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產富,百姓們靠海而居。
靠著鐵礦和海貨,幽州可以說是全大唐,除了關中之外,最有錢的地方之一了。
自從得到鑄鐵生意之后,柳家一躍為幽州最大的豪商。
依靠前任幽州大都督李大亮留下的班底,以及柴紹這位大元帥的照拂,柳家做任何事,都暢通無阻。
海量的鯨魚,從順著道一路南下,短短五天,就走了上千里路。
換其他家的商隊,走同樣的距離,起碼要多花上三倍的時間。
東宮的宴會,已經開始籌備了。
李承乾嫌棄東宮下人笨手笨腳的,特意跑回柳家莊子,跟柳白借了一批人頭。
不得不承認的是,柳家不管是鋪子里的伙計,還是家丁侍,似乎都比外人聰明一些。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柳家大宅的風水好。
否則,柳家大爺柳白,為什麼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之中,一躍為足以比肩朝中大佬的人?
也只有在柳家生活過的人才知道,就算是在柳家挑水掃地家丁,都是經過培訓的。
東宮!
李承乾拉著沈萬三的袖子,是把他從大門口,一路拽到景仁宮。
沈萬三滿臉無奈,“鋪子里還有一大堆事等著我理,要是讓爺知道,又要責罰你了!”
李承乾在柳家的時間也不短了,誰都不拿他當外人。
起初的恭敬,也然無存,像沈萬三他們這些份特殊的人,都將李承乾當了自家的晚輩。
“我不管,東宮的太監宮,都跟呆頭鵝一樣,用起來一點都不順手,沈叔你今天必須幫我培訓培訓他們,否則我就告訴父皇,說你們欺負我!”
沈萬三是培訓人手的行家,柳家的家丁侍能變得聰明,全是他的功勞。
“等我有時間再說,最近鋪子里生意太忙了!”
李承乾更加不樂意了。
“我這是第一次宴請皇族長輩,萬一被人笑話,我這人就丟大了!”
“爺不是借給你人手了嗎?”
李承乾說什麼也不放沈萬三走,磨泡了半天,沈萬三才勉強答應。
只能在東宮寫了一封信,讓太監帶到柳家鋪子,請其他掌柜照看好生意。
接下來的幾天,沈萬三就一直留在東宮。
要知道,東宮和皇宮,只有一墻之隔。
太子培訓太監宮的事,很快就傳到了李二的耳朵里。
與此同時,他也知道了,李承乾打算在東宮宴請皇族。
“天下的百姓都快死了,這個逆子竟然還有心思開宴!”
李二一向是個極為嚴厲的父親,加上李承乾從前的表現,實在是不怎麼好,在知道他打算宴請皇族的消息之后,李二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逆子又要胡鬧!
站在旁邊伺候的劉瑾,笑呵呵的說道:“陛下這就冤枉太子殿下了,奴婢聽人說,太子殿下宴請皇族,正是想解決這次災!”
李二一怔,問道:“他有什麼辦法解決災?”
皇族有錢,這是滿朝文武的共識,李二自然也知道的清清楚楚。
但皇族是李唐王朝的基,李二可以世家的心思,卻不能把主意打到皇族的上。
若是李承乾把皇族都坑了,事就真鬧大了!
“陛下,不如您親自去看一看,就知道太子殿下究竟是不是在胡鬧了!”
劉瑾輕言輕語的說道。
在他眼中,李承乾完全是自家人。
既然是自家人,哪有不幫一把的說法?
索也沒什麼事,李二立刻吩咐下去,擺駕東宮!
......
“一二一,一二一...”
東宮的太監們列整齊的隊伍,在太子右衛士賀蘭楚石的指揮下,圍著校場跑圈子。
宮也排了隊伍,不過考慮到們是子,李承乾特意找來了宮中的伺候皇后的侍衛,來訓練他們。
一上午,太監們累得東倒西歪,賀蘭楚石也累的不輕。
他吩咐太監們休息片刻,自己走到樹蔭下,沈萬三的面前。
“沈先生,咱們下一步怎麼打算?”
賀蘭楚石,正是當初一同告發侯君集造反的人,也就是李承乾手下的第一‘大將’,統領著太子六率的一萬兩千人馬。
他很清楚沈萬三的份,說話很客氣。
“讓他們休息一下午吧,剛開始培訓,強度不必太大!”
賀蘭楚石本不明白,為什麼要讓太監們跑步,更不明白,這‘一二一’的口號,究竟是什麼意思。
難道,李承乾打算放棄太子六率,讓太監們守衛東宮?
沈萬三一眼就看出了賀蘭楚石的想法,經過幾天的相,他對這個干練的年輕人,還是有幾分好的。
“訓練能,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強健,更重要的是,借此來提高他們執行力與忠誠度,這是我家爺說過的話,不會有錯!”
提及柳白,賀蘭楚石頓時變得更加恭敬了。
這個素未謀面,卻名聲赫赫的朝議大夫,可是自家主子的老師!
“下明白了,不知沈先生可有時間?下已經在府中備下的酒菜,您...”
賀蘭楚石出了幾分討好的表。
沈萬三擺了擺手,“不必了,下午還要給太監宮們上課!”
說著,他站起來,提著小馬扎,正要往景仁宮走。
忽然,宮門口傳來太監尖銳的聲音。
“陛下駕到!”
沈萬三一怔,道:“賀蘭將軍,快快帶他們集結起來,覲見陛下!”
他又急忙喚過一個人,把李承乾也出來。
李二進東宮的時候,正看見一大群太監和宮,結整齊的隊伍,‘氣勢洶洶’的向他跑過來。
沉穩的李二,也不嚇了一跳。
這是什麼況?
這種陣勢,他只有在大唐府兵大營中才見過!
跟在他后的太監宮們,也頓時慌了。
就連懷恩也嚇得不輕,急忙擋在李二前,以為東宮的下人們意圖對李二不利!
“立正!”
賀蘭楚石一聲令下,太監宮們齊齊站定,整齊劃一的行禮。
“參見陛下!”
眾人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看來這些太監宮,并沒有造反的打算...
賀蘭楚石著膛,走到李二面前,單膝跪地,“啟奏陛下,微臣賀蘭楚石攜東宮上下覲見,應到兩百三十人,實到兩百三十人!”
李二看了看賀蘭楚石,又看看東宮的太監宮,滿頭霧水。
“應到...什麼?”