來說,是很難接的。.七

子怎麼能不嫁人,不能因為林家,而將一輩子都困在這里,得跟正常的姑娘一般,親生子啊。

回頭林知南一定要好好跟他們說說,必要的時候,得請顧生輝來做說客了。

回府之后,林知南都沒有去打擾云閑的安頓休息,晚上自然會有接風宴,再好好陪他。

有的事是趕要跟姜管事通個氣,也需要知道這幾日慶都的況。

“今日城,我們按照蕭公子的人送來的消息,去城門口迎接的云閑居士。”姜管事說著況,“才一城,云閑居士便當著許多圍觀的人宣布,他要幫你開設杏林學堂。”

“還說了一些學堂對招收學子的要求,不設門檻,只要有天賦、心地善良、吃苦耐勞即可,說了要收學費,但是也是普通老百姓負擔得起的,如果特別有天賦的,還能免除學費?”

姜管事當然知道林知南要開設學堂,但沒想到已經到了這種細節。

林知南啞然失笑:“難怪進城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議論這件事。這些是顧生輝寫的策劃案,我給云閑爺爺看了,看起來他似乎很滿意。”

“我們還沒著手準備學堂。”姜管事有幾分擔憂,看看邊的陸管事,“銀子方面,需要用一些儲備了。”

“嗯。”

林知南知道自己花費很大,便道:“無妨,玉容樓要開業了。”

相信玉容樓是一定能賺錢的,不能只花錢。

“小姐做什麼,我們都鼎力支持,無關乎錢財。”姜管事說,“不過云閑居士這樣一鬧,怕是得盡快,否則對此事格外熱心的老百姓都不會答應。”

簡單來說,杏林學堂,箭在弦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